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主题是 SELECT ... FOR UPDATE
和 SELECT ... FOR SHARE
的行锁竞争与锁升级机制。 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SELECT ... FOR UPDATE
和SELECT ... FOR SHARE
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行锁的类型与兼容性
- 行锁竞争场景分析与示例
- 锁升级机制的原理与影响
- 如何避免和优化行锁竞争
1. SELECT ... FOR UPDATE
和 SELECT ... FOR SHARE
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在并发数据库环境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需要使用锁机制来控制对数据的访问。SELECT ... FOR UPDATE
和 SELECT ... FOR SHARE
是两种常见的行级锁,用于在读取数据时对数据行进行锁定,防止其他事务并发修改或读取,从而避免数据冲突。
-
SELECT ... FOR UPDATE
(排他锁/Exclusive Lock):- 作用:用于读取一行或多行数据,并对其加上排他锁。
- 特性:
- 持有排他锁的事务可以读取和修改该行数据。
- 其他事务无法读取或修改被排他锁锁定的行数据,直到持有锁的事务释放锁。
- 通常用于在事务中需要先读取数据,然后基于读取的数据进行更新的场景。
- 使用场景:
- 例如,库存管理系统中,需要先读取商品的库存数量,然后扣减库存。
- 银行转账系统中,需要先读取账户余额,然后扣除转账金额。
-
示例:
-- 假设有一个名为 products 的表,包含 id 和 quantity 字段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quantity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在这里进行业务逻辑处理,例如扣减库存 UPDATE product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10 WHERE id = 1; COMMIT;
-
SELECT ... FOR SHARE
(共享锁/Shared Lock):- 作用:用于读取一行或多行数据,并对其加上共享锁。
- 特性:
- 持有共享锁的事务可以读取该行数据。
- 多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同一行数据的共享锁。
- 其他事务无法对被共享锁锁定的行数据进行修改,但可以继续加共享锁读取。
- 通常用于在事务中只需要读取数据,而不需要修改数据的场景。
- 使用场景:
- 例如,统计报表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查询同一份数据。
- 读取配置信息,多个服务可以同时读取同一份配置。
-
示例:
-- 假设有一个名为 products 的表,包含 id 和 name 字段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name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FOR SHARE; -- 在这里进行业务逻辑处理,例如显示商品名称 COMMIT;
总结: FOR UPDATE
给予独占修改权限,FOR SHARE
允许多个事务并发读取。
2. 行锁的类型与兼容性
行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排他锁 (Exclusive Lock, X Lock):
- 也称为写锁,独占锁。
- 只允许一个事务持有。
- 阻止其他事务对该行数据进行读取和修改。
- 共享锁 (Shared Lock, S Lock):
- 也称为读锁。
- 允许多个事务同时持有。
- 阻止其他事务对该行数据进行修改,但不阻止其他事务继续加共享锁读取。
这两种锁之间的兼容性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
排他锁 (X) | 共享锁 (S) | |
---|---|---|
排他锁 (X) | 不兼容 | 不兼容 |
共享锁 (S) | 不兼容 | 兼容 |
从上表可以看出:
- 排他锁与任何其他锁都不兼容,即一个事务持有了某行数据的排他锁,其他事务既不能获取该行数据的排他锁,也不能获取该行数据的共享锁。
- 共享锁与共享锁兼容,即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获取同一行数据的共享锁。
- 共享锁与排他锁不兼容,即一个事务持有了某行数据的共享锁,其他事务不能获取该行数据的排他锁。
总结: 排他锁独占,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读取。
3. 行锁竞争场景分析与示例
行锁竞争是指多个事务试图获取同一行数据的锁,但由于锁的互斥性,只有一个事务能够成功获取锁,其他事务需要等待,从而导致性能下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锁竞争场景:
-
高并发更新同一行数据:
- 场景:多个用户同时修改同一条记录,例如秒杀活动中,多个用户同时抢购同一件商品。
-
示例:
-- 假设 products 表的 quantity 字段表示库存数量 -- 多个事务同时执行以下操作: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quantity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检查库存是否足够 IF quantity > 0 THEN UPDATE product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1 WHERE id = 1; END IF; COMMIT;
在高并发情况下,只有一个事务能够成功获取
id = 1
这行数据的排他锁,其他事务需要等待,从而导致秒杀失败率升高。
-
长时间持有锁:
- 场景:事务持有锁的时间过长,导致其他事务长时间等待,影响系统性能。
-
示例: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 WHERE ... FOR UPDATE; -- 在这里执行一些耗时的操作,例如调用外部接口、进行复杂的计算等 COMMIT;
如果事务在持有锁期间执行了耗时的操作,会导致其他事务长时间等待,降低系统吞吐量。
-
死锁:
- 场景:多个事务相互等待对方释放锁,导致所有事务都无法继续执行。
-
示例:
-- 事务 1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table_a WHERE ... FOR UPDATE; SELECT ... FROM table_b WHERE ... FOR UPDATE; COMMIT; -- 事务 2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table_b WHERE ... FOR UPDATE; SELECT ... FROM table_a WHERE ... FOR UPDATE; COMMIT;
如果事务 1 先获取了
table_a
的锁,然后尝试获取table_b
的锁;同时,事务 2 先获取了table_b
的锁,然后尝试获取table_a
的锁,就会发生死锁。
-
热点数据:
- 场景:某些数据行被频繁访问,导致大量的锁竞争。
- 示例:例如,一个热门微博的评论数,或者一个热门商品的浏览量。
