谈谈 Vue 3 中的 Mark-and-Sweep 垃圾回收机制对其响应式系统性能的影响。

各位靓仔靓女,今天咱来唠唠 Vue 3 响应式系统里那个“扫地大妈”——Mark-and-Sweep 垃圾回收机制!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上干货,聊聊 Vue 3 响应式系统里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角色:垃圾回收机制。特别是 Mark-and-Sweep 这种“扫地大妈”式的回收方式,对咱们 Vue 3 应用的性能有着怎样的影响。

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讲!

什么是垃圾回收?为啥要有它?

想象一下,你堆了一屋子的书,看完就随手乱扔,日子久了,房间就被书堆满了,寸步难行。程序运行也是一样,会不断创建对象、分配内存。如果这些对象用完就丢着不管,内存迟早会被耗尽,程序就崩溃了。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简称 GC)就像一个勤劳的“扫地大妈”,负责定期清理那些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它们占用的内存,让程序有足够的空间继续运行。

为什么要垃圾回收?

  • 防止内存泄漏: 避免无用的对象一直占用内存,导致可用内存越来越少。
  • 提高程序效率: 及时释放内存,让程序能够更流畅地运行,避免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操作。
  • 保证程序稳定性: 防止内存耗尽导致程序崩溃。

Mark-and-Sweep:扫地大妈的清理术

Mark-and-Sweep(标记-清除)是一种经典的垃圾回收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标记(Mark): 从根对象(例如全局变量、调用栈上的变量)开始,递归地遍历所有可达的对象,并将它们标记为“存活”。就像“扫地大妈”拿着小本本,从你开始,把你认识的人,你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全都登记在册,这些人都是“有用”的,不能扔。
  2. 清除(Sweep): 遍历整个堆内存,将那些没有被标记为“存活”的对象,也就是“扫地大妈”小本本上没登记的人,视为垃圾,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相当于“扫地大妈”把小本本上没名字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举个例子:

let obj1 = { a: 1 }; // obj1 被标记为存活
let obj2 = { b: 2 }; // obj2 被标记为存活
obj1.c = obj2;       // obj1 引用了 obj2,所以 obj2 也被标记为存活

obj1 = null;        // obj1 不再引用,标记取消(假设没有其他引用指向它)

// 垃圾回收开始...

// 标记阶段:
// 从根对象开始,没有对象引用 obj1,所以 obj1 没有被标记。
// obj2 虽然被 obj1 引用,但 obj1 没有被标记,所以 obj2 也没有被标记。

// 清除阶段:
// obj1 和 obj2 都没有被标记,所以它们占用的内存被回收。

简单总结:

阶段 描述 形象比喻
标记 从根对象开始,递归遍历所有可达对象,并将它们标记为“存活”。 “扫地大妈”拿着小本本,从你开始,把你认识的人,你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全都登记在册,这些人都是“有用”的,不能扔。
清除 遍历整个堆内存,将那些没有被标记为“存活”的对象视为垃圾,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扫地大妈”把小本本上没名字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Mark-and-Sweep 对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影响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依赖于 Proxy 和 WeakMap 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监听和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会创建大量的对象,例如 effect、依赖集合等等。如果这些对象没有被妥善管理,就会产生内存泄漏,影响应用的性能。

Mark-and-Sweep 垃圾回收机制在 Vue 3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效地回收这些不再使用的对象,避免内存泄漏。

具体影响:

  1. 依赖追踪中的对象回收:

    Vue 3 使用 WeakMap 来存储依赖关系。 WeakMap 的 key 必须是对象,而且是弱引用。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响应式数据(例如一个 refreactive 对象)不再被任何地方引用,那么与之关联的依赖关系也会被垃圾回收器自动回收。

    import { ref, effect } from 'vue';
    
    let myRef = ref(0); // myRef 是一个响应式对象
    
    effect(() => {
      console.log(myRef.value); // effect 依赖于 myRef
    });
    
    myRef = null; // myRef 不再被引用
    
    // 垃圾回收器会回收 myRef 及其相关的依赖关系,包括 effect。

    在这个例子中,当 myRef 被设置为 null 时,如果没有其他地方引用它,垃圾回收器最终会回收 myRef 对象。由于 Vue 3 使用 WeakMap 存储 effect 和 myRef 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以当 myRef 被回收时,与之关联的 effect 也会被自动回收。

    如果没有垃圾回收,或者使用了强引用的数据结构来存储依赖关系,那么即使 myRef 不再使用,与之关联的 effect 仍然会存在于内存中,造成内存泄漏。

  2. 组件卸载时的对象回收:

    当一个 Vue 组件被卸载时,与该组件相关的响应式数据、计算属性、watchers 等等,也应该被回收。Vue 3 会自动处理这些对象的回收,确保组件卸载后不会留下任何内存泄漏。

    import { ref, onU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onUnmounted(() => {
          // 组件卸载时,count 及其相关的依赖关系会被自动回收
          console.log('Component unmounted');
        });
    
        return {
          count
        };
      }
    };

    在这个例子中,当组件被卸载时,onUnmounted 钩子函数会被调用。Vue 3 会自动处理 count 及其相关的依赖关系的回收,确保组件卸载后不会留下任何内存泄漏。

  3. 避免循环引用:

