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掌声欢迎!今天我们来聊聊 Vue 2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之一:Object.defineProperty
,以及它的 getter
和 setter
是如何巧妙地参与依赖收集和派发更新的。准备好,我们要深入“敌后”,扒一扒 Vue 2 的底裤了!
第一幕:响应式系统的基石 – Object.defineProperty
在 Vue 2 时代,响应式系统是基于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的。 这家伙能让我们拦截对象属性的读取和设置操作,从而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做出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比如更新视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基本用法:
const obj = {};
let value = 'initial value';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myProp', {
get() {
console.log('Getting myProp');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console.log('Setting myProp to', newValue);
value = newValue;
},
enumerable: true, // 可枚举
configurable: true // 可配置
});
console.log(obj.myProp); // 输出: Getting myProp, initial value
obj.myProp = 'new value'; // 输出: Setting myProp to new value
console.log(obj.myProp); // 输出: Getting myProp, new value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get
和 set
拦截属性的读取和设置。 这就像给 myProp
这个属性安装了两个摄像头,一个对着读,一个对着写,一旦有任何动静,我们都能知道。
第二幕:依赖收集 – getter
的秘密行动
Vue 的响应式系统需要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某个数据,这样数据更新时才能通知到它们。 这就是依赖收集,而 getter
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先定义一些关键角色:
Dep
(Dependency): 依赖,每个响应式属性都有一个Dep
对象,用于存储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Watcher
。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粉丝俱乐部”,专门记录谁喜欢这个属性。Watcher
: 观察者,当数据发生变化时,Watcher
会收到通知并执行相应的更新操作。Watcher
就像粉丝俱乐部的会员,一旦偶像(数据)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target
: 一个全局变量,指向当前正在执行的Watcher
。 这就像一个“当前活动粉丝”的指针,方便我们知道谁正在读取响应式属性。
现在,让我们看看 getter
在依赖收集中的作用: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subs = []; // 存储订阅者 (Watcher)
}
depend() {
if (Dep.target && !this.subs.includes(Dep.target)) {
this.subs.push(Dep.target); // 将当前 Watcher 添加到订阅者列表中
}
}
notify() {
this.subs.forEach(watcher => watcher.update()); // 通知所有订阅者更新
}
}
// 静态属性,用于存储当前正在计算的 Watcher
Dep.target = null;
// 模拟 Watcher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vm, expOrFn, cb) {
this.vm = vm;
this.getter = expOrFn; // 获取值的函数
this.cb = cb; // 回调函数,用于更新
this.value = this.get(); // 初始化,触发依赖收集
}
get() {
Dep.target = this; // 设置当前激活的 Watcher
const value = this.getter.call(this.vm, this.vm); // 读取值,触发 getter
Dep.target = null; // 清空当前激活的 Watcher
return value;
}
update() {
const oldValue = this.value;
this.value = this.get();
this.cb.call(this.vm, this.value, oldValue); // 执行回调
}
}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const dep = new Dep(); // 为每个属性创建一个 Dep 实例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console.log(`Getting ${key}`);
dep.depend(); // 依赖收集
return val;
},
set(newVal) {
if (newVal === val) {
return;
}
console.log(`Setting ${key} to`, newVal);
val = newVal;
dep.notify(); // 派发更新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
// 示例
const data = { name: 'Vue', age: 3 };
const vm = {}; // 模拟 Vue 实例
Object.keys(data).forEach(key => {
defineReactive(vm, key, data[key]);
});
// 创建一个 Watcher,监听 vm.name
const watcher = new Watcher(vm, function() { return this.name; }, function(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name updated from ${oldValue} to ${newValue}`);
});
vm.name = 'Vue.js'; // 触发 setter,派发更新
让我们逐行分析关键代码:
-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这个函数将对象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属性。它会创建一个Dep
实例,并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定义getter
和setter
。 -
getter
:console.log(
Getting ${key}`);`: 这是一个调试语句,方便我们观察属性被读取的时机。dep.depend();
: 这是依赖收集的关键步骤。当getter
被调用时,会执行dep.depend()
方法。
-
dep.depend()
:if (Dep.target && !this.subs.includes(Dep.target))
: 首先判断Dep.target
是否存在,以及当前的Watcher
是否已经存在于subs
数组中。Dep.target
只有在Watcher
正在执行get()
方法时才会被设置。this.subs.push(Dep.target);
