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 欢迎来到“WordPress 源码扒皮”系列讲座,我是今天的主讲人,老码。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 WordPress 里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函数:get_adjacent_post()
。 别看它名字平平无奇,作用也好像只是获取相邻的文章,但它背后的逻辑和性能优化,可是有不少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
开场白:get_adjacent_post()
是个啥?
简单来说,get_adjacent_post()
函数用于获取与当前文章相邻(前一篇或后一篇)的文章对象。 它的基本用法如下:
<?php
$previous_post = get_adjacent_post( false, '', true ); // 获取前一篇文章
$next_post = get_adjacent_post( false, '', false ); // 获取后一篇文章
?>
参数说明:
$in_same_term
(bool, 可选): 是否只在同一分类/标签下查找。默认为false
。$excluded_terms
(string|array, 可选): 要排除的分类/标签 ID 或 slug,多个用逗号分隔或以数组形式传递。默认为空字符串。$previous
(bool, 可选):true
获取前一篇,false
获取后一篇。默认为true
。$taxonomy
(string, 可选): 如果$in_same_term
为true
,则指定分类法 (taxonomy)。默认为 ‘category’。
源码解读:一层一层扒开它的心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让我们一起看看 get_adjacent_post()
的源码 (位于 wp-includes/link-template.php
文件中)。
function get_adjacent_post( $in_same_term = false, $excluded_terms = '', $previous = true, $taxonomy = 'category' ) {
global $post, $wpdb;
if ( empty( $post ) ) {
return null;
}
$current_post_date = $post->post_date;
$op = $previous ? '<' : '>';
$order = $previous ? 'DESC' : 'ASC';
$date_query_compare = $previous ? '<' : '>';
$join = '';
$where = '';
if ( $in_same_term ) {
$term_object = get_the_terms( $post, $taxonomy );
if ( is_wp_error( $term_object ) || empty( $term_object ) ) {
return null;
}
$term_ids = wp_list_pluck( $term_object, 'term_id' );
$join = " INNER JOIN {$wpdb->term_relationships} AS tr ON p.ID = tr.object_id INNER JOIN {$wpdb->term_taxonomy} AS tt ON tr.term_taxonomy_id = tt.term_taxonomy_id";
$where = $wpdb->prepare( "AND tt.taxonomy = %s AND tt.term_id IN (" . implode( ',', array_fill( 0, count( $term_ids ), '%d' ) ) . ")", array_merge( array( $taxonomy ), $term_ids ) );
}
if ( ! empty( $excluded_terms ) ) {
if ( is_array( $excluded_terms ) ) {
$excluded_terms = implode( ',', $excluded_terms );
}
$join .= " INNER JOIN {$wpdb->term_relationships} AS tr2 ON p.ID = tr2.object_id INNER JOIN {$wpdb->term_taxonomy} AS tt2 ON tr2.term_taxonomy_id = tt2.term_taxonomy_id";
$where .= " AND tt2.term_id NOT IN (" . $excluded_terms . ")";
}
$where .= $wpdb->prepare( " AND p.post_type = %s AND p.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post_date $date_query_compare %s", $post->post_type, $current_post_date );
$sort = "ORDER BY p.post_date $order LIMIT 1";
$query = "SELECT p.* FROM {$wpdb->posts} AS p $join WHERE 1=1 $where $sort";
$query = apply_filters( 'get_adjacent_post_where', $query );
$query = apply_filters( 'get_adjacent_post_sort', $query );
$adjacent_post = $wpdb->get_row( $query );
if ( ! empty( $adjacent_post ) ) {
$adjacent_post = sanitize_post( $adjacent_post );
}
/**
* Filters the adjacent post.
*
* @since 1.5.0
*
* @param WP_Post|null $adjacent_post The adjacent post, or null if none found.
* @param bool $in_same_term Whether post should be in a same term.
* @param string|array $excluded_terms Array or comma-separated string of excluded term IDs.
* @param bool $previous Whether to retrieve the previous post.
