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 今天咱们聊聊 Vue 3 源码里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忽略的家伙——scheduler
队列。 这货是 Vue 3 性能优化的幕后英雄,专门负责任务的批处理和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咱今天就扒开它的裤衩,不对,是源码, 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顺便也吐槽一下它的一些小脾气。
一、Scheduler 是个啥? 为什么要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 scheduler
,当你连续修改了 10 个响应式数据,Vue 会傻乎乎地更新 DOM 10 次。 这就像你一口气吃 10 个包子,撑不死你算我输。 scheduler
的作用就是把这 10 次 DOM 更新合并成一次,让你一口气吃一个大馒头,舒服!
简单来说,scheduler
就是一个任务队列,负责收集所有需要执行的副作用函数(比如 DOM 更新),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批量执行它们。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 DOM 操作,提升性能。
二、Scheduler 的核心数据结构
scheduler
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核心数据结构:
queue
(数组): 这就是传说中的任务队列,用来存放待执行的副作用函数(effect)。flushPending
(boolean): 一个标志位,表示当前是否正在刷新队列。 就像一个开关,防止重复刷新。pendingPostFlushCbs
(数组): 用于存储需要在 DOM 更新之后执行的回调函数,例如nextTick
的回调。isInPreFlush
(boolean): 一个标志位,用于指示当前是否处于预刷新状态,主要用于处理组件的beforeUpdate
钩子。
三、Scheduler 的工作流程
scheduler
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 收集依赖 (effect): 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触发相关的 effect 函数。
- 加入队列 (queueJob):
queueJob
函数负责将 effect 函数加入queue
队列。 - 异步刷新 (queueFlush):
queueFlush
函数负责启动队列的刷新过程。 它会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 (microtask queue) 来异步执行刷新。 - 刷新队列 (flushJobs):
flushJobs
函数负责真正地执行队列中的所有 effect 函数。 它会按照一定的优先级顺序执行,并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 执行
postFlush
回调 (flushPostFlushCbs): 在 DOM 更新之后,flushPostFlushCbs
函数负责执行pendingPostFlushCbs
队列中的所有回调函数。
四、关键函数解析
-
queueJob(job)
这是将 effect 函数加入队列的关键函数。 它的源码大致如下:
let isFlushing = false let isFlushPending = false const queue: (Job | null)[] = [] let flushIndex = 0 const pendingPreFlushCbs: Function[] = [] let activePreFlushCbs: Function[] | null = null const pendingPostFlushCbs: Function[] = [] let activePostFlushCbs: Function[] | null = null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let currentFlushPromise: Promise<void> | null = null type Job = (...args: any[]) => any const RECURSION_LIMIT = 150 function queueJob(job: Job) { // the dedupe check is also used for pre-flush prevent recursion check. // 为了防止 job 重复加入队列,需要进行去重检查 if ( !queue.length || !queue.includes( job, isFlushing ? flushIndex + 1 : 0 // 如果正在刷新,则从 flushIndex + 1 开始查找 ) ) { 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
- 去重: 首先,它会检查
job
是否已经存在于队列中。 如果已经存在,则直接忽略,避免重复执行。 这是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 加入队列: 如果
job
不存在于队列中,则将其添加到queue
队列的末尾。 - 启动刷新: 最后,它会调用
queueFlush
函数来启动队列的刷新过程。
- 去重: 首先,它会检查
-
queueFlush()
queueFlush
函数负责启动队列的刷新过程。 它会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来异步执行刷新。 源码如下:function queueFlush() { if (!isFlushing && !isFlushPending) { isFlushPending = true currentFlushPromise = p.then(flushJobs) } }
- 防止重复刷新: 首先,它会检查
isFlushing
和isFlushPending
标志位,确保当前没有正在刷新或者已经有待刷新的任务。 - 启动微任务: 如果可以刷新,则将
flushJobs
函数放入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中。 这里使用了Promise.resolve().then()
来创建一个微任务。
- 防止重复刷新: 首先,它会检查
-
flushJobs()
flushJobs
函数是刷新队列的核心函数。 它负责真正地执行队列中的所有 effect 函数。 源码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一下:function flushJobs() { isFlushPending = false isFlushing = true let job // Sort queue before flush. // This ensures that: // 1. Components are updated from parent to child. (because parent is always // created before the child so its render effect is pushed into the // queue first) // 2. If a component is unmounted during a parent component's update, // its update can be skipped. queue.sort(comparator) // 排序 try { for (flushIndex = 0; flushIndex < queue.length; flushIndex++) { job = queue[flushIndex] if (job) { job() // 执行 effect 函数 } } } finally { flushIndex = 0 isFlushing = false queue.length = 0 currentFlushPromise = null if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flushPostFlushCbs() } } }
