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 Vue 3 源码中 `trigger` 函数如何利用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减少对 V8 引擎的 `Microtask Queue` 的不必要提交,从而优化性能。

各位靓仔靓女们,晚上好!我是今晚的讲师,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聊聊 Vue 3 源码里 trigger 函数的秘密,特别是它如何巧妙地利用 scheduler 来减少对 V8 引擎 Microtask Queue 的折腾,从而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 准备好了吗? Let’s dive in!

开场白:Microtask Queue,你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在深入 trigger 函数之前,我们先得跟一位“老朋友”打个招呼:V8 引擎的 Microtask Queue。 简单来说,这玩意就像一个“待办事项”列表,里面塞满了需要在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后立即执行的任务。 举个例子,Promise 的 thencatch 回调,就是往这个队列里塞任务的典型代表。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疯狂往 Microtask Queue 里塞任务,V8 引擎就得不停地处理这些任务,这会占用宝贵的 CPU 资源,导致页面卡顿,影响用户体验。 就像一个贪吃的家伙,一下子塞太多东西到嘴里,肯定会噎着。

Vue 3 的 trigger 函数,就是负责触发响应式数据更新的“罪魁祸首”。 每次数据发生变化,它都会调用相关的 effect 函数(比如组件的渲染函数),这些 effect 函数可能会触发更多的响应式数据更新,从而形成一个更新链。 如果 trigger 函数每次都直接往 Microtask Queue 里塞任务,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文:trigger 函数的“小心机”

Vue 3 的 trigger 函数并没有这么鲁莽,它耍了一个“小心机”,就是引入了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段时间内的更新任务攒起来,然后一次性地提交到 Microtask Queue 里,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提交。 这就像把一堆快递打包成一个包裹,然后一次性寄出去,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寄,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我们先来看一下 trigger 函数的核心代码(简化版):

function trigger(target: object, type: TriggerOpTypes, key: unknown, newValue?: unknown, oldValue?: unknown, oldTarget?: Map<unknown, unknown> | Set<unknown>)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let deps: (Dep | undefined)[] = [];

  if (key !== void 0) {
    deps.push(depsMap.get(key));
  }

  if (type === TriggerOpTypes.ADD || type === TriggerOpTypes.DELETE || type === TriggerOpTypes.CLEAR) {
    deps.push(depsMap.get(ITERATE_KEY));
  }

  if (type === TriggerOpTypes.ADD || type === TriggerOpTypes.DELETE) {
    deps.push(depsMap.get(MAP_KEY_ITERATE_KEY));
  }

  const effects: (ReactiveEffect | undefined)[] = [];

  for (const dep of deps) {
    if (dep) {
      for (const effect of dep) {
        if (effect) {
          if (effect.options.scheduler) {
            effect.options.scheduler(effect); // 使用 scheduler
          } else {
            effects.push(effect);
          }
        }
      }
    }
  }

  // 执行所有 effect
  for (const effect of effects) {
    effect.run();
  }
}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trigger 函数会遍历所有依赖于当前数据的 effect 函数,然后根据 effect 函数的 options.scheduler 属性来决定如何执行这些 effect 函数。 如果 options.scheduler 存在,就调用它,否则直接执行 effect 函数。

scheduler 的妙用:化零为整

scheduler 函数是 Vue 3 实现批处理更新的关键。 它的作用是把 effect 函数放到一个队列里,然后等到下一个 tick 的时候,再统一执行这些 effect 函数。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多个更新任务合并成一个任务,从而减少对 Microtask Queue 的提交次数。

我们来看一下 Vue 3 默认的 scheduler 函数:

let isFlushPending = false;
const queue: (ReactiveEffect | null)[] = [];
const flushPreFlushCbs: Function[] = [];
let flushIndex = 0;

const resolvedPromise = Promise.resolve() as Promise<any>

let currentFlushPromise: Promise<any> | null = null;

function queueJob(job: ReactiveEffect) {
  if (!queue.includes(job)) {
    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

function queueFlush() {
  if (!isFlushPending) {
    isFlushPending = true;
    currentFlushPromise = resolvedPromise.then(flushJobs)
  }
}

const RECURSION_LIMIT = 100
function flushJobs() {
  isFlushPending = false
  try {
    for (flushIndex = 0; flushIndex < queue.length; flushIndex++) {
      const job = queue[flushIndex]
      if (job) {
        job.run()
      }
    }
  } finally {
    queue.length = 0
    flushIndex = 0
  }
}

