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 Vue Router 源码中导航守卫中 `next()` 参数的不同用法在源码中的处理逻辑。

各位掘金的朋友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Router 源码中 next() 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特别是它在导航守卫中各种花式用法背后的逻辑。保证让大家听完之后,以后再看到 next(),心里不会慌,手也不会抖!

开场白:next(),路由导航的钥匙,但用不好容易翻车

大家用 Vue Router,导航守卫那是家常便饭。beforeEachbeforeResolveafterEach,一套组合拳下来,页面跳转那是安排得明明白白。但要说这里面最关键,也是最容易让人懵圈的,我觉得非 next() 莫属。

next() 就像一把钥匙,决定了你的路由能不能继续前进。但它可不是一把简单的钥匙,它有很多不同的用法,用不好就容易翻车,要么页面卡死,要么无限循环,想想都头大。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Vue Router 源码,看看 next() 这把钥匙,到底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各种用法背后,源码是怎么处理的。

第一部分:next() 的基本用法回顾:打开路由之门

首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 next() 的几种基本用法,这是咱们后续深入理解的基础。

  1. next():放行,一路绿灯

    这是最简单的用法,直接调用 next(),表示允许路由继续前进,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权限校验之类的逻辑...
      next(); // 允许路由继续前进
    });

    源码里,这种情况相当于告诉 Router,你随意,我没意见,直接进入下一个钩子或者组件渲染阶段。

  2. next(false):拦截,此路不通

    next(false) 表示拦截当前路由,阻止导航。页面会停留在 from 对应的页面。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if (!isAuthenticated) {
        next(false); // 拦截路由,不让它过去
      } else {
        next();
      }
    });

    源码里,Router 收到 false,会直接取消当前导航,并触发 NavigationCancelled 错误。

  3. next(path)next({ path: 'xxx' }):重定向,换个地方走

    next(path)next({ path: 'xxx' }) 表示重定向到指定的路径。注意,这里 path 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包含 path 的对象。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if (to.path === '/old-path') {
        next('/new-path'); // 重定向到 /new-path
      } else {
        next();
      }
    });

    源码里,Router 收到路径信息,会创建一个新的 Location 对象,然后用新的 Location 对象替换当前的 Location 对象,重新开始导航流程。

  4. next(error):中断,抛出异常

    next(error) 表示中断导航,并抛出一个错误。这通常用于处理一些异常情况。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try {
        // 一些可能会出错的操作...
        next();
      } catch (error) {
        next(error); // 抛出错误,中断导航
      }
    });

    源码里,Router 收到 Error 对象,会触发 NavigationAborted 错误,并把 Error 对象传递给全局的错误处理函数。

第二部分:next() 在源码中的处理逻辑:一层层抽丝剥茧

理解了 next() 的基本用法,咱们就来深入源码,看看 Router 内部是怎么处理这些不同情况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Vue Router 的导航流程是一个 pipeline,由一系列的导航守卫组成。Router 会依次执行这些守卫,每个守卫都会调用 next() 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 Router 导航流程:

开始导航 -> 执行 beforeRouteEnter 钩子 -> 执行 beforeRouteUpdate 钩子 -> 执行 beforeRouteLeave 钩子 -> 执行 beforeEach 全局守卫 -> 执行 路由独享的 beforeEnter 守卫 -> 执行 组件内的 beforeRouteEnter 守卫 -> 解析异步路由组件 -> 执行 beforeResolve 全局守卫 -> 激活组件 -> 执行 afterEach 全局守卫 -> 结束导航

在每个导航守卫中,next() 函数实际上是由 Router 内部的 iterator 函数提供的。iterator 函数会接收 next() 的参数,并根据参数的不同,执行不同的操作。

下面是 iterator 函数简化后的代码:

function iterator(hook, next) {
  return (to, from, next, ...args) => {
    const nextCalled = false;
    const nextHook = (params) => {
      if (nextCalled) {
        warn('next() should be called only once in a guard.');
        return;
      }
      nextCalled = true;

      if (params === undefined) {
        // next():放行
        next();
      } else if (params === false) {
        // next(false):拦截
        next(createNavigationCancellationError(to, from));
      } else if (typeof params === 'string' || (typeof params === 'object' && params !== null && typeof params.path === 'string')) {
        // next(path) 或 next({ path: 'xxx' }):重定向
        next(createRouterError(START, to, from, {
          type: NavigationFailureType.redirected,
          redirectedFrom: from.fullPath,
          to: params,
        }));
      } else if (params instanceof Error) {
        // next(error):中断
        next(createRouterError(START, to, from, {
          type: NavigationFailureType.aborted,
          message: params.message,
        }));
      } else {
        // 其他情况:参数无效
        next(createRouterError(START, to, from, {
          type: NavigationFailureType.aborted,
          message: `Invalid argument passed to next(): ${params}`,
        }));
      }
    };

