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JDK JMH 1.37 JIT编译优化逃逸Blackhole仍被内联?-XX:CompileCommand=inline,Blackhole::consume

OpenJDK JMH 1.37: JIT 编译优化、逃逸分析、Blackhole 内联与 -XX:CompileCommand 的深度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在使用 JMH (Java Microbenchmark Harness) 进行性能测试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即便我们使用了 Blackhole 来防止 JIT 编译器过度优化,并且尝试使用 -XX:CompileCommand=inline,Blackhole::consume 禁止 Blackhole::consume 方法内联,但有时仍然会观察到 Blackhole 被内联,导致基准测试结果失真。

理解 JMH 与 编译优化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JMH 的作用以及 JVM 编译优化的基本原理。

JMH 是一种专门用于编写可靠的 Java 微基准测试的工具。 它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由于 JVM 预热、死代码消除、常量折叠、循环展开、内联等 JIT 编译器优化所带来的偏差。

JVM 的 JIT (Just-In-Time) 编译器负责将 Java 字节码在运行时编译成机器码,从而显著提升程序性能。 为了达到最佳性能,JIT 编译器会进行一系列优化,其中包括:

  • 死代码消除 (Dead Code Elimination): 移除对程序结果没有影响的代码。
  • 常量折叠 (Constant Folding): 在编译时计算常量表达式的值。
  • 循环展开 (Loop Unrolling): 将循环体展开多次以减少循环控制的开销。
  • 内联 (Inlining): 将方法调用替换为方法体,从而避免方法调用的开销。
  • 逃逸分析 (Escape Analysis): 分析对象的生命周期,判断对象是否逃逸出方法或线程。如果没有逃逸,就可以进行栈上分配、锁消除和标量替换等优化。

这些优化对于提高程序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但在微基准测试中,它们可能会扭曲测试结果。 比如,如果 JIT 编译器检测到一段代码对程序结果没有影响,它可能会直接删除这段代码,导致基准测试的执行时间为零。

Blackhole 的作用与局限性

为了防止 JIT 编译器过度优化,JMH 提供了 Blackhole 类。 Blackhole 的作用是 "消费" (consume) 一些值,从而阻止 JIT 编译器认为这些值是无用的,进而防止相关的计算被优化掉。

Blackhole 类提供了一系列 consume 方法,用于消费不同类型的值。 例如,Blackhole.consume(int) 用于消费一个整数值。

import org.openjdk.jmh.annota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infra.Blackhole;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Exception;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Builder;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State(Scope.Thread)
@BenchmarkMode(Mode.AverageTime)
@OutputTimeUnit(TimeUnit.NANOSECONDS)
public class BlackholeExample {

    private Random random;

    @Setup(Level.Trial)
    public void setup() {
        random = new Random();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ithoutBlackhole()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 可能被优化掉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ithBlackhole(Blackhole bh)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bh.consume(sum); // 阻止 sum 被优化掉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RunnerException {
        Options opt = new OptionsBuilder()
                .include(BlackholeExample.class.getSimpleName())
                .forks(1)
                .warmupIterations(5)
                .measurementIterations(5)
                .build();

        new Runner(opt).run();
    }
}

在上面的代码中,withBlackhole 方法使用了 Blackhole.consume(sum) 来阻止 sum 变量被优化掉。 然而,即使使用了 Blackhole,仍然存在 JIT 编译器内联 Blackhole::consume 方法,导致优化仍然发生的情况。

-XX:CompileCommand:控制编译行为

-XX:CompileCommand 是一个 JVM 选项,允许我们向 JIT 编译器发送命令,从而控制其编译行为。 我们可以使用 -XX:CompileCommand 来禁止或强制内联特定的方法。

例如,-XX:CompileCommand=inline,Blackhole::consume 命令会强制 JIT 编译器内联 Blackhole::consume 方法。 而 -XX:CompileCommand=dontinline,Blackhole::consume 命令会禁止 JIT 编译器内联 Blackhole::consume 方法。

注意: -XX:CompileCommand 选项的语法是区分大小写的,并且需要指定完整的类名和方法签名。

逃逸分析的影响

逃逸分析是 JIT 编译器的一项重要优化技术。 它可以分析对象的生命周期,判断对象是否逃逸出方法或线程。 如果对象没有逃逸,JIT 编译器就可以进行栈上分配、锁消除和标量替换等优化。

