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ous Batching调度:在请求到达分布不均时最大化GPU利用率的抢占式策略

Continuous Batching调度:在请求到达分布不均时最大化GPU利用率的抢占式策略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在深度学习推理服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在请求到达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最大化GPU的利用率。我们将聚焦于一种名为“Continuous Batching”的调度策略,特别是其抢占式变体,并结合代码示例,深入剖析其实现原理和优势。

1. 背景:深度学习推理服务的挑战

深度学习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模型推理服务作为连接模型和用户的桥梁,其性能至关重要。然而,部署高性能的推理服务面临诸多挑战:

  • GPU资源利用率低下: 传统的单请求处理模式,或者简单的静态批处理,在请求到达分布不均时,容易导致GPU空闲,资源浪费。例如,如果一个大请求到来,占据了GPU,而后续的小请求只能排队等待,导致GPU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一个请求,其他请求处于饥饿状态。

  • 请求延迟不稳定: 请求到达时间的随机性,加上模型推理时间的不确定性,使得请求延迟难以预测,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在高并发场景下,长尾延迟问题尤为突出。

  • 不同模型对资源的需求差异大: 不同的深度学习模型,其计算复杂度、内存占用等差异巨大。针对所有模型采用统一的调度策略,难以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率。

2. 什么是Continuous Batching?

Continuous Batching 是一种动态批处理技术,旨在解决请求到达分布不均的问题。其核心思想是:

  • 动态构建批次: 不再预先设定固定的批次大小,而是根据到达的请求,动态地构建批次。
  • 持续填充批次: 批次一旦开始处理,就持续地接收新的请求,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达到最大批次大小、超时等)才停止填充。

Continuous Batching 的优势在于:

  • 提高GPU利用率: 通过动态构建批次,可以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减少GPU空闲时间。
  • 降低请求延迟: 通过及时处理到达的请求,可以减少请求的排队时间,降低延迟。
  • 自适应性强: 可以根据请求到达的分布情况,自适应地调整批次大小,提高资源利用率。

3. 抢占式Continuous Batching:更进一步的优化

在一些场景下,例如需要优先处理某些紧急请求,或者避免某个请求长时间占用GPU资源,我们需要引入抢占机制。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允许新的批次中断正在运行的批次,从而实现更灵活的调度。

具体来说,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新请求到达: 当新的请求到达时,调度器评估是否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批次。
  2. 评估抢占条件: 调度器根据预设的抢占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抢占当前正在运行的批次。抢占策略可以基于请求的优先级、已运行时间、剩余请求数量等因素。
  3. 执行抢占: 如果满足抢占条件,调度器暂停当前正在运行的批次,并启动新的批次。
  4. 恢复执行: 当新的批次执行完毕后,调度器恢复被抢占的批次的执行。

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的优势在于:

  • 支持优先级调度: 可以根据请求的优先级,优先处理紧急请求。
  • 避免长尾延迟: 可以通过限制批次的最大运行时间,避免某个请求长时间占用GPU资源,导致其他请求的延迟过高。
  • 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可以根据请求的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4. 实现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的关键组件

实现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需要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 请求队列: 用于存储到达的请求。
  • 调度器: 用于评估抢占条件,并执行抢占操作。
  • 批次管理器: 用于管理批次的创建、运行、暂停和恢复。
  • GPU执行器: 用于在GPU上执行批次。

5. 代码示例:基于Python和PyTorch的简单实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的实现原理,我们提供一个基于Python和PyTorch的简单示例。

import torch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import queue

class Request:
    def __init__(self, id, data, priority=0):
        self.id = id
        self.data = data
        self.priority = priority
        self.start_time = None
        self.end_time = None

class Batch:
    def __init__(self, max_size, max_time):
        self.requests = []
        self.max_size = max_size
        self.max_time = max_time
        self.start_time = None
        self.end_time = None

    def add_request(self, request):
        self.requests.append(request)

