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今儿咱们不聊八卦,聊聊Service Worker里头的Cache Storage API,看看这玩意儿怎么玩转离线缓存,拦截请求,以及它那磨人的更新策略。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
Service Worker:前端界的“管家婆”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Service Worker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默默守护在你浏览器背后的“管家婆”,专门负责处理一些幕后工作,比如推送消息,后台同步,以及今天的主角——离线缓存。
Cache Storage API:你的专属小仓库
Cache Storage API是Service Worker用来管理缓存的得力助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专属小仓库,专门存放你网站的各种资源,比如HTML,CSS,JS,图片等等。这个仓库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只有Service Worker才能自由出入。
Cache Storage API 的基本操作
Cache Storage API提供了几个核心方法,咱们来逐个击破:
-
caches.open(cacheName)
:打开你的仓库大门这个方法用来打开一个指定名称的缓存仓库。如果这个仓库不存在,它会自动创建一个。
const cacheName = 'my-awesome-cache-v1';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onsole.log('Cache opened:', cacheName);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打开一个名为
my-awesome-cache-v1
的缓存仓库。如果仓库已经存在,就直接打开;如果不存在,就创建一个新的。 -
cache.add(url)
:往仓库里搬东西这个方法用来把一个URL对应的资源添加到缓存仓库里。它会发起一个网络请求,获取资源,然后把资源存到仓库里。
const urlToCache = '/index.html';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return cache.add(urlToCache); }) .then(() => { console.log('Added to cache:', urlToCache);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把
/index.html
这个资源添加到my-awesome-cache-v1
缓存仓库里。 -
cache.addAll(urlArray)
:批量搬运工这个方法一次性把多个URL对应的资源添加到缓存仓库里。
const urlsToCache = [ '/', '/index.html', '/css/style.css', '/js/app.js', '/images/logo.png' ];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return cache.addAll(urlsToCache); }) .then(() => { console.log('All resources added to cache!');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把
urlsToCache
数组里的所有资源都添加到my-awesome-cache-v1
缓存仓库里。 -
cache.match(request)
:在仓库里找东西这个方法用来在缓存仓库里查找与指定请求匹配的资源。如果找到了,就返回缓存的Response对象;如果没找到,就返回
undefined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return cache.match('/index.html'); })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 { console.log('Found in cache:', response); // 返回缓存的资源 return response; } else { console.log('Not found in cache'); // 从网络获取资源 return fetch('/index.html'); }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在
my-awesome-cache-v1
缓存仓库里查找/index.html
对应的资源。如果找到了,就返回缓存的Response对象;如果没找到,就从网络获取资源。 -
cache.put(request, response)
:把东西放回仓库这个方法用来把一个Request对象和对应的Response对象存到缓存仓库里。
fetch('/api/data') .then(response => { // 克隆 Response 对象,因为 Response 对象只能读取一次 const responseToCache = response.clone();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ache.put('/api/data', responseToCache); }); return response;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从
/api/data
获取数据,然后把请求和响应存到my-awesome-cache-v1
缓存仓库里。 注意这里要clone一下response,因为response只能读取一次。 -
caches.delete(cacheName)
:拆仓库这个方法用来删除一个指定名称的缓存仓库。
caches.delete(cacheName) .then(success => { if (success) { console.log('Cache deleted:', cacheName); } else { console.log('Cache not found:', cacheName); }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删除名为
my-awesome-cache-v1
的缓存仓库。
Service Worker 如何实现离线缓存和请求拦截
Service Worker的核心功能就是拦截网络请求,然后决定是从缓存里取资源,还是从网络获取资源。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Service Worker的fetch
事件监听器里。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缓存命中
if (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 缓存未命中,从网络获取
return fetch(event.request).then(
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收到了有效的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type !== 'basic') {
return response;
}
// 克隆 Response 对象,因为 Response 对象只能读取一次
const responseToCache = response.clone();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ToCache);
});
return response;
}
);
})
);
});
这段代码的流程是这样的:
- 当浏览器发起一个网络请求时,Service Worker会拦截这个请求。
- Service Worker尝试在缓存仓库里查找与这个请求匹配的资源。
- 如果找到了,就直接返回缓存的资源,不再发起网络请求。
- 如果没找到,就发起网络请求,获取资源。
- 获取到资源后,把资源存到缓存仓库里,然后返回给浏览器。
通过这种方式,Service Worker实现了离线缓存和请求拦截。当用户离线时,Service Worker仍然可以从缓存里提供资源,保证网站的基本功能可用。
Cache Storage API 的更新策略
缓存更新是Service Worker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果缓存里的资源过期了,或者网站发布了新的版本,就需要更新缓存。Cache Storage API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更新策略:
-
Cache-First(缓存优先)
这是最简单的策略。Service Worker首先尝试从缓存里获取资源,如果找不到,才从网络获取。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缓存命中 if (response) { return response; } // 缓存未命中,从网络获取 return fetch(event.request); }) ); });
优点:速度快,离线可用。
