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 Coroutines的栈管理与Continuation机制:深入理解`co_await`与`co_yield`的编译器转换

C++20 Coroutines的栈管理与Continuation机制:深入理解co_awaitco_yield的编译器转换

大家好,今天我们深入探讨C++20协程的栈管理和Continuation机制。协程是C++20引入的一项强大的特性,它允许我们在函数执行过程中暂停和恢复,而无需依赖操作系统线程。理解其内部工作原理对于编写高效、可维护的协程代码至关重要。

1. 协程的基本概念

协程本质上是一个可以暂停和恢复执行的函数。 它的关键在于 co_awaitco_yield 这两个关键字,它们分别用于挂起和恢复协程的执行,以及产生一个值给调用者。

一个简单的协程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oroutine>

struct Task {
    struct promise_type {
        Task get_return_object()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void return_void() {}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
};

Task my_coroutine() {
    std::cout << "Coroutine startedn";
    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std::cout << "Coroutine resumedn";
}

int main() {
    my_coroutine();
    std::cout << "Main function finishedn";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my_coroutine 是一个协程。 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会立即挂起协程,但由于main函数没有等待协程,因此程序直接执行完毕。

2. 协程的栈管理

与传统函数不同,协程在暂停时不需要将整个调用栈保存到堆上。 C++20 协程采用了一种叫做 堆分配协程帧 (Heap-allocated coroutine frame) 的策略。

协程帧是一个在堆上分配的内存块,用于存储协程的状态,包括:

  • 局部变量
  • 参数
  • 返回地址
  • promise_type 对象
  • Continuation句柄

当协程挂起时,只有协程帧被保留。 调用栈可以被释放,从而节省内存。 协程帧的存在使得协程可以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恢复执行,而不需要重新创建整个调用栈。

考虑以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oroutine>

struct ReturnObject {
    struct promise_type {
        ReturnObject get_return_object() { return ReturnObject{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 }
        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 return {}; }
        std::suspend_always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void return_void() {}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_;
};

ReturnObject my_coroutine() {
    std::cout << "Coroutine startedn";
    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std::cout << "Coroutine resumedn";
}

int main() {
    ReturnObject coro = my_coroutine();
    coro.h_.resume();
    std::cout << "Main function finishedn";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ReturnObject 持有一个 std::coroutine_handle,它是指向协程帧的指针。 通过调用 coro.h_.resume(),我们可以恢复协程的执行。

3. Continuation机制

Continuation 是协程的核心概念。 它代表了协程在某个特定点的执行状态。 当协程挂起时,会创建一个 Continuation 对象,其中包含了恢复执行所需的所有信息。

co_await 表达式负责创建 Continuation 并将控制权转移到awaiter对象。awaiter对象可以决定何时以及如何恢复协程的执行。

co_yield 表达式则更为复杂,它不仅创建了 Continuation,还向调用者返回一个值。

4. co_await 的编译器转换

co_await 表达式的编译器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 简单来说,以下是 co_await 表达式的典型转换流程:

  1. 获取awaiter对象: 从操作数中获取awaiter对象。 例如,co_await expression 会调用 expression.operator co_await() (如果存在) 或者直接使用 expression 本身。
  2. 检查awaiter是否已经完成: 调用 awaiter.await_ready()。 如果返回 true,则awaiter已经完成,不需要挂起协程,直接执行后续代码。
  3. 挂起协程 (如果awaiter未完成):
    • 调用 awaiter.await_suspend(handle),其中 handle 是一个 std::coroutine_handle,指向当前协程的协程帧。
    • await_suspend 函数负责决定如何恢复协程。 它可以立即恢复协程,也可以将协程的句柄传递给其他任务,以便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恢复。
    • await_suspend 返回 voidbool 或者 coroutine_handle
      • 如果返回 void,则awaiter负责恢复协程。
      • 如果返回 bool,返回 false 会立即恢复协程,返回 true 则不恢复(awaiter负责)。
      • 如果返回 coroutine_handle,则恢复该句柄对应的协程。
  4. 获取结果: 当协程恢复执行时,调用 awaiter.await_resume() 来获取 co_await 表达式的结果。

可以用表格来更清晰的表示这个过程:

步骤 操作 方法调用 返回值
1 获取awaiter对象 expression.operator co_await()expression 本身 awaiter对象
2 检查awaiter是否已经完成 awaiter.await_ready() true (已完成) / false (未完成)
3 挂起协程 (如果awaiter未完成) awaiter.await_suspend(handle) void (awaiter负责恢复), bool (false: 立即恢复, true:awaiter负责), coroutine_handle (恢复该协程)
4 获取结果 (当协程恢复执行时) awaiter.await_resume() co_await 表达式的结果

一个简单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oroutine>

struct MyAwaitable {
    bool await_ready() {
        std::cout << "await_ready calledn";
        return false; // 始终挂起
    }

    void await_suspend(std::coroutine_handle<> handle) {
        std::cout << "await_suspend calledn";
        // 在这里可以做一些异步操作,并在完成后恢复协程
        handle.resume(); // 立即恢复协程
    }

    int await_resume() {
        std::cout << "await_resume calledn";
        return 42;
    }
};

struct Task {
    struct promise_type {
        Task get_return_object()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void return_void() {}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
};