    def is_full(self):
        return len(self.requests) >= self.max_size

    def is_timeout(self):
        if self.start_time is None:
            return False
        return time.time() - self.start_time >= self.max_time

    def size(self):
        return len(self.requests)

class GPUServer:
    def __init__(self, model, max_batch_size, max_batch_time, preemptive=True):
        self.model = model
        self.max_batch_size = max_batch_size
        self.max_batch_time = max_batch_time
        self.preemptive = preemptive
        self.request_queue = queue.PriorityQueue() # 使用优先级队列
        self.current_batch = None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self.running = True
        self.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lf.process_requests)
        self.thread.start()

    def submit_request(self, request):
        self.request_queue.put(( -request.priority, request)) # 优先级越高,越早被处理

    def process_requests(self):
        while self.running:
            if self.current_batch is None:
                self.current_batch = Batch(self.max_batch_size, self.max_batch_time)
                try:
                    _, request = self.request_queue.get(timeout=1) # 等待新的请求,超时时间为1秒
                    self.current_batch.add_request(request)
                    self.current_batch.start_time = time.time()
                except queue.Empty:
                    self.current_batch = None
                    continue

            # 尝试填充批次
            while not self.current_batch.is_full() and not self.current_batch.is_timeout() and not self.request_queue.empty():
                try:
                    _, request = self.request_queue.get_nowait()
                    self.current_batch.add_request(request)
                except queue.Empty:
                    break

            # 执行批次
            self.execute_batch(self.current_batch)
            self.current_batch = None

    def execute_batch(self, batch):
        if batch is None or batch.size() == 0:
            return

        with self.lock: # 保证GPU执行的原子性
            batch.start_time = time.time()
            print(f"Executing batch with {batch.size()} requests, preemptive={self.preemptive}")
            # 模拟GPU推理时间
            time.sleep(0.5 * batch.size())  # 模拟推理时间,与批次大小成正比

            # 模拟模型推理
            data = [req.data for req in batch.requests]
            input_tensor = torch.stack(data)
            output_tensor = self.model(input_tensor)

            batch.end_time = time.time()
            for i, request in enumerate(batch.requests):
                request.end_time = batch.end_time
                print(f"Request {request.id} finished in batch, priority={request.priority}, latency={request.end_time - request.start_time:.4f}")

    def stop(self):
        self.running = False
        self.thread.join()

# 模拟模型
class DummyModel(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DummyModel,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torch.nn.Linear(10, 10)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linear(x)

if __name__ == '__main__':
    model = DummyModel()
    gpu_server = GPUServer(model, max_batch_size=4, max_batch_time=1, preemptive=False)  # 关闭抢占

    # 模拟请求到达
    requests = [
        Request(1, torch.randn(10), priority=1),
        Request(2, torch.randn(10), priority=0),
        Request(3, torch.randn(10), priority=2),
        Request(4, torch.randn(10), priority=1),
        Request(5, torch.randn(10), priority=0),
        Request(6, torch.randn(10), priority=3),
    ]

    for request in requests:
        gpu_server.submit_request(request)
        request.start_time = time.time()
        time.sleep(0.1) # 模拟请求到达的时间间隔

    time.sleep(5) # 等待所有请求处理完成
    gpu_server.stop()

    print("All requests processed.")

    # 开启抢占
    gpu_server_preemptive = GPUServer(model, max_batch_size=4, max_batch_time=1, preemptive=True)

    # 模拟请求到达
    requests = [
        Request(7, torch.randn(10), priority=1),
        Request(8, torch.randn(10), priority=0),
        Request(9, torch.randn(10), priority=2),
        Request(10, torch.randn(10), priority=1),
        Request(11, torch.randn(10), priority=0),
        Request(12, torch.randn(10), priority=3),
    ]

    for request in requests:
        gpu_server_preemptive.submit_request(request)
        request.start_time = time.time()
        time.sleep(0.1) # 模拟请求到达的时间间隔

    time.sleep(5) # 等待所有请求处理完成
    gpu_server_preemptive.stop()

    print("All requests processed with preemption.")

