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存储引擎内部之:`InnoDB`的`Purge Thread`:其在`Undo Log`清理中的工作模型。

好的,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主题是:MySQL存储引擎内部之:InnoDBPurge Thread:其在Undo Log清理中的工作模型。

1. 事务与Undo Log

在深入Purge Thread之前,我们必须理解事务和Undo Log在InnoDB中的作用。InnoDB是一个支持ACID事务的存储引擎。ACID代表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必须保证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的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的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 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应该相互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 持久性(Durability): 一旦事务提交,其结果应该永久保存。

为了实现这些特性,InnoDB使用了许多机制,其中之一就是Undo LogUndo Log记录了事务对数据所做的修改的反向操作。例如,如果一个事务将某一行的数据从10更新为20,那么Undo Log就会记录一个将该行数据从20恢复为10的操作。

Undo Log主要用于以下两个目的:

  1. 回滚(Rollback): 当事务需要回滚时,InnoDB可以使用Undo Log来撤销事务已经做的修改,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2.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 InnoDB使用Undo Log来实现MVCC。MVCC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份数据,而不会互相阻塞。当一个事务需要读取某个版本的数据时,InnoDB可以通过Undo Log找到该版本的数据。

2. Undo Log的结构

Undo Log以链表的形式组织,每个链表项对应一个事务对数据的修改操作。每个Undo Log记录包含以下信息(简化版):

  • Undo No: 唯一标识Undo Log记录的编号。
  • Transaction ID: 标识创建该Undo Log记录的事务ID。
  • Table ID: 标识被修改的表的ID。
  • Page No: 标识被修改的数据页的页号。
  • Offset: 标识被修改的数据在数据页中的偏移量。
  • Old Value: 被修改数据的旧值。
  • Next Undo Log No: 指向下一个Undo Log记录的指针。

Undo Log存储在特殊的Undo Log Tablespace中。在MySQL 5.6之前,Undo Log只能存储在系统表空间ibdata1中。从MySQL 5.6开始,Undo Log可以存储在独立的Undo Log Tablespace中,这可以提高性能和灵活性。

3. Purge操作的目的

当一个事务提交后,其对应的Undo Log记录不再需要用于回滚操作。但是,这些Undo Log记录可能仍然需要用于MVCC,直到没有其他事务需要读取该版本的数据。一旦Undo Log记录不再需要用于回滚和MVCC,就可以被安全地删除,释放存储空间。这个删除Undo Log记录的过程被称为Purge

Purge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回收存储空间: 删除不再需要的Undo Log记录,释放Undo Log Tablespace的空间。
  • 减少IO: 减少Undo Log Tablespace的大小可以提高性能,因为可以减少IO操作。
  • 加速查询: 减少Undo Log的数量可以加速MVCC的查询,因为需要遍历的Undo Log更少。

4. Purge Thread的职责

Purge Thread是InnoDB中负责执行Purge操作的后台线程。Purge Thread的主要职责包括:

  • 扫描Undo Log 扫描Undo Log Tablespace,查找可以被删除的Undo Log记录。
  • 判断Undo Log是否可以删除: 判断Undo Log记录是否不再需要用于MVCC。
  • 删除Undo Log 删除可以被删除的Undo Log记录,并回收存储空间。
  • 协调与其他线程: 与其他线程(例如,负责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的线程)协调,避免冲突。

5. Purge Thread的工作模型

Purge Thread的工作模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LSN(Log Sequence Number)信息: Purge Thread需要获取当前的最小LSN,这个LSN代表了所有活跃事务中最早的LSN。所有早于这个LSNUndo Log原则上都可以被Purge。这个最小LSN也经常被叫做History Length
  2. 扫描Undo Log Tablespace Purge Thread会扫描Undo Log Tablespace,查找可以被删除的Undo Log记录。实际的扫描过程是基于Undo Log的链表结构进行的。
  3. 判断Undo Log是否可以删除: 对于每个Undo Log记录,Purge Thread需要判断它是否可以被删除。这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事务是否提交: 如果事务尚未提交,则Undo Log不能被删除,因为它可能需要用于回滚。
    • 是否存在其他事务需要使用该版本的数据: 如果存在其他事务需要使用该版本的数据,则Undo Log不能被删除,因为它需要用于MVCC。Purge Thread会检查是否有读事务的Read View需要这个Undo Log
  4. 删除Undo Log 如果Undo Log可以被删除,Purge Thread会将其从Undo Log Tablespace中删除,并回收存储空间。这个过程涉及到对Undo Log所在的页进行修改,将其标记为空闲空间。
  5. 循环执行: Purge Thread会不断循环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没有更多的Undo Log可以被删除。

