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 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里两个挺有意思的小家伙: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 别看名字有点儿学术,实际上它们的工作就是把咱们写在模板里的插槽 (slot) 内容,漂漂亮亮地渲染出来,并且把需要的数据安全可靠地传递进去。 咱们的目标是: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再看 Vue 源码里关于插槽的部分,能做到心中有数,嘴角微微一笑,说一句:“这玩意儿,我懂!”
一、插槽是个啥?为啥需要 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
先来回顾一下插槽的概念。 插槽允许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模板片段,这些模板片段会在子组件的特定位置渲染。 这样一来,子组件的结构就变得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父组件的需求进行定制。
比如,咱们有个 MyButton
组件:
<!-- MyButton.vue -->
<template>
<button class="my-button">
<slot>默认按钮</slot> <!-- 默认插槽 -->
</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yButton'
}
</script>
然后,在父组件里使用它:
<!-- Parent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MyButton>点我一下!</MyButton>
</div>
</template>
在这个例子里,点我一下!
这段文字就通过插槽传递给了 MyButton
组件,替换了默认插槽的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
- 插槽内容怎么传递? Vue 需要一套机制,把父组件提供的插槽内容“塞”到子组件里。
- 插槽内容里可能要用到数据呀! 父组件或者子组件可能需要向插槽内容传递一些数据(比如,插槽内部需要根据当前的状态显示不同的内容)。
- 插槽内容可以是函数! Vue 3 支持作用域插槽,这意味着插槽内容可以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一些参数,然后返回渲染的内容。
这就是 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大显身手的地方了。 它们负责:
normalizeSlotFn
: 规范化插槽函数。 确保插槽能正确地接收参数并返回 VNode。renderSlot
: 渲染插槽。 它会执行插槽函数(如果存在),获取 VNode,然后把它们渲染到正确的位置。
二、normalizeSlotFn
:插槽函数的“整容医生”
normalizeSlotFn
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插槽函数能正常工作。 因为插槽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格式可能不太统一,所以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
直接看源码(简化版,只保留核心逻辑):
function normalizeSlotFn(slot, vm) {
if (!slot) {
return null
}
if (typeof slot !== 'function') {
// 如果不是函数,就包装成一个返回 VNode 的函数
return () => createTextVNode(String(slot))
}
return (...args) => {
// 执行插槽函数,并返回 VNode
return slot(...args)
}
}
这个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slot
: 插槽内容,可能是 VNode、字符串,或者函数。vm
: 组件实例(虽然简化版里没用到,但实际源码里会用到vm
来处理一些上下文相关的事情)。
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 如果
slot
是null
或undefined
: 直接返回null
。 说明这个插槽没有内容。 - 如果
slot
不是函数: 把它包装成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返回一个文本 VNode,内容就是slot
的字符串形式。 这样可以处理直接传递字符串的情况,比如<MyButton>Hello</MyButton>
。 - 如果
slot
是函数: 返回一个新的函数,这个新函数会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 (...args
),然后调用原始的slot
函数,把这些参数传递进去,并返回slot
函数返回的结果(通常是 VNode)。
举个栗子:
假设父组件这样使用 MyButton
:
<MyButton>
{{ message }} <!-- message 是父组件的数据 -->
</MyButton>
这里的插槽内容 {{ message }}
会被编译成一个 VNode,然后传递给 normalizeSlotFn
。 由于它不是一个函数,所以 normalizeSlotFn
会把它包装成一个返回文本 VNode 的函数。
再假设父组件使用了作用域插槽:
<MyButton>
<template #default="slotProps">
{{ slotProps.count }} <!-- count 是子组件传递的数据 -->
</template>
</MyButton>
这里的插槽内容会被编译成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一个 slotProps
对象,然后返回一个包含 {{ slotProps.count }}
的 VNode。 normalizeSlotFn
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这个新函数会调用原始的插槽函数,并把 slotProps
传递进去。
表格总结:normalizeSlotFn
的作用
插槽类型 | normalizeSlotFn 的处理 |
---|---|
null / undefined |
返回 null |
非函数 | 包装成一个函数,返回包含字符串形式的文本 VNode |
函数 | 返回一个新的函数,该函数接收任意参数,调用原始插槽函数并传入这些参数,然后返回原始插槽函数的返回值(VNode) |
三、renderSlot
:插槽的“舞台总监”
renderSlot
的职责是真正地渲染插槽内容。 它接收插槽函数(经过 normalizeSlotFn
处理过的)、插槽名称、以及需要传递给插槽函数的数据,然后执行插槽函数,获取 VNode,并返回这些 VNode。
源码(同样是简化版):
function renderSlot(slots, name, props = {}, fallback) {
const slot = slots[name]
if (slot) {
// 执行插槽函数,获取 VNode
const slotFn = normalizeSlotFn(slot)
if(slotFn){
const slotContent = slotFn(props);
return createBlock(Fragment, {}, slotContent);
}
} else if (fallback) {
// 如果没有找到插槽,使用 fallback 内容
return createBlock(Fragment, {}, fallback()); // fallback is a function
}
}
这个函数接收四个参数:
slots
: 一个对象,包含了组件的所有插槽函数。 通常是this.$slots
。name
: 插槽的名称(比如,"default"
、"header"
等)。props
: 需要传递给插槽函数的数据。 这个对象会作为参数传递给插槽函数。fallback
: 一个函数,返回默认的插槽内容。 如果找不到指定名称的插槽,就会使用这个fallback
函数返回的内容。
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 从
slots
对象中获取指定名称的插槽函数:const slot = slots[name]
。 - 如果找到了插槽函数:
- 调用
normalizeSlotFn
对插槽函数进行规范化处理. - 执行插槽函数,并把
props
作为参数传递进去:const slotContent = slotFn(props)
。 - 返回插槽函数返回的 VNode, 用
Fragment
包裹,方便处理多个根节点.
