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早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SSR 应用里,如何搞一个通用的数据预取机制,顺带再把异步组件加载这块儿给安排明白了。这可是提升用户体验,优化 SEO 的关键一步啊!
第一部分:为啥要搞数据预取?
想象一下,你兴致勃勃地打开一个网站,结果白屏半天,页面上的数据才慢悠悠地加载出来,是不是瞬间就没了兴趣?这就是没有数据预取的锅。
在传统的 CSR(Client-Side Rendering,客户端渲染)应用里,浏览器先下载 HTML、CSS 和 JavaScript,然后 JavaScript 运行起来,再去请求数据,再把数据渲染到页面上。这个过程比较长,用户体验自然就打折扣了。
而 SSR(Server-Side Rendering,服务端渲染)应用,就是在服务器端先把数据请求回来,渲染成 HTML,再把这个 HTML 发送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就能直接显示内容,速度快多了。
但是,光有 SSR 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预取,确保在渲染 HTML 之前,所有需要的数据都已经准备就绪。这样才能真正发挥 SSR 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优化 SEO。
第二部分:数据预取的几种姿势
在 Vue SSR 应用里,数据预取的方式有很多种,咱们挑几种比较常见的来说说。
asyncData
选项
这是最经典,也是 Vue SSR 官方推荐的方式。在你的 Vue 组件里,你可以定义一个 asyncData
选项,这个选项是一个异步函数,会在服务器端执行,用来获取数据。
// 一个组件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post: null
}
},
asyncData({ store, route }) {
// 返回一个 Promise
return 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route.params.id })
},
mounted() {
// 客户端渲染时,如果数据已经存在,就直接使用,否则再请求一次
if (!this.post) {
this.$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this.$route.params.id })
}
},
watch: {
'$route' (to, from) {
if (to.params.id !== from.params.id) {
this.$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to.params.id })
}
}
},
computed: {
post() {
return this.$store.state.post
}
}
}
在这个例子里,asyncData
函数会从 Vuex store 里 dispatch 一个 fetchPost
action,获取文章数据。注意,asyncData
函数的返回值必须是一个 Promise。
asyncData
函数会在服务器端执行,并且会将返回的数据合并到组件的 data
选项里。这样,在服务器端渲染 HTML 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数据了。
serverPrefetch
钩子函数
这是 Vue 2.6+ 引入的一个新的钩子函数,专门用于服务器端数据预取。它的用法和 asyncData
类似,也是一个异步函数,会在服务器端执行。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post: null
}
},
serverPrefetch() {
return this.fetchPost()
},
mounted() {
if (!this.post) {
this.fetchPost()
}
},
watch: {
'$route' (to, from) {
if (to.params.id !== from.params.id) {
this.fetchPost()
}
}
},
computed: {
post() {
return this.$store.state.post
}
},
methods: {
async fetchPost() {
await this.$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this.$route.params.id })
this.post = this.$store.state.post
}
}
}
serverPrefetch
函数的返回值也必须是一个 Promise。
- 在路由守卫里预取数据
除了在组件里预取数据,我们还可以在路由守卫里预取数据。例如,在 beforeRouteEnter
路由守卫里,我们可以先获取数据,再进入组件。
const Post = {
template: `<div>{{ post.title }}</div>`,
computed: {
post() {
return this.$store.state.post
}
},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
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to.params.id }).then(() => {
next()
})
}
}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管理数据预取逻辑,避免在每个组件里都写重复的代码。
第三部分:通用数据预取机制的设计
上面介绍了三种数据预取的方式,但是每种方式都有一些局限性。例如,asyncData
只能在组件里使用,serverPrefetch
只能在 Vue 2.6+ 版本使用,路由守卫的方式比较分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通用的数据预取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 通用性: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包括组件、路由守卫、甚至是一些工具函数里。
- 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数据预取方式。
- 可维护性:代码应该简洁易懂,方便维护和扩展。
下面是一个通用的数据预取机制的示例:
// data-prefetch.js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function prefetch(context, fetchData) {
if (typeof fetchData !== 'function') {
console.warn('prefetch argument must be a function')
return Promise.resolve()
}
if (Vue.prototype.$isServer) {
// 服务器端
return fetchData(context)
} else {
// 客户端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if (context.store.state.hydrated) {
resolve() // 如果已经注水,则不重复请求
} else {
fetchData(context).then(() => {
context.store.commit('SET_HYDRATED', true); //客户端注水
resolve()
})
}
})
}
}
这个 prefetch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context
:一个包含 Vuex store、路由、请求上下文等信息的对象。fetchData
:一个异步函数,用来获取数据。
在服务器端,prefetch
函数会直接执行 fetchData
函数,并返回一个 Promise。在客户端,prefetch
函数会先判断是否已经注水(数据是否已经从服务器端传递过来),如果已经注水,则直接 resolve,否则执行 fetchData
函数,获取数据。
使用示例:
// 组件里使用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post: null
}
},
created() {
prefetch(this.$ssrContext, ({ store, route }) => {
return 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route.params.id })
}).then(() => {
this.post = this.$store.state.post
})
}
}
// 路由守卫里使用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prefetch({ store, route: to }, ({ store, route }) => {
return store.dispatch('fetchPost', { id: route.params.id })
}).then(() => {
next()
})
})
这个 prefetch
