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性能诊断与调优之:`MySQL`的`EXPLAIN ANALYZE`:其在查询执行中的`成本`和`时间`分析。

好的,让我们开始吧。

MySQL性能诊断与调优之:MySQLEXPLAIN ANALYZE:其在查询执行中的成本时间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MySQL性能诊断和调优的一个强大工具:EXPLAIN ANALYZE。我们将重点关注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查询执行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从而有效地优化我们的SQL语句。

1. EXPLAIN:了解查询执行计划的基础

在深入EXPLAIN ANALYZE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EXPLAINEXPLAIN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查看MySQL优化器为给定查询生成的执行计划。它提供了关于查询如何访问表、使用哪些索引、连接顺序等等的信息。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张表:customersorders

CREATE TABLE customers (
    customer_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_name VARCHAR(255),
    city VARCHAR(255)
);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_id INT,
    order_date DATE,
    total_amount DECIMAL(10, 2),
    FOREIGN KEY (customer_id) REFERENCES customers(customer_id)
);

-- 插入一些示例数据
INSERT INTO customers (customer_id, customer_name, city) VALUES
(1, 'Alice', 'New York'),
(2, 'Bob', 'Los Angeles'),
(3, 'Charlie', 'Chicago');

INSERT INTO orders (order_id, customer_id, order_date, total_amount) VALUES
(101, 1, '2023-01-15', 100.00),
(102, 1, '2023-02-20', 150.00),
(103, 2, '2023-03-10', 200.00),
(104, 3, '2023-04-05', 250.00);

现在,我们执行一个简单的JOIN查询:

EXPLAIN SELECT c.customer_name, o.order_date, o.total_amount
FROM customers c
JOIN orders o ON c.customer_id = o.customer_id
WHERE c.city = 'New York';

EXPLAIN的结果可能如下所示:

id select_type table partitions type possible_keys key key_len ref rows filtered Extra
1 SIMPLE c NULL ref PRIMARY PRIMARY 4 const 1 100.00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1 SIMPLE o NULL ref customer_id customer_id 4 test.c.customer_id 2 100.00 Using index condition; Not exists

这个结果提供了很多信息,比如:

  • id: 查询中每个SELECT语句的标识符。
  • select_type: 查询的类型(SIMPLE, PRIMARY, SUBQUERY等)。
  • table: 访问的表名。
  • type: 连接类型(ALL, index, range, ref, eq_ref, const, system, NULL)。 ref 表示使用索引进行查找,效率相对较高。
  • possible_keys: 可能使用的索引。
  •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
  • key_len: 索引的长度。
  • ref: 用于查找索引的列或常量。
  • rows: MySQL估计需要扫描的行数。
  • filtered: 估计有多少比例的行会被WHERE子句过滤。
  • Extra: 额外信息,例如是否使用了索引覆盖、是否使用了临时表等。

EXPLAIN 帮助我们理解MySQL计划如何执行查询。但是,它只是一个计划,并不反映实际的执行情况。EXPLAIN中的rows列只是MySQL的估计值,并不总是准确的。

2. EXPLAIN ANALYZE:深入了解查询执行的实际情况

EXPLAIN ANALYZE 是 MySQL 8.0.18 引入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它不仅显示执行计划,还实际执行该查询,并提供关于每个步骤的实际运行时统计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查询中的瓶颈。

要使用 EXPLAIN ANALYZE,只需在 EXPLAIN 后面加上 ANALYZE 关键字:

EXPLAIN ANALYZE SELECT c.customer_name, o.order_date, o.total_amount
FROM customers c
JOIN orders o ON c.customer_id = o.customer_id
WHERE c.city = 'New York';

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比 EXPLAIN 复杂得多。它以树状结构显示执行计划,每个节点都包含关于该步骤的详细信息。 让我们分解一下输出的各个部分。

2.1 EXPLAIN ANALYZE 输出示例

以下是一个 EXPLAIN ANALYZE 输出的示例(为了便于阅读,进行了简化):

-> Filter: (customers.city = 'New York')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0.020..0.020 rows=1 loops=1)
    -> Table scan on customers  (cost=0.00 rows=3) (actual time=0.006..0.011 rows=3 loops=1)
-> Nested loop inner join  (cost=1.15 rows=1) (actual time=0.032..0.037 rows=1 loops=1)
    -> Table scan on orders  (cost=0.00 rows=4) (actual time=0.004..0.007 rows=4 loops=1)
        -> Filter: (orders.customer_id = customers.customer_id)  (cost=0.15 rows=1) (actual time=0.010..0.013 rows=1 loops=4)

