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 Vue 3 源码中 “ 的 CSS 作用域实现原理,特别是 `data-v-hash` 属性的生成和插入机制。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扒掉 Vue 3 的裤衩,哦不,是 <style scoped> 的面纱”讲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Vue 3 里 <style scoped> 背后那些你可能不曾注意的小秘密,特别是那个神秘的 data-v-hash 属性。

先说点题外话,很多人觉得 CSS 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写起来就像堆积木。但如果你真的深入了解一下 CSS 的各种特性,尤其是它和 JavaScript 之间的联动,你会发现这玩意儿一点也不简单。scoped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啥是 <style scoped>?为啥我们需要它?

简单来说,<style scoped> 就像是给你的 CSS 戴上了一副“局部变量”的眼镜。它确保你的样式只作用于当前组件,不会污染全局。想想一下,如果没有 scoped,你写个 CSS 类名 button,结果整个网站的按钮样式都乱了套,那得多尴尬!

用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template>
  <div class="container">
    <button class="button">Click Me</button>
  </div>
</template>

<style scoped>
.container {
  border: 1px solid red;
  padding: 10px;
}

.button {
  background-color: blue;
  color: white;
  padding: 5px 10px;
  border: none;
  cursor: pointer;
}
</style>

在这个例子里,只有这个组件内的 .container.button 会应用这些样式。 其他组件里的 .container.button 还是原来的样子,互不干扰。这就是 scoped 的魔力。

data-v-hash:幕后英雄闪亮登场

那么,Vue 是怎么做到让 CSS 只作用于当前组件的呢?答案就是 data-v-hash 属性。 Vue 在编译的时候,会给你的组件内的 HTML 元素和 CSS 规则都加上一个唯一的 data-v-hash 属性。这个 hash 值是根据组件的内容计算出来的,保证每个组件都不一样。

回到刚才的例子,经过 Vue 编译后,HTML 和 CSS 可能会变成这样(xxxx 是一个随机的 hash 值):

HTML:

<div class="container" data-v-xxxx>
  <button class="button" data-v-xxxx>Click Me</button>
</div>

CSS:

.container[data-v-xxxx] {
  border: 1px solid red;
  padding: 10px;
}

.button[data-v-xxxx] {
  background-color: blue;
  color: white;
  padding: 5px 10px;
  border: none;
  cursor: pointer;
}

注意看,HTML 元素和 CSS 选择器都被加上了 data-v-xxxx 属性。 这样,CSS 规则就只会作用于带有相同 data-v-xxxx 属性的 HTML 元素了。

data-v-hash 的生成过程:深入源码腹地

现在,我们来深入 Vue 3 的源码,看看 data-v-hash 是怎么生成的。 这一部分会涉及到 Vue 编译器的内部机制,可能会有点枯燥,但坚持住,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Vue 3 的编译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Parser (解析器): 将模板字符串解析成抽象语法树 (AST)。
  • Transformer (转换器): 遍历 AST,进行各种转换,例如添加 data-v-hash 属性。
  • Codegen (代码生成器): 将转换后的 AST 生成最终的渲染函数代码。

我们主要关注 Transformer 这个阶段,因为它负责添加 data-v-hash 属性。

具体来说,Transformer 会遍历 AST,找到 <style scoped> 标签,然后:

  1. 生成 Hash 值: 根据组件的内容 (通常是组件的文件路径和内容) 生成一个唯一的 hash 值。 这个 hash 值会作为 data-v-hash 属性的值。 Vue 3 使用的是 hash-sum 库来生成 hash 值。

    // 示例代码 (简化版)
    import { hash } from 'hash-sum';
    
    function generateScopedHash(filename, content) {
      const source = filename + content; // 将文件名和内容组合起来
      return hash(source); // 使用 hash-sum 生成 hash 值
    }
    
    // 实际 Vue 源码更加复杂,会考虑更多因素,例如 source map 等
  2. 修改 AST: Transformer 会修改 AST,给组件内的 HTML 元素和 CSS 选择器都加上 data-v-hash 属性。

    • HTML 元素: 对于每一个 HTML 元素节点,Transformer 会添加一个 attribute 节点,表示 data-v-hash 属性。

      // 示例代码 (简化版)
      function addScopedAttribute(node, hash) {
        if (node.type === 'Element') {
          node.props.push({
            type: 'Attribute',
            name: `data-v-${hash}`,
            value: true, // 属性值可以省略,或者设置为 true
          });
        }
      }
    • CSS 选择器: 对于每一个 CSS 选择器,Transformer 会在选择器的末尾加上 [data-v-hash]。 这需要解析 CSS 代码,然后修改 CSS 选择器的 AST。 Vue 使用了 PostCSS 库来解析和转换 CSS 代码。

