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也不谈人生理想,就扒一扒WordPress的底裤,哦不,是源码,看看它怎么玩转对象缓存,特别是Redis和Memcached这两个小弟。
开场白:缓存,拯救WordPress于水火之中
话说WordPress,这玩意儿好用是好用,但架不住人多啊!稍微有点流量,服务器就得累成狗。为啥?因为它每次都要吭哧吭哧地从数据库里捞数据,再生成页面,这效率能高才怪。
这时候,缓存就派上用场了。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些常用的数据先存起来,下次再用的时候,直接从缓存里拿,不用再去数据库里折腾了。这就像你把常用的工具放在手边,用起来当然更快。
WordPress自带一个简单的对象缓存,但那玩意儿只能在单个请求里生效,意思就是刷新一下页面就没了。这显然不够用啊!所以,我们需要更牛逼的缓存方案,比如Redis和Memcached。
正戏:Redis和Memcached,缓存界的扛把子
Redis和Memcached都是内存缓存,速度快得飞起。但它们俩也有点小区别:
特性 | Redis | Memcached |
---|---|---|
数据类型 |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字符串、列表、哈希、集合、有序集合 | 只支持简单的键值对 |
持久化 | 支持,可以把数据保存到磁盘,重启后数据还在 | 不支持,重启后数据就没了 |
功能 | 更丰富,可以做消息队列、计数器等 | 相对简单,主要用于缓存 |
集群 | 支持更复杂的集群方案 | 支持简单的分布式缓存 |
简单来说,Redis就像一个多才多艺的选手,Memcached就像一个专注于缓存的专家。选哪个,就看你的具体需求了。
WordPress的缓存API:一套标准,各自实现
WordPress为了方便大家使用不同的缓存方案,提供了一套标准的缓存API。你可以用这套API来操作缓存,而不用关心底层到底是Redis还是Memcached。
常用的API有:
wp_cache_get( $key, $group = '', $force = false, &$found = null )
: 获取缓存数据wp_cache_set( $key, $data, $group = '', $expire = 0 )
: 设置缓存数据wp_cache_delete( $key, $group = '' )
: 删除缓存数据wp_cache_add( $key, $data, $group = '', $expire = 0 )
: 添加缓存数据,如果key已存在则不添加wp_cache_replace( $key, $data, $group = '', $expire = 0 )
: 替换缓存数据,如果key不存在则不替换
这些API都定义在 wp-includes/cache.php
文件里。默认情况下,WordPress会使用内部的WP_Object_Cache
类,这个类只是一个简单的内存缓存,重启就失效。
Redis集成:让WordPress飞起来
要让WordPress用Redis做缓存,我们需要安装一个插件,比如 "Redis Object Cache"。这个插件会替换WordPress默认的缓存类,让它使用Redis来存储缓存数据。
安装好插件后,你需要配置Redis连接信息,比如主机地址、端口号、密码等。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 wp-config.php
文件中设置。
define( 'WP_REDIS_HOST', '127.0.0.1' ); // Redis 服务器地址
define( 'WP_REDIS_PORT', '6379' ); // Redis 端口号
define( 'WP_REDIS_PASSWORD', 'your_redis_password' ); // Redis 密码
define( 'WP_REDIS_DATABASE', '0' ); // Redis 数据库
define( 'WP_CACHE_KEY_SALT', 'your_unique_salt' ); // Salt,用于生成唯一的缓存键
配置完成后,插件会自动接管WordPress的缓存操作。你可以通过WordPress的缓存API来读写Redis缓存。
Redis插件的源码剖析:窥探幕后英雄
咱们以 "Redis Object Cache" 插件为例,看看它是怎么实现Redis集成的。
-
object-cache.php
文件:缓存类的入口这个文件是插件的核心,它定义了一个
RedisCache
类,这个类继承了 WordPress 的WP_Object_Cache
类,并重写了缓存操作方法。class RedisCache extends WP_Object_Cache { public $redis; public $multisite; public $global_groups = array( 'users', 'userlogins', 'usermeta', 'site-transient', 'site-options', 'site-settings', 'networks', 'sites', 'networkmeta', 'sitemeta'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global $blog_id, $wpdb; $this->multisite = is_multisite(); $this->blog_prefix = $this->multisite ? $blog_id . ':' : ''; $this->redis = new Redis(); // 创建 Redis 对象 try { $this->redis->connect( WP_REDIS_HOST, WP_REDIS_PORT ); if ( defined( 'WP_REDIS_PASSWORD' ) && WP_REDIS_PASSWORD ) { $this->redis->auth( WP_REDIS_PASSWORD ); } if ( defined( 'WP_REDIS_DATABASE' ) ) { $this->redis->select( WP_REDIS_DATABASE ); } } catch ( Exception $e ) { error_log( 'Redis connection failed: ' . $e->getMessage() ); return; } parent::__construct(); //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 // 重写 ge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get( $key, $group = 'default', $force = false, &$found = null ) { $cache_key = $this->buildKey( $key, $group ); $value = $this->redis->get( $cache_key ); if ( $value ) { $value = unserialize( $value ); // 从 Redis 中取出的数据需要反序列化 $found = true; return $value; } $found = false; return false; } // 重写 se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set( $key, $data, $group = 'default', $expire = 0 ) { $cache_key = $this->buildKey( $key, $group ); $data = serialize( $data ); // 存入 Redis 的数据需要序列化 $expire = $expire ? $expire : 0; // 0 表示永不过期 return $this->redis->setex( $cache_key, $expire, $data ); // 使用 setex 方法设置过期时间 } // 其他方法类似,都是重写了 WP_Object_Cache 的方法,并使用 Redis 来存储数据 // ... // 构建缓存键 protected function buildKey( $key, $group = 'default' ) { $prefix = $this->multisite ? get_current_site()->domain . get_current_blog_id() . ':' : ''; $prefix .= defined( 'WP_CACHE_KEY_SALT' ) ? WP_CACHE_KEY_SALT . ':' : ''; $key = preg_replace( '/s+/', '', $key ); return $prefix . $group . ':' . $key; } }
