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级函数之:`PASSWORD()`:其在旧版`MySQL`密码存储中的应用与风险。

MySQL PASSWORD() 函数:旧版密码存储的基石与安全隐患

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函数:PASSWORD()。虽然它已经逐渐被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所取代,但理解它的运作方式及其固有的风险,对于维护旧系统和理解密码安全的演变至关重要。

PASSWORD() 函数的定义与功能

PASSWORD() 函数是 MySQL 中的一个加密函数,主要用于对用户密码进行哈希处理。它的基本语法非常简单:

PASSWORD(str)

其中 str 是要进行哈希处理的字符串,通常是用户的明文密码。PASSWORD() 函数会返回一个经过哈希处理后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通常存储在数据库的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在 MySQL 8.0 之前版本) 或 password 列中。

PASSWORD() 函数的早期版本(MySQL 4.1 之前)使用的哈希算法相对简单,安全性较低。在 MySQL 4.1 及之后的版本中,PASSWORD() 函数使用了一种名为“old password hashing”的算法,它基于 SHA1() 函数,但增加了盐值(salt)的概念,以提高安全性。然而,即使添加了盐值,PASSWORD() 函数仍然存在着固有的安全问题。

PASSWORD() 函数的工作原理

让我们深入了解 PASSWORD() 函数在 MySQL 4.1 之后的版本中的工作原理。虽然官方文档并没有详细公开算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分析来推断其大致流程:

  1. 生成随机盐值: PASSWORD() 函数会生成一个随机的盐值(通常是 20 字节的随机字符串)。
  2. 拼接盐值和密码: 将盐值和用户的明文密码拼接在一起。
  3. 计算 SHA1 哈希: 对拼接后的字符串进行 SHA1 哈希运算。
  4. 再次计算 SHA1 哈希: 对第一次 SHA1 哈希的结果再次进行 SHA1 哈希运算。
  5. 拼接星号和双重哈希值: 在最终哈希值前添加一个星号 (*),表示这是一个经过 PASSWORD() 函数处理的密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SQL 语句来模拟 PASSWORD() 函数的行为:

SET @password = 'mysecretpassword';
SET @salt = SUBSTRING(MD5(RAND()), 1, 20); -- 生成一个 20 字节的随机盐值

SELECT
  CONCAT('*', UPPER(SHA1(UNHEX(SHA1(CONCAT(@salt, @password)))))) AS hashed_password,
  @salt AS salt;

-- 创建一个用户并使用模拟的哈希密码
CREATE USER 'test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CONCAT('*', UPPER(SHA1(UNHEX(SHA1(CONCAT(@salt, @password))))));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仅仅是模拟 PASSWORD() 函数的行为,并非完全一致。PASSWORD() 函数内部的处理细节可能更加复杂。

PASSWORD() 函数在旧版 MySQL 密码存储中的应用

在 MySQL 5.7 及更早的版本中,PASSWORD() 函数是用户密码存储的主要方式。当创建一个新用户或者修改用户密码时,MySQL 会自动调用 PASSWORD() 函数对密码进行哈希处理,并将结果存储在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列中。

例如,以下 SQL 语句创建了一个用户并使用 PASSWORD() 函数对密码进行了哈希:

CREATE USER 'old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oldpassword';

执行以上语句后,MySQL 会自动使用 PASSWORD('oldpassword') 对密码进行哈希处理,并将哈希后的结果存储在 user 表中。

PASSWORD() 函数的安全性风险

尽管 PASSWORD() 函数在早期版本中被广泛使用,但它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性风险:

  • SHA1 算法的脆弱性: SHA1 算法已经被证明存在碰撞攻击的风险。这意味着攻击者可以找到两个不同的输入,它们经过 SHA1 哈希后会产生相同的输出。虽然双重 SHA1 哈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碰撞攻击的风险。
  • 缺乏加盐机制的完善性: 虽然 PASSWORD() 函数使用了盐值,但盐值的生成方式不够随机,而且盐值并没有单独存储,而是和哈希后的密码拼接在一起。这使得攻击者更容易进行彩虹表攻击和字典攻击。
  • 计算速度过快: PASSWORD() 函数的计算速度非常快,这使得攻击者可以快速地进行暴力破解。
  • 没有密码策略实施: PASSWORD()函数本身并没有强制实施复杂的密码策略,比如最小长度、字符类型等。 依赖于应用程序的逻辑去实现,容易出现疏忽,导致密码强度不足。

由于以上安全风险,PASSWORD() 函数在 MySQL 5.7 中已被标记为不推荐使用,并在 MySQL 8.0 中被移除。

如何检测和迁移使用 PASSWORD() 函数的密码

如果你仍然在使用旧版本的 MySQL,并且数据库中存在使用 PASSWORD() 函数加密的密码,那么你需要尽快将这些密码迁移到更安全的哈希算法。

以下步骤可以帮助你检测和迁移使用 PASSWORD() 函数的密码:

  1. 检测使用 PASSWORD() 函数的密码: 可以通过查询 user 表的 authentication_string (MySQL 8.0 之前) 或 password 列来检测哪些用户的密码是使用 PASSWORD() 函数加密的。 使用 PASSWORD() 函数加密的密码通常以星号 (*) 开头。

    SELECT User, Host FROM mysql.user WHERE authentication_string LIKE '*%';  -- MySQL 8.0 之前
    SELECT User, Host FROM mysql.user WHERE password LIKE '*%'; -- 某些更老的版本
  2. 选择更安全的哈希算法: 推荐使用 MySQL 提供的 caching_sha2_passwordsha256_password 插件。这些插件使用更强大的 SHA256 算法,并且支持更安全的加盐机制。

