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里一个非常酷炫的地方:Proxy
拦截器在 get
操作中如何一边“监视”你访问了哪些数据(依赖收集),一边又悄悄地把 ref
给你解包了(unwrap
)。这就像一个身手敏捷的管家,默默地帮你处理各种琐事,让你用起来倍感舒适。
一、前戏:Proxy
是个什么鬼?
在深入代码之前,咱们先简单回顾一下 Proxy
这个 ES6 的神器。Proxy
可以理解为目标对象的一个“代理”,你对目标对象的所有操作,都会先经过 Proxy
这层拦截器。通过设置不同的 handler,我们可以自定义这些操作的行为。
举个简单的例子:
const target = {
name: '张三',
age: 30
};
const handler = {
get(target, property, receiver) {
console.log(`有人想访问 ${property} 属性!`);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property, receiver);
},
set(target, property, value, receiver) {
console.log(`有人想修改 ${property} 属性为 ${value}!`);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property, value, receiver);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console.log(proxy.name); // 输出:有人想访问 name 属性! 张三
proxy.age = 35; // 输出:有人想修改 age 属性为 35!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创建了一个 Proxy
,拦截了 get
和 set
操作。每次访问或修改属性,都会先触发 handler
里的函数,打印一些信息。Reflect
对象提供了一套方法,用于执行与 Proxy
对象拦截的操作相对应的默认行为。
二、Vue 3 的响应式系统:reactive
和 ref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主要依赖于 reactive
和 ref
这两个 API。
-
reactive
: 用于将一个普通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对响应式对象的任何属性的访问和修改都会被追踪,并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触发视图更新。 -
ref
: 用于将一个值转换为响应式引用。它本质上是一个包含.value
属性的对象,对.value
的访问和修改会被追踪。ref
主要用于处理原始类型和需要手动控制响应性的情况。
咱们先来个简单的例子:
<template>
<div>
<p>Name: {{ state.name }}</p>
<p>Age: {{ age }}</p>
<button @click="updateData">Update Data</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ref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name: '李四',
age: 25
});
const age = ref(20);
const updateData = () => {
state.name = '王五';
age.value = 30;
};
</script>
在这个例子里,state
是一个响应式对象,age
是一个响应式引用。当我们点击按钮时,state.name
和 age.value
都会被更新,视图也会自动更新。
三、正题:get
操作的拦截与依赖收集
现在,咱们来深入 Vue 3 源码,看看 Proxy
是如何在 get
操作中实现依赖收集的。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使用了 track
函数来进行依赖收集。当访问一个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track
函数会被调用,将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通常是组件的渲染函数)添加到该属性的依赖列表中。
以下是简化后的 track
函数的实现:
// effect 栈,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 存储目标对象与其属性的依赖关系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function track(target, type, key) {
if (!activeEffect) {
return; // 如果没有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则不进行依赖收集
}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if (!dep.has(activeEffect)) {
dep.add(activeEffect);
activeEffect.deps.push(dep);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type,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如果没有依赖项,则不触发更新
}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return; // 如果没有该属性的依赖项,则不触发更新
}
const effectsToRun = new Set();
dep.forEach(effect => {
if (effect !== activeEffect) {
effectsToRun.add(effect);
}
});
effectsToRun.forEach(effect => effect.run());
}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effectFn = () => {
cleanup(effectFn);
activeEffect = effectFn;
const result = fn();
activeEffect = null;
return result;
};
effectFn.deps = [];
function cleanup(effectFn) {
for(let i=0;i<effectFn.deps.length;i++){
const dep = effectFn.deps[i];
dep.delete(effectFn);
}
effectFn.deps.length = 0;
}
effectFn.run = fn;
effectFn();
}
解释一下这段代码:
-
targetMap
: 这是一个WeakMap
,用于存储目标对象与其属性的依赖关系。key 是目标对象,value 是一个Map
,这个Map
的 key 是属性名,value 是一个Set
,存储了所有依赖该属性的 effect 函数。 -
activeEffect
: 这是一个全局变量,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在执行 effect 函数之前,activeEffect
会被设置为该 effect 函数,执行完毕后会被设置为null
。 -
track(target, type, key)
: 这个函数用于进行依赖收集。它接收三个参数:target
(目标对象)、type
(操作类型,例如GET
、SET
等)和key
(属性名)。如果activeEffect
不为null
,则说明当前正在执行 effect 函数,会将activeEffect
添加到target
的key
属性的依赖列表中。 -
trigger(target, type, key)
: 这个函数用于触发更新。当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发生变化时,会调用trigger
函数,它会找到该属性的所有依赖项,并执行这些依赖项对应的 effect 函数。 -
effect(fn)
: 这个函数用于创建一个 effect 函数。它接收一个函数fn
作为参数,并将fn
包装成一个 effect 函数。effect 函数会立即执行一次fn
,并在fn
中访问到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重新执行fn
。
现在,咱们来看看 Proxy
的 get
拦截器是如何使用 track
函数进行依赖收集的:
function createGetter(isReadonly = false, shallow = false) {
return function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if (!isReadonly) {
track(target, "get", key);
}
return res;
};
}
这个 createGetter
函数返回一个 get
拦截器函数。当访问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这个 get
拦截器函数会被调用。它首先使用 Reflect.get
获取属性值,然后调用 track
函数进行依赖收集,最后返回属性值。
四、ref
的自动解包(unwrap
)
除了依赖收集之外,Proxy
的 get
拦截器还需要负责 ref
的自动解包。也就是说,当访问一个响应式对象的属性,并且该属性的值是一个 ref
时,get