2.2 理解 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

让我们逐行解释上面的输出:

  • -> Filter: (customers.city = 'New York')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0.020..0.020 rows=1 loops=1)

    • Filter: 表示一个过滤操作,对应 WHERE 子句 customers.city = 'New York'
    • cost=0.35: 这是MySQL优化器估计的该步骤的成本。 成本是一个相对值,用于比较不同的执行计划。 较低的成本通常表示更好的计划。
    • rows=1: MySQL优化器估计该步骤将返回1行。
    • actual time=0.020..0.020: 这是该步骤实际执行的时间范围,单位是秒。 0.020..0.020 表示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都是 0.020 秒,说明这个步骤的执行时间非常稳定。
    • rows=1: 该步骤实际返回的行数是 1 行。
    • loops=1: 该步骤执行了 1 次。
  • -> Table scan on customers (cost=0.00 rows=3) (actual time=0.006..0.011 rows=3 loops=1)

    • Table scan: 表示对 customers 表进行全表扫描。
    • cost=0.00: MySQL优化器估计的成本。 全表扫描的成本通常比较高,尤其是在大表上。
    • rows=3: MySQL优化器估计需要扫描 3 行。
    • actual time=0.006..0.011: 实际执行时间范围是 0.006 到 0.011 秒。
    • rows=3: 实际扫描了 3 行。
    • loops=1: 该步骤执行了 1 次。
  • -> Nested loop inner join (cost=1.15 rows=1) (actual time=0.032..0.037 rows=1 loops=1)

    • Nested loop inner join: 表示使用嵌套循环连接。 嵌套循环连接通常效率较低,尤其是在连接大表时。
    • cost=1.15: 估计的成本。
    • rows=1: 估计返回 1 行。
    • actual time=0.032..0.037: 实际执行时间范围是 0.032 到 0.037 秒。
    • rows=1: 实际返回 1 行。
    • loops=1: 该步骤执行了 1 次。
  • -> Table scan on orders (cost=0.00 rows=4) (actual time=0.004..0.007 rows=4 loops=1)

    • Table scan: 表示对 orders 表进行全表扫描。
    • cost=0.00: 估计的成本。
    • rows=4: 估计需要扫描 4 行。
    • actual time=0.004..0.007: 实际执行时间范围是 0.004 到 0.007 秒。
    • rows=4: 实际扫描了 4 行。
    • loops=1: 该步骤执行了 1 次。
  • -> Filter: (orders.customer_id = customers.customer_id) (cost=0.15 rows=1) (actual time=0.010..0.013 rows=1 loops=4)

    • Filter: 表示一个过滤操作,对应 JOIN 条件 orders.customer_id = customers.customer_id
    • cost=0.15: 估计的成本。
    • rows=1: 估计返回 1 行。
    • actual time=0.010..0.013: 实际执行时间范围是 0.010 到 0.013 秒。
    • rows=1: 实际返回 1 行。
    • loops=4: 该步骤执行了 4 次。 注意,这个循环次数非常重要,因为它表明这个过滤操作在内部循环中被执行了多次。

3. 使用 EXPLAIN ANALYZE 进行性能诊断和调优

现在我们了解了 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诊断和调优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场景和方法:

  • 识别全表扫描: EXPLAIN ANALYZE 可以清晰地显示哪些表正在进行全表扫描。 全表扫描通常是性能瓶颈,尤其是在大表上。 一旦发现全表扫描,我们应该考虑添加索引来优化查询。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customers 表和 orders 表都进行了全表扫描。 我们可以尝试在 customers.city 列和 orders.customer_id 列上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ity ON customers (city);
    CREATE INDEX idx_customer_id ON orders (customer_id);

    添加索引后,再次运行 EXPLAIN ANALYZE, 看看是否避免了全表扫描。

  • 检查连接类型: EXPLAIN ANALYZE 显示了使用的连接类型。 避免使用 ALL 连接类型,因为它表示全表扫描。 refeq_ref 连接类型通常更高效,因为它们使用索引进行查找。