* @param string $taxonomy Taxonomy to use when determining term relationship.
*/
return apply_filters( 'get_adjacent_post', $adjacent_post, $in_same_term, $excluded_terms, $previous, $taxonomy );
}
现在,我们一行一行地拆解这段代码,看看它到底做了些什么:
-
参数检查与初始化:
- 首先,函数会检查全局变量
$post
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当前上下文中没有文章信息,直接返回null
。 - 然后,获取当前文章的发布时间
$current_post_date
,用于后续的日期比较。 - 根据
$previous
参数,设置比较运算符$op
和排序方式$order
。 如果$previous
为true
,则$op
为 ‘<‘ (小于),$order
为 ‘DESC’ (降序),表示查找前一篇;否则$op
为 ‘>’ (大于),$order
为 ‘ASC’ (升序),表示查找后一篇。 - 初始化
$join
和$where
变量,用于构建 SQL 查询语句。
- 首先,函数会检查全局变量
-
处理同分类/标签下的相邻文章:
- 如果
$in_same_term
为true
,表示需要在同一分类/标签下查找相邻文章。 - 首先,使用
get_the_terms()
函数获取当前文章所属的分类/标签对象。 - 如果获取失败或为空,直接返回
null
。 - 然后,使用
wp_list_pluck()
函数提取分类/标签对象的 ID,并构建 SQL 的JOIN
和WHERE
子句,用于限制查询结果。 - 这里用到了
implode( ',', array_fill( 0, count( $term_ids ), '%d' ) )
,这个小技巧是为了生成占位符,防止SQL注入。
- 如果
-
处理排除的分类/标签:
- 如果
$excluded_terms
不为空,表示需要排除某些分类/标签下的文章。 - 将
$excluded_terms
转换为字符串,并构建 SQL 的JOIN
和WHERE
子句,用于排除查询结果。
- 如果
-
构建 SQL 查询语句:
- 使用
$wpdb->prepare()
函数构建 SQL 的WHERE
子句,限制查询结果为已发布的文章,并且发布时间早于/晚于当前文章。 - 构建 SQL 的
ORDER BY
子句,按照发布时间排序,并使用LIMIT 1
限制只返回一条结果。 - 将所有 SQL 子句拼接成完整的 SQL 查询语句。
- 使用
-
执行查询并返回结果:
- 使用
$wpdb->get_row()
函数执行 SQL 查询,获取相邻文章的对象。 - 如果查询结果不为空,使用
sanitize_post()
函数对文章对象进行安全过滤。 - 使用
apply_filters()
函数应用get_adjacent_post
过滤器,允许开发者修改返回结果。 - 最终返回相邻文章的对象。
- 使用
性能分析:魔鬼藏在细节里
好了,代码我们已经扒了个底朝天,现在让我们来聊聊性能。 get_adjacent_post()
函数的性能瓶颈主要在于 SQL 查询。 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in_same_term
为true
: 当需要在同一分类/标签下查找相邻文章时,需要执行JOIN
操作,连接wp_posts
、wp_term_relationships
和wp_term_taxonomy
三个表。 如果文章数量巨大,或者分类/标签数量众多,这个JOIN
操作可能会非常耗时。$excluded_terms
不为空: 排除分类/标签也会导致JOIN
操作,进一步增加查询复杂度。- 没有合适的索引: 如果
wp_posts
表的post_date
字段没有索引,或者wp_term_relationships
和wp_term_taxonomy
表的相关字段没有索引,SQL 查询可能会执行全表扫描,导致性能急剧下降。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性能问题,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 SQL 查询示例:
示例 1:获取前一篇文章 (不限制分类/标签)
SELECT p.*
FROM wp_posts AS p
WHERE 1=1
AND p.post_type = 'post'
AND p.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post_date < '2023-10-27 20:00:00'
ORDER BY p.post_date DESC
LIMIT 1
这个查询相对简单,只需要查询 wp_posts
表,并且假设 post_date
字段有索引,性能应该比较好。
示例 2:获取前一篇文章 (限制在同一分类下)
SELECT p.*
FROM wp_posts AS p
INNER JOIN wp_term_relationships AS tr ON p.ID = tr.object_id
INNER JOIN wp_term_taxonomy AS tt ON tr.term_taxonomy_id = tt.term_taxonomy_id
WHERE 1=1
AND tt.taxonomy = 'category'
AND tt.term_id IN (1, 2, 3)
AND p.post_type = 'post'
AND p.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post_date < '2023-10-27 20:00:00'
ORDER BY p.post_date DESC
