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Vue 3 源码中如何将模板表达式(如 `{{ message }}`)编译为渲染函数中的 JavaScript 表达式。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来聊聊Vue 3源码里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模板表达式是怎么变成JavaScript表达式的。这就像变魔术一样,{{ message }} 嗖的一下就变成了能跑的JS代码,是不是有点好奇?别急,咱们慢慢拆解。

开场白:Vue的“乾坤大挪移”

Vue的模板编译,说白了,就是个“乾坤大挪移”的过程。它把我们写的模板,不管是HTML标签、指令还是那些花括号括起来的表达式,都一股脑儿地转换成JavaScript代码。而这个JavaScript代码,就是渲染函数(render function),专门负责生成虚拟DOM(Virtual DOM)。

模板表达式 {{ message }},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原材料”。我们想要在页面上显示message的值,但浏览器可不认识这玩意儿。所以,Vue必须把它翻译成浏览器能理解的JavaScript代码。

第一步: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

首先,编译器要做的就是把模板字符串拆解成一个个“token”。你可以把token想象成一个个独立的单词,比如:

  • <div>:标签开始
  • {{:表达式开始
  • message:标识符
  • }}:表达式结束
  • </div>:标签结束

这个过程就像英语老师把一个句子拆解成主语、谓语、宾语一样。Vue的词法分析器会识别出模板中的各种元素,并为它们打上标签。

第二步:语法分析(Syntactic Analysis)

有了token之后,编译器就要开始构建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AST)。AST就像一棵树,它用一种树状结构来表示模板的语法结构。

举个例子,对于模板 <div>{{ message }}</div>,生成的AST可能长这样:

{
  type: 'Root',
  children: [
    {
      type: 'Element',
      tag: 'div',
      children: [
        {
          type: 'Interpolation',
          content: {
            type: 'SimpleExpression',
            content: 'message',
            isStatic: false
          }
        }
      ]
    }
  ]
}
  • Root:根节点,代表整个模板
  • Element:元素节点,代表HTML标签(比如<div>
  • Interpolation:插值节点,代表{{ message }}这样的表达式
  • SimpleExpression:简单表达式节点,代表message这个变量

AST的作用是把模板的结构用一种计算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了AST,编译器就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后续的处理。

第三步:转换(Transformation)

转换阶段是整个编译过程的核心。它负责遍历AST,并对其中的节点进行转换,最终生成渲染函数所需的JavaScript代码。

对于插值节点 Interpolation,转换的目标就是把 {{ message }} 变成 _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这样的表达式。

  • _toDisplayString:一个Vue提供的辅助函数,用于把值转换成字符串,防止出现错误。
  • _ctx:渲染上下文,包含了组件实例的数据和方法。_ctx.message 就表示访问组件实例的message属性。

这个转换过程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识别插值节点: 遍历AST,找到类型为 Interpolation 的节点。
  2. 提取表达式: 从节点中提取出表达式的内容(比如message)。
  3. 生成JavaScript表达式: 使用辅助函数和渲染上下文,把表达式转换成JavaScript代码。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伪代码来表示:

function transformInterpolation(node) {
  if (node.type === 'Interpolation') {
    const expression = node.content.content; // 提取表达式内容,例如 "message"

    // 构建 JavaScript 表达式
    const jsExpression = `_toDisplayString(_ctx.${expression})`;

    // 替换 AST 节点
    node.content = {
      type: 'SimpleExpression',
      content: jsExpression,
      isStatic: false // 标记为动态表达式
    };
  }
}

这个伪代码展示了如何把插值节点转换成JavaScript表达式。实际的Vue源码要复杂得多,但核心思想是类似的。

第四步: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

代码生成阶段负责把转换后的AST转换成最终的渲染函数代码。它会遍历AST,并根据节点的类型生成相应的JavaScript代码。

对于上面的例子,最终生成的渲染函数代码可能长这样: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props, $setup, $data, $options) {
  return (_openBlock(), _createBlock("div", null, _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
  • _openBlock_createBlock:Vue提供的辅助函数,用于创建虚拟DOM节点。
  • _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我们之前生成的JavaScript表达式,用于显示message的值。