这段代码的核心逻辑如下:

  1. queueJob(job): 这个函数负责把 effect 函数(也就是这里的 job)放到一个队列 queue 里。 如果队列里已经存在这个 effect 函数,就直接忽略。 然后调用 queueFlush() 函数。
  2. queueFlush(): 这个函数负责把 flushJobs 函数放到 Microtask Queue 里。 它使用 Promise.resolve().then() 来实现这个功能。 Promise.resolve().then() 会确保 flushJobs 函数在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后立即执行。 isFlushPending 变量用来防止重复提交 flushJobs 函数。
  3. flushJobs(): 这个函数负责执行队列 queue 里的所有 effect 函数。 它会遍历队列,然后依次调用 effect 函数的 run() 方法。 最后,清空队列。

通过这种方式,Vue 3 可以把多个更新任务合并成一个任务,然后一次性地提交到 Microtask Queue 里。 这大大减少了对 Microtask Queue 的提交次数,从而提高了性能。

举个栗子:组件更新的批处理

假设我们有一个组件,它的模板如下:

<template>
  <div>
    <p>{{ 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count.value++;
    };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在这个组件里,我们有一个 count 变量,它是一个响应式数据。 当我们点击 "Increment" 按钮时,increment 函数会被调用,它会把 count 变量的值增加两次。

如果没有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每次 count.value++ 都会触发一次组件的更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往 Microtask Queue 里提交两次更新任务。 这会浪费不少 CPU 资源。

但是,有了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Vue 3 会把这两个更新任务放到队列里,然后等到下一个 tick 的时候,再统一执行这两个更新任务。 这意味着我们只需要往 Microtask Queue 里提交一次更新任务,就可以完成组件的更新。

表格总结:scheduler 的优势

特性 没有 scheduler scheduler
更新任务提交次数 频繁 批量
Microtask Queue 压力
性能 较差 较好
用户体验 可能卡顿 更流畅

自定义 scheduler:更灵活的控制

Vue 3 允许我们自定义 scheduler 函数,这为我们提供了更灵活的控制更新的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来编写自己的 scheduler 函数,从而实现更精细的性能优化。

例如,我们可以实现一个基于 requestAnimationFramescheduler 函数:

function queueJob(job: ReactiveEffect) {
  if (!queue.includes(job)) {
    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

function queueFlush() {
    requestAnimationFrame(flushJobs)
}

const RECURSION_LIMIT = 100
function flushJobs() {
  try {
    for (flushIndex = 0; flushIndex < queue.length; flushIndex++) {
      const job = queue[flushIndex]
      if (job) {
        job.run()
      }
    }
  } finally {
    queue.length = 0
    flushIndex = 0
  }
}

这个 scheduler 函数会把更新任务放到一个队列里,然后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在下一帧渲染之前执行这些更新任务。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在同一帧内多次更新 DOM,从而提高渲染性能。

代码示例:使用自定义 scheduler

<template>
  <div>
    <p>{{ 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watchEffect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count.value++;
    };

     watch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 {
         scheduler: queueJob
     })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watchEffect 函数来监听 count 变量的变化,并且指定了 scheduler 函数为 queueJob。 这意味着,每次 count 变量发生变化,watchEffect 函数的回调函数都会被放到队列里,然后等到下一个 tick 的时候,再统一执行。

总结:trigger + scheduler,性能优化的黄金搭档

Vue 3 的 trigger 函数和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就像一对黄金搭档,它们共同协作,实现了高效的响应式数据更新。 trigger 函数负责触发更新,scheduler 负责把更新任务合并成一个任务,然后一次性地提交到 Microtask Queue 里。 这大大减少了对 Microtask Queue 的提交次数,从而提高了性能,让我们的应用更加流畅。

最后的提醒:不要滥用 scheduler

虽然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可以提高性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滥用它。 如果我们的更新任务之间存在依赖关系,或者更新任务需要立即生效,那么就不能使用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 否则,可能会导致程序出现 bug。

记住,性能优化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来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 没有万能的优化方案,只有最适合的优化方案。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并在以后的开发工作中,灵活运用 trigger 函数和 scheduler 批处理机制,写出更加高效的 Vue 应用! 感谢大家的聆听! 祝大家晚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