  • 栈上分配 (Stack Allocation): 将对象分配在栈上,而不是堆上。 栈上分配的对象在方法执行完毕后会自动释放,无需垃圾回收,从而提高性能。
  • 锁消除 (Lock Elision): 如果 JIT 编译器检测到某个锁只被单个线程持有,它就可以消除这个锁,从而避免锁竞争的开销。
  • 标量替换 (Scalar Replacement): 将对象分解为基本类型,并将这些基本类型分配在栈上。 这样可以避免对象分配的开销,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 CPU 缓存。

当逃逸分析与 Blackhole 结合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 例如,如果 JIT 编译器检测到 Blackhole 对象没有逃逸出方法,它可能会将 Blackhole 对象进行标量替换,从而导致 Blackhole::consume 方法被内联。

案例分析:Blackhole 内联的原因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Blackhole 内联的原因。

import org.openjdk.jmh.annota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infra.Blackhole;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Exception;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Builder;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State(Scope.Thread)
@BenchmarkMode(Mode.AverageTime)
@OutputTimeUnit(TimeUnit.NANOSECONDS)
public class BlackholeInlineExample {

    private Random random;

    @Setup(Level.Trial)
    public void setup() {
        random = new Random();
    }

    @Benchmark
    @CompilerControl(CompilerControl.Mode.DONT_INLINE) // 阻止 benchmark 方法内联
    public void testBlackholeInline(Blackhole bh)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bh.consume(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RunnerException {
        Options opt = new OptionsBuilder()
                .include(BlackholeInlineExample.class.getSimpleName())
                .forks(1)
                .warmupIterations(5)
                .measurementIterations(5)
                .jvmArgsAppend("-XX:+PrintCompilation", "-XX:CompileCommand=dontinline,Blackhole::consume")
                .build();

        new Runner(opt).run();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XX:CompileCommand=dontinline,Blackhole::consume 命令来禁止 Blackhole::consume 方法内联。 我们还使用了 @CompilerControl(CompilerControl.Mode.DONT_INLINE) 注解来阻止 testBlackholeInline 方法被内联。 运行这个基准测试,并观察 -XX:+PrintCompilation 的输出,我们会发现,即使我们禁止了 Blackhole::consume 方法内联,它仍然有可能被内联。

可能的原因:

  1. JIT 编译器的启发式算法: JIT 编译器会根据一系列启发式算法来决定是否内联一个方法。 即使我们使用了 -XX:CompileCommand 来禁止内联,JIT 编译器仍然可能认为内联 Blackhole::consume 是有利的,并且会忽略我们的指令。
  2. 逃逸分析和标量替换: JIT 编译器可能会检测到 Blackhole 对象没有逃逸出 testBlackholeInline 方法,从而将 Blackhole 对象进行标量替换。 标量替换后,Blackhole 对象会被分解为基本类型,Blackhole::consume 方法也会被内联。
  3. JMH 的优化: JMH 自身也会进行一些优化,可能会影响 JIT 编译器的行为。
  4. JVM 版本差异: 不同版本的 JVM 在 JIT 编译器的实现上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内联行为。

如何解决 Blackhole 内联问题

解决 Blackhole 内联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一些策略来尽可能地阻止内联。

  1. 确保 Blackhole 对象逃逸: 为了阻止 JIT 编译器对 Blackhole 对象进行标量替换,我们需要确保 Blackhole 对象逃逸出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 Blackhole 对象传递给另一个方法,并在该方法中使用 Blackhole 对象。

    @State(Scope.Thread)
    public static class MyState {
        public Blackhole bh;
    
        @Setup(Level.Invocation)
        public void setup(Blackhole bh) {
            this.bh = bh;
        }
    }
    
    @Benchmark
    public void testBlackholeNoInline(MyState state)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consumeInAnotherMethod(state.bh, sum);
    }
    
    @CompilerControl(CompilerControl.Mode.DONT_INLINE)
    private void consumeInAnotherMethod(Blackhole bh, int value) {
        bh.consume(value);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 Blackhole 对象存储在 MyState 对象中,并将 MyState 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 testBlackholeNoInline 方法。 然后,我们将 Blackhole 对象传递给 consumeInAnotherMethod 方法,并在该方法中使用 Blackhole 对象。 consumeInAnotherMethod方法使用了 @CompilerControl(CompilerControl.Mode.DONT_INLINE),阻止该方法内联。 这样可以增加 Blackhole 对象逃逸的可能性,从而阻止标量替换和 Blackhole::consume 方法的内联。

