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WordPress `wp_get_user_request()` 函数的源码:如何处理用户的数据请求,如 GDPR。

各位观众,掌声欢迎!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WordPress 里面一个挺重要的函数,wp_get_user_request(),看看它是怎么处理用户数据请求的,尤其是 GDPR 这种涉及到用户隐私的大事儿。

别看名字挺长,其实干的活儿挺实在。这玩意儿啊,就是 WordPress 为了应对 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这种法律法规搞出来的,专门用来管理用户的数据请求的。

一、啥是用户数据请求?为什么要管它?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在你的 WordPress 网站上留下了邮箱、地址等等个人信息。突然有一天,你觉得不放心了,想知道网站到底收集了你多少数据,或者干脆想让网站把你的数据给删了,这时候你就发起了一个"用户数据请求"。

GDPR 这种法律法规就是保护咱们这种用户的,它规定网站必须允许用户提出这种数据请求,并且还要按规定处理这些请求。

WordPress 为了让站长们方便地处理这些请求,就搞出了 wp_get_user_request() 这一套机制。

二、wp_get_user_request() 是个啥?

简单来说,wp_get_user_request() 函数主要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用户数据请求。 它不会创建或处理请求,而是负责查找现有请求的信息。

咱们来看看它的基本用法:

<?php
$request_id = 123; // 假设我们要获取 ID 为 123 的请求
$request = wp_get_user_request( $request_id );

if ( $request ) {
    echo "请求 ID: " . $request->id . "n";
    echo "用户 ID: " . $request->user_id . "n";
    echo "请求类型: " . $request->request_type . "n";
    echo "状态: " . $request->status . "n";
    // ... 其他信息
} else {
    echo "找不到请求 ID 为 " . $request_id . " 的请求。n";
}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根据请求 ID (这里假设是 123),从数据库里捞出对应的用户数据请求。如果找到了,就把请求的 ID、用户 ID、请求类型、状态等等信息打印出来。如果没找到,就提示找不到。

三、深入源码:wp_get_user_request() 到底做了什么?

wp_get_user_request() 函数的源码其实并不复杂,核心就是一条 SQL 查询语句。 咱们来拆解一下:

function wp_get_user_request( $id ) {
    global $wpdb;

    $request_id = absint( $id ); // 确保 ID 是一个整数

    $request = wp_cache_get( $request_id, 'user_request' );

    if ( false === $request ) {
        $request = $wpdb->get_row( $wpdb->prepare( "SELECT * FROM {$wpdb->prefix}user_requests WHERE id = %d", $request_id ) );

        if ( $request ) {
            wp_cache_set( $request_id, $request, 'user_request' );
        }
    }

    if ( $request ) {
        $request->meta = get_metadata( 'user_request', $request->id );
    }

    return $request;
}

这段代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清理 ID: absint( $id ) 确保我们传入的 ID 是一个整数,防止 SQL 注入这种坏事儿发生。
  2. 从缓存里找: wp_cache_get( $request_id, 'user_request' ) 先看看有没有缓存。缓存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避免每次都去数据库里捞数据。
  3. 如果缓存没有,就去数据库里捞: 如果缓存里没有,就用 $wpdb->get_row() 执行一条 SQL 查询语句,从 {$wpdb->prefix}user_requests 表里找到 ID 对应的记录。$wpdb->prepare() 用于预处理 SQL 语句,同样是为了防止 SQL 注入。
  4. 把数据放到缓存里: 如果从数据库里找到了数据,就用 wp_cache_set() 把数据放到缓存里,方便下次使用。
  5. 获取元数据: 使用 get_metadata 获取与该请求关联的元数据,并将其添加到请求对象中。这些元数据可以包含有关请求的更多信息,例如请求的详细描述或其他相关数据。
  6. 返回结果: 最后,把找到的请求对象返回。如果没找到,就返回 null

四、{$wpdb->prefix}user_requests 表长啥样?

这个表是用来存储用户数据请求的。 它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字段 类型 描述
id BIGINT(20) 请求 ID (主键)
user_id BIGINT(20) 用户 ID
email VARCHAR(255) 用户邮箱
request_type VARCHAR(255) 请求类型 (比如 ‘export’, ‘remove’)
status VARCHAR(255) 请求状态 (比如 ‘pending’, ‘requesting’, ‘completed’, ‘confirmed’, ‘failed’, ‘cancelled’)
created_ts BIGINT(20) 创建时间戳
confirmed_ts BIGINT(20) 确认时间戳
claimed_ts BIGINT(20) 声明时间戳

五、请求类型 (request_type) 有哪些?

  • export: 导出用户数据。用户想知道网站收集了哪些关于他的数据,就可以发起一个 export 请求。
  • remove: 删除用户数据。用户想让网站删除他的数据,就可以发起一个 remove 请求。

六、请求状态 (status) 有哪些?

