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源码深度解析之:`Vue`的`v-model`:它在不同组件和原生元素上的实现差异。

各位靓仔靓女,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里边那个磨人的小妖精——v-model

v-model这玩意儿,用起来简单,双向绑定,数据咻咻咻地就同步了,但你真要深究它背后的实现,尤其是它在不同组件和原生元素上的差异,嘿嘿,那可就有点意思了。别慌,今晚我就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开场白:v-model的“双面人生”

首先,v-model 这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语法糖。它会根据你绑定的对象,自动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简单来说,它有“双面人生”:

  • 绑定到原生 HTML 元素: 比如 <input>, <textarea>, <select> 等等。这时候,v-model 会监听元素的 inputchange 事件(具体哪个事件取决于元素类型),并更新绑定的数据。

  • 绑定到自定义组件: 这种情况下,v-model 实际上是一个语法糖,它展开后相当于传递一个 modelValue prop,并监听一个 update:modelValue 事件。

所以,我们要分别从这两个角度来看 v-model 的实现。

第一幕:原生 HTML 元素的 v-model

咱们先来看 v-model 是怎么跟原生 HTML 元素眉来眼去的。这里,我用最常见的 <input type="text"> 元素来举例。

<template>
  <input type="text" v-model="message">
  <p>Message: {{ 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
    return {
      message
    }
  }
}
</script>

这段代码里,v-model 绑定了 message 这个响应式数据。当你修改输入框里的内容时,message 的值会同步更新,反之亦然。

幕后黑手:@vue/compiler-dom

要理解 v-model 的实现,我们需要稍微了解一下 Vue 的编译器。当 Vue 编译这段模板时,v-model 指令会被转换成一系列的属性和事件监听器。

对于 <input type="text"> 来说,v-model="message" 实际上会被编译成类似下面的代码:

<input type="text" :value="message" @input="message = $event.target.value">

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 :value="message":这部分负责将 message 的值绑定到输入框的 value 属性上,实现了数据的单向绑定(从数据到视图)。
  • @input="message = $event.target.value":这部分监听了输入框的 input 事件。当输入框的内容发生改变时,事件处理函数会获取新的值($event.target.value),并更新 message 的值,实现了数据的反向绑定(从视图到数据)。

更深层次的挖掘:patchProps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版本。Vue 内部的实现要复杂得多。真正负责更新 DOM 属性的是 patchProps 函数,它是 Virtual DOM 更新算法的核心部分。

patchProps 会比较新旧 VNode 的属性,然后根据差异来更新 DOM 元素。对于绑定了 v-model 的元素,patchProps 会特别处理 value 属性和相应的事件监听器。

不同类型的原生元素:适配是关键

v-model 的实现并非对所有原生元素都一视同仁。它会根据元素的类型进行适配。

比如:

  • 对于 <input type="checkbox">v-model 会监听 change 事件,并且绑定的是 checked 属性。
  • 对于 <select>v-model 也会监听 change 事件,并且绑定的是 value 属性(或者 selected 属性,如果使用了 multiple 属性)。
  • 对于 <textarea>v-model 的行为和 <input type="text"> 类似,都是监听 input 事件并绑定 value 属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总结一下:

元素类型 监听事件 绑定的属性
<input type="text"> input value
<input type="checkbox"> change checked
<input type="radio"> change checked
<select> change value / selected
<textarea> input value

这种适配的目的是为了让 v-model 能够无缝地工作在各种原生 HTML 元素上,提供一致的开发体验。

第二幕:自定义组件的 v-model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v-model 是怎么和自定义组件打成一片的。

// MyInput.vue (自定义组件)
<template>
  <input
    :value="modelValue"
    @input="$emit('update:modelValue', $event.target.value)"
  >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modelValue: String // 接收父组件传递的 modelValue
  },
  emits: ['update:modelValue'] // 声明组件会触发 update:modelValue 事件
}
</script>

// ParentComponent.vue (父组件)
<template>
  <MyInput v-model="message" />
  <p>Message: {{ 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MyInput from './MyInpu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Input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
    return {
      message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MyInput 是一个自定义组件,它接收一个 modelValue prop,并触发一个 update:modelValue 事件。父组件使用 v-modelmessage 数据绑定到 MyInput 组件上。

