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现在开始我们的讲座:
主题:JAVA 如何自动生成代码脚手架?结合 LLM + JDT AST 的智能生成方案
各位,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热门且实用的技术方向:如何利用 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语言模型)和 JDT AST(Java Development Tools Abstract Syntax Tree,Java 开发工具抽象语法树)自动生成 Java 代码脚手架。
一、背景与挑战
代码脚手架,简单来说,就是预先构建好的项目骨架,包含必要的文件、目录结构、依赖配置和基础代码,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开发业务逻辑,而无需从零开始搭建项目框架。它能够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性工作,并保持代码的一致性。
然而,传统的手动编写或模板引擎生成脚手架的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
- 工作量大: 即使是简单的项目,也需要编写大量的配置文件、类定义、接口定义等。
- 可定制性差: 模板往往是固定的,难以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需要手动修改大量代码。
- 维护成本高: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修改模板,并重新生成代码,容易引入错误。
而利用 LLM 和 JDT AST 的智能生成方案,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实现更智能、更灵活、更高效的代码脚手架生成。
二、技术原理
-
JDT AST (Java Development Tools Abstract Syntax Tree)
JDT AST 是 Eclipse IDE 中用于表示 Java 源代码的抽象语法树。它将 Java 代码解析成树状结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语法元素,例如类声明、方法声明、变量声明、语句等。
通过 JDT AST,我们可以分析 Java 代码的结构和语义,并进行代码生成、代码转换、代码分析等操作。
- 优点: 精确的语法分析,可靠的代码生成。
- 缺点: 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来遍历和操作 AST 节点。
示例代码:使用 JDT AST 解析 Java 代码
import org.eclipse.jdt.core.dom.*; public class AS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ourceCode = "public class MyClass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ASTParser parser = ASTParser.newParser(AST.JLS17); // 使用Java 17 parser.setSource(sourceCode.toCharArray()); parser.setKind(ASTParser.K_COMPILATION_UNIT); CompilationUnit cu = (CompilationUnit) parser.createAST(null); cu.accept(new ASTVisi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visit(TypeDeclaration node) { System.out.println("Class Name: " + node.getName().getIdentifier()); return true; // 继续遍历子节点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visit(MethodDeclaration nod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Name: " + node.getName().getIdentifier()); return true; } }); } }这段代码使用 JDT AST 解析一段简单的 Java 代码,并打印出类名和方法名。通过
ASTVisitor可以遍历整个 AST,并在访问每个节点时执行相应的操作。 -
LLM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例如 OpenAI 的 GPT 系列、Google 的 BERT 系列等。它们经过大规模语料库的训练,可以生成自然流畅的文本,并理解文本的含义。
在代码生成领域,LLM 可以根据自然语言描述或代码片段生成新的代码,例如根据方法签名生成方法体,根据类名生成类的属性和方法等。
- 优点: 能够理解自然语言,生成复杂的代码逻辑。
- 缺点: 生成的代码可能存在错误,需要人工验证和修改。
示例代码:使用 OpenAI API 生成 Java 代码
(需要安装 OpenAI 的 Java 客户端:
com.theokanning.openai-gpt3-java:service:0.19.0)import com.theokanning.openai.api.OpenAiApi; import com.theokanning.openai.service.OpenAiService; import com.theokanning.openai.completion.CompletionRequest; public class LLM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token = System.getenv("OPENAI_API_KEY"); // 你的 OpenAI API 密钥 OpenAiService service = new OpenAiService(token); String prompt = "Create a Java method that calculates the factorial of a number."; CompletionRequest completionRequest = CompletionRequest.builder() .prompt(prompt) .model("text-davinci-003") // 选择合适的模型 .maxTokens(200) .temperature(0.7) .build(); service.createCompletion(completionRequest).getChoices().forEach(System.out::println); } }这段代码使用 OpenAI API 根据提示语 "Create a Java method that calculates the factorial of a number." 生成 Java 代码。需要替换
OPENAI_API_KEY为你自己的 OpenAI API 密钥。注意,使用 OpenAI API 需要付费。 -
LLM + JDT AST 的智能生成方案
将 LLM 和 JDT AST 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更智能、更可靠的代码脚手架生成。
-
流程:
- 需求分析: 收集用户需求,例如项目名称、模块名称、类名、属性、方法等。
- LLM 代码生成: 使用 LLM 根据需求生成代码片段,例如类定义、方法体等。
- JDT AST 解析与验证: 使用 JDT AST 解析 LLM 生成的代码片段,验证其语法和语义是否正确。
- 代码优化与调整: 根据 JDT AST 的分析结果,对 LLM 生成的代码进行优化和调整,例如添加注释、修改变量名、调整代码结构等。
- 代码组装: 将优化后的代码片段组装成完整的代码文件,并生成项目结构。
-
优势:
- 智能化: LLM 可以理解自然语言,生成复杂的代码逻辑。
- 可靠性: JDT AST 可以验证代码的语法和语义,避免生成错误的代码。
- 可定制性: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代码生成规则,生成符合特定规范的代码。
-
三、具体实现
下面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实现 LLM + JDT AST 的智能生成方案:生成一个简单的 Spring Boot REST API 脚手架。
-
