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 Vue 3 内部机制小课堂。今天咱们聊聊 computed
和 watch
这俩哥们儿,看看他们表面上的兄弟情深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清清嗓子)
首先,咱们先用大白话捋一捋 computed
和 watch
都是干啥的。
computed
:计算属性,懒加载的乖宝宝
computed
这家伙,就像一个特别靠谱的管家。你给他一个或多个依赖,他会根据这些依赖的值,帮你计算出一个新的值。关键是,他很懒!只有在你真正需要用到这个计算结果的时候,他才会开始计算。而且,如果依赖的值没变,他就直接把上次计算的结果拿出来给你,省时省力。
watch
:侦听器,时刻待命的警卫
watch
就不一样了,他更像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安。你告诉他要盯住哪个数据,只要这个数据一发生变化,他立马跳出来,执行你预先安排好的任务。他可不像 computed
那么懒,只要盯住的数据变了,他就绝不偷懒,立马执行。
好了,有了这两个概念,咱们就可以深入到他们的内部实现了。准备好了吗?接下来就是烧脑环节,但是别怕,我会尽量讲得通俗易懂。
computed
的内部实现:依赖追踪 + 缓存
computed
的核心在于两点:依赖追踪和缓存。
-
依赖追踪(Dependency Tracking)
Vue 3 使用了一种巧妙的机制来进行依赖追踪。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在
computed
函数中访问某个响应式数据时,Vue 会记录下这个computed
和这个响应式数据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
<template> <p>Full Name: {{ fullName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firstName = ref('张'); const lastName = ref('三'); const fullName = computed(() => { console.log('fullName 被计算了!'); return firstName.value + lastName.value; }); return { firstName, lastName, fullName,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
fullName
依赖于firstName
和lastName
。当你在模板中使用fullName
时,Vue 会记录下fullName
和firstName
、lastName
之间的依赖关系。这个依赖关系是怎么建立的呢?这就要说到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了。 当
computed
的 getter 函数被执行时 (也就是计算fullName
的时候), Vue 会创建一个 "effect"。 这个 "effect" 专门用来记录依赖关系。当你在 "effect" 中访问firstName.value
和lastName.value
时,它们的get
拦截器会被触发,然后 Vue 就知道fullName
依赖于firstName
和lastName
了。可以用伪代码来表示这个过程:
// 伪代码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也就是 computed 的 getter)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 // 记录 target[key] 被 activeEffect 依赖 dependencies.get(target).get(key).add(activeEffect);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 触发 target[key] 的所有依赖 (也就是重新执行 effect) dependencies.get(target).get(key).forEach(effect => effect()); } const firstName = reactive({ value: '张' }); activeEffect = () => { console.log('fullName 被计算了!'); return firstName.value + lastName.value; // 触发 track 函数 }; firstName.value = '李'; // 触发 trigger 函数
这段伪代码展示了
track
和trigger
函数的基本原理,它们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 -
缓存(Caching)
computed
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缓存。当computed
的 getter 函数第一次被执行后,Vue 会将计算结果缓存起来。只有当computed
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执行 getter 函数,更新缓存。这使得
computed
非常高效,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仍然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如果你只修改了
firstName
的值,而没有修改lastName
的值,那么fullName
会自动更新。但是,如果你在模板中多次使用fullName
,那么fullName
的 getter 函数只会执行一次。<template> <p>Full Name: {{ fullName }}</p> <p>Full Name Again: {{ fullName }}</p> </template>
在这个例子中,
fullName
的 getter 函数只会执行一次,即使你在模板中两次使用了fullName
。缓存的实现也很简单,Vue 会维护一个
dirty
标志。当computed
依赖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dirty
标志会被设置为true
。当你在模板中访问computed
的值时,Vue 会检查dirty
标志。如果dirty
标志为true
,则重新执行 getter 函数,更新缓存,并将dirty
标志设置为false
。如果dirty
标志为false
,则直接返回缓存的值。下面是一个简化的
computed
实现:function computed(getter) { let value; let dirty = true; let effect = () => { if (dirty) { value = getter(); dirty = false; } return value; }; // 当依赖发生变化时,设置 dirty 为 true trackDependencies(effect, getter); return { get value() { return effect(); }, }; }
trackDependencies
函数负责追踪依赖关系,当依赖发生变化时,它会将dirty
标志设置为true
。
watch
的内部实现:观察者模式 + 回调函数
watch
的实现相对简单,它基于观察者模式。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本身就基于观察者模式。当你在
watch
中指定要观察的数据时,Vue 会创建一个观察者(Watcher),并将该观察者添加到被观察数据的依赖列表中。当被观察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通知所有依赖于它的观察者,也就是执行
watch
的回调函数。<script>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watch(count,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count 的值从 ${oldValue} 变成了 ${newValue}`); });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
watch
观察count
的变化。当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watch
的回调函数会被执行,打印出count
的新值和旧值。 -
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
watch