      // 示例代码 (简化版)
      import postcss from 'postcss';
      
      function processScopedCSS(css, hash) {
        const ast = postcss.parse(css);
      
        ast.walkRules((rule) => {
          rule.selectors = rule.selectors.map((selector) => {
            return `${selector}[data-v-${hash}]`; // 在选择器末尾加上 [data-v-hash]
          });
        });
      
        return ast.toString(); // 将 AST 转换回 CSS 代码
      }
  3. 生成代码: Codegen 会根据修改后的 AST 生成最终的渲染函数代码。 渲染函数会在组件渲染的时候,将带有 data-v-hash 属性的 HTML 元素插入到 DOM 中。

data-v-hash 的插入机制:运行时渲染的秘密

data-v-hash 属性的插入并不是在编译时直接修改 HTML 模板,而是在运行时,通过 Vue 的虚拟 DOM (Virtual DOM) 和渲染函数来实现的。

  1. 虚拟 DOM: Vue 使用虚拟 DOM 来描述组件的 UI 结构。 虚拟 DOM 是一个 JavaScript 对象,它代表了真实的 DOM 树。

  2. 渲染函数: 渲染函数是一个 JavaScript 函数,它接收组件的数据作为参数,然后返回一个虚拟 DOM 树。

  3. Diff 算法: 当组件的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重新执行渲染函数,生成一个新的虚拟 DOM 树。 然后,Vue 会使用 Diff 算法来比较新旧两个虚拟 DOM 树,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4. 更新 DOM: 最后,Vue 会根据 Diff 算法的结果,更新真实的 DOM 树。 在更新 DOM 的过程中,Vue 会将 data-v-hash 属性添加到 HTML 元素上。

简单来说,data-v-hash 属性是在组件渲染的时候,通过 Vue 的虚拟 DOM 和渲染函数动态地插入到 HTML 元素中的。

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子组件: 如果一个组件包含子组件,那么子组件也会被加上自己的 data-v-hash 属性。 这样,父组件的样式就不会影响到子组件,反之亦然。

  • 深度选择器: 有时候,你可能需要在 <style scoped> 中使用深度选择器,例如 >>>/deep/::v-deep。 这些选择器可以穿透 scoped 的限制,允许你选择到子组件的元素。 但是,要谨慎使用深度选择器,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样式冲突。

  • 动态 CSS: 如果你使用了动态 CSS (例如,根据组件的数据来改变 CSS 样式),那么 Vue 会自动处理 data-v-hash 属性的更新。

总结

data-v-hash 属性是 Vue <style scoped> 实现的关键。 它通过在编译时给 HTML 元素和 CSS 选择器都加上唯一的 data-v-hash 属性,实现了 CSS 作用域隔离。 在运行时,Vue 通过虚拟 DOM 和渲染函数,将 data-v-hash 属性动态地插入到 HTML 元素中。

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整个过程:

阶段 步骤 涉及技术 作用
编译时 1. 解析模板,生成 AST。 2. 遍历 AST,找到 <style scoped> 标签。 3. 生成 Hash 值。 4. 修改 AST,给 HTML 元素和 CSS 选择器加上 data-v-hash 属性。 Parser, Transformer, Codegen, hash-sum, PostCSS 生成带有 data-v-hash 属性的 AST 和 CSS 代码,为运行时渲染做准备。
运行时 1. 执行渲染函数,生成虚拟 DOM 树。 2. 使用 Diff 算法比较新旧虚拟 DOM 树。 3. 更新 DOM,将 data-v-hash 属性添加到 HTML 元素上。 Virtual DOM, Render Function, Diff Algorithm 将带有 data-v-hash 属性的 HTML 元素插入到 DOM 中,实现 CSS 作用域隔离。

最后,来点彩蛋

其实,除了 data-v-hash 属性,还有一些其他的 CSS 作用域隔离方案,例如 CSS Modules、Shadow DOM 等。 这些方案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让你对 Vue <style scoped> 的实现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提问。

下次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Vue 的虚拟 DOM 和 Diff 算法,那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感谢大家的收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