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靓仔靓女们,早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的"造物主"——createApp
。这玩意儿就像是 Vue 应用的“亚当和夏娃”,没有它,啥都没有。咱们的目标是扒开它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创造出一个 Vue 应用实例,并且启动那激动人心的渲染过程的。
一、开场白:createApp
是何方神圣?
首先,咱们得明确 createApp
的地位。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函数,它是 Vue 3 提供的一个全局 API,专门用来创建一个 Vue 应用实例。简单来说,你想要用 Vue 搞事情,就得先用 createApp
"捏"一个应用出来。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const app = createApp({
data() {
return {
message: 'Hello, Vue 3!'
}
},
template: '<h1>{{ message }}</h1>'
})
app.mount('#app')
上面的代码是最简单的 Vue 应用启动方式。createApp
接收一个组件选项对象(这里就是一个简单的对象,包含了 data
和 template
),然后返回一个应用实例 app
。最后,调用 app.mount('#app')
将应用挂载到页面上的 #app
元素。
二、深入源码:createApp
的秘密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源码(简化版,去掉了类型定义和一些不常用的逻辑,方便理解):
import {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setupComponent } from './component'
import { render } from './renderer'
export function createAppAPI(render) {
return function createApp(rootComponent, rootProps = null) {
const app = {
_component: rootComponent,
_props: rootProps,
_container: null,
mount(rootContainer) {
// 1. 创建组件实例
const instance = createComponentInstance(rootComponent, rootProps);
// 2. 准备组件环境 (setup)
setupComponent(instance);
// 3. 渲染组件 (patch -> mountComponent)
render(instance, rootContainer);
app._container = rootContainer; // 记录根容器
}
};
return app;
};
}
// 在 Vue 源码中,createAppAPI 会传入 render 函数
export const createApp = createAppAPI(render);
代码虽然不多,但信息量很大。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
-
createAppAPI(render)
:createApp
实际上是由createAppAPI
函数生成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将不同的渲染器(render
)传入,从而实现跨平台渲染(比如,可以渲染到浏览器,也可以渲染到 Native)。 这里传入的就是 Vue 3 的核心渲染器render
。 -
createApp(rootComponent, rootProps = null)
: 这才是我们真正调用的createApp
函数。它接收两个参数:rootComponent
:根组件,也就是你传给createApp
的那个组件选项对象。rootProps
:根组件的 props,可以用来传递一些初始数据。
-
应用实例
app
:createApp
函数的核心就是创建一个应用实例app
。这个app
对象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属性和方法:_component
:存储根组件。_props
:存储根组件的 props。_container
:存储挂载的目标容器。mount(rootContainer)
:最重要的方法,用来将应用挂载到指定的容器。
-
mount(rootContainer)
内部流程:mount
方法是整个应用启动的核心。它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创建组件实例 (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 根据根组件的选项对象,创建一个组件实例。这个实例包含了组件的状态、props、生命周期钩子等等。 我们稍后会深入分析createComponentInstance
。 -
准备组件环境 (
setupComponent
): 调用组件的setup
函数(如果有的话),处理 props、context、inject 等逻辑,并将setup
函数返回的值暴露给模板。setupComponent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我们稍后也会详细分析。 -
渲染组件 (
render
): 调用核心渲染器render
,将组件实例渲染到指定的容器。render
函数会将组件的模板编译成 VNode,然后将 VNode 转换成真实的 DOM 元素,并插入到容器中。
-
三、深入剖析:createComponentInstance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函数负责创建组件实例。组件实例是 Vue 3 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含了组件的所有信息和状态。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mponentInstance(vnode, parentComponent) {
const instance = {
vnode,
type: vnode.type, // 组件的选项对象
next: null, // 用于更新
appContext: null, // 应用上下文
parent: parentComponent,
provides: parentComponent ? parentComponent.provides : {}, // 继承父组件的provides
isMounted: false,
subTree: null, // vnode tree
emitsOptions: {}, // 组件的 emits 选项
emit: null, // 组件的 emit 方法
propsOptions: {}, // 组件的 props 选项
props: {}, // 组件的 props 数据
attrs: {}, // 组件的 attrs 数据
slots: {}, // 组件的 slots 数据
setupState: {}, // setup 返回的状态
setupContext: null, // setup 的 context
render: null, // 组件的渲染函数
exposed: {}, // 暴露给父组件的数据
isKeepAlive: false,
useCache: false
};
return instance;
}
这个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vnode
:组件的 VNode 对象。VNode 是 Vue 3 中用来描述 DOM 结构的一种数据结构。parentComponent
:父组件的实例。
函数返回一个组件实例 instance
。这个 instance
对象包含了非常多的属性,咱们挑几个重要的说一下:
vnode
:组件的 VNode 对象。type
:组件的选项对象,也就是你传给createApp
的那个对象。parent
:父组件的实例。provides
:用于 provide/inject 的数据。isMounted
:表示组件是否已经挂载。subTree
:组件渲染出来的 VNode 树。propsOptions
:组件的 props 选项。props
:组件的 props 数据。slots
:组件的 slots 数据。setupState
:setup
函数返回的状态。render
:组件的渲染函数。
可以看到,createComponentInstance
函数只是创建了一个空的组件实例,并没有做太多的初始化工作。真正的初始化工作是在 setupComponent
函数中完成的。
四、揭秘:setupComponent
setupComponent
函数负责准备组件的环境,包括处理 props、context、inject 等逻辑,并将 setup
函数返回的值暴露给模板。
import {
normalizePropsOptions,
normalizeEmitsOptions
} from './componentProps'
import { applyOptions } from './componentOptions'
import { initSlots } from './componentSlots'
import {
createComponentPublicInstance,
PublicInstanceProxyHandlers
} from './componentPublicInstance'
import { isFunction } from '@vue/shared'
