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 Use中的JSON模式强制:利用Context-Free Grammar(CFG)约束采样保证API调用正确性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关键且实用的主题:在Tool Use中,如何利用JSON模式强制和上下文无关文法(CFG)约束采样来保证API调用的正确性。在大型语言模型(LLM)驱动的智能体(Agent)应用中,让智能体学会使用工具(Tool Use)是增强其能力的关键。而工具通常以API的形式暴露,因此,如何确保智能体生成的API调用是正确的、符合规范的,就变得至关重要。
1. Tool Use的挑战与JSON模式
Tool Use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LLM理解工具的功能,并根据给定的上下文生成符合API规范的请求。这其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 API规范复杂性: 现实世界中的API往往非常复杂,包含多种参数、不同的数据类型、以及复杂的依赖关系。
- LLM理解偏差: LLM虽然强大,但对API规范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导致生成的请求不符合规范。
- 推理能力限制: LLM在复杂推理场景下,可能难以准确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参数。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JSON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描述API的请求和响应格式。JSON模式是一个标准化的格式,用于描述JSON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类型。通过JSON模式,我们可以明确地定义API请求中每个参数的名称、类型、取值范围等信息。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天气查询API,其请求需要包含城市名称(city)和单位(unit,可以是摄氏度"celsius"或华氏度"fahrenheit")。我们可以用以下JSON模式来描述这个API的请求:
{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city": {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要查询天气的城市名称"
},
"unit": {
"type": "string",
"enum": ["celsius", "fahrenheit"],
"description": "温度单位,摄氏度或华氏度"
}
},
"required": ["city", "unit"]
}
这个JSON模式明确地规定了:
- 请求必须是一个JSON对象(
"type": "object")。 - 请求包含两个属性:
city和unit("properties": { ... })。 city属性必须是一个字符串("type": "string"),并且描述了它的含义("description": "要查询天气的城市名称")。unit属性必须是一个字符串,并且只能取"celsius"或"fahrenheit"这两个值("enum": ["celsius", "fahrenheit"]),并且描述了它的含义("description": "温度单位,摄氏度或华氏度")。city和unit属性都是必需的("required": ["city", "unit"])。
有了JSON模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强制LLM生成的API请求符合规范。
2.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的引入
仅仅使用JSON模式还不够,因为LLM仍然可能生成不符合JSON模式的文本。为了更严格地约束LLM的生成过程,我们引入上下文无关文法(CFG)。
CFG是一种形式文法,用于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它可以用来定义JSON模式所描述的JSON对象的合法生成规则。通过CFG,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LLM生成的文本,确保它总是符合JSON模式的规范。
将JSON模式转换为CFG是一个关键步骤。下面是一个将上述天气查询API的JSON模式转换为CFG的示例:
root ::= object
object ::= "{" ws properties ws "}"
properties ::= pair ("," ws pair)*
pair ::= string ":" ws value
value ::= string | enum
string ::= """ chars """
chars ::= char*
char ::= [a-zA-Z0-9 ] // 允许字母、数字和空格
enum ::= "celsius" | "fahrenheit"
ws ::= [ tnr]* // 允许空白字符
这个CFG定义了以下规则:
root是文法的起始符号,表示一个JSON对象。object定义了JSON对象的结构,包含一个左花括号{,一些属性properties,和一个右花括号}。properties定义了JSON对象中的属性,可以是一个pair,也可以是多个pair用逗号,分隔。pair定义了一个键值对,包含一个字符串string作为键,一个冒号:,和一个value作为值。value定义了值的类型,可以是字符串string,也可以是枚举类型enum。string定义了一个字符串,由双引号"包裹一些字符chars。chars定义了字符串中的字符,可以是零个或多个char。char定义了允许的字符,这里限制为字母、数字和空格。enum定义了枚举类型,只能取"celsius"或"fahrenheit"这两个值。ws定义了空白字符,可以包含空格、制表符、换行符和回车符。
这个CFG非常简化,没有包含city这个字段。一个更完整的CFG,能够更好地约束生成,如下:
root ::= object
object ::= "{" ws properties ws "}"
properties ::= city_pair "," ws unit_pair
