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 源码漫游:normalizeVNode
——VNode界的“变形金刚”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带着大家一起“考古” Vue 3 的源码。今天我们要扒的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略的函数——normalizeVNode
。 它是 VNode 界的“变形金刚”,专门负责把各种形态的 VNode,“揉捏”成统一的标准格式。
为什么要“标准化” VNode?
在 Vue 的世界里,组件最终会被渲染成一颗虚拟 DOM 树,而组成这棵树的基本单元就是 VNode(Virtual Node)。VNode 可以理解为对真实 DOM 节点的一个轻量级描述,它包含了节点类型、属性、子节点等等信息。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创建 VNode 的方式可能会千奇百怪:
- 直接使用
h
函数创建: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你可以显式地指定节点类型、属性和子节点。 - 组件渲染函数返回: 组件的
render
函数会返回一个 VNode,描述组件应该如何渲染。 slots
插槽内容: 插槽内容可以是 VNode,也可以是文本节点、甚至是多个 VNode 的数组。- 异步组件: 异步组件在加载完成前,可能会返回一个占位 VNode。
这些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 VNode,如果直接拿去渲染,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比如,有的 VNode 没有 type
属性,有的子节点是字符串而不是 VNode,有的甚至是个 null
或者 undefined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Vue 引入了 normalizeVNode
函数,它的作用就是把各种“非标准”的 VNode 转换成标准的、统一的格式,方便后续的渲染流程处理。
normalizeVNode
的“变形”技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normalizeVNode
是如何进行“变形”的。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简化一下源码,只保留核心逻辑:
function normalizeVNode(child) {
if (typeof child === 'string' || typeof child === 'number') {
// 情况 1:如果 child 是字符串或数字,创建一个文本 VNode
return createTextVNode(String(child));
} else if (Array.isArray(child)) {
// 情况 2:如果 child 是数组,创建一个 Fragment VNode (Vue 3 新增)
return createVNode(Fragment, null, child);
} else if (typeof child === 'object') {
// 情况 3:如果 child 是对象 (VNode),直接返回
return child;
} else {
// 情况 4:其他情况,创建一个空 VNode
return createVNode(Comment);
}
}
// 创建文本 VNode 的函数
function createTextVNode(text) {
return {
type: Text,
children: text,
};
}
// 创建 VNode 的函数 (简化版)
function createVNode(type, props, children) {
return {
type: type,
props: props,
children: children,
};
}
// Fragment 和 Comment 的类型定义 (简化版)
const Fragment = Symbol('Fragment');
const Text = Symbol('Text');
const Comment = Symbol('Comment');
可以看到,normalizeVNode
函数的核心逻辑就是对 child
进行类型判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
情况 1:
child
是字符串或数字这种情况下,
normalizeVNode
会调用createTextVNode
函数,创建一个文本 VNode。文本 VNode 的type
属性是Text
,children
属性是文本内容。normalizeVNode('Hello Vue!'); // 返回 { type: Text, children: 'Hello Vue!' } normalizeVNode(123); // 返回 { type: Text, children: '123' }
-
情况 2:
child
是数组Vue 3 引入了 Fragment VNode 的概念,它可以把多个 VNode 包裹在一个虚拟节点中,而不会在真实 DOM 中创建一个额外的元素。当
child
是数组时,normalizeVNode
会创建一个 Fragment VNode,把数组中的 VNode 作为 Fragment VNode 的子节点。normalizeVNode([ createVNode('h1', null, 'Title'), createVNode('p', null, 'Content'), ]); // 返回 { type: Fragment, props: null, children: [VNode_h1, VNode_p] }
-
情况 3:
child
是对象 (VNode)如果
child
已经是一个 VNode 对象,normalizeVNode
会直接返回它。这是最简单的情况,说明这个 VNode 已经是标准格式了。const vnode = createVNode('div', null, 'Hello'); normalizeVNode(vnode); // 返回 vnode
-
情况 4:其他情况
如果
child
是null
、undefined
或者其他类型,normalizeVNode
会创建一个空的 Comment VNode。Comment VNode 在真实 DOM 中会被渲染成一个注释节点,可以用来占位或者做一些特殊处理。normalizeVNode(null); // 返回 { type: Comment, props: null, children: null } normalizeVNode(undefined); // 返回 { type: Comment, props: null, children: null }