  3. 迁移密码: 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迁移密码:

    • 修改用户密码: 使用 ALTER USER 语句修改用户的密码。当用户修改密码时,MySQL 会自动使用新的哈希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

      ALTER USER 'old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newsecurepassword';
    • 批量更新密码: 如果你需要批量更新用户的密码,你可以编写一个脚本来读取 user 表中的用户信息,然后使用 ALTER USER 语句逐个更新用户的密码。 为了安全起见,不应该直接通过脚本更新为新的确定密码,而是应该要求用户重置密码。

      -- 示例 (仅用于演示目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安全因素)
      -- 此示例使用存储过程,但请务必注意安全风险,不要直接将新密码写入数据库。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MigrateOldPasswords()
      BEGIN
          DECLARE done INT DEFAULT FALSE;
          DECLARE username VARCHAR(255);
          DECLARE hostname VARCHAR(255);
          DECLARE cur CURSOR FOR SELECT User, Host FROM mysql.user WHERE authentication_string LIKE '*%';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done = TRUE;
      
          OPEN cur;
      
          read_loop: LOOP
              FETCH cur INTO username, hostname;
              IF done THEN
                  LEAVE read_loop;
              END IF;
      
              --  以下代码仅仅是示例,实际生产环境应该要求用户重置密码,并发送重置链接
              --  而不是直接更新密码。
              SET @new_password = UUID(); -- 生成一个随机密码
              SET @sql = CONCAT('ALTER USER '', username, ''@'', hostname, '' IDENTIFIED BY '', @new_password, '';');
              PREPARE stmt FROM @sql;
              EXECUTE stmt;
              DEALLOCATE PREPARE stmt;
      
              -- 记录日志 或者 发送重置邮件给用户,通知他们重置密码
              SELECT username, hostname, @new_password;
      
          END LOOP;
      
          CLOSE cur;
      END//
      DELIMITER ;
      
      CALL MigrateOldPasswords();

      重要安全提示: 上述 MigrateOldPasswords 存储过程只是一个示例,绝对不应该直接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直接在脚本中生成随机密码并更新数据库,会导致用户无法登录。 正确的做法是:

      • 生成一个随机的重置令牌 (reset token),并将其与用户名关联存储在数据库中。
      • 向用户发送包含重置令牌的重置链接。
      • 当用户点击重置链接时,验证重置令牌,并允许用户设置新密码。
    • 强制所有用户重置密码: 最安全的方法是强制所有用户重置密码。 你可以通过禁用所有旧密码,并要求用户在下次登录时重置密码来实现这一点。

  4. 禁用 PASSWORD() 函数: 在完成密码迁移后,你可以禁用 PASSWORD() 函数,以防止新的密码被使用不安全的算法加密。 在 MySQL 8.0 中,PASSWORD() 函数已经被移除。 在旧版本中,你可以通过修改 MySQL 源代码并重新编译来禁用 PASSWORD() 函数 (不推荐,风险较高)。 更好的做法是在应用程序层面阻止使用该函数。

代码示例:应用程序层面的密码安全

在应用程序层面,永远不要直接调用 PASSWORD() 函数。 应该使用编程语言提供的安全哈希库,例如 PHP 的 password_hash()password_verify() 函数,或者 Python 的 bcryptscrypt 库。

以下是一个 PHP 示例,演示如何使用 password_hash()password_verify() 函数来安全地存储和验证密码:

<?php

// 注册用户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 从表单获取用户密码

// 使用 password_hash() 函数对密码进行哈希
$hashed_password = password_hash($password, PASSWORD_DEFAULT);

// 将哈希后的密码存储到数据库中
// ...

// 登录用户
$username = $_POST['username'];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 从数据库中获取哈希后的密码
$hashed_password = // ... 从数据库获取 hashed_password

// 使用 password_verify() 函数验证密码
if (password_verify($password, $hashed_password)) {
  // 密码验证成功
  // ...
} else {
  // 密码验证失败
  // ...
}

?>

这段代码使用了 password_hash() 函数来生成一个安全的哈希密码,并使用 password_verify() 函数来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与哈希密码匹配。 password_hash() 会自动使用安全的哈希算法(bcrypt 或 Argon2),并生成一个包含盐值的哈希字符串。 password_verify() 函数会自动从哈希字符串中提取盐值,并使用相同的哈希算法来验证密码。

PASSWORD() 函数:遗留问题与安全最佳实践

PASSWORD() 函数在 MySQL 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固有的安全缺陷,已经不适合在现代应用中使用。 理解 PASSWORD() 函数的工作原理和安全风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安全最佳实践:

  • 始终使用安全的哈希算法: 例如 bcrypt, Argon2, scrypt 等。
  • 使用强盐: 盐值应该是随机的、唯一的,并且足够长。
  • 迭代多次哈希: 迭代多次哈希可以增加破解密码的难度。
  • 实施密码策略: 强制用户使用复杂的密码,例如最小长度、字符类型等。
  • 定期更新密码: 建议用户定期更新密码。
  • 使用双因素认证: 双因素认证可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 监控数据库的安全: 定期检查数据库的安全日志,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 避免在代码中硬编码密码: 应该将密码存储在安全的位置,例如环境变量或配置文件中。
  • 教育用户安全意识: 告诉用户如何创建强密码,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账户安全。

面对历史,着眼未来

PASSWORD() 函数代表了早期密码存储技术的一个阶段。 随着密码学和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数据和系统。 牢记 PASSWORD() 函数的教训,选择更安全的密码存储方案,并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层面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才能构建更安全可靠的系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