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Vue SSR 应用中如何处理客户端特有的 API (如 window, document),避免服务器端报错。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今天咱就来聊聊 Vue SSR (Server-Side Rendering,服务端渲染) 中,如何优雅地搞定那些只在浏览器里才有的 API,比如 windowdocument 这种“娇气包”,避免它们在服务器端闹脾气。

开场白:SSR 的爱恨情仇

SSR 这玩意儿,好处多多:SEO 优化,首屏加载快,用户体验嗖嗖地提升。但它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不小心就给你整出点幺蛾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端是 Node.js 环境,没有浏览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像 windowdocument 这种宝贝疙瘩,根本就不存在。直接在服务器端代码里使用,分分钟报错给你看。

问题:服务器端缺少“浏览器”

在客户端,我们可以愉快地使用 window.location.href 跳转页面,用 document.getElementById() 获取 DOM 元素。但在服务器端,这些都是空气。服务器端跑的是 Node.js,它不知道 window 是啥,也不知道 DOM 长啥样。所以,直接在 SSR 代码里写 window.innerWidth,服务器肯定会跟你急眼。

解决方案:条件判断和延迟加载

最简单粗暴,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 typeof 来判断当前环境是不是浏览器。只有在浏览器环境下,才执行那些依赖 windowdocument 的代码。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
  // 只有在浏览器环境下才执行的代码
  console.log('当前屏幕宽度:', window.innerWidth);
}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如果你的组件里有很多地方都用到 windowdocument,那代码里就会充斥着大量的 if 判断,显得很臃肿。

更好的做法是,将那些依赖客户端 API 的代码,进行延迟加载。也就是说,在组件渲染完成后,再执行这些代码。Vue 提供了一些生命周期钩子,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 mounted 钩子: 这是最常用的钩子,它会在组件挂载到 DOM 后执行。这意味着,在 mounted 钩子里,windowdocument 都是可用的。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
    // 在这里可以使用 window 和 document
    console.log('组件挂载完成,可以使用 window.innerWidth');
    console.log('document.body:', document.body);
  }
};
  • beforeMount 钩子 + Vue.nextTick 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在组件挂载前,访问 windowdocument。这时候,可以使用 beforeMount 钩子,结合 Vue.nextTick 来实现。Vue.nextTick 会将回调函数推迟到 DOM 更新循环结束后执行。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beforeMount() {
    Vue.nextTick(() => {
      // 在这里可以使用 window 和 document
      console.log('beforeMount + nextTick,可以使用 window.innerWidth');
    });
  }
};

策略一览:

策略 描述 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 代码示例
typeof 判断 使用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typeof document !== 'undefined' 判断环境。 组件中少量使用客户端 API,且逻辑简单。 简单直接,易于理解。 代码冗余,可读性差,难以维护。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 console.log('当前屏幕宽度:', window.innerWidth); }
mounted 钩子 mounted 钩子中使用客户端 API。 组件需要在挂载后才能使用客户端 API。 代码清晰,易于维护。 组件渲染后才执行,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延迟。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 console.log('document.body:', document.body); } };
beforeMount + nextTick beforeMount 钩子中使用 Vue.nextTick 延迟执行客户端 API。 需要在组件挂载前,但 DOM 更新后使用客户端 API。 可以在组件挂载前执行,但仍然保证 DOM 更新完成。 代码稍显复杂。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beforeMount() { Vue.nextTick(() => { console.log('window.innerWidth'); }); } };

进阶:使用 vue-no-ssr 组件

如果你的组件里有很多地方都依赖客户端 API,而且你不想写大量的 if 判断,那么可以使用 vue-no-ssr 组件。vue-no-ssr 组件可以让你将整个组件包裹起来,使其只在客户端渲染。

首先,安装 vue-no-ssr

npm install vue-no-ssr

然后,在你的组件中使用它:

<template>
  <div>
    <no-ssr>
      <MyComponent />
    </no-ssr>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NoSSR from 'vue-no-ssr';
import MyComponent from './My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NoSSR,
    MyComponent
  }
};
</script>

