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AIN FORMAT=JSON`的`详细`解析:`成本`、`过滤器`和`索引`信息的`解读`。

EXPLAIN FORMAT=JSON 的深入解析:成本、过滤器与索引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中 EXPLAIN FORMAT=JSON 的输出,重点关注其中的 costfilterindex 相关信息。理解这些信息对于优化 SQL 查询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性能瓶颈并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

1. EXPLAIN 基础回顾

EXPLAIN 语句是 MySQL 提供的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分析 SQL 查询的执行计划。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MySQL 优化器是如何处理我们的查询,以及查询的执行顺序、使用的索引等信息。EXPLAIN FORMAT=JSON 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更详细的输出格式,相比于传统的 EXPLAIN 输出,它包含更多的信息,更方便程序解析。

2. EXPLAIN FORMAT=JSON 的结构

EXPLAIN FORMAT=JSON 的输出是一个 JSON 对象,包含了查询执行计划的详细信息。 它的主要结构如下: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4.22",
      "sort_cost": "0.00",
      "rows_cost": "4.22"
    },
    "table": {
      "table_name": "employees",
      "access_type": "ALL",
      "possible_keys": null,
      "key": null,
      "used_key_parts": null,
      "key_length": "0",
      "ref": null,
      "rows": 10,
      "filtered": "10.00",
      "cost_info": {
        "read_cost": "1.00",
        "eval_cost": "3.22",
        "prefix_cost": "4.22",
        "data_read_per_join": "1K"
      },
      "attached_condition": "(`employees`.`salary` > 50000)"
    }
  }
}

这个 JSON 结构可以嵌套,例如,一个复杂的查询可能包含多个 query_block,每个 query_block 代表查询中的一个部分,例如子查询或 UNION。

3. cost 详解

cost 是衡量查询执行复杂度的重要指标。MySQL 优化器使用 cost 来评估不同的执行计划,并选择 cost 最低的计划。 在 EXPLAIN FORMAT=JSON 的输出中,cost 信息出现在多个地方,包括 query_blocktable 对象中。

  • query_cost: 表示整个查询块的总成本。它包括读取数据、评估条件、排序等操作的成本。
  • sort_cost: 表示排序操作的成本。如果查询需要排序,sort_cost 会反映排序的复杂程度。
  • rows_cost: 表示扫描行数的成本。这个成本与扫描的行数和每行的读取成本有关。
  • read_cost: 表示读取数据的成本。它反映了从磁盘或内存读取数据的开销。
  • eval_cost: 表示评估条件的成本。它反映了评估 WHERE 子句中条件的开销。
  • prefix_cost: 表示访问到当前表之前的总成本。在多表连接查询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连接顺序对成本的影响。
  • data_read_per_join: 表示每次连接读取的数据量。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连接操作的效率。

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的 EXPLAIN FORMAT=JSON 输出片段:

"cost_info": {
  "query_cost": "10.50",
  "sort_cost": "0.00",
  "rows_cost": "10.50"
},
"table": {
  "table_name": "orders",
  "cost_info": {
    "read_cost": "2.00",
    "eval_cost": "8.50",
    "prefix_cost": "10.50",
    "data_read_per_join": "2K"
  }
}

在这个例子中,query_cost 为 10.50,表示整个查询块的总成本。read_cost 为 2.00,表示读取 orders 表的成本。eval_cost 为 8.50,表示评估 WHERE 子句中条件的成本。prefix_cost 为 10.50,表示访问到 orders 表之前的总成本(如果这是第一个访问的表,则等于该表的总成本)。

如何利用 cost 信息进行优化:

  • 减少 read_cost: 通过使用索引来减少需要扫描的行数,从而降低 read_cost
  • 减少 eval_cost: 优化 WHERE 子句中的条件,避免复杂的表达式或函数调用,从而降低 eval_cost
  • 优化连接顺序: 在多表连接查询中,调整连接顺序可以显著影响 prefix_cost,从而影响整个查询的性能。通常,将数据量较小的表放在连接顺序的前面可以提高性能。

4. filter 详解

filtered 属性表示经过 WHERE 子句过滤后,表中剩余的行数的百分比。它是一个介于 0 和 100 之间的值。filtered 值越高,表示 WHERE 子句的过滤效果越好,需要扫描的行数越少,查询效率越高。

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的 EXPLAIN FORMAT=JSON 输出片段:

"table": {
  "table_name": "customers",
  "rows": 1000,
  "filtered": "10.00",
  "attached_condition": "(`customers`.`city` = 'New York')"
}

在这个例子中,rows 为 1000,表示 customers 表总共有 1000 行。filtered 为 10.00,表示经过 WHERE 子句 (customers.city= 'New York') 过滤后,表中剩余的行数约为 1000 * 10% = 100 行。

如何利用 filtered 信息进行优化:

  • 提高 filtered: 优化 WHERE 子句,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过滤数据。例如,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条件,或者添加更多的条件。
  • 使用索引: 如果 WHERE 子句中使用了索引,可以提高 filtered 值,因为索引可以帮助 MySQL 快速定位到符合条件的行,而无需扫描整个表。
  • 考虑复合索引: 如果有多个条件需要过滤,可以考虑使用复合索引,将多个列包含在同一个索引中,以提高过滤效率。

attached_condition: 这个属性显示了附加到表上的条件。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MySQL 优化器是如何使用索引和过滤数据的。

5. index 详解

索引是提高查询性能的关键。EXPLAIN FORMAT=JSON 的输出中包含了大量的索引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MySQL 优化器是如何使用索引的。