缺点:如果缓存里的资源过期了,用户可能看到旧版本的内容。 -
Network-First(网络优先)
Service Worker首先尝试从网络获取资源,如果网络请求失败,才从缓存里获取。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fe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收到了有效的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type !== 'basic') { return response; } // 克隆 Response 对象,因为 Response 对象只能读取一次 const responseToCache = response.clone();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ToCache); }); return response; }) .catch(error => { // 网络请求失败,从缓存获取 return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 ); });
优点:可以保证用户总是看到最新版本的内容。
缺点:速度慢,离线不可用(除非网络请求失败)。 -
Cache, then Network(缓存,然后网络)
Service Worker首先从缓存里获取资源,然后发起一个网络请求更新缓存。这种策略可以保证用户尽快看到内容,同时又能及时更新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先返回缓存中的资源 return response || fetch(event.request); }) ); // 同时更新缓存 event.waitUntil( fe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收到了有效的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type !== 'basic') { return; } // 克隆 Response 对象,因为 Response 对象只能读取一次 const responseToCache = response.clone();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ToCache); }); }) ); });
优点:速度快,可以及时更新缓存。
缺点: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内容不一致。 -
Network, then Cache(网络,然后缓存)
Service Worker首先尝试从网络获取资源,如果网络请求成功,就更新缓存;如果网络请求失败,就从缓存里获取资源。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fe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检查是否收到了有效的响应 if (!response || response.status !== 200 || response.type !== 'basic') { return response; } // 克隆 Response 对象,因为 Response 对象只能读取一次 const responseToCache = response.clone();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responseToCache); }); return response; }) .catch(error => { // 网络请求失败,从缓存获取 return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 ); });
优点:可以保证用户总是看到最新版本的内容,同时又能保证离线可用。
缺点:速度慢。 -
Stale-While-Revalidate(过时内容,同时验证)
这个策略有点复杂,但也很强大。Service Worker首先从缓存里获取资源,同时发起一个网络请求更新缓存。当网络请求返回时,会更新缓存,但不会立即更新页面。下次请求时,才会使用更新后的缓存。
self.addEventListener('fetch', event => { event.respondWith( caches.match(event.request) .then(response => { // 如果缓存中有,先返回缓存中的内容 const fetchPromise = fetch(event.request).then(networkResponse => { caches.open(cacheName).then(cache => { cache.put(event.request, networkResponse.clone()); return networkResponse; }); }); return response || fetchPromise; }) ); });
优点:速度快,可以及时更新缓存,用户体验好。
缺点: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选择合适的更新策略
选择哪种更新策略取决于你的应用场景。一般来说:
- 对于静态资源(比如CSS,JS,图片),可以使用Cache-First或者Stale-While-Revalidate策略。
- 对于动态数据(比如API请求),可以使用Network-First或者Network, then Cache策略。
- 对于需要实时更新的数据,可以使用Network-Only策略(不使用缓存)。
缓存的版本控制
当你的网站发布了新的版本,你需要更新缓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修改缓存的名称。
const cacheName = 'my-awesome-cache-v2'; // 更新缓存名称
self.addEventListener('install', event => {
event.waitUntil(
caches.open(cacheName)
.then(cache => {
return cache.addAll(urlsToCache);
})
);
});
self.addEventListener('activate', event => {
event.waitUntil(
caches.keys().then(cacheNames => {
return Promise.all(
cacheNames.map(cacheName => {
if (cacheName !== this.cacheName) {
return caches.delete(cacheName);
}
})
);
})
);
});
这段代码的流程是这样的:
- 当Service Worker安装时,会创建一个新的缓存仓库,名称为
my-awesome-cache-v2
。 - 当Service Worker激活时,会删除旧的缓存仓库(名称为
my-awesome-cache-v1
)。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用户总是使用最新版本的缓存。
表格总结各种缓存策略
策略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Cache-First | 速度快,离线可用 | 如果缓存里的资源过期了,用户可能看到旧版本的内容 | 静态资源(CSS,JS,图片) |
Network-First | 可以保证用户总是看到最新版本的内容 | 速度慢,离线不可用(除非网络请求失败) | 动态数据(API请求) |
Cache, then Network | 速度快,可以及时更新缓存 | 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内容不一致 | 静态资源,希望尽快展示内容,并异步更新 |
Network, then Cache | 可以保证用户总是看到最新版本的内容,同时又能保证离线可用 | 速度慢 | 动态数据,希望总是展示最新数据,并提供离线支持 |
Stale-While-Revalidate | 速度快,可以及时更新缓存,用户体验好 | 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 静态资源,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希望用户能尽快看到内容,并异步更新 |
一些实用的技巧
- 使用Chrome DevTools的Application面板来调试Service Worker和Cache Storage。
- 使用
workbox
库来简化Service Worker的开发。 - 定期清理过期的缓存,避免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
- 在Service Worker里添加错误处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结语
Cache Storage API是Service Worker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你就可以轻松实现离线缓存和请求拦截,提升网站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希望今天的讲座对你有所帮助! 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