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前沿技术与新特性之:`MySQL 8.0`的`CTE`(`Common Table Expressions`):其在复杂查询中的应用。

MySQL 8.0 CTE (Common Table Expressions) 在复杂查询中的应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8.0 引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CTE,也就是 Common Table Expressions,中文可以翻译为通用表表达式。CTE 极大地增强了 MySQL 在处理复杂查询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1. 什么是 CTE?

CTE 可以看作是一个临时命名的结果集,它存在于单个查询的执行范围内。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临时的视图,但与视图不同,CTE 只在定义它的查询中有效。 CTE 不存储任何数据,它只是一个逻辑结构,允许我们将查询分解为更小的、更易于理解的部分。

2. CTE 的语法

CTE 的基本语法如下:

WITH
    cte_name1 AS (
        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1
        WHERE condition
    ),
    cte_name2 AS (
        SELECT column3, column4
        FROM table2
        WHERE condition
    )
SELECT column1, column3
FROM cte_name1
JOIN cte_name2 ON cte_name1.column1 = cte_name2.column3
WHERE condition;
  • WITH 关键字: CTE 定义的开始标志。
  • cte_name1, cte_name2: CTE 的名称,在查询中用于引用这个临时结果集。
  • AS (SELECT …): 定义 CTE 的查询语句,这个查询的结果集就是 CTE 的内容。
  • SELECT … FROM cte_name1 …: 使用 CTE 的主查询。

一个 WITH 子句可以定义多个 CTE,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 多个 CTE 可以互相引用,但需要注意依赖关系,避免循环依赖。

3. CTE 的优势

  • 提高可读性: 将复杂的查询分解为更小的、逻辑上独立的 CTE,使查询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 代码复用: CTE 可以在单个查询中被多次引用,避免重复编写相同的子查询。
  • 简化递归查询: CTE 支持递归定义,可以方便地处理树状结构或层级关系的数据。
  • 逻辑清晰: CTE 允许我们为中间结果赋予有意义的名称,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查询的意图。
  • 避免子查询嵌套过深: 通过将子查询转换为 CTE,可以避免子查询嵌套过深,提高查询性能。

4. CTE 的类型

MySQL 8.0 支持两种类型的 CTE:

  • Non-recursive CTE (非递归 CTE): 最常见的 CTE 类型,用于定义不涉及自身引用的临时结果集。
  • Recursive CTE (递归 CTE): 用于定义可以引用自身的临时结果集,常用于处理层级结构的数据。

5. Non-recursive CTE 的应用

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 Non-recursive CTE 的应用。

例 1: 计算每个部门的平均工资,并找出工资高于部门平均工资的员工。

假设我们有以下两个表:

  • employees (员工表): employee_id, employee_name, department_id, salary
  • departments (部门表): department_id, department_name

如果没有 CTE,我们需要使用嵌套子查询来实现:

SELECT
    e.employee_name,
    e.salary,
    d.department_name
FROM
    employees e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artment_id = d.department_id
WHERE
    e.salary > (
        SELECT AVG(salary)
        FROM employees
        WHERE department_id = e.department_id
    );

使用 CTE,代码更清晰:

WITH
    DepartmentAvgSalary AS (
        SELECT
            department_id,
            AVG(salary) AS avg_salary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_id
    )
SELECT
    e.employee_name,
    e.salary,
    d.department_name
FROM
    employees e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artment_id = d.department_id
JOIN
    DepartmentAvgSalary das ON e.department_id = das.department_id
WHERE
    e.salary > das.avg_salary;

在这个例子中,DepartmentAvgSalary CTE 计算了每个部门的平均工资,然后在主查询中,我们将 employees 表和 departments 表与 DepartmentAvgSalary CTE 连接,找到工资高于部门平均工资的员工。 代码可读性明显提升。

例 2: 找出销售额排名前 5 的客户。

假设我们有以下两个表:

  • customers (客户表): customer_id, customer_name
  • orders (订单表): order_id, customer_id, order_amount
WITH
    CustomerTotalSales AS (
        SELECT
            customer_id,
            SUM(order_amount) AS total_sales
        FROM
            orders
        GROUP BY
            customer_id
    ),
    RankedCustomers AS (
        SELECT
            customer_id,
            total_sales,
            RANK() OVER (ORDER BY total_sales DESC) AS sales_rank
        FROM
            CustomerTotalSales
    )
SELECT
    c.customer_name,
    rc.total_sales,
    rc.sales_rank
FROM
    customers c
JOIN
    RankedCustomers rc ON c.customer_id = rc.customer_id
WHERE
    rc.sales_rank <= 5;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两个 CTE。 CustomerTotalSales CTE 计算了每个客户的总销售额。 RankedCustomers CTE 使用 RANK() 窗口函数对客户按照总销售额进行排名。 最后,我们在主查询中,将 customers 表和 RankedCustomers CTE 连接,找到销售额排名前 5 的客户。

6. Recursive CTE 的应用

Recursive CTE 用于处理层级结构的数据,例如组织结构、目录结构、族谱等。 递归 CTE 包含两个部分:

  • Anchor Member (锚点成员): 定义递归的起始点,通常是一个 SELECT 语句,返回递归的初始结果集。
  • Recursive Member (递归成员): 定义递归的规则,也是一个 SELECT 语句,它引用 CTE 自身,并将结果与锚点成员的结果集合并。

