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技术大咖、代码界的段子手们,晚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WordPress里一个挺实用的函数 get_terms()
,以及它那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玄机的 cache_domain
参数。准备好,咱们的代码之旅要开始了!
一、get_terms()
:术语界的百事通
首先,咱得搞清楚 get_terms()
是干啥的。简单来说,它就是个术语查询器。你想要某个分类法(taxonomy)下的所有术语(terms),比如所有文章分类、所有标签,找它就对了。
$args = array(
'taxonomy' => 'category',
'hide_empty' => false, // 显示空分类
);
$terms = get_terms( $args );
if ( ! empty( $terms ) && ! is_wp_error( $terms ) ){
echo '<ul>';
foreach ( $terms as $term ) {
echo '<li><a href="' . esc_url( get_term_link( $term ) ) . '" alt="' . esc_attr( sprintf( __( 'View all post filed under %s' ), $term->name ) ) . '">' . $term->name . '</a></li>';
}
echo '</ul>';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获取所有 category
分类法下的术语,并且显示出来。$args
数组里可以设置各种参数,比如排序方式、只获取哪些ID的术语等等。
二、缓存:速度的保证
WordPress 作为一个动态网站,速度是命根子。为了提高速度,各种缓存技术是必不可少的。get_terms()
也不例外,它使用了 WordPress 的对象缓存(Object Cache)来缓存查询结果。
对象缓存,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全局的数组(或者其他数据结构),用来存储一些数据,下次再需要这些数据的时候,直接从缓存里拿,不用再跑一遍数据库查询。
三、cache_domain
:缓存的隔离区
重点来了! cache_domain
参数就是控制 get_terms()
缓存的关键。它的作用是:为缓存键(cache key)增加一个前缀,从而实现缓存的隔离。
如果没有 cache_domain
,所有 get_terms()
的查询结果都会使用同一个缓存键。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没问题,但有些时候就会出幺蛾子。
四、为什么要隔离缓存?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多语言网站。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章分类。如果你不使用 cache_domain
,那么英文分类的数据可能会被缓存到中文分类的缓存里,导致显示错误。
再举个例子,你使用了某个插件,这个插件也使用了 get_terms()
来获取分类数据。如果你的主题也使用了 get_terms()
,并且参数相同,那么它们会共享同一个缓存。如果插件更新了分类数据,但主题的缓存没有更新,就会导致显示不一致。
五、cache_domain
的用法
cache_domain
参数接受一个字符串作为值。这个字符串会作为缓存键的前缀。
$args = array(
'taxonomy' => 'category',
'hide_empty' => false,
'cache_domain' => 'my_custom_domain', // 设置缓存域
);
$terms = get_terms( $args );
这样,get_terms()
就会使用 my_custom_domain_get_terms_category
作为缓存键的前缀,而不是默认的 get_terms_category
。
六、源码剖析:get_terms()
内部是如何使用 cache_domain
的?
