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 响应式揭秘:WatchEffect 与 Watch 的依赖追踪和副作用清理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 "Vue 3 响应式揭秘" 讲座!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来聊聊 Vue 3 响应式系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 API:watchEffect
和 watch
。它们就像两把刷子,负责在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把我们的页面 "刷" 新,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却又有些微妙的不同。
我们主要探讨它们是如何内部处理依赖收集和副作用的清理的。说白了,就是 Vue 3 怎么知道你的代码依赖了哪些数据,以及怎么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把 "烂摊子" 收拾干净。
1. 响应式系统的基石:依赖追踪
在深入 watchEffect
和 watch
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依赖追踪。Vue 3 使用 Proxy
对象来实现响应式数据的劫持,并通过 track
和 trigger
函数来实现依赖的收集和触发。
简单来说:
track
(追踪):当我们在组件的渲染函数或者watchEffect/watch
的回调函数中访问响应式数据时,track
函数会被调用。它会将当前正在执行的副作用函数(也就是我们的回调函数)与被访问的响应式数据关联起来,建立一个 "依赖关系"。trigger
(触发):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trigger
函数会被调用。它会找到所有依赖于该数据的副作用函数,并执行它们,从而触发组件的重新渲染或者watchEffect/watch
回调函数的执行。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
// 模拟响应式数据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track(target, key); // 依赖收集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oldValue !== value) {
trigger(target, key); // 触发更新
}
return result;
}
});
}
// 模拟依赖收集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当前正在执行的副作用函数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 存储 target -> key -> effects 的映射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s = depsMap.get(key);
if (!deps) {
deps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s);
}
deps.add(activeEffect);
}
}
// 模拟触发更新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const deps = depsMap.get(key);
if (!deps) {
return;
}
deps.forEach(effect => {
effect(); // 执行副作用函数
});
}
// 模拟 effect
function effect(fn) {
activeEffect = fn;
fn(); // 立即执行一次,触发依赖收集
activeEffect = null;
}
// 使用示例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0 });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is: ${data.count}`);
});
data.count++; // 触发更新,控制台输出 "count is: 1"
在这个例子中,reactive
函数创建了响应式数据,track
函数负责收集依赖,trigger
函数负责触发更新,effect
函数用于执行副作用函数。当我们修改 data.count
的值时,trigger
函数会找到依赖于 data.count
的副作用函数,并执行它,从而触发控制台的输出。
2. watchEffect
:自动追踪依赖的 "侦探"
watchEffect
是一个 "立即执行" 且 "自动追踪依赖" 的 API。它的特点是:
- 立即执行:在定义
watchEffect
时,传入的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一次。 - 自动追踪依赖:在回调函数执行过程中,Vue 3 会自动追踪所有被访问的响应式数据,并将它们与该
watchEffect
关联起来。 - 响应式更新:当被追踪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
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会被重新执行。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p>Double Count: {{ doubleCount }}</p>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watchEffect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 => count.value * 2);
watch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count.value);
console.log('Double Count changed:', doubleCount.value);
});
// 每隔 1 秒增加 count 的值
setInterval(() => {
count.value++;
}, 1000);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一次,并追踪 count.value
和 doubleCount.value
的变化。当 count.value
的值发生变化时,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会被重新执行,从而在控制台输出新的 count
和 doubleCount
的值。
watchEffect
的内部实现:
watchEffect
的内部实现其实就是对我们前面模拟的 effect
函数的封装。它会创建一个特殊的 "副作用函数",并立即执行它。在执行过程中,Vue 3 会通过 track
函数收集依赖,并将这些依赖存储起来。当依赖发生变化时,Vue 3 会通过 trigger
函数触发该副作用函数的重新执行。
简化版的 watchEffect
实现:
function watchEffect(fn) {
let active = true; // 用于控制是否继续执行副作用函数
let cleanupFn = null; // 用于存储清理函数
const job = () => {
if (!active) {
return;
}
// 清理之前的副作用
if (cleanupFn) {
cleanupFn();
}
// 执行副作用函数,并收集依赖
activeEffect = () => {
try {
fn({
onInvalidate(invalidateFn) {
cleanupFn = invalidateFn;
}
});
} finally {
activeEffect = null;
}
};
activeEffect();
};
job(); // 立即执行一次
return () => { // 返回一个停止观察的函数
active = false;
};
}
watchEffect
的副作用清理:
watchEffect