Task my_coroutine() {
    std::cout << "Coroutine startedn";
    int result = co_await MyAwaitable{};
    std::cout << "Coroutine resumed, result = " << result << "n";
}

int main() {
    my_coroutine();
    std::cout << "Main function finishedn";
    return 0;
}

输出将会是:

Coroutine started
await_ready called
await_suspend called
await_resume called
Coroutine resumed, result = 42
Main function finished

5. co_yield 的编译器转换

co_yield 表达式用于产生一个值给调用者。 它的编译器转换比 co_await 更复杂一些,因为它涉及到与调用者的交互。

以下是 co_yield 表达式的典型转换流程:

  1. 调用 promise.yield_value(value) 将要产生的值传递给 promise_typeyield_value 函数。
  2. 挂起协程: yield_value 函数通常会挂起协程,并将控制权返回给调用者。
  3. 恢复协程 (可选): 调用者可以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恢复协程的执行,以产生下一个值。

考虑以下生成器协程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oroutine>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Generator {
    struct promise_type {
        T value_;
        std::exception_ptr exception_;

        Generator get_return_object() {
            return Generator(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from_promise(*this));
        }
        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 return {}; }
        std::suspend_always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exception_ = std::current_exception(); }
        std::suspend_always yield_value(T value) {
            value_ = value;
            return {};
        }
        void return_void() {}
    };

    Generator(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 : handle(h) {}
    ~Generator() { if (handle) handle.destroy(); }

    struct iterator {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andle;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handle.promise().value_; }
        iterator& operator++() {
            handle.resume();
            return *this;
        }
        bool operator!=(const iterator& other) const {
            return !handle || handle.done();
        }
    };

    iterator begin() { return {handle}; }
    iterator end() { return {nullptr}; }

private:
    std::coroutine_handle<promise_type> handle;
};

Generator<int> my_generator() {
    co_yield 1;
    co_yield 2;
    co_yield 3;
}

int main() {
    for (int i : my_generator()) {
        std::cout << i << std::endl;
    }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my_generator 是一个生成器协程。 每次调用 co_yield,都会将一个值传递给 promise_typeyield_value 函数,并将协程挂起。 调用者可以通过迭代器来获取产生的值。

更详细的表格来描述 co_yield 的过程:

步骤 操作 方法调用 返回值
1 将要产生的值传递给 promise_type promise.yield_value(value) std::suspend_alwaysstd::suspend_never, 通常挂起协程
2 (可选) 挂起协程并返回调用者 控制权返回给调用者
3 (可选) 调用者恢复协程的执行 handle.resume() 继续执行,产生下一个值或完成

6. 异常处理

协程中的异常处理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协程中抛出了未处理的异常,它会被传递到 promise_typeunhandled_exception() 函数。 这个函数可以记录异常,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理它。 重要的是,异常不会自动传播到调用者,而是需要在 promise_type 中显式处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oroutine>
#include <exception>

struct Task {
    struct promise_type {
        Task get_return_object()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initial_suspend() { return {}; }
        std::suspend_never final_suspend() noexcept { return {}; }
        void return_void() {}
        void unhandled_exception() {
            try {
                throw; // Rethrow the exception
            } catch (const std::exception& e) {
                std::cerr << "Exception caught in coroutine: " << e.what() << std::endl;
            }
        }
    };
};

Task my_coroutine() {
    std::cout << "Coroutine startedn";
    throw std::runtime_error("Something went wrong");
    co_await std::suspend_always{};
    std::cout << "Coroutine resumedn";
}

int main() {
    my_coroutine();
    std::cout << "Main function finishedn";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当 my_coroutine 抛出异常时,promise_typeunhandled_exception() 函数会被调用,并打印错误信息。

7. 深入理解 Promise Type

promise_type 是协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定义了协程的行为,包括如何创建返回对象,如何处理挂起和恢复,以及如何处理异常。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promise_type 方法:

  • get_return_object(): 创建并返回协程的返回对象。
  • initial_suspend(): 决定协程是否在开始时挂起。
  • final_suspend(): 决定协程在完成时是否挂起。
  • return_void(): 在协程完成时调用 (如果返回类型是 void)。
  • return_value(T value): 在协程完成时调用 (如果返回类型是 T)。
  • yield_value(T value): 在 co_yield 表达式中调用。
  • unhandled_exception(): 在协程中抛出未处理的异常时调用。

自定义 promise_type 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协程行为,例如:

  • Lazy evaluation
  • Asynchronous operations
  • Generators
  • State machines

8. 优化协程性能

协程的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栈管理、Continuation机制和编译器优化。

以下是一些优化协程性能的技巧:

  • 避免不必要的堆分配: 尽量使用栈分配的局部变量,减少堆分配的次数。
  • 使用轻量级的awaiter: awaiter 对象应该尽可能的小,避免复杂的计算。
  • 利用编译器优化: 编译器可以对协程代码进行优化,例如内联函数和消除冗余操作。
  • 选择合适的挂起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std::suspend_alwaysstd::suspend_never
  • 避免深层协程调用链: 深层调用链可能导致栈溢出。

简要总结:协程的关键要素

协程的栈管理基于堆分配的协程帧,Continuation机制通过co_awaitco_yield实现挂起和恢复,而promise_type则定义了协程的行为和生命周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对于编写高效、可维护的协程代码至关重要。

更多IT精英技术系列讲座,到智猿学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