- 调用
- 如果没有找到插槽函数,但提供了
fallback
: 执行fallback
函数,并返回它返回的 VNode。 - 如果既没有找到插槽函数,也没有提供
fallback
: 什么也不返回(实际上会返回undefined
)。
举个栗子:
假设 MyButton
组件这样使用 renderSlot
:
<!-- MyButton.vue -->
<template>
<button class="my-button">
<slot v-if="!$slots.default">默认按钮</slot>
<template v-else>
<render-slot :slots="$slots" name="default" :props="{ buttonType: buttonType }"></render-slot>
</template>
</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h, Fragment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name: 'MyButton',
props: {
buttonType: {
type: String,
default: 'primary'
}
},
components:{
'render-slot':{
props:['slots','name','props'],
render(){
const slot = this.slots[this.name];
if(!slot) return null;
const normalizedSlot = (typeof slot === 'function') ? slot : () => slot;
const slotContent = normalizedSlot(this.props);
return h(Fragment, {}, slotContent);
}
}
}
});
</script>
父组件这样使用 MyButton
:
<!-- Parent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MyButton :buttonType="buttonType">
{{ message }} <!-- message 是父组件的数据 -->
</My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MyButton from './MyButton.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Button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点我啊!');
const buttonType = ref('secondary');
return {
message,
buttonType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里,MyButton
组件内部使用 renderSlot
渲染了 default
插槽,并且把 buttonType
作为 props
传递给了插槽函数。 这意味着,父组件提供的插槽内容可以访问到 buttonType
这个数据。
再举一个作用域插槽的栗子:
<!-- MyList.vue -->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
<slot name="item" :item="item">
{{ item.name }} <!-- 默认的 item 插槽内容 -->
</slot>
</li>
</ul>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yList',
props: {
items: {
type: Array,
required: true
}
}
}
</script>
<!-- Parent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MyList :items="listData">
<template #item="slotProps">
<strong>{{ slotProps.item.name }}</strong> - {{ slotProps.item.price }}
</template>
</MyList>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MyList from './MyLis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List
},
data() {
return {
listData: [
{ id: 1, name: '苹果', price: 5 },
{ id: 2, name: '香蕉', price: 3 },
{ id: 3, name: '橘子', price: 4 }
]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里,MyList
组件定义了一个名为 item
的作用域插槽,并且把 item
对象作为 props
传递给了插槽函数。 父组件通过 <template #item="slotProps">
使用了这个插槽,并且可以访问到 slotProps.item
,从而定制列表项的渲染方式。
表格总结:renderSlot
的作用
情况 | renderSlot 的行为 |
---|---|
找到了指定名称的插槽函数 | 调用 normalizeSlotFn 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执行插槽函数,把 props 作为参数传递进去,并返回插槽函数返回的 VNode. |
没有找到插槽函数,但提供了 fallback |
执行 fallback 函数,并返回它返回的 VNode。 |
既没有找到插槽函数,也没有提供 fallback |
什么也不返回(返回 undefined )。 |
四、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的关系:珠联璧合,天作之合
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就像一对好基友,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normalizeSlotFn
负责把各种各样的插槽内容“整容”成统一的格式,确保它们能被renderSlot
正确地执行。renderSlot
负责真正地执行插槽函数,把插槽内容渲染到页面上,并且把需要的数据传递给插槽函数。
它们共同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让 Vue 的插槽机制更加灵活、强大、易用。
五、总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插槽了!
通过今天的讲解,相信大家对 Vue 3 源码中的 normalizeSlotFn
和 renderSlot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它们是 Vue 插槽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规范化插槽函数和渲染插槽内容,使得父组件可以灵活地定制子组件的结构和内容。
以后再遇到插槽相关的问题,或者阅读 Vue 源码时,希望大家能想起今天的内容,自信地说一句:“插槽? 小菜一碟!”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感谢大家的收听! 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