MyComponent 组件里的代码,就可以随意使用 windowdocument 了,不用担心服务器端报错。

更进一步:模拟 windowdocument (不推荐)

理论上,你可以在服务器端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但这通常是不推荐的,因为:

  • 复杂性: 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各种细节,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 性能: 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会消耗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影响性能。
  • 维护性: 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会增加代码的维护成本。

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需求,否则不要轻易尝试这种方法。

一个完整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组件,需要在页面加载完成后,获取当前屏幕的宽度,并显示在页面上。

<template>
  <div>
    <p>当前屏幕宽度:{{ screenWidth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screenWidth: null
    };
  },
  mounted() {
    this.screen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
</script>

如果在服务器端直接渲染这个组件,肯定会报错,因为 window 对象不存在。我们可以使用 mounted 钩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template>
  <div>
    <p>当前屏幕宽度:{{ screenWidth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screenWidth: null
    };
  },
  mounted() {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
      this.screen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
};
</script>

或者,使用 vue-no-ssr 组件:

<template>
  <div>
    <no-ssr>
      <p>当前屏幕宽度:{{ screenWidth }}</p>
    </no-ssr>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NoSSR from 'vue-no-ssr';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NoSSR
  },
  data() {
    return {
      screenWidth: null
    };
  },
  mounted() {
    this.screenWidth = window.innerWidth;
  }
};
</script>

最佳实践

  • 尽量避免在服务器端使用客户端 API。 如果可以,尽量将逻辑移到客户端执行。
  • 使用 typeof 判断环境,或者使用 vue-no-ssr 组件。
  • 使用 mounted 钩子延迟加载依赖客户端 API 的代码。
  • 不要轻易尝试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
  • 仔细测试你的 SSR 应用,确保没有报错。

表格总结:各种策略优缺点

策略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typeof 判断 简单直接,易于理解。 代码冗余,可读性差,难以维护。 组件中少量使用客户端 API,且逻辑简单。
mounted 钩子 代码清晰,易于维护。 组件渲染后才执行,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延迟。 组件需要在挂载后才能使用客户端 API。
vue-no-ssr 组件 简化代码,提高可读性。 整个组件只在客户端渲染,可能会影响 SEO 优化。 组件大量使用客户端 API,且不需要在服务器端渲染。
模拟 window/document 理论上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非常复杂,性能差,难以维护。 不推荐使用,除非有非常特殊的需求。

实战案例:第三方库的使用

很多第三方库都依赖客户端 API,比如一些 UI 框架、动画库等。在使用这些库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 按需加载: 尽量按需加载第三方库,避免加载不必要的代码。
  • 使用 SSR 友好的版本: 有些第三方库提供了 SSR 友好的版本,可以避免在服务器端报错。
  • 使用 vue-no-ssr 组件: 如果第三方库无法在服务器端运行,可以使用 vue-no-ssr 组件将其包裹起来。

常见问题解答 (Q&A)

  • Q: 为什么在服务器端没有 windowdocument

    • A: 因为服务器端是 Node.js 环境,不是浏览器环境。Node.js 没有浏览器提供的 API。
  • Q: 使用 vue-no-ssr 组件会影响 SEO 吗?

    • A: 会的。因为被 vue-no-ssr 组件包裹的组件,只在客户端渲染,服务器端不会渲染这些内容。搜索引擎可能无法抓取到这些内容。
  • Q: 如何判断当前环境是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

    • A: 可以使用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process.server (在 Nuxt.js 中) 来判断。
  • Q: 模拟 windowdocument 对象有哪些坑?

    • A: 坑很多。比如,需要模拟各种属性和方法,需要处理各种事件,需要考虑各种兼容性问题。

总结:优雅地与客户端 API 共舞

在 Vue SSR 应用中处理客户端 API,需要谨慎对待。通过条件判断、延迟加载、使用 vue-no-ssr 组件等方法,我们可以优雅地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服务器端报错,提高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记住,尽量让服务器端专注于数据处理和页面结构,将那些依赖客户端 API 的代码,交给浏览器去执行。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咱们下次再见! (如果还有下次的话…)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