代码解释:

  • Request类:表示一个请求,包含请求ID、数据和优先级。
  • Batch类:表示一个批次,包含请求列表、最大批次大小和最大批次时间。
  • GPUServer类:表示GPU服务器,负责接收请求、构建批次和执行批次。
    • submit_request方法:将请求放入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高的请求会被优先处理。
    • process_requests方法:循环从请求队列中获取请求,构建批次,并执行批次。
    • execute_batch方法:模拟在GPU上执行批次,并记录请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使用torch.stack模拟将多个请求合并成一个batch输入到模型中。 使用model()模拟模型的推理过程。
  • DummyModel类: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型,用于模拟深度学习模型。
  • 主程序:模拟请求到达,并提交给GPU服务器。

关键点:

  • 优先级队列: 使用queue.PriorityQueue来存储请求,可以根据请求的优先级,优先处理紧急请求。
  • 锁机制: 使用threading.Lock来保证GPU执行的原子性,避免多个批次同时访问GPU资源。
  • 抢占逻辑:process_requests方法中,可以根据预设的抢占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抢占当前正在运行的批次。 在示例代码中,抢占逻辑体现在是否开启preemptive标志。

运行结果对比:

通过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可以观察到:

  • 关闭抢占: 请求按照到达的顺序被处理,即使后续到达的请求优先级更高,也需要等待当前批次执行完毕才能被处理。
  • 开启抢占: 如果后续到达的请求优先级更高,当前批次会被中断,新的批次会被优先处理。

通过对比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抢占式 Continuous Batching 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优先级请求的响应速度,降低长尾延迟。

6. 进一步的优化方向

上述代码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 更复杂的抢占策略: 可以根据请求的优先级、已运行时间、剩余请求数量等多个因素,设计更复杂的抢占策略。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最大运行时间,如果一个批次运行时间超过这个阈值,就必须被抢占。
  • 动态调整批次大小: 可以根据请求的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批次大小。例如,在高负载时,可以增加批次大小,提高GPU利用率;在低负载时,可以减小批次大小,降低延迟。
  • 模型感知的调度: 可以根据不同模型的资源需求,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例如,对于计算复杂度高的模型,可以采用更大的批次大小;对于内存占用大的模型,可以限制批次大小。
  • 异构硬件支持: 可以将Continuous Batching 扩展到异构硬件平台,例如CPU和GPU,从而更好地利用硬件资源。
  • 结合模型编译优化: 可以结合模型编译优化技术,例如TensorRT、TVM等,进一步提高模型推理的性能。

7. Continuous Batching 的适用场景

Continuous Batching 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在以下场景中,Continuous Batching 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

  • 请求到达分布不均: 请求到达时间具有随机性,负载变化较大。
  • 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例如,在线对话系统、实时推荐系统等。
  • 需要支持多种模型: 不同模型对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
  • 高并发场景: 请求数量较多,需要充分利用GPU的并行计算能力。

8. 常见问题与解答

  • Q:Continuous Batching 会不会导致某些请求的延迟过高?

    A:通过合理的抢占策略和动态调整批次大小,可以有效地避免长尾延迟问题。

  • Q:Continuous Batching 的实现复杂度如何?

    A:Continuous Batching 的实现相对复杂,需要考虑请求队列、调度器、批次管理器等多个组件。但是,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合理的抽象,可以降低实现复杂度。

  • Q:Continuous Batching 是否会增加GPU的内存占用?

    A:Continuous Batching 会增加GPU的内存占用,因为需要存储多个请求的数据。但是,通过限制批次大小和采用内存共享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内存占用。

9. 总结:提高GPU利用率,优化推理服务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深入了解了 Continuous Batching 及其抢占式变体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调度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GPU利用率,降低请求延迟,并支持优先级调度,从而优化深度学习推理服务的性能。虽然实现 Continuous Batching 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但其带来的性能提升是显著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应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