函数可以很方便地在组件和路由守卫里使用,而且代码也比较简洁易懂。
服务器端入口 (entry-server.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 createRouter } from './router'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store'
import { prefetch } from './data-prefetch'
export function createApp(context) {
// 创建 router 和 store 实例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 同步路由状态(route state)到 store
router.push(context.url)
const app = new Vue({
router,
store,
render: h => h(App)
})
// 暴露 app, router 和 store。
// 注意我们不是直接安装 router/store 实例,
// 而是返回 create 函数,
// 这样每次调用 createSSRApp 可以创建新鲜的实例。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outer.onReady(() => {
const matchedComponents = router.getMatchedComponents()
// 匹配不到的路由,执行 reject 函数,并返回 404
if (!matchedComponents.length) {
return reject({ code: 404 })
}
// 对所有匹配的路由组件调用 `asyncData()`
Promise.all(matchedComponents.map(({ asyncData }) => {
if(asyncData){
return asyncData({
store,
route: router.currentRoute
})
}
return Promise.resolve()
})).then(() => {
// 在所有预取钩子 resolve 后,
// store 已经填充入渲染应用所需的状态。
// 当我们将状态附加到上下文,
// 并且 `template` 选项用于 renderer 时,
// 状态将自动序列化为 `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并注入 HTML。
context.state = store.state
resolve(app)
}).catch(reject)
}, reject)
})
}
客户端入口 (entry-client.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app'
const { app, router, store } = createApp()
// 当使用 template 时,context.state 将被自动注入到 `window.__INITIAL_STATE__`。
if (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store.replaceState(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router.onReady(() => {
app.$mount('#app')
})
第四部分:异步组件加载的处理
在 Vue 应用里,我们经常会使用异步组件来优化性能。但是,在 SSR 应用里,异步组件的加载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在服务器端渲染 HTML 的时候,异步组件还没有加载完成,那么渲染出来的 HTML 就会缺少一些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服务器端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再进行渲染。
Vue SSR 提供了一个 resolve
函数,可以用来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
// 一个异步组件
const AsyncComponent = () => ({
// 需要加载的组件。应当是一个 Promise
component: import('./MyComponent.vue'),
// 加载中应当渲染的组件
loading: LoadingComponent,
// 出错时渲染的组件
error: ErrorComponent,
// 渲染组件之前需要等待的时间。默认:0
delay: 200,
// 如果提供了 timeout ,并且组件加载时间超过了设定值,
// 就会显示 error 组件。默认:Infinity
timeout: 3000
})
在服务器端,我们可以使用 resolve
函数来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
// 在服务器端入口文件里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app'
export function render(context)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reateApp(context).then(app => {
// 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
app.$router.onReady(() => {
const matchedComponents = app.$router.getMatchedComponents()
if (!matchedComponents.length) {
return reject({ code: 404 })
}
// 对所有匹配的路由组件调用 `asyncData()`
Promise.all(matchedComponents.map(({ asyncData }) => {
return asyncData && asyncData({
store: app.$store,
route: app.$router.currentRoute
})
})).then(() => {
// 在所有预取钩子 resolve 后,
// store 已经填充入渲染应用所需的状态。
// 当我们将状态附加到上下文,
// 并且 `template` 选项用于 renderer 时,
// 状态将自动序列化为 `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并注入 HTML。
context.state = app.$store.state
resolve(app)
}).catch(reject)
})
})
})
}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在 app.$router.onReady
回调函数里,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再进行数据预取和渲染。
第五部分:总结与注意事项
今天咱们聊了 Vue SSR 应用里数据预取的几种方式,以及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数据预取机制,还讨论了异步组件加载的处理。
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过度预取:不要预取不需要的数据,否则会浪费服务器资源,增加页面加载时间。
- 处理错误:在数据预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需要进行适当的错误处理。
- 缓存数据:对于一些不经常变化的数据,可以进行缓存,减少服务器压力。
- 数据注水/脱水 (Hydration/Dehydration):确保服务器端渲染的数据能够正确地传递到客户端,避免重复请求。
表格总结
特性 | 描述 | 优点 | 缺点 |
---|---|---|---|
asyncData |
在组件里定义,用于服务器端数据预取。 | 官方推荐,简单易用。 | 只能在组件里使用,需要配合 Vuex 使用。 |
serverPrefetch |
Vue 2.6+ 引入的钩子函数,用于服务器端数据预取。 | 使用灵活,可以直接访问组件实例。 | 只能在 Vue 2.6+ 版本使用。 |
路由守卫 | 在路由守卫里预取数据。 | 集中管理数据预取逻辑,避免重复代码。 | 代码分散,不易维护。 |
通用预取机制 | 自定义的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包括组件、路由守卫、甚至是一些工具函数里。 | 通用性强,灵活性高,可维护性好。 | 需要自己实现,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
异步组件加载处理 | 在服务器端等待异步组件加载完成,再进行渲染。 | 确保渲染出来的 HTML 包含所有内容,避免出现空白。 | 增加了服务器端渲染的时间。 |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数据预取是 Vue SSR 应用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搞明白了它,你的应用就能更快、更强、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