的核心就是回调函数。当被观察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执行你提供的回调函数。你可以在回调函数中执行任何你想要执行的操作,比如更新 DOM、发送网络请求等等。watch
提供了多种选项,可以让你更灵活地控制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和方式,比如:immediate
:立即执行回调函数。deep
:深度监听对象的变化。flush
:控制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pre
、post
、sync
)。
下面是一个使用
deep
选项的例子:<script>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obj = ref({ a: 1, b: { c: 2, }, }); watch( () => obj.value.b.c, //必须通过函数返回,否则初始化时就取值了,起不到监听作用 (newValue, oldValue) => { console.log(`obj.b.c 的值从 ${oldValue} 变成了 ${newValue}`); }, { deep: true } ); const updateObj = () => { obj.value.b.c++; }; return { obj, updateObj,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
watch
观察obj.b.c
的变化。即使obj
的引用没有发生变化,只要obj.b.c
的值发生变化,watch
的回调函数就会被执行。下面是一个简化的
watch
实现:function watch(source, cb, options = {}) { let getter; if (typeof source === 'function') { getter = source; } else { getter = () => traverse(source); // traverse 用于深度访问对象的所有属性 } let oldValue; let newValue; const job = () => { newValue = effect(); cb(newValue, oldValue); oldValue = newValue; }; const effect = () => { activeEffect = job; return getter(); }; if (options.immediate) { job(); } else { oldValue = effect(); } }
traverse
函数用于深度访问对象的所有属性,以便建立依赖关系。
computed
和 watch
的优化策略
既然咱们已经了解了 computed
和 watch
的内部实现,那么接下来就聊聊它们的优化策略。
特性 | computed |
watch |
---|---|---|
核心机制 | 依赖追踪 + 缓存 | 观察者模式 + 回调函数 |
执行时机 | 懒加载,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计算 | 只要被观察数据发生变化,立即执行 |
使用场景 | 用于计算派生数据,当依赖数据不变时,避免重复计算 | 用于监听数据的变化,执行副作用操作,例如更新 DOM、发送网络请求 |
返回值 | 返回一个只读的响应式数据 | 无返回值 |
优化策略 | 依赖追踪:只追踪真正用到的依赖,避免不必要的更新。缓存:缓存计算结果,避免重复计算。懒加载:只有在需要时才计算,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 节流/防抖:限制回调函数的执行频率,避免频繁执行。flush 选项:控制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渲染。deep 选项:谨慎使用,深度监听会带来性能开销。 |
性能考量 | 依赖过多:如果 computed 依赖的数据过多,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计算复杂度:如果 computed 的计算逻辑过于复杂,也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 |
频繁触发:如果被观察数据频繁变化,会导致回调函数频繁执行。深度监听:深度监听会遍历整个对象,带来性能开销。 |
最佳实践 | 避免在 computed 中执行副作用操作。尽量保持 computed 的计算逻辑简单。只追踪真正需要的依赖。 |
避免在 watch 的回调函数中执行耗时操作。尽量使用节流/防抖来限制回调函数的执行频率。谨慎使用 deep 选项。 |
使用场景示例 | 显示格式化的日期:formattedDate = computed(() => formatDate(date.value)) 。计算购物车总价:totalPrice = computed(() => items.value.reduce((sum, item) => sum + item.price * item.quantity, 0)) 。 |
监听用户输入,进行实时搜索:watch(searchText, debounce(search, 300)) 。监听路由变化,更新页面标题:watch(() => route.path, (newPath) => document.title = getPageTitle(newPath)) 。 |
computed
的优化策略
- 依赖追踪: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只会追踪你在
computed
中真正访问的依赖。如果你在computed
中访问了一个响应式数据,但是并没有使用它的值,那么 Vue 不会追踪这个依赖。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更新。 - 缓存:
computed
的缓存机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只有当computed
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 - 懒加载:
computed
是懒加载的,只有在你真正需要用到它的值时,才会开始计算。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watch
的优化策略
- 节流/防抖: 如果被观察数据频繁变化,会导致
watch
的回调函数频繁执行。可以使用节流(throttle)或防抖(debounce)来限制回调函数的执行频率,避免频繁执行。 flush
选项:flush
选项可以控制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pre
表示在组件更新之前执行回调函数,post
表示在组件更新之后执行回调函数,sync
表示同步执行回调函数。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flush
选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渲染。deep
选项:deep
选项可以深度监听对象的变化。但是,深度监听会遍历整个对象,带来性能开销。因此,应该谨慎使用deep
选项。
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 避免在
computed
中执行副作用操作:computed
应该只用于计算派生数据,不应该执行副作用操作,例如更新 DOM、发送网络请求等等。副作用操作应该放在watch
中。 - 尽量保持
computed
的计算逻辑简单: 如果computed
的计算逻辑过于复杂,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应该尽量保持computed
的计算逻辑简单,或者将复杂的计算逻辑拆分成多个computed
。 - 避免在
watch
的回调函数中执行耗时操作: 如果watch
的回调函数中执行耗时操作,会导致页面卡顿。应该尽量避免在watch
的回调函数中执行耗时操作,或者将耗时操作放在 Web Worker 中执行。 - 只监听真正需要的依赖:
watch
可以监听多个依赖,但是应该只监听真正需要的依赖。监听过多的依赖会导致不必要的更新。
总结
computed
和 watch
都是 Vue 3 中非常重要的特性,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状态和响应数据的变化。理解它们的内部实现和优化策略,可以帮助你编写更高效的 Vue 应用。
总而言之,computed
是个懒人,擅长缓存,适合处理计算密集型任务,而 watch
是个勤劳的保安,时刻警惕,适合处理副作用操作。
希望今天的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