6. 影响Purge效率的因素

Purge Thread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 活跃事务的数量: 如果有大量的活跃事务,那么Undo Log的数量就会很多,Purge Thread需要扫描的Undo Log也就越多,效率就会降低。
  • 长事务: 如果存在长事务,那么History Length会变得很大,导致大量的Undo Log无法被Purge,从而影响Purge Thread的效率。
  • IO性能: Purge Thread需要频繁地读写Undo Log Tablespace,因此IO性能对Purge Thread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 Purge Thread的数量: InnoDB支持多个Purge Thread并发执行,可以提高Purge的效率。可以通过配置innodb_purge_threads参数来调整Purge Thread的数量。

7. 相关配置参数

以下是一些与Purge Thread相关的配置参数:

参数名 描述 默认值
innodb_purge_threads 并发purge线程的数量。 4
innodb_purge_batch_size 每次purge操作处理的undo log页的数量。 300
innodb_max_undo_log_size undo tablespace的最大大小,超过这个大小会触发truncate。 1073741824 (1GB)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undo log文件数量,5.7之后可以设置多个undo tablespace,提高并发purge效率。 0

8. 代码示例(简化版)

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Purge Thread的代码示例,用于说明Purge Thread的工作原理:

// 简化版Purge Thread代码

class PurgeThread {
public:
  PurgeThread(InnoDB& innodb) : innodb_(innodb) {}

  void run() {
    while (true) {
      // 1. 获取最小LSN (History Length)
      lsn_t min_lsn = innodb_.get_min_lsn();

      // 2. 扫描Undo Log Tablespace
      UndoLogIterator iterator(innodb_.undo_log_tablespace());
      while (iterator.has_next()) {
        UndoLogRecord record = iterator.next();

        // 3. 判断Undo Log是否可以删除
        if (can_purge(record, min_lsn)) {
          // 4. 删除Undo Log
          innodb_.undo_log_tablespace().delete_record(record);
        }
      }

      // 休息一段时间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100));
    }
  }

private:
  bool can_purge(const UndoLogRecord& record, lsn_t min_lsn) {
    // 检查事务是否已提交
    if (!record.is_transaction_committed()) {
      return false;
    }

    // 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事务需要使用该版本的数据
    if (innodb_.is_version_needed(record.transaction_id())) {
      return false;
    }

    // 检查Undo Log的LSN是否小于最小LSN
    if (record.lsn() > min_lsn)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private:
  InnoDB& innodb_;
};

代码解释:

  • PurgeThread::run()函数是Purge Thread的主循环。
  • innodb_.get_min_lsn()函数获取当前最小的LSN
  • UndoLogIterator用于遍历Undo Log Tablespace中的Undo Log记录。
  • can_purge()函数判断一个Undo Log记录是否可以被删除。
  • innodb_.undo_log_tablespace().delete_record()函数删除Undo Log记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版的代码示例,实际的Purge Thread实现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并发控制、错误处理和性能优化。

9. Purge操作的监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监控Purge操作:

  •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在输出中可以找到关于 purge 操作的信息,例如 purge 线程的状态,已经处理的 undo log 数量等。
  • Performance Schema: Performance Schema 提供了更详细的关于 purge 操作的统计信息,例如 purge 操作的耗时,IO 等。

10. 总结:Purge Thread 的核心作用与优化方向

Purge Thread是InnoDB存储引擎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后台线程,负责清理不再需要的Undo Log记录,释放存储空间,并加速MVCC查询。 理解其工作模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优化MySQL数据库的性能。 优化方向包括减少长事务、优化IO性能、以及合理配置Purge Thread的数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