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源码深度解析之:`WordPress`的`XSS`防御:`wp_kses`和`esc_html()`的底层实现。

咳咳,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讲人,江湖人称“代码挖掘机”,今天咱们要聊点刺激的,聊聊WordPress的XSS防御利器——wp_ksesesc_html(),以及它们背后那点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秘密”。

准备好,咱们发车了!

一、XSS:Web世界的“隐形杀手”

在深入wp_ksesesc_html()之前,咱们先得搞清楚,它们到底要防的是谁?答案就是——XSS (Cross-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

XSS就像Web世界里的“隐形杀手”,它允许攻击者将恶意脚本注入到受信任的网站中,当用户浏览这些被注入恶意脚本的页面时,攻击者的脚本就会在用户的浏览器上执行,从而窃取用户的cookie、会话信息,甚至篡改页面内容,简直是防不胜防!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建立的网站,突然被黑客贴满了“牛皮癣”广告,或者更糟糕,用户的账户信息被盗,这滋味,酸爽!

XSS攻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存储型 XSS (Stored XSS):恶意脚本存储在服务器上(比如数据库),每次用户访问相关页面,恶意脚本都会被执行。

  2. 反射型 XSS (Reflected XSS):恶意脚本作为URL参数或表单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未经处理直接返回给用户,从而触发攻击。

  3. DOM 型 XSS (DOM-based XSS):攻击者通过修改页面的DOM结构来注入恶意脚本,完全在客户端执行,不涉及服务器。

为了应对这些“隐形杀手”,WordPress祭出了wp_ksesesc_html()这两大神器。

二、esc_html():简单粗暴的“转义大法”

esc_html(),顾名思义,它的作用就是对HTML实体进行转义。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转换成它们对应的HTML实体,防止浏览器把它们当成HTML标签来解析。

举个例子:

  • < 会被转义成 &lt;
  • > 会被转义成 &gt;
  • " 会被转义成 &quot;
  • ' 会被转义成 '
  • & 会被转义成 &amp;

这样一来,即使攻击者在输入框里输入了<script>alert('XSS')</script>,经过esc_html()处理后,也会变成&lt;script&gt;alert('XSS')&lt;/script&gt;,浏览器只会把它当成普通的文本来显示,不会执行其中的JavaScript代码。

让我们看看esc_html()的源码(简化版):

function esc_html( $text ) {
    $safe_text = wp_check_invalid_utf8( $text );
    $safe_text = _wp_specialchars( $safe_text, ENT_QUOTES, 'UTF-8', true );
    return apply_filters( 'esc_html', $safe_text, $text );
}

function _wp_specialchars( $string, $quote_style = ENT_NOQUOTES, $charset = false, $double_encode = false ) {
    $string = (string) $string;

    if ( false === $double_encode ) {
        // Convert double quotes to entities when needed.
        $string = str_replace( array( '&', '"', '<', '>' ), array( '&amp;', '&quot;', '&lt;', '&gt;' ), $string );
    } else {
        // Convert double quotes to entities when needed.
        $string = str_replace( array( '&', '<', '>' ), array( '&amp;', '&lt;', '&gt;' ), $string );
    }

    if ( ( $quote_style & ENT_QUOTES ) || ENT_QUOTES === $quote_style ) {
        $string = str_replace( ''', ''', $string );
    }

    /**
     * Convert entities to numeric representation.
     */
    $string = preg_replace( '/&(#*w+);/ie', "strtolower('\1')", $string );
    $string = str_replace( array( '&#x', '&#X' ), array( '&#x', '&#x' ), $string );

    return $string;
}

代码分析:

  1. wp_check_invalid_utf8():检查字符串是否为有效的UTF-8编码,防止出现乱码。
  2. _wp_specialchars():核心转义函数,将&"<>等字符转换成对应的HTML实体。
  3. apply_filters( 'esc_html', $safe_text, $text ):应用esc_html过滤器,允许开发者自定义转义规则。

esc_html()的优点是简单易用,性能好,适用于对纯文本内容进行转义,比如文章标题、评论内容等。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过于粗暴,会把所有的HTML标签都转义掉,导致无法显示任何HTML格式。