  • pending: 待处理。请求刚创建,还没开始处理。
  • requesting: 请求中。正在处理请求。
  • completed: 已完成。请求处理完毕。
  • confirmed: 已确认。用户确认了请求。
  • failed: 失败。请求处理失败。
  • cancelled: 已取消。请求被取消了。

七、wp_get_user_request() 在 GDPR 流程中扮演的角色

虽然 wp_get_user_request() 本身不负责创建或处理请求,但它是 GDPR 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员查看请求详情: 管理员可以通过 wp_get_user_request() 获取请求的详细信息,比如请求类型、状态、用户 ID 等等,从而更好地处理请求。
  2. 判断请求状态: 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检查请求的状态,wp_get_user_request() 可以用来获取最新的请求状态。
  3. 记录处理日志: 可以使用 update_metadataget_metadata 来记录请求的处理日志,方便日后追溯。

八、一个更完整的 GDPR 数据请求处理流程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 GDPR 数据导出请求处理流程,展示了 wp_get_user_request() 在其中的作用:

  1. 用户发起数据导出请求: 用户在网站上填写表单,提交数据导出请求。
  2. 创建数据请求: WordPress 会创建一个新的用户数据请求,将请求类型设置为 export,状态设置为 pending,并把相关信息插入 {$wpdb->prefix}user_requests 表。
  3. 管理员审核请求: 管理员登录后台,查看待处理的数据请求。
  4. 管理员获取请求详情: 管理员使用 wp_get_user_request() 函数获取请求的详细信息,例如用户 ID、请求类型等等。
  5. 开始处理数据导出: 管理员点击"开始处理"按钮,WordPress 开始导出用户的数据。
  6. 更新请求状态: 在数据导出的过程中,WordPress 会不断地更新请求的状态,比如从 pending 改为 requesting
  7. 导出完成: 数据导出完成后,WordPress 会将请求状态改为 completed,并将导出的数据发送给用户。
  8. 管理员可以查看处理日志: 使用 get_metadata 获取整个处理过程的日志。

九、代码示例:结合其他函数完成一个简易的请求状态更新

<?php
/**
 * 更新用户数据请求的状态
 *
 * @param int    $request_id 请求 ID
 * @param string $new_status 新的状态 (pending, requesting, completed, confirmed, failed, cancelled)
 *
 * @return bool|WP_Error True on success, WP_Error on failure.
 */
function my_update_user_request_status( $request_id, $new_status ) {
    $request_id = absint( $request_id );

    // 验证新的状态是否有效
    $allowed_statuses = array( 'pending', 'requesting', 'completed', 'confirmed', 'failed', 'cancelled' );
    if ( ! in_array( $new_status, $allowed_statuses, true ) ) {
        return new WP_Error( 'invalid_status', '无效的状态值。' );
    }

    // 获取请求对象,验证请求是否存在
    $request = wp_get_user_request( $request_id );
    if ( ! $request ) {
        return new WP_Error( 'request_not_found', '找不到请求 ID 为 ' . $request_id . ' 的请求。' );
    }

    global $wpdb;
    $result = $wpdb->update(
        $wpdb->prefix . 'user_requests',
        array(
            'status' => $new_status,
        ),
        array(
            'id' => $request_id,
        ),
        array(
            '%s', // status
        ),
        array(
            '%d', // id
        )
    );

    if ( false === $result ) {
        return new WP_Error( 'db_error', '更新数据库时发生错误。' );
    }

    // 清除缓存,确保下次获取的是最新的数据
    wp_cache_delete( $request_id, 'user_request' );

    return true;
}

// 使用示例
$request_id = 123;
$new_status = 'completed';

$result = my_update_user_request_status( $request_id, $new_status );

if ( is_wp_error( $result ) ) {
    echo '发生错误:' . $result->get_error_message();
} else {
    echo '请求状态已成功更新为 ' . $new_status;
}
?>

这段代码封装了一个函数 my_update_user_request_status(), 它可以用来更新用户数据请求的状态。 它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验证状态值: 确保传入的状态值是有效的。
  2. 获取请求对象: 使用 wp_get_user_request() 获取请求对象,并验证请求是否存在。
  3. 更新数据库: 使用 $wpdb->update() 更新数据库中请求的状态。
  4. 清除缓存: 使用 wp_cache_delete() 清除缓存,确保下次获取的是最新的数据。

十、总结:wp_get_user_request() 的意义

wp_get_user_request() 函数虽然只是 WordPress GDPR 工具箱中的一个小工具,但它在用户数据请求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获取请求的详细信息,从而让站长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用户的数据请求,遵守 GDPR 这种法律法规。

掌握了 wp_get_user_request() 的用法,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 WordPress 的 GDPR 机制,也可以更灵活地定制自己的 GDPR 解决方案。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散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