递归 CTE 使用 UNION ALL 将锚点成员和递归成员的结果集合并。 递归会一直进行,直到递归成员返回空结果集。

例 1: 查找某个员工的所有下属。

假设我们有一个 employees 表,包含员工的 ID、姓名和上级 ID:

  • employees (员工表): employee_id, employee_name, manager_id
WITH RECURSIVE
    EmployeeHierarchy AS (
        -- Anchor member:  找到顶级员工 (没有 manager)
        SELECT
            employee_id,
            employee_name,
            manager_id,
            1 AS level
        FROM
            employees
        WHERE
            manager_id IS NULL

        UNION ALL

        -- Recursive member:  找到所有下属
        SELECT
            e.employee_id,
            e.employee_name,
            e.manager_id,
            eh.level + 1 AS level
        FROM
            employees e
        JOIN
            EmployeeHierarchy eh ON e.manager_id = eh.employee_id
    )
SELECT
    employee_id,
    employee_name,
    manager_id,
    level
FROM
    EmployeeHierarchy
WHERE
    employee_id = 10; -- 例如,查找 employee_id 为 10 的员工的所有下属

在这个例子中,锚点成员选择了所有 manager_idNULL 的员工,也就是顶级员工。 递归成员选择了所有 manager_id 等于 EmployeeHierarchyemployee_id 的员工,也就是下属员工。 递归成员将 level 字段加 1,表示下属的层级。 UNION ALL 将锚点成员和递归成员的结果集合并,直到没有更多的下属被找到。最后查询中增加WHERE条件,可以查出employee_id为10的所有下属。

例 2: 生成一个数字序列。

WITH RECURSIVE
    NumberSequence AS (
        -- Anchor member:  起始数字
        SELECT 1 AS n

        UNION ALL

        -- Recursive member:  递增数字
        SELECT n + 1
        FROM NumberSequence
        WHERE n < 10
    )
SELECT n FROM NumberSequence;

这个例子生成了一个从 1 到 10 的数字序列。 锚点成员选择了数字 1。 递归成员选择了 NumberSequencen 加 1 的数字,直到 n 大于等于 10。

7. CTE 的注意事项

  • 性能: 虽然 CTE 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但并不一定能提高查询性能。 MySQL 优化器会对 CTE 进行优化,但有时 CTE 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在性能敏感的场景下,需要仔细评估 CTE 的性能影响。
  • 循环引用: 多个 CTE 之间不能存在循环引用,否则会导致错误。
  • 命名冲突: CTE 的名称不能与表名或视图名冲突。
  • 作用域: CTE 的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的查询。 在同一个 WITH 子句中定义的 CTE 可以互相引用,但不能在不同的 WITH 子句中引用。
  • 数据修改: 从 MySQL 8.0 开始, CTE 可以用于 INSERT, UPDATE, DELETE 语句中,可以简化复杂的数据修改操作。

8. CTE 在数据修改中的应用

例 1: 删除所有重复的记录。

假设我们有一个 duplicates 表,包含重复的记录:

  • duplicates (重复记录表): id, value
WITH
    DuplicateRows AS (
        SELECT
            id,
            value,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value ORDER BY id) AS row_num
        FROM
            duplicates
    )
DELETE FROM duplicate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DuplicateRows WHERE row_num > 1);

在这个例子中,DuplicateRows CTE 使用 ROW_NUMBER() 窗口函数为每个 value 分组内的记录分配一个行号。 然后,我们在 DELETE 语句中,删除所有行号大于 1 的记录,也就是重复的记录。

例 2: 更新某个部门所有员工的工资。

WITH
    DepartmentEmployees AS (
        SELECT employee_id
        FROM employees
        WHERE department_id = 1
    )
UPDATE employees
SET salary = salary * 1.1
WHERE employee_id IN (SELECT employee_id FROM DepartmentEmployees);

在这个例子中,DepartmentEmployees CTE 选择了 department_id 为 1 的所有员工的 employee_id。 然后,我们在 UPDATE 语句中,将这些员工的工资提高 10%。

9. CTE 与视图的比较

特性 CTE 视图
持久性 临时性的,只在查询中有效 持久性的,存储在数据库中
可重用性 只能在定义它的查询中使用 可以在多个查询中使用
存储数据 不存储数据,只是逻辑结构 不存储数据,只是逻辑结构
修改数据 可以用于修改数据 通常用于只读查询
适用场景 复杂的、一次性的查询 经常使用的、通用的查询

10. CTE 优化建议

  • 尽量避免在 CTE 中进行复杂计算: 将复杂计算放在主查询中,可以提高 CTE 的执行效率。
  • 合理使用索引: 确保 CTE 中使用的表有适当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 避免在递归 CTE 中进行全表扫描: 在递归 CTE 中,尽量使用索引或 WHERE 子句来限制递归的范围,避免全表扫描。
  • 测试 CTE 的性能: 在性能敏感的场景下,需要测试 CTE 的性能,并与不使用 CTE 的查询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

总结:灵活运用CTE简化复杂查询,提高代码可读性

CTE 是 MySQL 8.0 中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可以极大地简化复杂查询,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无论是处理层级结构的数据,还是进行复杂的数据转换,CTE 都能提供简洁而优雅的解决方案。 掌握 CTE 的使用方法,可以使我们编写出更高效、更易于理解的 SQL 代码。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选择合适的 CTE 类型,并注意 CTE 的性能影响,以充分发挥 CTE 的优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