总结: 高并发更新、长时间锁持有、死锁和热点数据都是常见的行锁竞争场景。
4. 锁升级机制的原理与影响
锁升级 (Lock Escalation) 是指数据库系统自动将多个细粒度的锁(例如行锁)升级为粗粒度的锁(例如表锁)的过程。锁升级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锁的管理开销,提高系统性能。
-
锁升级的原理:
当一个事务持有的行锁数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数据库系统会触发锁升级。锁升级会将事务持有的所有行锁释放,并获取整个表的锁。
-
锁升级的影响:
- 优点:
- 减少锁的管理开销:锁升级后,只需要管理一个表锁,而不需要管理大量的行锁,从而降低了系统开销。
- 提高系统性能:在某些情况下,锁升级可以提高系统性能,例如当事务需要访问大量数据行时,使用表锁可以避免频繁的锁申请和释放操作。
- 缺点:
- 降低并发性:锁升级后,整个表都被锁定,其他事务无法访问该表,从而降低了并发性。
- 可能导致死锁:锁升级可能会导致死锁,例如当多个事务同时尝试升级锁时。
- 优点:
-
锁升级的示例:
假设一个事务需要更新一个表中 1000 行数据,如果数据库系统没有锁升级机制,则需要对这 1000 行数据分别加行锁。如果数据库系统有锁升级机制,并且设置的阈值为 500,则当事务加了 500 行锁后,数据库系统会自动将这 500 行锁升级为表锁,从而避免了继续加行锁的开销。
-
如何控制锁升级:
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不同的参数来控制锁升级的行为。例如,在 MySQL 中,可以使用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参数来设置锁等待超时时间,从而避免事务长时间等待锁,导致锁升级。在 PostgreSQL 中,可以使用max_locks_per_transaction
参数来设置每个事务可以持有的最大锁数量,从而避免锁升级。
总结: 锁升级减少锁管理开销,但也可能降低并发性并导致死锁。
5. 如何避免和优化行锁竞争
避免和优化行锁竞争是提高数据库系统性能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
减少锁的持有时间:
- 尽量将事务分解成更小的单元,减少每个事务的执行时间。
- 避免在事务中执行耗时的操作,例如调用外部接口、进行复杂的计算等。
- 使用合适的隔离级别,避免不必要的锁。
-
优化 SQL 语句:
- 使用索引来加速查询,减少锁的范围。
- 避免使用全表扫描,尽量使用 WHERE 子句来缩小查询范围。
- 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和SELECT ... FOR SHARE
时,尽量只锁定需要修改或读取的数据行。
-
使用乐观锁:
- 乐观锁是一种基于版本号或时间戳的并发控制机制。
- 事务在更新数据时,先检查版本号或时间戳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更新数据,否则放弃更新。
- 乐观锁可以避免锁竞争,提高并发性。
-
示例:
-- 假设 products 表包含 id、quantity 和 version 字段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quantity, version FROM products WHERE id = 1; -- 在这里进行业务逻辑处理,例如扣减库存 UPDATE products SET quantity = quantity - 10,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1 AND version = @version; -- 检查更新是否成功 IF ROW_COUNT() = 0 THEN -- 更新失败,说明数据已被其他事务修改 ROLLBACK; ELSE COMMIT; END IF;
-
避免死锁:
- 保持事务的锁顺序一致:所有事务都按照相同的顺序获取锁,可以避免死锁。
- 使用锁超时机制:设置锁等待超时时间,避免事务长时间等待锁。
- 使用死锁检测机制:数据库系统会自动检测死锁,并回滚其中一个事务,从而解决死锁。
-
减少热点数据的访问:
- 使用缓存:将热点数据缓存到内存中,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
- 数据分片:将热点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或表中,减少锁竞争。
- 使用消息队列:将写操作异步化,避免直接更新数据库。
-
合理设置锁升级阈值:
-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整锁升级阈值,在锁管理开销和并发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
代码示例(Java + Spring):
@Transactional(isolation = Isolation.REPEATABLE_READ) //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public void updateProductQuantity(Long productId, int quantity) { // 1. 获取产品信息并加锁 Product product = productRepository.findByIdForUpdate(productId); // 2. 检查库存是否足够 if (product.getQuantity() >= quantity) { // 3. 更新库存 product.setQuantity(product.getQuantity() - quantity); productRepository.save(product); } else { throw new InsufficientStockException("库存不足"); } } //ProductRepository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Product, Long> { @Lock(LockModeType.PESSIMISTIC_WRITE) // 使用悲观锁 @Query("select p from Product p where p.id = :id") Product findByIdForUpdate(@Param("id") Long id); } //Product 类 @Entity @Data public class Product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quantity; @Version private Integer version; // 乐观锁版本号 }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了 Spring 的
@Transactional
注解来管理事务,并设置了REPEATABLE_READ
隔离级别。ProductRepository
接口中的findByIdForUpdate
方法使用了@Lock
注解和LockModeType.PESSIMISTIC_WRITE
来实现悲观锁。同时,Product
类中添加了@Version
注解来实现乐观锁。
总结: 减少锁持有时间,优化 SQL,使用乐观锁,避免死锁,减少热点数据访问,合理设置锁升级阈值,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避免和优化行锁竞争。
减少竞争,提升并发,优化数据库访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