: 如果Dep.target
存在且不在subs
数组中,则将当前的Watcher
添加到subs
数组中。 这样,Dep
就知道这个Watcher
依赖于这个属性。
-
Watcher
:new Watcher(vm, function() { return this.name; }, function(newValue, oldValue) { ... });
: 创建了一个Watcher
实例,用于监听vm.name
属性的变化。this.get()
: 在Watcher
的构造函数中,会立即调用this.get()
方法,触发依赖收集。Dep.target = this;
: 在this.get()
方法中,首先将Dep.target
设置为当前的Watcher
实例。 这表示当前正在执行的Watcher
是这个Watcher
。const value = this.getter.call(this.vm, this.vm);
: 然后调用this.getter()
方法,读取vm.name
属性的值。 这会触发vm.name
的getter
,进而执行dep.depend()
方法,将当前的Watcher
添加到vm.name
的Dep
实例的subs
数组中。Dep.target = null;
: 最后,将Dep.target
设置为null
,表示当前的Watcher
执行完毕。
总结:getter
的依赖收集流程
Watcher
初始化时,会执行get()
方法,并将自身设置为Dep.target
。- 在
get()
方法中,会读取响应式属性的值,触发该属性的getter
。 getter
中会调用dep.depend()
方法,将Dep.target
(即当前的Watcher
) 添加到Dep
的subs
数组中。Watcher
执行完毕后,会将Dep.target
设置为null
。
通过这个过程,Vue 就知道了哪些 Watcher
依赖于哪些属性。
第三幕:派发更新 – setter
的雷霆手段
当响应式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setter
会被调用。 setter
的职责是通知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 Watcher
,让他们执行更新操作。
让我们继续分析上面的代码:
-
setter
:if (newVal === val) { return; }
: 首先判断新值和旧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直接返回,避免不必要的更新。console.log(
Setting ${key} to`, newVal);`: 这是一个调试语句,方便我们观察属性被设置的时机。val = newVal;
: 更新属性的值。dep.notify();
: 这是派发更新的关键步骤。当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会执行dep.notify()
方法。
-
dep.notify()
:this.subs.forEach(watcher => watcher.update());
: 遍历Dep
的subs
数组,依次调用每个Watcher
的update()
方法。
-
Watcher.update()
:const oldValue = this.value;
: 保存旧值this.value = this.get();
: 重新求值,触发新的依赖收集this.cb.call(this.vm, this.value, oldValue);
: 调用Watcher
的回调函数,执行更新操作。
总结:setter
的派发更新流程
- 当响应式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会触发该属性的
setter
。 setter
中会调用dep.notify()
方法,通知所有订阅者更新。dep.notify()
方法会遍历Dep
的subs
数组,依次调用每个Watcher
的update()
方法。Watcher.update()
方法会重新求值,并调用回调函数执行更新操作。
第四幕:深入剖析 – 表格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 getter
和 setter
在依赖收集和派发更新中的作用,我们用表格进行对比:
特性 | getter |
setter |
---|---|---|
触发时机 | 读取响应式属性的值时 | 设置响应式属性的值时 |
主要职责 | 依赖收集 | 派发更新 |
关键代码 | dep.depend() |
dep.notify() |
涉及的角色 | Dep , Watcher , target |
Dep , Watcher |
影响 | 建立属性与 Watcher 之间的依赖关系 |
通知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 Watcher 执行更新操作 |
作用 | 确定哪些 Watcher 需要监听该属性的变化 |
响应式系统更新视图的核心机制 |
第五幕:实际应用 – 模拟 Vue 组件更新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模拟一个简单的 Vue 组件更新过程:
// 模拟 Vue 组件
class MyComponent {
constructor(data) {
this.data = data;
Object.keys(this.data).forEach(key => {
defineReactive(this, key, this.data[key]);
});
this.render(); // 初始渲染
}
render() {
// 模拟 DOM 操作,更新视图
console.log('Rendering component with data:', this.name, this.age);
// 实际应用中,这里会操作 DOM,将数据渲染到视图上
}
}
// 创建一个组件实例
const component = new MyComponent({ name: 'Vue', age: 30 });
// 创建一个 Watcher,监听 name 属性的变化
new Watcher(component, function() { return this.name; }, function(newValue, oldValue) {
console.log('Name changed, re-rendering component');
this.render(); // 重新渲染组件
});
// 修改 name 属性,触发更新
component.name = 'Vue.js';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 MyComponent
类,它具有 name
和 age
两个响应式属性。 我们还创建了一个 Watcher
,监听 name
属性的变化。 当 name
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Watcher
会收到通知,并重新渲染组件。
第六幕:总结与展望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 Vue 2 中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 getter
和 setter
在依赖收集和派发更新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了解了 Dep
、Watcher
和 target
等关键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功能。
虽然 Vue 3 已经使用了 Proxy
替代了 Object.defineProperty
,但理解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原理对于理解 Vue 的响应式系统仍然至关重要。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Vue 的内部机制,从而编写更高效、更健壮的代码。
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聊 Vue 3 的 Proxy
响应式系统,看看它又有哪些新的“黑科技”。 感谢大家的观看,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