语法糖的真相:modelValueupdate:modelValue

对于自定义组件,v-model="message" 实际上会被编译成类似下面的代码:

<MyInput :modelValue="message" @update:modelValue="message = $event" />

看到了吗?v-model 实际上是以下两个步骤的简写:

  1. 传递 modelValue prop: 将父组件的数据(message)通过 modelValue prop 传递给子组件。
  2. 监听 update:modelValue 事件: 监听子组件触发的 update:modelValue 事件,并在事件处理函数中更新父组件的数据(message)。

modelModifiersv-model 的高级玩法

Vue 3 还引入了一个 modelModifiers 的概念,允许你自定义 v-model 的行为。

// MyInput.vue
<template>
  <input
    :value="modelValue"
    @input="handleChange"
  >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modelValue: String,
    modelModifiers: { // 接收修饰符
      default: () => ({})
    }
  },
  emits: ['update:modelValue'],
  setup(props, { emit }) {
    const handleChange = (event) => {
      let value = event.target.value;

      if (props.modelModifiers.trim) { // 如果有 .trim 修饰符
        value = value.trim();
      }

      if (props.modelModifiers.uppercase) { // 如果有 .uppercase 修饰符
        value = value.toUpperCase();
      }

      emit('update:modelValue', value);
    };

    return {
      handleChange
    };
  }
}
</script>

// ParentComponent.vue
<template>
  <MyInput v-model.trim.uppercase="message" />
  <p>Message: {{ messag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MyInput from './MyInpu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Input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
    return {
      message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在父组件中使用 v-model.trim.uppercase,表示我们希望对输入的值进行 trimuppercase 处理。子组件通过 modelModifiers prop 接收这些修饰符,并在 handleChange 函数中应用它们。

modelModifiers 的编译结果:

v-model.trim.uppercase="message" 会被编译成类似下面的代码:

<MyInput :modelValue="message" @update:modelValue="message = $event" :modelModifiers="{ trim: true, uppercase: true }" />

可以看到,modelModifiers 实际上是一个对象,包含了所有修饰符的信息。

第三幕:深入源码(简略版)

虽然我们不可能在这里把 Vue 3 的源码全部看完,但我们可以稍微深入一下,看看 v-model 的核心逻辑在哪里。

  1. compiler-dom 模块: 这个模块负责将模板编译成渲染函数。在编译过程中,v-model 指令会被转换成相应的属性和事件监听器。
  2. runtime-dom 模块: 这个模块负责操作 DOM。patchProps 函数是其中一个关键函数,它负责更新 DOM 元素的属性,包括 valuechecked 等等。
  3. runtime-core 模块: 这个模块包含了 Vue 的核心逻辑,包括响应式系统、组件生命周期等等。v-model 的实现也依赖于这个模块提供的功能。

总结:v-model 的本质

总而言之,v-model 的本质是:

  • 双向数据绑定: 它简化了数据和视图之间的同步过程。
  • 语法糖: 它隐藏了底层的实现细节,让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使用。
  • 适配器模式: 它根据不同的元素类型和组件类型,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提供了统一的开发体验。

v-model 原理图

graph LR
A[用户输入] --> B{原生HTML元素?}
B -- 是 --> C[input/change事件]
B -- 否 --> D[自定义组件]
C --> E[更新value/checked属性]
E --> F[更新数据]
D --> G[触发update:modelValue事件]
G --> F
F --> A

一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 避免无限循环: 在使用 v-model 时,要小心避免无限循环。比如,在 update:modelValue 事件处理函数中,如果直接修改了 modelValue 的值,可能会导致无限循环。
  • 使用计算属性: 如果需要对 v-model 绑定的值进行复杂的处理,可以使用计算属性。
  • 自定义 v-model 虽然 Vue 提供了默认的 v-model 实现,但你也可以自定义 v-model 的行为。这需要你深入了解 Vue 的编译器和渲染机制。

结尾:v-model 的未来

v-model 是 Vue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它极大地简化了开发过程。随着 Vue 的不断发展,v-model 也在不断进化。我相信,在未来,v-model 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灵活,为开发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咱们下期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