这个类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 连接 Redis 服务器
- 重写
get
,set
,delete
等方法,使用 Redis 来存储缓存数据 - 构建缓存键,确保缓存键的唯一性
-
缓存键的构建:防止冲突,各玩各的
缓存键的构建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缓存数据的唯一性。如果不同的数据使用了相同的缓存键,就会导致数据混乱。
RedisCache::buildKey
方法会根据站点ID、博客ID、盐值等信息来构建缓存键,确保每个站点、每个博客的缓存数据都是隔离的。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数据的搬运工
Redis只能存储字符串类型的数据,而WordPress的缓存数据可以是各种类型,比如数组、对象等。因此,我们需要在存入Redis之前将数据序列化成字符串,在取出Redis之后将字符串反序列化成原始数据。
serialize
和unserialize
函数就是用来做这个的。
Memcached集成:另一种选择
Memcached的集成方式和Redis类似,也需要安装一个插件,比如 "Memcached Object Cache"。
安装好插件后,你需要配置Memcached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号。这些信息通常也可以在 wp-config.php
文件中设置。
define( 'WP_CACHE', true ); // 启用缓存
define( 'WP_CACHE_KEY_SALT', 'your_unique_salt' ); // Salt,用于生成唯一的缓存键
$memcached_servers = array(
array( '127.0.0.1', 11211 ), // Memcached 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
配置完成后,插件会自动接管WordPress的缓存操作。
Memcached插件的源码剖析:简约而不简单
Memcached插件的源码通常比Redis插件更简单,因为它只需要实现简单的键值对存储。
-
object-cache.php
文件:核心实现这个文件也定义了一个缓存类,比如
Memcached_Object_Cache
,它也继承了WP_Object_Cache
类,并重写了缓存操作方法。class Memcached_Object_Cache extends WP_Object_Cache { public $memcache; public $multisite; public $global_groups = array( 'users', 'userlogins', 'usermeta', 'site-transient', 'site-options', 'site-settings', 'networks', 'sites', 'networkmeta', 'sitemeta'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global $blog_id, $wpdb, $memcached_servers; $this->multisite = is_multisite(); $this->blog_prefix = $this->multisite ? $blog_id . ':' : ''; $this->memcache = new Memcached(); // 创建 Memcached 对象 if ( ! is_array( $memcached_servers ) ) { $memcached_servers = array( array( '127.0.0.1', 11211 ) ); } foreach ( $memcached_servers as $server ) { $this->memcache->addServer( $server[0], $server[1] ); // 添加 Memcached 服务器 } parent::__construct(); //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 // 重写 ge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get( $key, $group = 'default', $force = false, &$found = null ) { $cache_key = $this->buildKey( $key, $group ); $value = $this->memcache->get( $cache_key ); if ( $value !== false ) { $found = true; return $value; } $found = false; return false; } // 重写 set 方法 public function set( $key, $data, $group = 'default', $expire = 0 ) { $cache_key = $this->buildKey( $key, $group ); $expire = $expire ? $expire : 0; // 0 表示永不过期 return $this->memcache->set( $cache_key, $data, $expire ); // 使用 set 方法设置过期时间 } // 其他方法类似,都是重写了 WP_Object_Cache 的方法,并使用 Memcached 来存储数据 // ... // 构建缓存键 protected function buildKey( $key, $group = 'default' ) { $prefix = $this->multisite ? get_current_site()->domain . get_current_blog_id() . ':' : ''; $prefix .= defined( 'WP_CACHE_KEY_SALT' ) ? WP_CACHE_KEY_SALT . ':' : ''; $key = preg_replace( '/s+/', '', $key ); return $prefix . $group . ':' . $key; } }
这个类的实现比Redis插件更简单,因为它不需要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数据,也不需要处理多种数据类型。
缓存策略:让缓存更有效率
光有缓存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的缓存策略,才能让缓存发挥最大的作用。
- 缓存时间: 缓存时间太短,缓存命中率低,效果不明显;缓存时间太长,数据可能过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存时间。
- 缓存粒度: 缓存粒度越细,缓存命中率越高,但缓存维护成本也越高;缓存粒度越粗,缓存命中率越低,但缓存维护成本也越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缓存粒度。
- 缓存更新: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更新缓存,否则用户可能会看到过期的数据。
调试和监控:随时掌握缓存状态
调试和监控对于缓存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你了解缓存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查看缓存命中率: 缓存命中率越高,说明缓存效果越好。
- 查看缓存大小: 缓存大小不能超过服务器的内存限制,否则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
- 查看缓存键: 可以查看缓存键来了解缓存中存储了哪些数据。
总结:缓存,WordPress性能优化的利器
Redis和Memcached都是非常优秀的缓存方案,它们可以有效地提高WordPress的性能。通过合理地使用缓存,你可以让你的WordPress网站飞起来。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