三、wp_kses():精挑细选的“白名单策略”

wp_kses(),可就厉害了,它不是简单地转义所有的HTML标签,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灵活的“白名单策略”。也就是说,它只允许指定的HTML标签和属性通过,其他的统统过滤掉。

这就像一个严格的保安,只允许持有通行证的人进入,没有通行证的,一律拦在门外。

wp_kses()的核心思想是:与其费尽心思去识别和过滤所有的恶意代码,不如直接定义一个“安全列表”,只允许列表中的HTML标签和属性通过。

让我们看看wp_kses()的用法:

$allowed_html = array(
    'a' => array(
        'href' => array(),
        'title' => array(),
    ),
    'abbr' => array(
        'title' => array(),
    ),
    'acronym' => array(
        'title' => array(),
    ),
    'b' => array(),
    'blockquote' => array(
        'cite' => array(),
    ),
    'br' => array(),
    'cite' => array(),
    'code' => array(),
    'del' => array(
        'datetime' => array(),
    ),
    'em' => array(),
    'i' => array(),
    'q' => array(
        'cite' => array(),
    ),
    'strike' => array(),
    'strong' => array(),
);

$content = '<p>This is a <strong>test</strong> with <a href="http://example.com">link</a> and <script>alert("XSS");</script></p>';

$safe_content = wp_kses( $content, $allowed_html );

echo $safe_content; // 输出:<p>This is a <strong>test</strong> with <a href="http://example.com">link</a></p>

代码分析:

  1. $allowed_html:定义了一个允许的HTML标签和属性的数组,只有在这个数组中定义的标签和属性才能通过wp_kses()的过滤。
  2. wp_kses( $content, $allowed_html ):使用wp_kses()函数对$content进行过滤,只保留$allowed_html中定义的标签和属性。

可以看到,wp_kses()<script>alert("XSS");</script>标签直接过滤掉了,保证了内容的安全性。

接下来,咱们深入wp_kses()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实现的(简化版):

function wp_kses( $string,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null ) {
    global $wp_allowed_protocols;

    $string = wp_kses_no_null( $string );
    $string = wp_kses_normalize_entities( $string );

    if ( null === $allowed_protocols ) {
        $allowed_protocols = $wp_allowed_protocols;
    }

    $string = wp_kses_hook( $string,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return $string;
}

function wp_kses_hook( $string,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if ( ! is_array( $allowed_html ) ) {
        $allowed_html = wp_kses_allowed_html( $allowed_html );
    }

    $string = wp_kses_split( $string,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string = implode( '', $string );
    return $string;
}

function wp_kses_split( $string,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string = preg_replace( '%(?<!%)%%', '%%', $string );
    $string = preg_split( '/(<[^<>]+>)/', $string, -1, PREG_SPLIT_DELIM_CAPTURE );

    $output = array();
    foreach ( $string as $i => $s ) {
        if ( '' === $s ) {
            continue;
        }

        if ( 0 === strpos( $s, '<' ) ) {
            if ( 1 !== preg_match( '%^<s*(/s*)?([a-zA-Z0-9]+)([^>]*?)>?$%i', $s, $matches ) ) {
                continue;
            }

            $slash = trim( $matches[1] );
            $elem  = $matches[2];
            $attrlist = $matches[3];

            if ( ! isset( $allowed_html[ strtolower( $elem ) ] ) ) {
                continue;
            }

            if ( '' === $slash ) {
                $output[] = wp_kses_attr( $s,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else {
                $output[] = $s;
            }
        } else {
            $output[] = wp_kses_data( $s,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

    return $output;
}

function wp_kses_attr( $element,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 核心逻辑,用于过滤HTML标签的属性
  // 省略具体实现,包括提取属性、验证属性值、过滤非法属性等
  // ...
  return $element;
}

function wp_kses_data( $data, $allowed_html, $allowed_protocols ) {
  // 对非HTML标签的内容进行转义
  // 省略具体实现,包括转义特殊字符、防止XSS攻击等
  // ...
  return $data;
}

