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
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直接上硬菜:Vue 3 源码中的 scheduler
(调度器),这可是 Vue 3 性能优化的核心秘密之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Vue 3 就像一个急性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恨不得把整个页面都重新渲染一遍,那性能肯定凉凉。
所以,scheduler
的作用,一句话概括:它是 Vue 3 的大脑,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更新任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让我们的应用跑得更快更流畅。
接下来,咱们就一层层扒开它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1. 为什么需要调度器?
在深入 scheduler
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 Vue 需要这么一个复杂的调度机制?直接同步更新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考虑以下场景: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count.value++;
};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increment
函数连续两次修改了 count.value
。 如果没有调度器,每次修改 count.value
都会立即触发一次组件的重新渲染。 也就是说,count
会被渲染两次,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渲染最终的结果。这不仅浪费了性能,还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再想象一个更复杂的场景:一个组件内部有多个响应式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之间相互依赖。 如果我们同时修改了多个响应式数据,那么组件可能会被多次触发更新,最终导致性能瓶颈。
这就是 scheduler
存在的意义:它就像一个任务管理器,将所有待更新的任务收集起来,然后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处理,最终只进行一次或尽可能少的更新,从而提高性能。
2. scheduler
的核心概念
scheduler
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Job (任务): 一个需要执行的更新函数。 通常是组件的
update
函数,用于更新组件的 DOM。 - Queue (队列): 一个用于存储待执行任务的数组。 Vue 3 使用一个微任务队列来存储
Job
。 - Flush (刷新): 从队列中取出
Job
并执行的过程。 Vue 3 会在合适的时机触发flush
操作。 - Priority (优先级): 每个
Job
都有一个优先级,用于决定Job
的执行顺序。
3. scheduler
的工作流程
scheduler
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 触发更新: 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触发
trigger
函数,该函数会找到所有依赖于该数据的Job
。 - 收集任务:
trigger
函数会将Job
添加到队列中。如果队列中已经存在相同的Job
,则会忽略本次添加(去重)。 - 调度执行: Vue 3 会在下一个微任务时机执行
flush
操作。 - 刷新队列:
flush
操作会按照优先级从队列中取出Job
并执行。 - 更新 DOM:
Job
的执行会触发组件的update
函数,从而更新组件的 DOM。
4. 源码解析
接下来,咱们深入 Vue 3 源码,看看 scheduler
的具体实现。
首先,找到 runtime-core
目录下的 scheduler.ts
文件,这里就是 scheduler
的核心代码所在地。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import { ReactiveEffect } from '@vue/reactivity';
import { isArray, isFunction } from '@vue/shared';
const queue: (ReactiveEffect | null)[] = [];
let flushPromise: Promise<void> | null;
let currentFlushPending = false;
const resolvedPromise = /*#__PURE__*/ Promise.resolve() as Promise<any>;
const RECURSION_LIMIT = 100; // 递归更新的限制次数
export function nextTick<T = void>(
this: any,
fn?: (...args: any[]) => T,
ctx?: object
): Promise<T> {
const p = flushPromise || (flushPromise = resolvedPromise);
return fn ? p.then(this ? fn.bind(ctx) : fn) : p;
}
export function queueJob(job: ReactiveEffect) {
if (!queue.includes(job)) {
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
function queueFlush() {
if (!currentFlushPending) {
currentFlushPending = true;
nextTick(flushJobs);
}
}
const pendingPostFlushCbs: Function[] = [];
let activePostFlushCbs: Function[] | null = null;
export function queuePostRenderEffect(
fn: Function | Function[],
suspense: SuspenseBoundary | null = null
): void {
if (!isArray(fn) && typeof fn !== 'function') {
return;
}
if (activePostFlushCbs) {
activePostFlushCbs.push(fn);
} else {
pendingPostFlushCbs.push(fn);
queueFlush();
}
}
function flushPostFlushCbs(seen?: CountMap) {
if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const deduped = [...new Set(pendingPostFlushCbs)];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0;
if (activePostFlushCbs) {
activePostFlushCbs.push(...deduped);
return;
}
activePostFlushCbs = deduped;
for (let i = 0; i < activePostFlushCbs.length; i++) {
activePostFlushCbs[i]();
}
activePostFlushCbs = null;
}
}
let isFlushing = false;
let isFlushPending = false;
const flushJobs = () => {
if (isFlushing) {
return;
}
isFlushing = true;
let job;
try {
// Sort queue before flush.
