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和 `setupComponent` 的详细执行流程,它们如何构建组件实例和初始化 `setup` 上下文。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里“生孩子”的两大关键函数:createComponentInstancesetupComponent。 这俩家伙就像是 Vue 组件的“产房”和“育婴室”,负责把一个组件的蓝图变成活生生的实例,并准备好它所需的各种“营养”。

这次咱们要做的,就是扒开它们的源码,看看这俩函数是怎么配合,把一个组件从无到有地“生”出来的。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会尽量用大白话解释,还会穿插一些代码片段,让大家看得更明白。 准备好了吗? Let’s go!

一、createComponentInstance:组件实例的“毛坯房”

首先,咱们来认识一下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顾名思义,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创建一个组件实例。 但注意,这只是一个“毛坯房”,里面啥都没有,只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ts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vnode: VNode,
  parent: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 null,
  suspense: SuspenseBoundary | null
) {
  const type = vnode.type as Component
  //... 省略一些代码

  const instance: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 {
    uid: uid++,
    vnode,
    type,
    parent,
    appContext: parent ? parent.appContext : vnode.appContext || emptyAppcCtx,
    root: null!,
    next: null,
    subTree: null!,
    effect: null!,
    update: null!,
    render: null!,
    proxy: null,
    exposed: null,
    exposeProxy: null,
    withProxy: null,
    provides: parent ? parent.provides : Object.create(null),
    accessCache: null!,
    renderCache: [],

    // state
    ctx: EMPTY_OBJ,
    data: EMPTY_OBJ,
    props: EMPTY_OBJ,
    attrs: EMPTY_OBJ,
    slots: EMPTY_OBJ,
    refs: EMPTY_OBJ,
    setupState: EMPTY_OBJ,
    setupContext: null,

    // lifecycle
    suspense,
    suspenseId: suspense ? suspense.id : 0,
    asyncDep: null,
    asyncResolved: false,
    isMounted: false,
    isUnmounted: false,
    isDeactivated: false,
    bc: null,
    c: null,
    bm: null,
    m: null,
    bu: null,
    u: null,
    um: null,
    da: null,
    a: null,
    rtg: null,
    rtc: null,
    ec: null,
    sp: null
  }

  instance.root = parent ? parent.root : instance

  // resolve props with current context
  if (vnode.props) {
    resolveProps(instance, type.props, vnode.props)
  }

  //... 省略一些代码
  return instance
}

咱们来解读一下这段代码:

  • vnode: 虚拟 DOM 节点,包含了组件的信息。 就像是组件的“设计图纸”。
  • parent: 父组件实例。 如果这个组件是根组件,那么 parent 就是 null
  • instance: 组件实例对象。 这就是咱们要创建的“毛坯房”。
  • uid: 组件的唯一 ID,用于区分不同的组件实例。
  • type: 组件的类型,通常是一个组件选项对象。
  • appContext: 应用上下文,包含了全局配置和插件等信息。
  • root: 根组件实例。
  • parent: 父组件实例,形成组件树。
  • provides: 用于依赖注入,允许组件向其子组件提供数据。
  • ctx: 组件的渲染上下文,包含了组件的所有数据和方法。
  • data: 组件的 data 选项返回的数据。
  • props: 组件接收的 props
  • attrs: 组件接收的 HTML attributes,没有在 props 中声明的。
  • slots: 组件的插槽。
  • refs: 组件的 refs
  • setupState: setup 函数返回的状态。
  • setupContext: 传递给 setup 函数的上下文对象。
  • isMounted: 组件是否已经挂载。
  • isUnmounted: 组件是否已经卸载。
  • resolveProps: 一个用于解析props的函数,将vnode中的props解析到instance的props中

简单来说,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就是创建了一个包含各种属性的空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组件实例。 它就像一个空壳子,等待着 setupComponent 来填充内容。

二、setupComponent:组件实例的“精装修”

接下来,咱们来聊聊 setupComponent。 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对组件实例进行“精装修”,包括:

  • 解析组件的 propsattrsslots
  • 调用组件的 setup 函数(如果存在)。
  • 设置组件的渲染函数。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ts

export function setupComponent(
  instance: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isSSR = false
) {
  const { props, children, shapeFlag } = instance.vnode
  const isStateful = shapeFlag & ShapeFlags.STATEFUL_COMPONENT

  initProps(instance, props, isStateful, isSSR)
  initSlots(instance, children)

  const { setup } = instance.type

  if (setup) {
    // setup context
    const setupContext = (instance.setupContext =
      isStateful ? createSetupContext(instance) : null)

    const setupResult = callWithErrorHandling(
      setup,
      instance,
      SetupRenderEffectErrorCode.SETUP_FUNCTION,
      [(__DEV__ ? shallowReadonly(instance.props) : instance.props), setupContext]
    )

    if (isPromise(setupResult)) {
        //... 处理异步setup
    } else {
      handleSetupResult(instance, setupResult, isSSR)
    }
  } else {
      finishComponentSetup(instance, isSSR)
  }
}

咱们来一步步分析这段代码:

  1. initProps: 解析组件的 props,并将它们添加到组件实例的 props 对象中。 还会处理 props 的类型校验和默认值。
  2. initSlots: 解析组件的 slots,并将它们添加到组件实例的 slots 对象中。
  3. setup: 判断组件是否定义了 setup 函数。 如果定义了,就执行它。
  4. setupContext: 创建 setup 函数的上下文对象。 这个对象包含了 exposeemitattrs 等属性。
  5. callWithErrorHandling: 调用 setup 函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
  6. handleSetupResult: 处理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 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函数,那么就把它作为组件的渲染函数。 如果返回值是一个对象,那么就把它合并到组件实例的 setupState 对象中。
  7. finishComponentSetup: 完成组件的setup,设置渲染函数。

现在,咱们来重点看看 setupContexthandleSetupResult 这两个关键部分。

三、setupContext:连接组件内外的桥梁

setupContext 是一个传递给 setup 函数的上下文对象,它允许 setup 函数访问组件的一些内部属性和方法。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ts

function createSetupContext(instance: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SetupContext {
  return {
    attrs: instance.attrs,
    slots: instance.slots,
    emit: instance.emit,
    expose: (exposed: Record<string, any> | null) => {
      if (__DEV__) {
        if (instance.exposed) {
          warn(`expose() should be called only once per setup().`)
        }
      }
      instance.exposed = exposed || {}
    }
  }
}

可以看到,setupContext 包含了以下属性:

  • attrs: 组件接收的 HTML attributes,没有在 props 中声明的。
  • slots: 组件的插槽。
  • emit: 一个函数,用于触发组件的自定义事件。
  • expose: 一个函数,用于显式地暴露组件的属性和方法给父组件。

通过 setupContextsetup 函数可以访问组件的外部数据(attrsslots),也可以与父组件进行通信(emitexpose)。 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组件的内部和外部。

四、handleSetupResult:决定组件的命运

handleSetupResult 函数负责处理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它的行为取决于返回值的类型。

// packages/runtime-core/src/component.ts

function handleSetupResult(
  instance: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setupResult: unknown,
  isSSR: boolean
) {
  if (isFunction(setupResult)) {
    // setup returned render function
    if (__DEV__ && instance.type.render) {
      warn(
        `setup() returned a render function, but component already has a "render" option.n` +
          `The render function from "setup" will be used.`
      )
    }
    instance.render = setupResult
  } else if (isObject(setupResult)) {
    // setup returned bindings.
    if (__DEV__ && isReactive(setupResult)) {
      warn(
        `setup() returned an object that is already reactive.n` +
          `setup() should return a plain object instead.`
      )
    }
    instance.setupState = proxyRefs(setupResult)
  } else if (__DEV__ && setupResult !== undefined) {
    warn(
      `setup() should return an object. Received: ${String(setupResult)}`
    )
  }
  finishComponentSetup(instance, isSSR)
}
  • 如果 setupResult 是一个函数: 那么就把它作为组件的渲染函数。 这意味着组件将使用 setup 函数返回的函数来渲染 DOM。
  • 如果 setupResult 是一个对象: 那么就把它合并到组件实例的 setupState 对象中。 setupState 对象包含了 setup 函数返回的所有状态。
  • 如果 setupResultundefined: 那么就什么也不做。

handleSetupResult 的作用非常关键,它决定了组件的渲染方式和状态管理方式。

五、示例代码:从“毛坯房”到“精装修”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createComponentInstancesetupComponent 的作用,咱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template>
  <div>
    <h1>{{ message }}</h1>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Hello, Vue 3!');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message.value = `Count: ${count.value}`;
    };

    return {
      message,
      increment
    };
  }
};
</script>

当 Vue 编译这个组件时,它会生成一个组件选项对象,然后调用 createComponentInstancesetupComponent 来创建组件实例。

  1.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创建一个空的组件实例,包含 uidvnodetype 等属性。
  2. setupComponent:

    • 解析 propsslots(在这个例子中,它们都是空的)。
    • 调用 setup 函数。
    • setup 函数返回一个对象,包含 messageincrement
    • handleSetupResultmessageincrement 合并到组件实例的 setupState 对象中。
    • 设置组件的渲染函数(在这个例子中,渲染函数是由 Vue 编译器生成的)。

最终,组件实例就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可以用来渲染 DOM。

六、总结:Vue 组件的“生命之源”

createComponentInstancesetupComponent 是 Vue 3 组件的“生命之源”。 它们负责创建组件实例,并初始化组件的状态和行为。

函数名 作用 备注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创建组件实例对象,初始化一些基本属性,相当于创建了一个“毛坯房”。 只是一个空壳子,等待 setupComponent 来填充内容。
setupComponent 对组件实例进行“精装修”,包括解析 propsattrsslots,调用 setup 函数,设置渲染函数。 是组件实例初始化的关键步骤。
setupContext 传递给 setup 函数的上下文对象,包含了 exposeemitattrs 等属性。 连接组件内外的桥梁。
handleSetupResult 处理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决定组件的渲染方式和状态管理方式。 根据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

理解了这两个函数的工作原理,你就能更深入地理解 Vue 3 组件的内部机制,也能更好地使用 Vue 3 来开发应用程序。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咱们下期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