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里一个很重要的家伙——scheduler
。这玩意儿就像 Vue 3 的“任务调度员”,负责管理和执行各种更新任务。 别看它名字挺严肃,其实它的核心目标很简单:高效地更新 DOM,尽量别让浏览器抽风!
咱们这次就深入它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顺便说一句,源码是最好的老师,准备好一起“读”源码了吗?
第一幕:任务的诞生——queueJob
首先,任何需要更新 DOM 的操作(比如修改数据、组件 props 更新等)都会被封装成一个“任务”。这些任务会被扔进 scheduler
的队列里。这个“扔”的动作,通常是由 queueJob
函数完成的。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const queue: (Job | null)[] = []; // 任务队列
let isFlushPending = false; // 是否正在刷新队列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 用于创建微任务
export function queueJob(job: Job) {
if (!queue.includes(job)) {
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
function queueFlush() {
if (!isFlushPending) {
isFlushPending = true;
p.then(flushJobs);
}
}
这段代码很简单:
queue
:这就是我们的任务队列,是个数组,存放着待执行的任务 (Job
)。Job
本质上就是一个函数。isFlushPending
:这是一个标志位,用来防止重复触发队列刷新。p
:一个 resolve 状态的Promise
,用来创建微任务。queueJob(job)
:核心函数,将任务job
添加到队列中,并调用queueFlush
来触发队列刷新。queueFlush()
:如果当前没有正在刷新队列,就设置isFlushPending
为true
,然后使用Promise.resolve().then(flushJobs)
创建一个微任务,将flushJobs
函数放入微任务队列。
重点:Promise.resolve().then(flushJobs)
这里用到了 Promise.resolve().then()
,这玩意儿会在当前宏任务结束后,创建一个微任务来执行 flushJobs
。
- 为什么要用微任务? 因为微任务会在浏览器渲染页面之前执行,这样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在一次渲染中完成所有的 DOM 更新,避免多次渲染造成的性能问题。
第二幕:队列的刷新——flushJobs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 flushJobs
函数,它负责真正执行队列中的任务。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let flushing = false;
let currentFlush: Job[] | null = null;
const pendingPostFlushCbs: Function[] = [];
function flushJobs() {
if (flushing) return; // 防止递归刷新
flushing = true;
currentFlush = queue.slice(); // 复制队列,避免在执行过程中队列被修改
queue.length = 0; // 清空队列
try {
currentFlush.sort((a, b) => getId(a!) - getId(b!)); // 按照任务 ID 排序
for (let i = 0; i < currentFlush.length; i++) {
const job = currentFlush[i];
if (job) {
callWithErrorHandling(job, null, ErrorCodes.SCHEDULER);
}
}
} finally {
currentFlush = null;
flushing = false;
isFlushPending = false;
if (queue.length ||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flushPostFlushCbs();
flushJobs(); // 递归调用,确保所有任务都被执行
}
}
}
function flushPostFlushCbs() {
if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const cbs = [...pendingPostFlushCbs];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0;
for (let i = 0; i < cbs.length; i++) {
cbs[i]();
}
}
}
function getId(job: Job): number {
return job.id == null ? Infinity : job.id;
}
这段代码有点长,咱们分段解释:
flushing
:防止递归刷新,避免flushJobs
在执行过程中又触发新的flushJobs
。currentFlush
:复制队列,这样即使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任务被添加到queue
中,也不会影响当前正在执行的队列。queue.length = 0
:清空队列,为后续的任务做准备。currentFlush.sort((a, b) => getId(a!) - getId(b!))
:按照任务的 ID 进行排序。 这个ID代表任务的优先级。for (let i = 0; i < currentFlush.length; i++) { ... }
:循环执行队列中的每一个任务。callWithErrorHandling(job, null, ErrorCodes.SCHEDULER)
:执行任务,并进行错误处理。finally { ... }
:无论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都会执行finally
块中的代码。if (queue.length ||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flushPostFlushCbs(); flushJobs(); }
:如果还有未执行的任务或者pendingPostFlushCbs
中还有回调函数,就递归调用flushJobs
,直到所有任务都被执行完毕。flushPostFlushCbs()
:执行 post-flush 回调函数。这些回调函数通常用于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一些操作。
重点:任务排序
currentFlush.sort((a, b) => getId(a!) - getId(b!))