收集用户需求:
我们需要收集以下信息:
- 项目名称:例如 "MyProject"
- 包名:例如 "com.example"
- 实体类名:例如 "User"
- 实体类属性:例如 "id" (Long), "name" (String), "email" (String)
-
LLM 代码生成:
我们可以使用 LLM 生成以下代码片段:
-
实体类:
package com.example.entity; import lombok.Data; @Data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
Controller 类:
package com.example.controller; import com.example.entity.Us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 import java.util.List;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s")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GetMapping public List<User> getAllUsers()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GetMapping("/{id}") public User getUserById(@PathVariable Long id)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PostMapping public User create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PutMapping("/{id}") public User updateUser(@PathVariable Long id, @RequestBody User user)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DeleteMapping("/{id}") public void deleteUser(@PathVariable Long id)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 } -
Service 接口:
package com.example.service; import com.example.entity.User;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List<User> getAllUsers(); User getUserById(Long id); User createUser(User user); User updateUser(Long id, User user); void deleteUser(Long id); } -
Service 实现类:
package com.example.service.impl; import com.example.entity.User; import com.example.service.UserSer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java.util.List;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getAllUsers()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User getUserById(Long id)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User createUser(User user)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User updateUser(Long id, User user)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User(Long id) { // TODO: Implement this method } }
我们可以使用 OpenAI API 或其他 LLM API 来生成这些代码片段。
-
-
JDT AST 解析与验证:
我们可以使用 JDT AST 解析 LLM 生成的代码片段,验证其语法和语义是否正确。例如,我们可以检查以下内容:
- 类名是否符合命名规范。
- 属性类型是否正确。
- 方法签名是否正确。
- 是否缺少必要的注解。
如果发现错误,我们可以使用 LLM 重新生成代码片段,或手动修改代码。
-
代码优化与调整:
我们可以根据 JDT AST 的分析结果,对 LLM 生成的代码进行优化和调整。例如,我们可以添加注释、修改变量名、调整代码结构等。
-
代码组装:
我们可以将优化后的代码片段组装成完整的代码文件,并生成项目结构。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以下目录结构:
MyProject/ ├── src/ │ └── main/ │ └── java/ │ └── com/ │ └── example/ │ ├── entity/ │ │ └── User.java │ ├── controller/ │ │ └── UserController.java │ ├── service/ │ │ ├── UserService.java │ │ └── impl/ │ │ └── UserServiceImpl.java │ └── Application.java ├── pom.xml └── ...我们还需要生成
pom.xml文件,包含必要的依赖项,例如 Spring Boot Starter Web、Lombok 等。示例代码:使用 JDT AST 创建类
import org.eclipse.jdt.core.dom.*; import org.eclipse.jface.text.Document; import org.eclipse.jface.text.IDocument; public class ASTClassGenerator { public static String createClass(String packageName, String className, String... fields) { AST ast = AST.newAST(AST.JLS17); // Java 17 CompilationUnit cu = ast.newCompilationUnit(); // Package Declaration PackageDeclaration packageDeclaration = ast.newPackageDeclaration(); packageDeclaration.setName(ast.newName(packageName.split("\."))); cu.setPackage(packageDeclaration); // Type Declaration (Class) TypeDeclaration typeDeclaration = ast.newTypeDeclaration(); typeDeclaration.setName(ast.newSimpleName(className)); typeDeclaration.modifiers().add(ast.newModifier(Modifier.ModifierKeyword.PUBLIC_KEYWORD)); // Fields for (String field : fields) { String[] parts = field.split(" "); if (parts.length == 2) { FieldDeclaration fieldDeclaration = createField(ast, parts[1], parts[0]); typeDeclaration.bodyDeclarations().add(fieldDeclaration); } } cu.types().add(typeDeclaration); // Format the code IDocument document = new Document(cu.toString()); return document.get(); } private static FieldDeclaration createField(AST ast, String fieldName, String fieldType) { VariableDeclarationFragment fragment = ast.newVariableDeclarationFragment(); fragment.setName(ast.newSimpleName(fieldName)); FieldDeclaration fieldDeclaration = ast.newFieldDeclaration(fragment); // Type Type type = ast.newSimpleType(ast.newSimpleName(fieldType)); fieldDeclaration.setType(type); // Modifiers fieldDeclaration.modifiers().add(ast.newModifier(Modifier.ModifierKeyword.PRIVATE_KEYWORD)); return fieldDeclar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code = createClass("com.example.model",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System.out.println(code); } }这段代码使用 JDT AST 创建一个简单的 Java 类,包含指定的属性。