    try {
      // 执行导航守卫
      Promise.resolve(hook.call(null, to, from, nextHook, ...args)).then(() => {
        if (!nextCalled) {
          nextHook(); // 自动调用 next()
        }
      });
    } catch (error) {
      next(error); // 捕获异常,中断导航
    }
  };
}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iterator 函数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防止 next() 被多次调用nextCalled 变量用于标记 next() 是否已经被调用过,如果被调用过,再次调用会发出警告。
  2. 处理 next() 的不同参数:根据 params 的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包括放行、拦截、重定向和中断。
  3. 执行导航守卫:调用 hook.call() 执行导航守卫函数,并传入 tofromnextHook 等参数。
  4. 自动调用 next():如果导航守卫函数没有手动调用 next()iterator 函数会自动调用 next(),以确保导航流程能够继续进行。
  5. 捕获异常:如果导航守卫函数抛出异常,iterator 函数会捕获异常,并调用 next(error) 中断导航。

第三部分:next() 的高级用法:更灵活的路由控制

除了基本用法,next() 还有一些更高级的用法,可以实现更灵活的路由控制。

  1. next(vm => { ... }):访问组件实例

    beforeRouteEnter 守卫中,由于组件还没有被创建,this 无法访问组件实例。但是,可以通过 next() 的回调函数来访问组件实例。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
      next(vm => {
        // 通过 `vm` 访问组件实例
        console.log('组件实例:', vm);
      });
    }

    源码里,Router 会把组件实例作为参数传递给 next() 的回调函数。

  2. next({ ...location, replace: true }):替换历史记录

    默认情况下,使用 next(path)next({ path: 'xxx' }) 进行重定向时,会在历史记录中添加一个新的条目。但是,可以通过设置 replace: true 来替换历史记录,防止用户通过后退按钮回到之前的页面。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if (to.path === '/login') {
        next({ path: '/home', replace: true }); // 重定向到 /home,并替换历史记录
      } else {
        next();
      }
    });

    源码里,Router 会根据 replace 属性的值,决定是使用 history.pushState() 还是 history.replaceState() 来更新历史记录。

  3. 利用 next() 实现路由懒加载

    结合 Vue 的异步组件和 next(),可以实现路由懒加载,提高应用的性能。

    const Home = () => import('./components/Home.vue');
    
    const routes = [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Home().then(() => {
            next();
          }).catch(error => {
            next(error);
          });
        }
      }
    ];

    这里我们使用了 beforeEnter 守卫,在进入 /home 路由之前,先异步加载 Home 组件。加载成功后,调用 next() 放行;加载失败后,调用 next(error) 中断导航。

第四部分:next() 使用注意事项:避免踩坑

虽然 next() 功能强大,但是使用不当很容易踩坑。下面是一些使用 next() 的注意事项:

  1. 确保 next() 只被调用一次:在同一个导航守卫中,next() 只能被调用一次。如果多次调用,Router 会发出警告,并忽略后续的调用。
  2. 避免无限循环重定向:在使用 next(path)next({ path: 'xxx' }) 进行重定向时,要避免无限循环重定向。例如,不要在 / 路由中重定向到 / 路由。
  3. 处理异步操作:如果导航守卫中包含异步操作,要确保在异步操作完成后再调用 next()。可以使用 Promiseasync/await 来处理异步操作。
  4. 处理错误:如果导航守卫中可能会出现错误,要使用 try/catch 语句捕获错误,并调用 next(error) 中断导航。
  5. 理解 beforeRouteEnter 钩子的特殊性beforeRouteEnter 不能访问 this,只能通过 next(callback) 的方式访问组件实例。

第五部分:总结:掌握 next(),掌控你的路由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 Vue Router 源码中 next() 的用法和处理逻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记住,next() 是路由导航的钥匙,但它不是一把简单的钥匙。它有很多不同的用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用法。只有掌握了 next(),才能真正掌控你的路由,让你的应用更加健壮和灵活。

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开发中,能够灵活运用 next(),写出高质量的 Vue 应用。 感谢大家的聆听!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