    循环引用是指两个或多个对象相互引用,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些对象不再被根对象引用,它们仍然无法被垃圾回收器回收,导致内存泄漏。

    let objA = {};
    let objB = {};
    
    objA.b = objB;
    objB.a = objA; // 循环引用
    
    objA = null;
    objB = null;
    
    // objA 和 objB 仍然无法被垃圾回收器回收,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循环引用。

    为了避免循环引用,Vue 3 推荐使用 WeakRefWeakMap 等弱引用技术。弱引用不会阻止垃圾回收器回收对象,从而避免循环引用导致的内存泄漏。

    let objA = {};
    let objB = {};
    
    objA.b = new WeakRef(objB); // 使用 WeakRef 弱引用 objB
    objB.a = new WeakRef(objA); // 使用 WeakRef 弱引用 objA
    
    objA = null;
    objB = null;
    
    // objA 和 objB 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因为它们之间是弱引用。

Mark-and-Sweep 的缺点与优化

虽然 Mark-and-Sweep 是一种有效的垃圾回收算法,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 暂停时间: 在标记和清除阶段,程序需要暂停执行,等待垃圾回收完成。这会导致应用程序出现卡顿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 内存碎片: 清除阶段可能会产生内存碎片,导致内存利用率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垃圾回收器通常会采用一些优化策略,例如:

  • 增量垃圾回收: 将垃圾回收过程分解成多个小步骤,交错执行,减少暂停时间。
  • 分代垃圾回收: 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代,根据对象的存活时间,采用不同的回收策略。
  • 压缩垃圾回收: 将存活的对象移动到一起,消除内存碎片。

Vue 3 底层使用的 JavaScript 引擎(例如 V8)已经实现了这些优化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回收对性能的影响。

代码示例:模拟简单的 Mark-and-Sweep

为了更好地理解 Mark-and-Sweep 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用 JavaScript 模拟一个简单的垃圾回收器:

class GC {
  constructor() {
    this.heap = new Map(); // 模拟堆内存
    this.roots = new Set(); // 根对象集合
    this.marked = new Set(); // 标记集合
    this.nextObjectId = 0;
  }

  allocate(size) {
    const id = this.nextObjectId++;
    this.heap.set(id, new Array(size).fill(null)); // 分配内存
    console.log(`Allocated object with ID: ${id}, size: ${size}`);
    return id;
  }

  addRoot(objectId) {
    this.roots.add(objectId);
    console.log(`Added root object with ID: ${objectId}`);
  }

  removeRoot(objectId) {
    this.roots.delete(objectId);
    console.log(`Removed root object with ID: ${objectId}`);
  }

  mark() {
    console.log('Starting marking phase...');
    this.marked.clear(); // 清空标记集合

    const markRecursive = (objectId) => {
      if (!this.heap.has(objectId) || this.marked.has(objectId)) {
        return; // 对象不存在或者已经被标记
      }

      this.marked.add(objectId);
      console.log(`Marked object with ID: ${objectId}`);

      const obj = this.heap.get(objectId);
      for (let i = 0; i < obj.length; i++) {
        const field = obj[i];
        if (typeof field === 'number' && this.heap.has(field)) {
          markRecursive(field); // 递归标记
        }
      }
    };

    for (const rootId of this.roots) {
      markRecursive(rootId); // 从根对象开始标记
    }
    console.log('Marking phase complete.');
  }

  sweep() {
    console.log('Starting sweeping phase...');
    let freedMemory = 0;
    for (const objectId of this.heap.keys()) {
      if (!this.marked.has(objectId)) {
        const obj = this.heap.get(objectId);
        freedMemory += obj.length;
        this.heap.delete(objectId); // 回收内存
        console.log(`Swept object with ID: ${objectId}, size: ${obj.length}`);
      }
    }
    console.log(`Sweeping phase complete. Freed memory: ${freedMemory}`);
  }

  collect() {
    console.log('Garbage collection started...');
    this.mark();
    this.sweep();
    console.log('Garbage collection complete.');
  }
}

// 示例用法
const gc = new GC();

const obj1 = gc.allocate(10);
const obj2 = gc.allocate(5);
const obj3 = gc.allocate(8);

gc.addRoot(obj1); // obj1 是根对象

// obj1 引用 obj2
gc.heap.get(obj1)[0] = obj2;

// obj2 引用 obj3
gc.heap.get(obj2)[0] = obj3;

gc.removeRoot(obj1); // obj1 不再是根对象

gc.collect(); // 垃圾回收

console.log(gc.heap); // 查看堆内存中剩余的对象

代码解释:

  • GC 类模拟了一个简单的垃圾回收器,包括堆内存、根对象集合、标记集合等。
  • allocate 方法用于分配内存,addRootremoveRoot 方法用于管理根对象。
  • mark 方法实现标记阶段,从根对象开始递归地标记所有可达对象。
  • sweep 方法实现清除阶段,回收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 collect 方法启动垃圾回收过程。

这个示例代码只是一个简化版本,真实的垃圾回收器要复杂得多。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Mark-and-Sweep 的基本原理。

总结

Mark-and-Sweep 垃圾回收机制在 Vue 3 响应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效地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避免内存泄漏,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虽然 Mark-and-Sweep 存在一些缺点,但现代垃圾回收器已经实现了各种优化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缺点对性能的影响。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Vue 3 响应式系统中的垃圾回收机制。记住,了解底层原理,才能写出更高效、更稳定的代码!

各位,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