这行代码非常重要。getId(job)
函数会返回任务的 ID,这个 ID 通常代表任务的优先级。Vue 3 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决定执行顺序。
举个例子,组件更新的任务通常会比用户自定义的回调函数的优先级更高,所以会先执行组件更新的任务,然后再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回调函数。
第三幕:任务的优先级——watchEffect
的妙用
那么,任务的 ID(优先级)是如何确定的呢? 通常,我们会在创建任务的时候指定它的 ID。 比如,watchEffect
函数就允许我们指定回调函数的 flush 模式。
// packages/runtime/src/apiWatch.ts
export function watchEffect(
effect: WatchEffect,
options?: WatchOptions<boolean>
): WatchStopHandle {
return doWatch(effect, null, options)
}
function doWatch(
source: WatchSource | WatchSource[] | WatchEffect,
cb: WatchCallback | null,
{ immediate, deep, flush, onTrack, onTrigger }: WatchOptions = EMPTY_OBJ
): WatchStopHandle {
const job: SchedulerJob = () => {
if (cb) {
// ...
} else {
// ...
effect()
}
}
if (__DEV__) {
job.allowRecurse = !!options?.allowRecurse
job.owner = currentRenderingInstance
}
let scheduler: SchedulerJobRunner
if (flush === 'sync') {
scheduler = job
} else if (flush === 'post') {
scheduler = () => queuePostRenderEffect(job, currentRenderingInstance)
} else {
// default: 'pre'
scheduler = () => queueJob(job)
}
job.scheduler = scheduler
//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 flush
选项有三个可选值:
'sync'
:同步执行,任务会立即执行。'post'
: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任务会被添加到pendingPostFlushCbs
数组中。'pre'
(default):在 DOM 更新之前执行,任务会被添加到queue
队列中。
不同的 flush
模式会影响任务的 ID:
Flush 模式 | 任务 ID | 执行时机 |
---|---|---|
'sync' |
立即执行 | 同步执行 |
'pre' |
默认优先级 | DOM 更新之前 |
'post' |
较低优先级 | DOM 更新之后 |
重点:queuePostRenderEffect
如果 flush
模式是 'post'
,任务会被添加到 pendingPostFlushCbs
数组中,而不是 queue
队列中。pendingPostFlushCbs
中的任务会在 DOM 更新完成后,由 flushPostFlushCbs
函数执行。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export function queuePostRenderEffect(
fn: Function | Function[],
suspense: SuspenseBoundary | null = null
): void {
if (!isArray(fn)) {
if (
!pendingPostFlushCbs.includes(
fn as Function & { __weh?: Function }
)
) {
pendingPostFlushCbs.push(fn as Function & { __weh?: Function });
}
} else {
// ...省略数组情况
}
queueFlush();
}
第四幕:总结与思考
好了,咱们一口气把 Vue 3 scheduler
的核心流程过了一遍。 简单总结一下:
- 任务通过
queueJob
添加到队列中。 queueFlush
函数创建一个微任务来执行flushJobs
。flushJobs
函数从队列中取出任务,按照优先级排序后执行。watchEffect
函数允许我们指定任务的 flush 模式,从而影响任务的优先级。queuePostRenderEffect
函数用于将任务添加到pendingPostFlushCbs
数组中,在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
Vue 3 scheduler
的核心思想是:
- 批量更新: 将多个更新任务合并成一次 DOM 操作,减少浏览器的重绘和重排。
- 异步更新: 利用微任务队列,在浏览器渲染页面之前完成所有的 DOM 更新。
- 优先级控制: 允许我们控制任务的执行顺序,确保重要的任务优先执行。
一些思考:
scheduler
的实现非常精巧,充分利用了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 任务的优先级控制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性能问题。
- 理解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 Vue 3 应用的性能。
最后的最后, 源码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希望这次的“源码探险”能让你对 Vue 3 的 scheduler
有更深入的了解。 记住,多看源码,多思考,你也能成为 Vue 3 大师!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