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 源码解密:__v_isReactive
的妙用——避免重复代理的秘密武器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欢迎来到“Vue 3 源码探索之旅”!今天咱们要聊聊 Vue 3 源码中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非常重要的东东:__v_isReactive
。
啥是 __v_isReactive
?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 Symbol
类型的属性,Vue 3 用它来标记一个对象是否已经被 reactive
函数代理过了。 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标记,它可是避免重复代理,提升性能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源码,扒一扒 __v_isReactive
的底裤,看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reactive
函数:代理的起点
首先,我们得了解 reactive
函数的作用。 reactive
函数是 Vue 3 中创建响应式数据的核心。 它的作用就是将一个普通对象转换为一个响应式对象,当这个对象的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3 能够自动追踪到这些变化,并触发相关的更新。
那么,reactive
函数是怎么实现的呢? 简单来说,它使用了 Proxy
对象。 Proxy
对象可以拦截对目标对象的各种操作,比如读取属性、设置属性等。 reactive
函数利用 Proxy
对象,在读取和设置属性的时候,做一些额外的事情,比如收集依赖、触发更新。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 reactive
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typeof target !== 'object' || target === null) {
return target; // 不是对象,直接返回
}
// 检查是否已经代理过
if (target.__v_isReactive) {
return target; // 已经代理过,直接返回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在这里收集依赖
track(target, key);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result && oldValue !== value) {
// 在这里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return result;
}
});
// 标记为已代理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__v_isReactive', {
value: true,
enumerable: false, // 不可枚举
configurable: false // 不可配置
});
return proxy;
}
// 模拟 track 和 trigger 函数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console.log(`Track: ${key}`);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ole.log(`Trigger: ${key}`);
}
// 测试
const obj = { name: '张三', age: 18 };
const reactiveObj = reactive(obj);
console.log(reactiveObj.name); // 输出 "张三" 并打印 "Track: name"
reactiveObj.age = 20; // 打印 "Trigger: age"
console.log(reactiveObj.__v_isReactive); // undefined (因为访问的是原始对象,而不是代理对象)
console.log(reactiveObj); // Proxy {name: '张三', age: 20}
console.log(obj); // {name: '张三', age: 20, __v_isReactive: true}
在这个简化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reactive
函数的核心逻辑:
- 类型检查: 确保传入的参数是一个对象。
- 重复代理检查: 检查目标对象是否已经被代理过,如果已经代理过,直接返回,避免重复代理。
- 创建
Proxy
对象: 使用Proxy
对象拦截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和修改。 - 收集依赖和触发更新: 在
get
和set
拦截器中,分别收集依赖和触发更新。 - 标记已代理: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将__v_isReactive
属性添加到目标对象上,并将其设置为不可枚举和不可配置。
二、__v_isReactive
的作用:避免重复代理
现在,我们来重点说说 __v_isReactive
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重复代理。
为什么需要避免重复代理呢? 假设没有 __v_isReactive
的存在,当我们多次调用 reactive
函数时,会发生什么?
const obj = { name: '张三', age: 18 };
const reactiveObj1 = reactive(obj);
const reactiveObj2 = reactive(obj); // 没有 __v_isReactive 的检查
console.log(reactiveObj1 === reactiveObj2); // false,两个不同的 Proxy 对象
如果没有 __v_isReactive
的检查,每次调用 reactive
函数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Proxy
对象。 这会导致以下问题:
- 性能问题: 创建
Proxy
对象需要一定的开销,多次创建会影响性能。 - 逻辑混乱: 多个
Proxy
对象指向同一个原始对象,修改其中一个Proxy
对象,可能会导致其他Proxy
对象的状态不一致,从而导致逻辑混乱。 - 内存浪费: 创建多个
Proxy
对象会占用更多的内存。
而有了 __v_isReactive
的存在,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当我们第一次调用 reactive
函数时,reactive
函数会将 __v_isReactive
属性添加到目标对象上。 当我们再次调用 reactive
函数时,reactive
函数会检查目标对象是否已经存在 __v_isReactive
属性,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目标对象,避免重复创建 Proxy
对象。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typeof target !== 'object' || target === null) {
return target; // 不是对象,直接返回