这个渲染函数会在组件渲染时被调用,生成对应的虚拟DOM节点,并最终更新到页面上。

深入源码:transformInterpolation函数的真面目

为了更好地理解转换过程,我们可以深入Vue 3的源码,看看transformInterpolation函数是如何实现的。

这个函数位于 packages/compiler-core/src/transforms/transformInterpolation.ts 文件中。它的核心代码如下:

import { NodeTransform } from '../transform'
import { NodeTypes } from '../ast'
import { createCallExpression, toDisplayString } from '../utils'

export const transformInterpolation: NodeTransform = (node, context) => {
  if (node.type === NodeTypes.INTERPOLATION) {
    node.content = createCallExpression(
      context.helper(toDisplayString),
      [node.content]
    )
  }
}
  • NodeTransform:一个类型定义,表示节点转换函数。
  • NodeTypes.INTERPOLATION:常量,表示插值节点的类型。
  • createCallExpression:一个辅助函数,用于创建函数调用表达式。
  • context.helper(toDisplayString):获取 _toDisplayString 辅助函数的引用。

这个函数首先判断节点类型是否为 INTERPOLATION,如果是,则调用 createCallExpression 函数创建一个函数调用表达式。这个表达式会调用 _toDisplayString 函数,并将插值节点的内容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createCallExpression 函数的实现如下:

import { CallExpression, ExpressionNode } from '../ast'
import { CREATE_ELEMENT_VNODE } from '../runtimeHelpers'

export function createCallExpression(
  callee: string | symbol,
  args: (string | symbol | ExpressionNode | CallExpression | undefined)[]
): CallExpression {
  return {
    type: 13 /* NodeTypes.CALL_EXPRESSION */,
    callee,
    arguments: args
  }
}

这个函数创建一个 CallExpression 节点,表示一个函数调用表达式。它接收两个参数:callee 表示被调用的函数名,args 表示函数的参数。

总结:模板表达式的“变形记”

总而言之,Vue 3把模板表达式转换成JavaScript表达式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词法分析: 把模板字符串拆解成token。
  2. 语法分析: 构建抽象语法树(AST)。
  3. 转换: 遍历AST,把插值节点转换成JavaScript表达式。
  4. 代码生成: 把转换后的AST转换成渲染函数代码。

用表格总结一下:

阶段 描述 涉及的数据结构/函数 示例
词法分析 将模板字符串分解成一个个的token。 Token <div>, {{, message, }}, </div>
语法分析 基于token构建抽象语法树(AST),表达模板的结构。 AST Node (Root, Element, Interpolation, SimpleExpression…) 参考前文的AST结构例子。
转换 遍历AST,将特定的节点(如插值节点)转换成JavaScript表达式。 transformInterpolation, createCallExpression, context.helper(toDisplayString) {{ message }} 转换为 _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代码生成 将转换后的AST生成可执行的JavaScript渲染函数。 _openBlock, _createBlock, _toDisplayString (都是runtimeHelpers)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props, $setup, $data, $options) { return (_openBlock(), _createBlock("div", null, _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

思考题:指令的转换

除了插值表达式,Vue还支持各种指令,比如 v-ifv-for 等。这些指令又是如何转换成JavaScript代码的呢?

提示:指令的转换比插值表达式更复杂,它涉及到更多的逻辑判断和代码生成。你可以参考Vue 3的源码,深入了解指令转换的实现细节。

结尾语:编译器的魅力

Vue的模板编译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过程。它充分利用了JavaScript的语法特性,把模板转换成高效可执行的代码。理解模板编译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Vue的运作机制,写出更高效的Vue代码。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