拦截器需要自动返回 ref.value
,而不是 ref
对象本身。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在 get
拦截器中判断属性值是否是一个 ref
,如果是,则返回 ref.value
。
以下是修改后的 createGetter
函数的实现:
import { isRef } from './ref';
function createGetter(isReadonly = false, shallow = false) {
return function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if (isRef(res)) {
// unwrap ref
return res.value;
}
if (!isReadonly) {
track(target, "get", key);
}
return res;
};
}
在这个修改后的 createGetter
函数中,我们首先使用 isRef
函数判断属性值是否是一个 ref
。如果是,则返回 res.value
,否则返回 res
。
isRef
函数的实现很简单:
export function isRef(value) {
return !!(value && value.__v_isRef);
}
这个函数只是简单地判断对象是否具有 __v_isRef
属性,如果有,则说明它是一个 ref
。
为了让 isRef
函数能够正常工作,我们需要在创建 ref
对象时,给它添加一个 __v_isRef
属性:
export function ref(value) {
const refObject = {
__v_isRef: true,
get value() {
track(refObject, "get", "value");
return 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
value = newValue;
trigger(refObject, "set", "value");
}
};
return refObject;
}
在这个 ref
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 __v_isRef
属性的对象,并将 value
属性设置为一个 getter 和 setter。在 getter 中,我们调用 track
函数进行依赖收集,在 setter 中,我们调用 trigger
函数触发更新。
五、总结
现在,咱们来总结一下 Proxy
拦截器在 get
操作中是如何同时实现依赖收集和 ref
的自动解包的:
- 当访问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
Proxy
的get
拦截器会被调用。 get
拦截器首先使用Reflect.get
获取属性值。get
拦截器判断属性值是否是一个ref
,如果是,则返回ref.value
。get
拦截器调用track
函数进行依赖收集。get
拦截器返回属性值。
通过这种方式,Proxy
拦截器既实现了依赖收集,又实现了 ref
的自动解包,让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更加强大和易用。
六、代码示例:完整版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完整的代码示例放在下面:
// reactivity.js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 存储目标对象与其属性的依赖关系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function track(target, type, key) {
if (!activeEffect) {
return; // 如果没有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则不进行依赖收集
}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if (!dep.has(activeEffect)) {
dep.add(activeEffect);
activeEffect.deps.push(dep);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type,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如果没有依赖项,则不触发更新
}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return; // 如果没有该属性的依赖项,则不触发更新
}
const effectsToRun = new Set();
dep.forEach(effect => {
if (effect !== activeEffect) {
effectsToRun.add(effect);
}
});
effectsToRun.forEach(effect => effect.run());
}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effectFn = () => {
cleanup(effectFn);
activeEffect = effectFn;
const result = fn();
activeEffect = null;
return result;
};
effectFn.deps = [];
function cleanup(effectFn) {
for(let i=0;i<effectFn.deps.length;i++){
const dep = effectFn.deps[i];
dep.delete(effectFn);
}
effectFn.deps.length = 0;
}
effectFn.run = fn;
effectFn();
}
function isRef(value) {
return !!(value && value.__v_isRef);
}
function ref(value) {
const refObject = {
__v_isRef: true,
get value() {
track(refObject, "get", "value");
return 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
value = newValue;
trigger(refObject, "set", "value");
}
};
return refObject;
}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if (isRef(res)) {
// unwrap ref
return res.value;
}
track(target, "get", key);
return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trigger(target, "set", key);
return result;
}
});
}
// main.js
const state = reactive({
name: '李四',
age: ref(25)
});
effect(() => {
console.log(`Name: ${state.name}, Age: ${state.age}`);
});
state.name = '王五';
state.age = 30;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 track
、trigger
、effect
、isRef
、ref
和 reactive
函数。然后,我们使用 reactive
函数创建了一个响应式对象 state
,其中 age
属性是一个 ref
。最后,我们使用 effect
函数创建了一个 effect 函数,用于打印 state.name
和 state.age
。
当我们修改 state.name
和 state.age
时,effect 函数会自动重新执行,打印新的值。
七、进阶思考
-
shallowReactive
和readonly
: Vue 3 还提供了shallowReactive
和readonly
两个 API。shallowReactive
只会对对象的顶层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而readonly
会使对象变为只读的。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createGetter
函数中添加对shallow
和isReadonly
的处理。 -
性能优化: 依赖收集和触发更新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性能。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对依赖收集和触发更新进行优化,例如使用更高效的数据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更新等。
-
与 Composition API 的结合: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与 Composition API 紧密结合。你可以尝试使用 Composition API 来编写更灵活和可维护的组件。
八、总结的总结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对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记住,理解源码是提升技术水平的关键,希望大家能够多多阅读源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