createClass方法接受包名、类名和属性列表作为参数,并返回生成的 Java 代码。createField方法用于创建类的属性。
四、关键技术点
-
LLM Prompt Engineering:
如何设计有效的 Prompt,引导 LLM 生成符合要求的代码,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点。Prompt 应该包含清晰的指令、详细的上下文信息和明确的输出格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 Prompt 来生成一个 Spring Boot REST API 的 Controller 类:
Generate a Spring Boot REST API controller class for managing users. The entity class is User,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attributes: - id (Long) - name (String) - email (String) The controller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endpoints: - GET /users: Get all users - GET /users/{id}: Get user by ID - POST /users: Create a new user - PUT /users/{id}: Update an existing user - DELETE /users/{id}: Delete a user Use Spring annotations such as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GetMapping, @PostMapping, @PutMapping, @DeleteMapping, @PathVariable, @RequestBody. -
JDT AST 代码操作:
如何使用 JDT AST 解析、修改和生成 Java 代码,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点。需要熟悉 JDT AST 的 API,了解如何遍历 AST 节点、创建新的 AST 节点、修改 AST 节点的属性等。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JDT AST 来添加一个注解:
import org.eclipse.jdt.core.dom.*; public class ASTAnnotationAdder { public static void addAnnotation(TypeDeclaration typeDeclaration, String annotationName) { AST ast = typeDeclaration.getAST(); NormalAnnotation annotation = ast.newNormalAnnotation(); annotation.setTypeName(ast.newName(annotationName)); typeDeclaration.modifiers().add(0, annotation); // Add at the beginn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ample code - replace with your actual AST ASTParser parser = ASTParser.newParser(AST.JLS17); parser.setSource("public class MyClass { }".toCharArray()); parser.setKind(ASTParser.K_COMPILATION_UNIT); CompilationUnit cu = (CompilationUnit) parser.createAST(null); TypeDeclaration typeDeclaration = (TypeDeclaration) cu.types().get(0); addAnnotation(typeDeclaration, "MyAnnotation"); System.out.println(cu.toString()); } } -
错误处理与代码验证:
由于 LLM 生成的代码可能存在错误,因此需要进行错误处理和代码验证。可以使用 JDT AST 检查代码的语法和语义,并使用单元测试来验证代码的功能。
-
用户交互界面: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可以开发一个用户交互界面,让用户输入项目信息、选择代码生成选项等。可以使用 Swing、JavaFX 或 Web 技术来开发用户界面.
五、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 提高开发效率: 自动生成代码脚手架,减少重复性工作,加快项目启动速度。
- 降低出错率: JDT AST 验证代码的语法和语义,避免生成错误的代码。
- 可定制性强: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代码生成规则,生成符合特定规范的代码。
- 智能化程度高: LLM 可以理解自然语言,生成复杂的代码逻辑。
局限性:
- LLM 的依赖性: 需要依赖外部的 LLM API,可能会受到 API 的限制和费用影响。
- 代码质量的控制: LLM 生成的代码质量可能不稳定,需要进行人工验证和修改。
- JDT AST 的复杂性: 需要熟悉 JDT AST 的 API,学习成本较高。
- 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 要生成高质量的代码,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训练 LLM。
六、未来的发展方向
- 更强大的 LLM: 随着 LLM 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 LLM 将能够生成更复杂、更智能的代码。
- 更智能的 JDT AST: 未来的 JDT AST 将能够提供更强大的代码分析和代码生成功能。
- 更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 未来的代码生成工具将能够自动检测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
- 更友好的用户界面: 未来的代码生成工具将提供更友好的用户界面,让用户更轻松地定制代码生成规则。
- 与 AI 编程助手的集成: 将代码生成工具与 AI 编程助手集成,实现更智能的编程体验。
七、总结提炼
利用 LLM 和 JDT AST 自动生成 Java 代码脚手架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出错率,并保持代码的一致性。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代码生成工具将更加智能、更加可靠、更加易用。这种方案结合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灵活性和代码分析的精确性,为代码自动生成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