city_pair ::= ""city"" ":" ws string
unit_pair ::= ""unit"" ":" ws enum
string ::= """ chars """
chars ::= char+ // 至少一个字符
char ::= [a-zA-Z0-9 ] // 允许字母、数字和空格
enum ::= ""celsius"" | ""fahrenheit""
ws ::= [ tnr]* // 允许空白字符
这个CFG的关键改进在于:
properties被精确地定义为city_pair和unit_pair的组合,保证了city和unit字段的顺序。city_pair和unit_pair分别定义了city和unit键值对的结构。chars被修改为至少包含一个字符(char+),避免生成空字符串。enum直接定义了"celsius"和"fahrenheit"这两个枚举值,避免了LLM生成其他值。
更进一步,为了更精确地控制city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入一个city_value的规则,并使用一个城市名称的列表来约束city的取值:
root ::= object
object ::= "{" ws properties ws "}"
properties ::= city_pair "," ws unit_pair
city_pair ::= ""city"" ":" ws city_value
unit_pair ::= ""unit"" ":" ws enum
city_value ::= """ city_name """
city_name ::= "Beijing" | "Shanghai" | "Guangzhou" | "Shenzhen" // 城市列表
enum ::= ""celsius"" | ""fahrenheit""
ws ::= [ tnr]* // 允许空白字符
现在,city的值只能从"Beijing"、"Shanghai"、"Guangzhou"和"Shenzhen"这四个城市中选择。
3. 利用CFG约束采样
有了CFG,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约束LLM的采样过程,保证生成的文本总是符合CFG的语法规则。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指导解码”(Guided Decoding)。
指导解码的核心思想是:在LLM生成每个token时,只允许它选择那些能够扩展当前语法树的token。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维护一个当前语法树的状态,并根据CFG的规则,计算出下一步可以生成的token的集合。然后,我们只允许LLM从这个集合中进行采样。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Python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使用CFG约束采样:
import re
class CFG:
def __init__(self, grammar_string):
self.grammar = {}
for line in grammar_string.strip().split('n'):
nonterminal, production = line.split('::=')
nonterminal = nonterminal.strip()
productions = [p.strip() for p in production.split('|')]
self.grammar[nonterminal] = productions
self.start_symbol = list(self.grammar.keys())[0]
def get_possible_tokens(self, current_state):
"""
根据当前状态,返回下一步可以生成的token集合。
current_state: 当前已经生成的文本,例如 "" 或 "{" 或 "{"city":"
"""
# 简化实现,假设current_state已经是完整的token
# 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解析current_state
possible_tokens = set()
for nonterminal, productions in self.grammar.items():
for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s:
if production.startswith(current_state):
# 找到以current_state开头的production
remaining = production[len(current_state):].strip()
if remaining:
# 取第一个token
first_token = remaining.split()[0]
if first_token not in self.grammar:
# 如果第一个token是终结符
possible_tokens.add(first_token)
else:
# 如果第一个token是非终结符,需要进一步展开
# (这里简化处理,实际需要递归展开)
possible_tokens.add(first_token)
return possible_tokens
# 示例CFG
grammar_string = """
root ::= object
object ::= "{" ws properties ws "}"
properties ::= city_pair "," ws unit_pair
city_pair ::= "\"city\"" ":" ws city_value
unit_pair ::= "\"unit\"" ":" ws enum
city_value ::= "\"Beijing\"" | "\"Shanghai\"" | "\"Guangzhou\"" | "\"Shenzhen\""
enum ::= "\"celsius\"" | "\"fahrenheit\""
ws ::= [ \t\n\r]*
"""
cfg = CFG(grammar_string)
# 模拟LLM生成过程
current_state = ""
generated_text = ""
for _ in range(100): # 限制生成长度
possible_tokens = cfg.get_possible_tokens(current_state)