export function setupComponent(instance) {
const { props, children } = instance.vnode
const isStateful = instance.isStateful = isFunction(instance.type) //函数组件还是对象组件
// 初始化 props
initProps(instance, props)
// 初始化 slots
initSlots(instance, children)
// 设置组件实例
const Component = instance.type
if (Component.setup) {
setCurrentInstance(instance);
const setupResult = Component.setup(instance.props, {
emit: instance.emit.bind(null, instance)
});
setCurrentInstance(null);
handleSetupResult(instance, setupResult);
} else {
finishComponentSetup(instance)
}
// 创建组件的公共实例 (Proxy)
instance.proxy = createComponentPublicInstance(instance, PublicInstanceProxyHandlers);
}
function initProps(instance, rawProps) {
const propsOptions = instance.type.props;
if (propsOptions) {
normalizePropsOptions(instance, propsOptions);
}
if (rawProps) {
for (const key in rawProps) {
const value = rawProps[key];
// TODO: validate props
instance.props[key] = value;
instance.attrs[key] = value;
}
}
}
function handleSetupResult(instance, setupResult) {
if (typeof setupResult === 'function') {
// setup 返回的是一个渲染函数
instance.render = setupResult;
} else if (typeof setupResult === 'object') {
// setup 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instance.setupState = setupResult;
}
finishComponentSetup(instance)
}
function finishComponentSetup(instance) {
const Component = instance.type;
if (!instance.render) {
// 如果没有 render 函数,则从 template 编译
if (!Component.render && Component.template) {
// TODO: compile template
}
instance.render = Component.render;
}
}
这个函数接收一个组件实例 instance
作为参数。它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
初始化 props (
initProps
): 根据组件的propsOptions
,对传入的props
进行处理。normalizePropsOptions
:规范化 props 选项,将不同的 props 定义方式统一成一种格式。- 将传入的
props
赋值给instance.props
和instance.attrs
。instance.props
存储的是声明过的 props,instance.attrs
存储的是未声明的 props。
-
初始化 slots (
initSlots
): 处理组件的 slots。 -
处理
setup
函数: 如果组件定义了setup
函数,则调用setup
函数。setCurrentInstance
:设置当前组件实例。 这使得在setup
函数中可以访问到当前组件实例。setup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props
:组件的 props 数据。context
:一个包含emit
、attrs
、slots
等属性的对象。
handleSetupResult
:处理setup
函数的返回值。- 如果
setup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函数,则将这个函数作为组件的render
函数。 - 如果
setup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对象,则将这个对象赋值给instance.setupState
。
- 如果
-
完成组件设置 (
finishComponentSetup
): 如果组件没有定义render
函数,则尝试从template
编译生成render
函数。 -
创建组件的公共实例 (
createComponentPublicInstance
): 创建一个 Proxy 对象,作为组件的公共实例。 这个 Proxy 对象拦截了对组件实例的访问,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比如访问props
、emit
等。
五、渲染启动:render
函数
render
函数是 Vue 3 的核心渲染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组件的 VNode 树转换成真实的 DOM 元素,并插入到指定的容器中。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 render
函数的流程:
- 创建或更新 VNode: 根据组件的状态,创建或更新 VNode 树。
- patch: 比较新旧 VNode 树,找出需要更新的 DOM 元素。
- mountComponent/processElement/processText: 根据 VNode 的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
mountComponent
:挂载组件。processElement
:处理元素节点。processText
:处理文本节点。
- 将 DOM 元素插入到容器中。
render
函数的实现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的 DOM 操作和优化技巧。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讲解了。
六、总结:createApp
的流程
用表格总结一下 createApp
的整个流程:
步骤 | 函数/方法 | 作用 |
---|---|---|
1. 创建应用实例 | createAppAPI(render) |
创建 createApp 函数,并将渲染器 render 注入。 |
2. 调用 createApp(rootComponent) |
createApp |
创建应用实例 app ,存储根组件和 props。 |
3. 调用 app.mount(rootContainer) |
app.mount |
启动应用挂载过程。 |
4. 创建组件实例 | createComponentInstance |
根据根组件的选项对象,创建一个组件实例 instance ,包含组件的状态、props、生命周期钩子等。 |
5. 准备组件环境 | setupComponent |
调用组件的 setup 函数(如果有的话),处理 props、context、inject 等逻辑,并将 setup 函数返回的值暴露给模板。 |
6. 初始化 props | initProps |
根据组件的 propsOptions ,对传入的 props 进行处理。 |
7. 初始化 slots | initSlots |
处理组件的 slots。 |
8. 处理 setup 函数 |
Component.setup |
调用组件的 setup 函数,获取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 |
9. 处理 setup 函数返回值 |
handleSetupResult |
根据 setup 函数的返回值,设置组件的 render 函数或 setupState 。 |
10. 完成组件设置 | finishComponentSetup |
如果组件没有定义 render 函数,则尝试从 template 编译生成 render 函数。 |
11. 创建组件的公共实例 | createComponentPublicInstance |
创建一个 Proxy 对象,作为组件的公共实例。 |
12. 渲染组件 | render |
将组件的 VNode 树转换成真实的 DOM 元素,并插入到指定的容器中。 |
七、总结
createApp
作为 Vue 3 应用的入口,其内部流程虽然涉及多个函数和复杂的逻辑,但核心目标是:
- 创建应用实例,保存根组件信息。
- 创建组件实例,初始化组件的状态和环境。
- 启动渲染过程,将组件渲染到页面上。
理解 createApp
的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Vue 3 的组件化机制和渲染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 Vue 3 开发应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 Vue 3 的其他源码。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