代码分析:

  1. wp_kses_no_null():移除字符串中的NULL字符,防止某些类型的攻击。
  2. wp_kses_normalize_entities():标准化HTML实体,确保一致性。
  3. wp_kses_split():使用正则表达式将字符串分割成HTML标签和文本片段。
  4. wp_kses_attr():对HTML标签的属性进行过滤,只允许$allowed_html中定义的属性通过。
  5. wp_kses_data():对文本片段进行转义,防止XSS攻击。

wp_kses()的核心在于wp_kses_split()函数,它利用正则表达式将HTML字符串分割成标签和文本,然后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标签,会检查是否在$allowed_html中定义,如果在,则进一步过滤属性;对于文本,则进行转义。

四、wp_kses()的白名单配置:$allowed_html

$allowed_htmlwp_kses()的核心配置,它决定了哪些HTML标签和属性可以被允许通过。$allowed_html是一个多维数组,第一层是HTML标签名,第二层是属性名。

例如:

$allowed_html = array(
    'a' => array(
        'href' => array(),
        'title' => array(),
        'target' => array('_blank'), //只允许 target 属性的值为 '_blank'
    ),
    'img' => array(
        'src' => array(),
        'alt' => array(),
        'width' => array(),
        'height' => array(),
    ),
    'p' => array(
        'class' => array('my-class', 'another-class'),  // 只允许 class 属性的值为 'my-class' 或 'another-class'
    )
);

这个例子中,只允许<a>标签的hreftitle属性,以及<img>标签的srcaltwidthheight属性通过。 对于<a>标签的target属性,只允许值为_blank通过。 对于<p>标签的class属性,只允许值为my-classanother-class 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allowed_html的配置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网站的安全性。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XSS漏洞。因此,在配置$allowed_html时,一定要仔细斟酌,只允许必要的HTML标签和属性通过。

五、wp_kses()的协议过滤:$allowed_protocols

除了HTML标签和属性,URL协议也是XSS攻击的一个重要入口。例如,攻击者可以使用javascript:协议来执行恶意脚本。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wp_kses()还提供了一个协议过滤机制,通过$allowed_protocols参数来指定允许的URL协议。

默认情况下,WordPress允许的URL协议包括httphttpsftpmailtonewsircgophernntptelnetmmsrtspsvn

你可以通过修改$wp_allowed_protocols全局变量来修改允许的URL协议列表:

global $wp_allowed_protocols;
$wp_allowed_protocols = array( 'http', 'https', 'mailto' ); // 只允许 http、https 和 mailto 协议

六、wp_kses() vs esc_html():如何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wp_kses()esc_html()的原理和用法,那么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特性 esc_html() wp_kses()
安全策略 转义所有HTML实体 白名单策略,只允许指定的HTML标签和属性通过
功能 防止XSS攻击,保留纯文本内容 防止XSS攻击,允许部分HTML格式
适用场景 纯文本内容的输出,如文章标题、评论内容 允许部分HTML格式的内容输出,如文章内容
灵活性
性能 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esc_html()适用于对纯文本内容进行转义,而wp_kses()适用于允许部分HTML格式的内容输出。

七、最佳实践:XSS防御的“组合拳”

仅仅依靠wp_kses()esc_html()是不够的,XSS防御需要一套完整的策略,包括:

  1. 输入验证 (Input Validation):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验证,确保符合预期的格式和类型。

  2. 输出编码 (Output Encoding):对输出到页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编码,防止XSS攻击。

  3. 内容安全策略 (CSP):使用CSP来限制浏览器可以加载的资源,防止恶意脚本的执行。

  4. HTTPOnly Cookie:设置HTTPOnly Cookie,防止JavaScript脚本访问Cookie,降低XSS攻击的风险。

  5. 定期安全扫描 (Security Scanning):定期对网站进行安全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洞。

XSS防御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和更新安全知识,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网站和用户。

八、总结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WordPress的XSS防御利器——wp_ksesesc_html()的底层实现,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用法和适用场景。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函数,提高网站的安全性。

记住,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收听!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