// This ensures that:
// 1. Components are updated from parent to child. (because parent is always
// created before the child so its render effect is pushed first)
// 2. If a component is unmounted during a parent component's update,
// its update can be skipped.
queue.sort((a, b) => computeJobPriority(a!) - computeJobPriority(b!));
while ((job = queue.shift())) {
if (job) {
callWithErrorHandling(job, null, ErrorCodes.SCHEDULER);
}
}
} finally {
isFlushing = false;
currentFlushPending = false;
if (queue.length ||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flushJobs();
}
}
flushPostFlushCbs();
};
const queryPreTasks: Function[] = [];
function callWithErrorHandling(
fn: Function,
instance: ComponentInternalInstance | null,
type: ErrorCodes,
args?: unknown[]
) {
let res;
try {
res = args ? fn(...args) : fn();
} catch (e: any) {
handleError(e, instance, type);
}
return res;
}
export const invalidateJob = (job: ReactiveEffect) => {
const i = queue.indexOf(job);
if (i > -1) {
queue.splice(i, 1);
}
};
const isNonComponentEffect = (job: ReactiveEffect) =>
job.id > instanceId;
const computeJobPriority = (job: ReactiveEffect): number => {
const ownerInstance = job.ownerInstance;
if (!isComponentPublicInstance(ownerInstance)) {
return LifecycleHooks.BEFORE_MOUNT;
}
return updateComponentPreRender;
};
咱们来解读一下这段代码:
queue
: 这就是我们的任务队列,它是一个数组,用于存储待执行的ReactiveEffect
对象 (也就是Job
)。queueJob(job: ReactiveEffect)
: 这个函数用于将Job
添加到队列中。它会先检查队列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Job
,如果不存在,则将其添加到队列中,并调用queueFlush
函数。queueFlush()
: 这个函数用于触发flush
操作。 它会使用nextTick
函数将flushJobs
函数放到下一个微任务中执行。flushJobs()
: 这个函数是真正的flush
操作执行者。它会从队列中取出Job
并执行。 在执行之前,它会对队列进行排序,以确保组件按照从父到子的顺序进行更新。nextTick(fn?: (...args: any[]) => T)
: 这是 Vue 3 中用于异步执行任务的函数。 它基于Promise.resolve()
实现,可以将任务放到下一个微任务中执行。
5. 批处理更新任务
scheduler
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批处理更新任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 微任务队列:
scheduler
使用微任务队列来存储待执行的任务。 这意味着所有的更新任务都会被收集起来,直到当前同步任务执行完毕后才会开始执行。 - 去重:
scheduler
在将Job
添加到队列中之前,会先检查队列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Job
。 如果存在,则会忽略本次添加,从而避免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 - 排序:
scheduler
在执行flush
操作之前,会对队列进行排序。 这样做可以确保组件按照从父到子的顺序进行更新,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
6. 优先级调度
Vue 3 的 scheduler
还引入了优先级的概念,允许我们更细粒度地控制任务的执行顺序。 优先级高的任务会优先执行,从而确保重要的更新能够及时响应。
在源码中,computeJobPriority
函数用于计算 Job
的优先级。 优先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组件更新顺序: 父组件的更新优先级高于子组件的更新。
- 生命周期钩子: 不同的生命周期钩子有不同的优先级。 例如,
beforeMount
钩子的优先级高于updated
钩子。
7. 避免无限递归更新
为了防止组件进入无限递归更新的状态,scheduler
中还设置了递归更新的限制次数。 如果一个组件在更新过程中触发了自身或其他组件的更新,并且更新次数超过了限制,那么 Vue 3 会抛出一个错误,提示开发者避免无限递归更新。
在源码中,RECURSION_LIMIT
常量定义了递归更新的限制次数。
8. 一个简单的例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咱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template>
<div>
<p>Count A: {{ countA }}</p>
<p>Count B: {{ countB }}</p>
<button @click="updateCounts">Update Counts</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A = ref(0);
const countB = ref(0);
const updateCounts = () => {
countA.value++;
countB.value = countA.value * 2;
};
return {
countA,
countB,
updateCounts,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updateCounts
函数同时修改了 countA
和 countB
。 如果没有 scheduler
,每次修改都会触发组件的重新渲染。 但是,有了 scheduler
,所有的更新任务都会被收集起来,然后在下一个微任务时机一次性执行。 也就是说,组件只会重新渲染一次。
9. 总结
scheduler
是 Vue 3 性能优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通过批处理更新任务、去重、排序和优先级调度等机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从而提高应用的性能和流畅度。
- 核心作用: 统一管理和调度更新任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
- 核心概念:
Job
(任务)、Queue
(队列)、Flush
(刷新)、Priority
(优先级)。 - 工作流程: 触发更新 -> 收集任务 -> 调度执行 -> 刷新队列 -> 更新 DOM。
- 关键技术: 微任务队列、去重、排序、优先级调度。
10. 表格总结
特性 | 描述 |
---|---|
批处理更新 | 将多个更新任务收集起来,然后在下一个微任务时机一次性执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 |
去重 | 在将 Job 添加到队列中之前,会先检查队列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 Job 。 如果存在,则会忽略本次添加,从而避免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 |
排序 | 在执行 flush 操作之前,会对队列进行排序。 这样做可以确保组件按照从父到子的顺序进行更新,从而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 |
优先级调度 | 允许开发者更细粒度地控制任务的执行顺序。 优先级高的任务会优先执行,从而确保重要的更新能够及时响应。 |
避免无限递归 | 设置递归更新的限制次数,防止组件进入无限递归更新的状态。 |
异步执行 | 通过 nextTick 函数将任务放到下一个微任务中执行,避免阻塞主线程,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 |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对 Vue 3 的 scheduler
有更深入的理解。 记住,理解源码是提升技术水平的最好方法!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