normalizeVNode
在 Vue 3 中的应用场景
normalizeVNode
函数在 Vue 3 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场景:
-
slots
插槽内容的处理: 当组件接收到插槽内容时,normalizeVNode
会对插槽内容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插槽内容是统一的 VNode 格式。<!-- ParentComponent.vue -->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default> Hello from parent! </template> </ChildComponent> </template> <!-- ChildComponent.vue --> <template> <div> <slot></slot> </div> </template>
在这个例子中,
ParentComponent
通过插槽向ChildComponent
传递内容。ChildComponent
在渲染插槽内容时,会使用normalizeVNode
对插槽内容进行标准化处理。 -
render
函数返回值的处理: 组件的render
函数可以返回各种形式的 VNode,normalizeVNode
会对render
函数的返回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MyComponent.js export default { render() { return 'Hello from component!'; // 返回一个字符串 }, };
在这个例子中,
MyComponent
的render
函数返回一个字符串。Vue 会自动调用normalizeVNode
把这个字符串转换成一个文本 VNode。 -
v-if
和v-for
指令的处理:v-if
和v-for
指令在渲染时,可能会生成不同类型的 VNode,normalizeVNode
会对这些 VNode 进行标准化处理。<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 item.name }}</li> </ul> </template>
在这个例子中,
v-for
指令会根据items
数组生成多个li
元素。normalizeVNode
会对每个li
元素的 VNode 进行标准化处理。
深入源码:更完整的 normalizeVNode
上面我们只是简化了 normalizeVNode
的逻辑,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Vue 3 的 normalizeVNode
函数要复杂得多,它还需要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
Portal
组件:Portal
组件可以将 VNode 渲染到 DOM 树的指定位置,normalizeVNode
需要处理Portal
组件的 VNode。Suspense
组件:Suspense
组件可以处理异步组件的加载状态,normalizeVNode
需要处理Suspense
组件的 VNode。- KeepAlive 组件:
KeepAlive
组件可以缓存组件的状态,normalizeVNode
需要处理KeepAlive
组件的 VNode。
下面是一个更完整的 normalizeVNode
函数的源码(简化版):
function normalizeVNode(child) {
if (isObject(child)) {
if (isVNode(child)) {
// 如果已经是 VNode,直接返回
return child;
} else if (isPromise(child)) {
// 处理 Promise (异步组件)
return createVNode(Suspense, null, {
default: () => child,
fallback: createVNode(Comment),
});
} else if (isSlot(child)) {
//处理插槽
return createVNode(Fragment, null, [child()])
}
}
if (isDef(child)) {
return createVNode(Text, null, String(child));
} else {
return createVNode(Comment);
}
}
function isVNode(value) {
return typeof value === 'object' && value !== null && value.__v_isVNode === true
}
function isPromise(value){
return typeof value === 'object' && value !== null && typeof value.then === 'function'
}
function isDef(value){
return value !== undefined && value !== null
}
function isSlot(value){
return typeof value === 'function' && value.__v_isVNode !== true
}
这个版本的 normalizeVNode
函数增加了对 Promise
和插槽的处理。当 child
是一个 Promise
对象时,normalizeVNode
会创建一个 Suspense
组件,把 Promise
对象作为 Suspense
组件的 default
插槽,并提供一个 fallback
插槽作为占位内容。当 child
是一个插槽函数的时候,会执行插槽函数,将返回值放入Fragment中。
总结
normalizeVNode
函数是 Vue 3 渲染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作用就是把各种形式的 VNode 转换成标准的、统一的格式,方便后续的渲染流程处理。
我们可以把 normalizeVNode
函数比作一个“VNode 标准化工厂”,它接收各种“原材料”(不同形式的 VNode),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类型判断和转换),最终输出“标准化产品”(统一格式的 VNode)。
理解 normalizeVNode
函数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Vue 3 的渲染流程,从而更好地使用 Vue 3 进行开发。
希望今天的“考古”之旅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探索 Vue 3 源码的其他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