现在,咱们来深入 get_terms()
的源码,看看 cache_domain
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get_terms()
函数位于 wp-includes/taxonomy.php
文件中。它的核心逻辑如下(为了便于理解,我做了简化):
-
构建缓存键: 首先,
get_terms()
会根据传入的参数构建一个缓存键。如果没有cache_domain
,缓存键通常是这样的:get_terms_{taxonomy}
。 如果有cache_domain
, 缓存键会变成{$cache_domain}_get_terms_{taxonomy}
。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get_terms()
会使用wp_cache_get()
函数从对象缓存中获取数据。 -
如果没有缓存,则查询数据库: 如果缓存中没有数据,
get_terms()
会执行数据库查询,获取术语数据。 -
将数据存入缓存:
get_terms()
会使用wp_cache_set()
函数将查询结果存入对象缓存。
关键就在于缓存键的构建。cache_domain
参数直接影响了缓存键的生成,从而实现了缓存的隔离。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代码片段,展示了 get_terms()
中缓存键的构建过程:
function my_simplified_get_terms( $args = array() ) {
$defaults = array(
'taxonomy' => 'category',
'cache_domain' => '',
);
$args = wp_parse_args( $args, $defaults );
$taxonomy = $args['taxonomy'];
$cache_domain = $args['cache_domain'];
$cache_key = 'get_terms_' . $taxonomy;
if ( ! empty( $cache_domain ) ) {
$cache_key = $cache_domain . '_' . $cache_key;
}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terms = wp_cache_get( $cache_key, 'terms' );
if ( false === $terms ) {
// 模拟数据库查询
$terms = my_simulate_db_query( $taxonomy );
// 将数据存入缓存
wp_cache_set( $cache_key, $terms, 'terms' );
}
return $terms;
}
function my_simulate_db_query( $taxonomy ) {
// 模拟数据库查询,根据 taxonomy 返回不同的数据
if ( $taxonomy === 'category' ) {
return array( 'Category 1', 'Category 2' );
} elseif ( $taxonomy === 'post_tag' ) {
return array( 'Tag 1', 'Tag 2' );
} else {
return array();
}
}
// 示例用法
$terms_without_domain = my_simplified_get_terms( array( 'taxonomy' => 'category' ) );
$terms_with_domain = my_simplified_get_terms( array( 'taxonomy' => 'category', 'cache_domain' => 'my_custom' ) );
echo "Without Cache Domain: ";
print_r($terms_without_domain);
echo "<br>";
echo "With Cache Domain: ";
print_r($terms_with_domain);
echo "<br>";
这个简化的版本展示了 cache_domain
如何影响缓存键,以及如何通过缓存键来隔离缓存。注意,真正的 get_terms()
函数要复杂得多,但核心原理是一样的。
七、cache_domain
的最佳实践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 cache_domain
呢?
- 多语言网站: 为每种语言设置不同的
cache_domain
,避免缓存冲突。 - 使用了多个插件或主题,并且它们都使用了
get_terms()
: 为每个插件或主题设置不同的cache_domain
,防止缓存干扰。 - 需要对某些分类法进行特殊处理: 例如,你需要对某个分类法禁用缓存,或者使用不同的缓存策略。
总而言之,当你需要对 get_terms()
的缓存进行更精细的控制时,cache_domain
就是你的利器。
八、update_term_cache()
:缓存更新的幕后推手
除了 get_terms()
,还有一个函数 update_term_cache()
也与缓存密切相关。它用于批量更新术语的缓存。
当你创建、更新或删除术语时,WordPress 会自动调用 update_term_cache()
来更新缓存。update_term_cache()
也会考虑 cache_domain
参数,确保缓存的正确性。
九、缓存清理:保持缓存新鲜
缓存虽然能提高速度,但也要注意及时清理。WordPress 提供了一些函数来清理缓存,比如 wp_cache_delete()
。
如果你修改了某个分类法的数据,但缓存没有及时更新,你可以手动调用 wp_cache_delete()
来清理缓存。
十、总结:掌握缓存,掌控全局
今天,咱们深入了解了 WordPress 的 get_terms()
函数,以及它那神秘的 cache_domain
参数。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能够:
- 理解
get_terms()
的作用和用法。 - 掌握
cache_domain
参数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 了解 WordPress 对象缓存的基本原理。
- 能够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缓存技术,提高网站的性能。
函数/参数 | 作用 | 使用场景 |
---|---|---|
get_terms() |
获取指定分类法下的术语。 | 获取文章分类、标签等术语列表。 |
cache_domain |
为缓存键增加前缀,实现缓存隔离。 | 多语言网站、多个插件/主题使用 get_terms() 、需要对特定分类法进行特殊缓存处理。 |
update_term_cache() |
批量更新术语的缓存。 | 创建、更新、删除术语时自动调用,或者手动调用以更新缓存。 |
wp_cache_get() |
从对象缓存中获取数据。 | get_terms() 内部使用,用于从缓存中获取术语数据。 |
wp_cache_set() |
将数据存入对象缓存。 | get_terms() 内部使用,用于将术语数据存入缓存。 |
wp_cache_delete() |
从对象缓存中删除数据。 | 手动清理缓存,例如在修改分类法数据后。 |
记住,缓存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提高速度,用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深入理解缓存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控全局,打造高性能的 WordPress 网站。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