}
// 检查是否已经代理过
if (target.__v_isReactive) {
console.log("已经代理过了,直接返回");
return target; // 已经代理过,直接返回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在这里收集依赖
track(target, key);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result && oldValue !== value) {
// 在这里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return result;
}
});
// 标记为已代理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__v_isReactive', {
value: true,
enumerable: false, // 不可枚举
configurable: false // 不可配置
});
return proxy;
}
const obj = { name: '张三', age: 18 };
const reactiveObj1 = reactive(obj);
const reactiveObj2 = reactive(obj); // 有 __v_isReactive 的检查
console.log(reactiveObj1 === reactiveObj2); // true,指向同一个 Proxy 对象
可以看到,有了 __v_isReactive
的检查,即使我们多次调用 reactive
函数,最终返回的都是同一个 Proxy
对象,从而避免了重复代理的问题。
三、__v_isReactive
的更多应用
除了避免重复代理之外,__v_isReactive
还有其他的应用。
-
类型判断: 我们可以使用
__v_isReactive
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响应式对象。function isReactive(obj) { return !!obj && !!obj.__v_isReactive; } const obj = { name: '张三', age: 18 }; const reactiveObj = reactive(obj); console.log(isReactive(obj)); // false console.log(isReactive(reactiveObj)); // true
-
与其他响应式 API 配合使用:
__v_isReactive
可以与其他响应式 API 配合使用,比如isReadonly
、toRaw
等。isReadonly
用于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只读的响应式对象。toRaw
用于获取响应式对象的原始对象。
四、__v_isReactive
的源码实现细节
在 Vue 3 的源码中,__v_isReactive
的实现更加复杂一些。 Vue 3 使用了 Symbol
类型的属性来作为 __v_isReactive
。
const ReactiveFlags = {
SKIP: '__v_skip',
IS_REACTIVE: '__v_isReactive',
IS_READONLY: '__v_isReadonly',
RAW: '__v_raw'
};
const reactiveMap = new WeakMap(); // 缓存 reactive 对象的 WeakMap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object): any {
if (isReadonly(target)) {
return target;
}
return createReactiveObject(
target,
false,
mutableHandlers,
mutableCollectionHandlers,
reactiveMap
)
}
function createReactiveObject(
target: Target,
isReadonly: boolean,
baseHandlers: ProxyHandler<any>,
collectionHandlers: ProxyHandler<any>,
proxyMap: WeakMap<Target, any>
)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 target is already a Proxy, return it.
// exception: calling readonly() on a reactive object
if (
target[ReactiveFlags.RAW] &&
!(isReadonly && target[ReactiveFlags.IS_REACTIVE])
) {
return target
}
// target already has corresponding Proxy
const existingProxy = proxyMap.get(target)
if (existingProxy) {
return existingProxy
}
// only specific value types can be observed.
if (!canObserve(target)) {
return target
}
const proxy = new Proxy(
target,
baseHandlers
)
proxyMap.set(target, proxy)
return proxy
}
// 模拟 isReadonly 和 isObject 函数
function isReadonly(obj) {
return false
}
function isObject(obj) {
return typeof obj === 'object' && obj !== null
}
在 Vue 3 源码中,__v_isReactive
被定义为一个 Symbol
类型的属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与其他属性名冲突。 此外,Vue 3 还使用了 WeakMap
来缓存已经代理过的对象,进一步提升了性能。
表格总结 Vue 3 源码中与 __v_isReactive
相关的变量:
变量名 | 类型 | 作用 |
---|---|---|
ReactiveFlags.IS_REACTIVE |
Symbol |
用于标记一个对象是否已经被 reactive 函数代理过。 |
reactiveMap |
WeakMap |
用于缓存已经被 reactive 函数代理过的对象。key 是原始对象,value 是代理对象。使用 WeakMap 可以避免内存泄漏,当原始对象被垃圾回收时,WeakMap 中的对应条目也会被自动删除。 |
五、总结与思考
__v_isReactive
是 Vue 3 源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记,它用于避免重复代理,提升性能,并与其他响应式 API 配合使用。 理解 __v_isReactive
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Vue 3 的响应式原理,编写更高效的 Vue 代码。
总而言之,__v_isReactive
的存在,就像一个守门员,防止不必要的 Proxy
对象进入,保证了数据的纯洁性和性能的优化。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聊Vue 3 中的其他有趣的东西,比如 ref
、computed
等等。 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