- 排序: 首先,它会对
queue
队列进行排序。 排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件的更新顺序是从父组件到子组件,以及在父组件更新过程中卸载的组件可以被跳过。 排序函数comparator
的具体实现比较复杂,涉及到组件的挂载顺序、更新优先级等因素。 - 执行 effect 函数: 然后,它会遍历
queue
队列,依次执行其中的 effect 函数。 - 清理状态: 最后,它会清理
isFlushing
标志位,清空queue
队列,并执行pendingPostFlushCbs
队列中的所有回调函数。
- 排序: 首先,它会对
-
flushPostFlushCbs()
flushPostFlushCbs
函数负责执行pendingPostFlushCbs
队列中的所有回调函数。 这些回调函数通常是在 DOM 更新之后需要执行的,比如nextTick
的回调。 源码如下:function flushPostFlushCbs() { if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const cbs = [...pendingPostFlushCbs] pendingPostFlushCbs.length = 0 for (let i = 0; i < cbs.length; i++) { cbs[i]() } } }
- 复制回调: 首先,它会复制
pendingPostFlushCbs
队列,防止在执行回调函数时,新的回调函数被添加到队列中,导致无限循环。 - 执行回调: 然后,它会遍历复制后的队列,依次执行其中的回调函数。
- 清空队列: 最后,它会清空
pendingPostFlushCbs
队列。
- 复制回调: 首先,它会复制
五、微任务队列的妙用
scheduler
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来实现异步刷新。 那么,什么是微任务队列? 它和宏任务队列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微任务队列是在当前宏任务执行完毕后,但在浏览器渲染之前执行的任务队列。 常见的微任务包括 Promise.then()
、MutationObserver
等。 宏任务则包括 setTimeout
、setInterval
、requestAnimationFrame
等。
scheduler
使用微任务队列的好处是:
- 更快的响应: 微任务的执行时机比宏任务更早,可以更快地触发 DOM 更新。
- 避免阻塞: 微任务的执行不会阻塞浏览器的渲染过程,可以保证页面的流畅性。
六、Scheduler 的优先级
scheduler
在执行 effect 函数时,会按照一定的优先级顺序执行。 优先级高的 effect 函数会先执行,优先级低的 effect 函数会后执行。 这样可以确保组件的更新顺序是从父组件到子组件,以及在父组件更新过程中卸载的组件可以被跳过。
优先级的判断主要体现在 comparator
函数中,它会比较两个 effect 函数的优先级,并返回一个数字,表示它们的相对顺序。 comparator
函数的具体实现比较复杂,涉及到组件的挂载顺序、更新优先级等因素。
七、Scheduler 的一些小脾气(坑)
scheduler
虽然很强大,但也有一些小脾气,需要我们注意:
- 递归更新: 如果在一个 effect 函数中修改了响应式数据,导致触发了新的 effect 函数,可能会导致递归更新。
scheduler
会通过RECURSION_LIMIT
来限制递归的深度,防止无限循环。 - 组件卸载: 如果在父组件更新过程中卸载了子组件,可能会导致子组件的 effect 函数被执行。
scheduler
会在执行 effect 函数之前,检查组件是否已经被卸载,如果已经被卸载,则跳过该 effect 函数。 nextTick
的坑: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会在 DOM 更新之后执行。 但是,如果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又修改了响应式数据,可能会导致重复的 DOM 更新。 因此,在使用nextTick
时,需要谨慎处理。
八、总结
scheduler
队列是 Vue 3 性能优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通过批处理任务和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实现了 DOM 更新的最小化,提升了页面的性能和流畅性。 理解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 Vue 应用,避免一些常见的性能问题。
九、代码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count.value++;
count.value++;
};
onMounted(() => {
console.log('Component mounted!');
});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当我们点击 "Increment" 按钮时,count.value
会被递增 3 次。 如果没有 scheduler
,DOM 会被更新 3 次。 但是,由于 scheduler
的存在,这 3 次更新会被合并成一次,从而减少了 DOM 操作。
表格总结
特性 | 描述 |
---|---|
任务队列 | 用于存放待执行的副作用函数 (effect)。 |
异步刷新 | 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 (microtask queue) 来异步执行刷新。 |
优先级 | 按照一定的优先级顺序执行 effect 函数,确保组件的更新顺序是从父组件到子组件。 |
去重 | 避免重复执行相同的 effect 函数,提升性能。 |
nextTick |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会在 DOM 更新之后执行。 |
递归限制 | 通过 RECURSION_LIMIT 来限制递归的深度,防止无限循环。 |
组件卸载 | 在执行 effect 函数之前,检查组件是否已经被卸载,如果已经被卸载,则跳过该 effect 函数。 |
pendingPostFlushCbs |
存放需要在DOM更新后执行的回调函数,例如nextTick 的回调。 |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对 Vue 3 的 scheduler
队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记住,性能优化没有银弹,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