LIMIT 1
这个查询需要连接三个表,并且 WHERE
子句中包含了多个条件,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示例 3:获取前一篇文章 (限制在同一分类下,并排除某些分类)
SELECT p.*
FROM wp_posts AS p
INNER JOIN wp_term_relationships AS tr ON p.ID = tr.object_id
INNER JOIN wp_term_taxonomy AS tt ON tr.term_taxonomy_id = tt.term_taxonomy_id
INNER JOIN wp_term_relationships AS tr2 ON p.ID = tr2.object_id
INNER JOIN wp_term_taxonomy AS tt2 ON tr2.term_taxonomy_id = tt2.term_taxonomy_id
WHERE 1=1
AND tt.taxonomy = 'category'
AND tt.term_id IN (1, 2, 3)
AND tt2.term_id NOT IN (4, 5)
AND p.post_type = 'post'
AND p.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post_date < '2023-10-27 20:00:00'
ORDER BY p.post_date DESC
LIMIT 1
这个查询的复杂度最高,连接了四个表,并且 WHERE
子句中包含了多个条件,性能可能会非常差。
为了更清晰地总结性能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用表格来展示:
参数组合 | 性能影响 | 优化建议 |
---|---|---|
$in_same_term = false , $excluded_terms 为空 |
最佳 | 确保 wp_posts 表的 post_date 字段有索引。 |
$in_same_term = true |
中等 | 确保 wp_term_relationships 和 wp_term_taxonomy 表的相关字段有索引。 考虑使用缓存插件,缓存查询结果。 |
$excluded_terms 不为空 |
中等 | 确保 wp_term_relationships 和 wp_term_taxonomy 表的相关字段有索引。 考虑减少需要排除的分类/标签数量。 |
$in_same_term = true , $excluded_terms 不为空 |
最差 |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这两个参数。 如果必须使用,请确保所有相关字段都有索引,并使用缓存插件。 考虑重构代码,使用更高效的查询方式,例如自定义 SQL 查询。 |
优化技巧:让它跑得更快!
既然我们知道了性能瓶颈在哪里,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 索引优化: 确保
wp_posts
表的post_date
字段,以及wp_term_relationships
和wp_term_taxonomy
表的相关字段都有索引。 索引就像书的目录,可以帮助数据库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避免全表扫描。 - 缓存: 使用 WordPress 缓存插件 (例如 WP Super Cache, W3 Total Cache) 可以缓存
get_adjacent_post()
函数的查询结果,避免重复查询数据库。 - 自定义 SQL 查询: 如果
get_adjacent_post()
函数的性能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使用自定义 SQL 查询来获取相邻文章。 自定义 SQL 查询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查询逻辑,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子查询或临时表来优化查询。 - 重新审视需求: 有时候,性能问题并不是代码本身造成的,而是需求不合理。 例如,是否真的需要限制在同一分类/标签下查找相邻文章? 是否可以减少需要排除的分类/标签数量? 重新审视需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性能问题。
总结:get_adjacent_post()
,小函数,大智慧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通过对 get_adjacent_post()
函数源码的解读和性能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它的实现原理,还学习了一些性能优化的技巧。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住,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函数,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复杂的逻辑和性能问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开发者,我们不仅要会使用这些函数,更要了解它们的原理,才能写出高效、健壮的代码。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各位观众老爷,打赏点赞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