if not possible_tokens:
break # 没有可生成的token,停止生成
# 模拟LLM从possible_tokens中选择一个token
# 实际应用中,LLM会根据概率分布选择token
next_token = list(possible_tokens)[0] # 这里简单地选择第一个token
generated_text += next_token
current_state = next_token # 更新当前状态
print(generated_text)
这个代码示例只是一个简化的演示,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处理以下问题:
- 状态维护: 需要更精确地维护当前语法树的状态,例如使用栈来跟踪非终结符的展开过程。
- tokenization: 需要对文本进行tokenization,将文本分解为token序列。
- LLM集成: 需要将CFG约束采样集成到LLM的解码过程中,例如修改LLM的
logits,使其只在possible_tokens对应的位置上有非零概率。 - 错误处理: 需要处理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当
possible_tokens为空时,需要采取回溯或其他策略。
4.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CFG的复杂性: CFG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约束采样的效率。需要权衡CFG的精确性和效率,选择合适的CFG设计。
- LLM的选择: 不同的LLM对CFG约束采样的支持程度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LLM,并了解其API和使用方法。
- 动态CFG: 在某些场景下,API的规范可能会动态变化。需要设计一种机制,能够动态地更新CFG,以适应API的变化。
- 混合方法: 可以将CFG约束采样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例如使用JSON模式验证器来验证生成的API请求,以提高API调用的正确性。
|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 JSON模式验证 | 简单易用,能够验证生成的JSON是否符合规范 | 只能事后验证,无法指导生成过程 | 对API调用正确性要求不高,或者LLM生成能力较强的情况 |
| CFG约束采样 | 能够指导生成过程,保证生成的文本总是符合规范 | CFG设计复杂,约束过于严格可能影响生成的多样性 | 对API调用正确性要求高,或者LLM生成能力较弱的情况 |
| 混合方法 | 结合了JSON模式验证和CFG约束采样的优点,既能指导生成过程,又能事后验证,提高API调用的正确性 | 实现复杂,需要权衡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 对API调用正确性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兼顾生成的多样性的情况 |
5. 代码示例:使用transformers库进行CFG约束采样(简化版)
下面是一个使用transformers库进行CFG约束采样的简化版代码示例。这个示例使用了transformers库的Constraint API,可以用来约束LLM的生成过程。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AutoModelForCausalLM, LogitsProcessorList, Constraint
# 假设我们已经定义了一个CFG,并将其转换为一个约束列表
# 这里简化起见,直接使用一个简单的约束
constraints = [Constraint(permitted_token_ids=[1, 2, 3])] # 假设token ID 1, 2, 3 是允许的
# 加载tokenizer和模型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gpt2")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gpt2")
# 创建LogitsProcessorList
logits_processor = LogitsProcessorList()
logits_processor.append(Constraint(permitted_token_ids=[1, 2, 3])) # 添加约束
# 生成文本
input_text = "The weather is"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output = model.generate(
input_ids,
max_length=20,
logits_processor=logits_processor
)
generated_text = tokenizer.decode(output[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print(generated_text)
这个示例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演示,实际应用中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将CFG转换为约束列表,并将其集成到transformers库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transformers库的Constraint API可能不够灵活,无法满足所有CFG约束采样的需求。
6. 总结:保证Tool Use的关键
本文探讨了在Tool Use中,如何利用JSON模式强制和上下文无关文法(CFG)约束采样来保证API调用的正确性。我们介绍了JSON模式和CFG的概念,以及如何将JSON模式转换为CFG。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利用CFG约束LLM的采样过程,并提供了一些代码示例。
要确保智能体能够正确使用工具,需要仔细设计JSON模式和CFG,并选择合适的LLM和约束采样方法。通过结合JSON模式验证、CFG约束采样和其他技术,我们可以构建出更加健壮和可靠的Tool Use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