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各位观众老爷,欢迎来到今天的 Vue 3 源码解密小课堂!今天咱们要聊的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里一对儿好基友,却又有点小脾气的 watch
和 watchEffect
。
开场白:响应式世界的侦察兵和行动派
在 Vue 的响应式世界里,数据变化驱动着视图更新。而 watch
和 watchEffect
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侦察兵和行动派。
watch
:侦察兵 – 负责监视特定的目标,一旦目标发生变化,就通知行动派执行任务。它更像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观察者”。watchEffect
:行动派 – 先行动起来,探查周围环境(依赖),一旦环境中的任何风吹草动(依赖变化),立即再次行动。它更像是一个“自适应”的观察者。
虽然都是观察者,但它们的观察方式和执行策略却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源码,扒一扒它们的不同之处。
第一幕:依赖收集——谁更主动?
依赖收集是响应式系统的核心环节。简单来说,就是搞清楚哪些计算属性、组件或者 effect 依赖了哪些响应式数据,这样当数据变化时,才能准确地通知到它们更新。
watch
的被动依赖收集
watch
依赖收集的方式比较“被动”。它需要你明确告诉它要监视的目标是什么。
// watch 的典型用法
watch(
() => state.count, // 监听的目标,必须是一个 getter 函数或者 ref
(newValue, oldValue) => { // 回调函数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from ${oldValue} to ${newValue}`);
}
);
在 watch
的源码实现中(简化版):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1. 创建 effect
const getter = isFunction(source) ? source : () => traverse(source);
let oldValue = undefined;
let newValue = undefined;
const job = () => {
// 4. 回调执行时,获取新值
newValue = effectFn();
cb(newValue, oldValue); // 执行回调
oldValue = newValue;
};
// 2. 创建 scheduler
const scheduler = () => queueJob(job);
// 3. 创建 effect 函数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scheduler
});
oldValue = effectFn(); // 首次执行,获取初始值
}
function traverse(value) {
// 递归访问 value 的所有属性,触发 get 操作,收集依赖
for (const key in value) {
traverse(value[key]);
}
return value;
}
代码解释:
watch
函数首先接收source
(监听目标)和cb
(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如果
source
是一个函数,则直接使用它作为 getter。否则,创建一个traverse
函数来递归访问source
的所有属性,从而触发get
操作,收集依赖。 如果source
是一个响应式对象,traverse
会递归访问该对象的所有属性,强制触发它们的get
操作,从而将watch
effect 注册为这些属性的依赖。 - 创建一个
effect
函数,并将lazy
选项设置为true
,这意味着 effect 不会立即执行。 - 创建一个
scheduler
函数,用于在依赖更新时调度 job 的执行。 - 首次执行
effectFn()
,获取初始值oldValue
。
关键点:
- 依赖收集发生在
getter
函数执行时。只有在getter
中访问到的响应式数据,才会被收集为依赖。 - 如果
source
不是一个函数,则使用traverse
函数来触发依赖收集。 watch
默认是lazy
的,这意味着它不会立即执行,而是等到依赖发生变化时才执行。
watchEffect
的主动依赖收集
watchEffect
的依赖收集方式更加“主动”。它会立即执行传入的函数,并在执行过程中自动收集所有用到的响应式数据作为依赖。
// watchEffect 的典型用法
watchEffect(() => {
console.log(state.count * 2); // 访问了 state.count,自动收集为依赖
});
在 watchEffect
的源码实现中(简化版):
function watchEffect(fn, options) {
const effectFn = effect(fn, {
scheduler: () => {
queueJob(effectFn);
}
});
return effectFn(); // 立即执行一次
}
代码解释:
watchEffect
函数接收一个函数fn
作为参数。- 创建一个
effect
函数,并将scheduler
选项设置为一个函数,用于在依赖更新时调度 effectFn 的执行。 - 立即执行
effectFn()
,这将触发fn
的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自动收集所有用到的响应式数据作为依赖。
关键点:
- 依赖收集发生在
fn
函数执行时。在fn
中访问到的所有响应式数据,都会被自动收集为依赖。 watchEffect
默认会立即执行一次,从而触发依赖收集。
依赖收集策略对比
特性 | watch |
watchEffect |
---|---|---|
依赖收集方式 | 被动:需要明确指定监听目标 | 主动:自动收集执行函数中用到的所有响应式数据 |
首次执行 | 默认 lazy ,需要手动执行一次 |
默认立即执行 |
适用场景 | 需要监听特定目标,对依赖关系有明确控制的场景 | 只需要根据依赖变化执行副作用,对依赖关系不太关心的场景 |
例子 | 监听某个 ref 的值,或者监听一个计算属性的结果 |
当多个响应式数据变化都需要执行同一个副作用时,使用 watchEffect |
第二幕:副作用执行——谁更灵活?