  2. 使用更强的内联控制: 除了 -XX:CompileCommand 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 JVM 选项来控制内联行为。 例如,可以使用 -XX:MaxInlineSize-XX:FreqInlineSize 来控制内联的方法的大小。 还可以使用 -XX:+UnlockDiagnosticVMOptions-XX:+PrintInlining 选项来打印内联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 JIT 编译器的行为。

  3. 使用更复杂的 Blackhole 实现: 可以创建自定义的 Blackhole 实现,使其更难以被 JIT 编译器优化。 例如,可以在 consume 方法中执行一些复杂的计算,或者使用 volatile 字段来阻止优化。

  4. 调整 JMH 参数: 可以调整 JMH 的参数,例如预热迭代次数和测量迭代次数,从而影响 JIT 编译器的行为。 增加预热迭代次数可以使 JIT 编译器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优化,而增加测量迭代次数可以使基准测试结果更加稳定。

  5. 多重 Blackhole 消费: 可以将需要保护的值多次传递给 Blackhole.consume(),增加 JIT 编译器优化的难度。

    @Benchmark
    public void testMultipleBlackhole(Blackhole bh)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bh.consume(sum);
        bh.consume(sum);
        bh.consume(sum);
    }
  6. 使用 -XX:+NeverInline: 这是一个较为严格的禁止内联的选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该选项可能会显著降低程序整体性能。

    @Benchmark
    public void testNeverInline(Blackhole bh) {
        int x = random.nextInt();
        int y = random.nextInt();
        int sum = x + y;
        neverInlineConsume(bh, sum);
    }
    
    @CompilerControl(CompilerControl.Mode.DONT_INLINE)
    @jdk.internal.vm.annotation.NeverInline
    private void neverInlineConsume(Blackhole bh, int value) {
        bh.consume(value);
    }

    注意: @jdk.internal.vm.annotation.NeverInline 是一个内部 API,在未来的 JDK 版本中可能会被移除或修改。

实践建议

  • 始终验证基准测试结果: 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应该始终验证基准测试结果,确保结果是可靠的。 可以使用不同的 JVM 版本、不同的 JIT 编译器选项和不同的 JMH 参数来运行基准测试,并比较结果。
  • 理解 JIT 编译器的行为: 要更好地解决 Blackhole 内联问题,需要深入理解 JIT 编译器的行为。 可以通过阅读 JVM 规范、查看 JIT 编译器的源代码和使用 JIT 编译器分析工具来了解 JIT 编译器的优化策略。
  • 谨慎使用 -XX:CompileCommand: -XX:CompileCommand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应该谨慎使用。 错误的使用 -XX:CompileCommand 可能会导致程序性能下降或崩溃。 在修改 -XX:CompileCommand 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其含义和影响。

调试技巧

  1. -XX:+PrintCompilation: 这个选项会打印 JIT 编译器的编译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方法被编译了,以及编译的时间。
  2. -XX:+PrintInlining: 这个选项会打印内联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方法被内联了,以及内联的原因。
  3. -XX:+PrintEscapeAnalysis: 这个选项会打印逃逸分析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对象逃逸了,哪些对象没有逃逸。
  4. JITWatch: 这是一个图形化的 JIT 编译器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 JIT 编译器的行为。
选项 描述
-XX:+PrintCompilation 打印 JIT 编译器的编译信息。
-XX:+PrintInlining 打印内联信息。
-XX:+PrintEscapeAnalysis 打印逃逸分析信息。
-XX:CompileCommand 向 JIT 编译器发送命令,可以控制内联、编译等行为。
-XX:MaxInlineSize 设置内联方法的最大大小。
-XX:FreqInlineSize 设置频繁调用的方法内联的最大大小。
JITWatch 图形化的 JIT 编译器分析工具。

总结一下

Blackhole 内联是 JMH 基准测试中一个常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 JIT 编译器的优化、逃逸分析以及 JMH 自身的一些机制。 通过理解这些原理,并结合一些策略,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 Blackhole 内联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基准测试结果。 记住,没有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分析和调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