提供了一个 onInvalidate
函数,允许我们在回调函数中注册一个清理函数。这个清理函数会在下一次回调函数执行之前被调用,用于清除之前的副作用,例如取消定时器、移除事件监听器等。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watchEffect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watchEffect((onInvalidate) => {
const timer = setInterval(() => {
console.log('Count:', count.value);
}, 1000);
onInvalidate(() => {
clearInterval(timer);
console.log('Timer cleared!');
});
});
// 每隔 5 秒增加 count 的值
setInterval(() => {
count.value++;
}, 5000);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 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中创建了一个定时器,并使用 onInvalidate
函数注册了一个清理函数。当 count.value
的值发生变化时,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会被重新执行,清理函数会被调用,从而清除之前的定时器。
watchEffect
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使用简单,自动追踪依赖,无需手动指定依赖项。
- 缺点:由于是自动追踪依赖,可能会追踪到不必要的依赖,导致不必要的更新。同时,首次执行时,可能会执行一些不必要的逻辑。
3. watch
:手动指定依赖的 "狙击手"
watch
允许我们手动指定需要监听的响应式数据,并提供更灵活的配置选项。它的特点是:
- 手动指定依赖:需要手动指定需要监听的响应式数据,可以是
ref
、reactive
对象、getter
函数等。 - 延迟执行:默认情况下,
watch
的回调函数只会在依赖项发生变化时执行。可以通过immediate
选项来控制是否立即执行。 - 提供新值和旧值:
watch
的回调函数会接收到新值和旧值,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处理。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watch(
() => count.value, // 手动指定依赖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newValue, oldValue);
},
{
immediate: true, // 立即执行
deep: false, // 不进行深度监听
}
);
// 每隔 1 秒增加 count 的值
setInterval(() => {
count.value++;
}, 1000);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watch
监听 count.value
的变化,并手动指定了 immediate
选项为 true
,表示立即执行回调函数。当 count.value
的值发生变化时,watch
的回调函数会被重新执行,并在控制台输出新的 count
和旧的 count
的值。
watch
的内部实现:
watch
的内部实现与 watchEffect
类似,也是创建一个 "副作用函数",但是它的依赖收集方式有所不同。watch
不会自动追踪依赖,而是根据我们手动指定的依赖项来收集依赖。
简化版的 watch
实现: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遍历 source,触发依赖收集
}
let oldValue;
let newValue;
let cleanupFn = null;
let active = true;
const job = () => {
if (!active) {
return;
}
if (cleanupFn) {
cleanupFn();
}
newValue = getter(); // 获取新值
if (newValue !== oldValue) {
cb(newValue, oldValue, () => {
cleanupFn = fn;
});
oldValue = newValue;
}
};
if (options.immediate) {
job();
oldValue = newValue;
} else {
oldValue = getter();
}
effect(job); // 使用 effect 包裹 job,触发依赖收集
return () => {
active = false;
};
}
// 递归遍历对象,触发依赖收集
function traverse(value) {
if (typeof value !== 'object' || value === null) {
return value;
}
for (const key in value) {
traverse(value[key]);
}
return value;
}
在这个简化版的 watch
实现中,如果 source
是一个对象,我们会使用 traverse
函数递归遍历该对象,从而触发依赖收集。如果 source
是一个 getter
函数,我们会直接执行该函数,从而触发依赖收集。
watch
的副作用清理:
watch
也提供了副作用清理机制,与 watchEffect
类似,也是通过回调函数中的第三个参数提供的 onInvalidate
函数来实现的。
watch
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可以手动指定依赖,避免不必要的更新。提供新值和旧值,方便进行比较和处理。
- 缺点:需要手动指定依赖,比较繁琐。如果依赖项比较复杂,可能会遗漏依赖项,导致更新不正确。
4. watchEffect
vs watch
:选择困难症?
watchEffect
和 watch
都是用于监听响应式数据变化的 API,但它们的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特性 | watchEffect |
watch |
---|---|---|
依赖收集 | 自动追踪 | 手动指定 |
执行时机 | 立即执行 | 默认延迟执行,可以通过 immediate 选项立即执行 |
提供新旧值 | 不提供 | 提供 |
副作用清理 | 通过 onInvalidate 函数 |
通过回调函数中的第三个参数提供的 onInvalidate 函数 |
使用场景 | 适合简单的、需要自动追踪依赖的场景 | 适合需要手动指定依赖、需要比较新旧值、需要更灵活控制的场景 |
性能 | 可能存在不必要的依赖追踪,导致不必要的更新 | 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依赖项,避免不必要的更新 |
代码可读性 | 在简单场景下代码简洁,复杂场景下可能难以理解依赖关系 | 代码可读性更高,可以清晰地看到依赖项 |
总结:
- 如果你的逻辑很简单,只需要监听几个简单的响应式数据,并且不需要比较新旧值,那么
watchEffect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如果你的逻辑比较复杂,需要手动指定依赖,需要比较新旧值,或者需要更灵活的控制,那么
watch
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5. 总结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 Vue 3 中 watchEffect
和 watch
的依赖追踪和副作用清理机制。我们了解了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依赖追踪,以及 track
和 trigger
函数的作用。我们还分析了 watchEffect
和 watch
的内部实现,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并在实际开发中更加灵活地使用 watchEffect
和 watch
。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