  • possible_keys: 表示 MySQL 优化器在执行查询时可能使用的索引列表。如果 possible_keys 为 null,表示没有可用的索引。
  • key: 表示 MySQL 优化器实际选择使用的索引。如果 key 为 nu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
  • used_key_parts: 表示实际使用的索引列。对于复合索引,它会显示使用了哪些列。
  • key_length: 表示使用的索引的长度。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MySQL 优化器使用了索引的多少个前缀列。
  • ref: 表示与索引列进行比较的列或常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MySQL 优化器是如何使用索引进行查找的。
  • access_type: 表示 MySQL 优化器访问表的方式。常见的 access_type 包括:
    • system: 表只有一行记录,通常是系统表。
    • const: 使用唯一索引或主键查找,只返回一行记录。
    • eq_ref: 在连接查询中使用唯一索引或主键查找,只返回一行记录。
    • ref: 使用非唯一索引查找,返回多行记录。
    • range: 使用索引范围查找,例如 BETWEEN 或 >。
    • index: 扫描整个索引树。
    • ALL: 扫描整个表。

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的 EXPLAIN FORMAT=JSON 输出片段:

"table": {
  "table_name": "products",
  "access_type": "ref",
  "possible_keys": [
    "idx_category_id",
    "idx_price"
  ],
  "key": "idx_category_id",
  "used_key_parts": [
    "category_id"
  ],
  "key_length": "4",
  "ref": "const",
  "rows": 100,
  "filtered": "50.00",
  "attached_condition": "(`products`.`category_id` = 1)"
}

在这个例子中,possible_keys["idx_category_id", "idx_price"],表示 MySQL 优化器可以选择使用 idx_category_ididx_price 索引。keyidx_category_id,表示 MySQL 优化器实际选择了使用 idx_category_id 索引。used_key_parts["category_id"],表示使用了 idx_category_id 索引的 category_id 列。key_length 为 4,表示索引的长度为 4 个字节。refconst,表示与索引列进行比较的是一个常量。access_typeref,表示使用非唯一索引查找。

如何利用 index 信息进行优化:

  • 确保使用索引: 如果 key 为 nu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需要考虑添加索引或优化查询条件,使其能够使用索引。
  • 选择合适的索引: 如果 possible_keys 中有多个索引,MySQL 优化器可能会选择错误的索引。可以使用 FORCE INDEX 提示来强制 MySQL 使用特定的索引。
  • 优化索引列的顺序: 对于复合索引,索引列的顺序非常重要。应该将最常用的列放在索引的前面。
  • 避免索引失效: 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函数或表达式,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索引失效。
  • 减少 key_length: 如果只需要使用索引的一部分列,可以考虑使用前缀索引,以减少索引的长度,提高查询效率。

6. 案例分析

假设我们有以下表结构: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alary` DECIMAL(10, 2) NOT NULL,
  `department_id` INT NOT NULL,
  INDEX `idx_department_id` (`department_id`),
  INDEX `idx_age_salary` (`age`, `salary`)
);

CREATE TABLE `department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

现在我们执行以下查询:

SELECT e.name, d.name
FROM employees e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artment_id = d.id
WHERE e.age > 30 AND e.salary > 50000;

使用 EXPLAIN FORMAT=JSON 分析该查询: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2.70",
      "sort_cost": "0.00",
      "rows_cost": "2.70"
    },
    "nested_loop": [
      {
        "table": {
          "table_name": "e",
          "access_type": "range",
          "possible_keys": [
            "idx_age_salary"
          ],
          "key": "idx_age_salary",
          "used_key_parts": [
            "age"
          ],
          "key_length": "4",
          "ref": null,
          "rows": 5,
          "filtered": "100.00",
          "cost_info": {
            "read_cost": "1.00",
            "eval_cost": "1.00",
            "prefix_cost": "2.00",
            "data_read_per_join": "2K"
          },
          "attached_condition": "(`e`.`age` > 30)"
        }
      },
      {
        "table": {
          "table_name": "d",
          "access_type": "eq_ref",
          "possible_keys": [
            "PRIMARY"
          ],
          "key": "PRIMARY",
          "used_key_parts": [
            "id"
          ],
          "key_length": "4",
          "ref": [
            "test.e.department_id"
          ],
          "rows": 1,
          "filtered": "100.00",
          "cost_info": {
            "read_cost": "0.25",
            "eval_cost": "0.45",
            "prefix_cost": "2.70",
            "data_read_per_join": "1K"
          },
          "attached_condition": "(`e`.`department_id` = `d`.`id`)"
        }
      }
    ]
  }
}

分析:

  • employees 表使用了 idx_age_salary 索引,access_typerange,表示使用了范围查找。但是,只使用了索引的第一列 age,因为 attached_condition 只包含 e.age > 30
  • departments 表使用了主键索引,access_typeeq_ref,表示在连接查询中使用唯一索引查找。

优化:

为了充分利用 idx_age_salary 索引,可以将查询条件修改为:

SELECT e.name, d.name
FROM employees e
JOIN departments d ON e.department_id = d.id
WHERE e.age > 30 AND e.salary > 50000 AND e.age < 60; -- 添加 age 的上限

或者,创建一个新的索引,包含 agesalary 列:

ALTER TABLE `employees` ADD INDEX `idx_age_salary_combined` (`age`, `salary`);

这将允许 MySQL 优化器使用索引来过滤 agesalary,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7. 总结

通过深入了解 EXPLAIN FORMAT=JSON 的输出,特别是 costfilterindex 相关的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MySQL 优化器是如何执行我们的查询,并识别性能瓶颈。 合理地利用索引、优化查询条件和调整连接顺序,可以显著提高 SQL 查询的性能。 持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SQL优化的技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