    如果发现使用了 ALL 连接类型,可以尝试优化查询或添加索引来改变连接类型。

  • 注意 loops 的值: loops 的值表示该步骤执行的次数。 如果一个步骤的 loops 值很高,那可能是一个性能瓶颈。 这通常发生在嵌套循环连接中。

    优化嵌套循环连接的方法包括:

    • 使用更有效的连接类型 (例如,通过添加索引)。
    • 重写查询以避免嵌套循环连接。
    • 确保连接条件使用了正确的索引。
  • 比较 costactual time: cost 是MySQL优化器的估计成本,而 actual time 是实际执行时间。 如果 costactual time 之间的差异很大,那可能表明MySQL优化器的估计不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布不均匀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如果发现 costactual time 之间的差异很大,可以尝试:

    • 更新表的统计信息 (ANALYZE TABLE),以便MySQL优化器可以做出更准确的估计。
    • 使用 FORCE INDEX 提示强制MySQL使用特定的索引。
    • 重写查询以帮助MySQL优化器选择更好的执行计划。
  • 关注 Filter 操作: Filter 操作表示 WHERE 子句或 JOIN 条件的过滤。 如果 Filter 操作花费的时间很长,那可能表明过滤条件效率低下。

    优化 Filter 操作的方法包括:

    • 确保过滤条件使用了索引。
    • 简化过滤条件。
    • 避免在过滤条件中使用函数或表达式,因为这可能会阻止索引的使用。

4. EXPLAIN ANALYZE 的局限性

虽然 EXPLAIN ANALYZE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 会实际执行查询: EXPLAIN ANALYZE 会实际执行查询,这可能会对数据库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 因此,应该谨慎使用 EXPLAIN ANALYZE,避免在高峰时段执行它。 可以使用 LIMIT 子句限制返回的行数,以减少对数据库的影响。
  • 输出可能很复杂: 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可能很复杂,难以理解。 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它的输出格式和含义。
  • 只适用于 MySQL 8.0.18 及以上版本: EXPLAIN ANALYZE 是 MySQL 8.0.18 引入的,因此只能在这些版本中使用。
  • 存在一些已知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可能不准确或不完整。 这可能是由于 MySQL 的 bug 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因此,在使用 EXPLAIN ANALYZE 时,需要保持谨慎,并结合其他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

5. 示例:优化一个慢查询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 EXPLAIN ANALYZE 来优化一个慢查询。

假设我们有一个查询,用于查找所有来自 "New York" 的客户的订单信息:

SELECT c.customer_name, o.order_date, o.total_amount
FROM customers c
JOIN orders o ON c.customer_id = o.customer_id
WHERE c.city = 'New York'
AND o.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3-31';

我们首先使用 EXPLAIN ANALYZE 来分析这个查询:

EXPLAIN ANALYZE SELECT c.customer_name, o.order_date, o.total_amount
FROM customers c
JOIN orders o ON c.customer_id = o.customer_id
WHERE c.city = 'New York'
AND o.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3-31';

假设 EXPLAIN ANALYZE 的输出显示,customers 表和 orders 表都进行了全表扫描,并且 orders 表的 Filter 操作花费了大量时间。 这表明查询效率低下,需要进行优化。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优化:

  1. 添加索引:customers.city 列和 orders.customer_id 列和 orders.order_date 列上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ity ON customers (city);
    CREATE INDEX idx_customer_id ON orders (customer_id);
    CREATE INDEX idx_order_date ON orders (order_date);
  2. 更新统计信息: 更新表的统计信息,以便MySQL优化器可以做出更准确的估计。

    ANALYZE TABLE customers;
    ANALYZE TABLE orders;

添加索引和更新统计信息后,再次运行 EXPLAIN ANALYZE,看看是否避免了全表扫描,并且 Filter 操作的执行时间是否减少。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使用 EXPLAIN ANALYZE 来识别查询中的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6. 总结

EXPLAIN ANALYZE 是MySQL 8.0.18及以上版本中诊断和调优SQL查询性能的有力工具。它通过实际执行查询并提供运行时统计信息,帮助我们识别查询中的瓶颈,例如全表扫描、低效的连接类型和耗时的过滤操作。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采取诸如添加索引、更新统计信息或重写查询等措施来优化查询性能。 虽然 EXPLAIN ANALYZE 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是任何MySQL开发人员和管理员工具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住,谨慎使用它,特别是在生产环境中,并始终与其他性能分析技术结合使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