副作用指的是函数执行后对外部状态产生的影响,比如修改 DOM、发送网络请求等等。
watch
的精确控制
watch
的回调函数提供了 newValue
和 oldValue
参数,方便你根据新旧值的差异来执行不同的副作用。
watch(
() => state.count,
(newValue, oldValue) => {
if (newValue > oldValue) {
console.log('count increased');
} else {
console.log('count decreased');
}
}
);
watchEffect
的简洁高效
watchEffect
没有提供 newValue
和 oldValue
参数,它更加关注整体的副作用执行。
watchEffect(() => {
document.body.innerHTML = `Count: ${state.count}`; // 直接根据当前状态更新 DOM
});
副作用执行策略对比
特性 | watch |
watchEffect |
---|---|---|
回调参数 | 提供 newValue 和 oldValue ,方便根据新旧值的差异执行不同的副作用 |
没有提供 newValue 和 oldValue ,需要手动获取当前状态 |
适用场景 | 需要根据新旧值的差异来执行不同副作用的场景 | 只需要根据依赖变化执行副作用,不需要关心具体变化值的场景 |
例子 | 监听某个 ref 的值,只有当新值大于旧值时才执行特定的副作用 |
当多个响应式数据变化都需要更新 DOM 时,使用 watchEffect 可以简化代码 |
第三幕:深入源码细节
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源码,看看 watch
和 watchEffect
在实现细节上的差异。
watch
的源码解析
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const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let oldValue = undefined;
const job = () => {
const newValue = effectFn();
if (options.deep || newValue !== oldValue) {
cb(newValue, oldValue);
oldValue = newValue;
}
}
const effectFn = effect(getter, {
lazy: true,
scheduler: () => {
queueJob(job);
}
});
oldValue = effectFn(); // 首次执行,获取初始值
}
关键点:
deep
选项:如果设置了deep: true
,则会递归遍历source
的所有属性,触发它们的get
操作,从而收集依赖。newValue !== oldValue
:只有当新值和旧值不相等时,才会执行回调函数。scheduler
:使用queueJob
来调度回调函数的执行,确保在同一事件循环中多次依赖更新只会执行一次回调函数。
watchEffect
的源码解析
function watchEffect(fn, options) {
const effectFn = effect(fn, {
scheduler: () => {
queueJob(effectFn);
}
});
effectFn(); // 立即执行一次
}
关键点:
- 没有
deep
选项:watchEffect
总是会递归遍历fn
中用到的所有响应式数据,触发它们的get
操作,从而收集依赖。 - 没有
newValue
和oldValue
:watchEffect
不会比较新旧值,而是直接执行回调函数。 scheduler
:使用queueJob
来调度回调函数的执行,确保在同一事件循环中多次依赖更新只会执行一次回调函数。
总结:选择合适的武器
watch
和 watchEffect
都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中强大的工具,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 如果你需要监听特定目标,并且需要根据新旧值的差异来执行不同的副作用,那么
watch
是更好的选择。 - 如果你只需要根据依赖变化执行副作用,并且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变化值,那么
watchEffect
可以简化代码。
选择合适的武器,才能在响应式世界的战场上取得胜利!
彩蛋:一些使用技巧
- 避免不必要的依赖收集: 在
watchEffect
中,尽量只访问真正需要的响应式数据,避免收集过多的依赖,影响性能。 -
使用
onInvalidate
清理副作用: 在watchEffect
的回调函数中,可以使用onInvalidate
函数来清理副作用,例如取消网络请求、清除定时器等等。watchEffect((onInvalidate) => { const timer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 executed'); }, 1000); onInvalidate(() => { clearTimeout(timer); // 清理定时器 }); });
-
停止监听:
watch
和watchEffect
都会返回一个停止函数,可以用来停止监听。const stopWatch = watch( () => state.count,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from ${oldValue} to ${newValue}`); } ); // 在需要停止监听的时候调用 stopWatch();
好了,今天的 Vue 3 源码解密小课堂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 watch
和 watchEffect
的实现差异,并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它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