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 WordPress `WP_User` 类源码:魔术方法 `__get()` 实现动态用户元数据访问。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WordPress 里面的一个“老司机”——WP_User 类,特别是它里面那个神出鬼没的 __get() 魔术方法。 别看这名字挺唬人,其实它的作用就是帮你用更简洁的方式拿到用户的各种信息,尤其是那些藏在用户元数据里的宝贝。

咱们先来热个身,了解一下 WP_User 类是个啥。

WP_User 类:用户的“代言人”

WP_User 类是 WordPress 里面的一个核心类,它代表了一个用户。 只要你想获取、修改、或者删除一个用户的信息,几乎都得跟它打交道。 比如,你要拿到用户的昵称、邮箱、注册时间等等,都可以通过 WP_User 类的实例来完成。

// 通过 ID 获取用户对象
$user = get_user_by( 'id', 1 ); // 获取 ID 为 1 的用户

if ( $user ) {
  echo '用户名:' . $user->user_login . '<br>';
  echo '邮箱:' . $user->user_email . '<br>';
} else {
  echo '用户不存在';
}

这段代码很简单,就是用 get_user_by() 函数通过用户 ID 获取 WP_User 对象,然后通过对象的属性(比如 $user->user_login$user->user_email)来获取用户的用户名和邮箱。

但是!问题来了,WordPress 里面除了这些“官方”属性之外,还有很多用户自定义的信息,都藏在用户元数据(User Meta)里面。 那怎么拿到这些元数据呢? 这就要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__get() 魔术方法了。

__get():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棒

__get() 是 PHP 的一个魔术方法。 啥叫魔术方法? 就是 PHP 预先定义好的一些特殊方法,当你以特定的方式访问对象时,它们会被自动调用。 __get() 就是其中之一,它会在你访问一个不存在或不可访问的属性时被触发。

举个例子:

class MyClass {
  private $data = ['name' => '张三', 'age' => 30];

  public function __get($property) {
    if (array_key_exists($property, $this->data)) {
      return $this->data[$property];
    } else {
      return null; // 或者抛出一个异常
    }
  }
}

$obj = new MyClass();
echo $obj->name; // 输出:张三
echo $obj->age;  // 输出:30
echo $obj->address; // 输出:null

在这个例子中,MyClass 类里面有一个私有的 $data 数组,存储了一些数据。 当我们尝试访问 $obj->name$obj->age 时,由于这两个属性在类中不存在,所以 PHP 会自动调用 __get() 方法。 __get() 方法检查 $data 数组中是否存在对应的键,如果存在就返回对应的值,否则返回 null

WP_User 类的 __get():访问用户元数据的秘密通道

WP_User 类中,__get() 方法的作用就是让你能够像访问普通属性一样,访问用户的元数据。 它的实现大概是这样的(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简化了一些代码):

class WP_User {
  public $data;  // 用户数据,比如 user_login, user_email 等
  public $ID;    // 用户 ID

  public function __get( $key ) {
    // 1. 检查是否是内置属性,如果是,直接返回
    if ( isset( $this->data->$key ) ) {
      return $this->data->$key;
    }

    // 2. 如果不是内置属性,尝试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
    $value = get_user_meta( $this->ID, $key, true ); // 第三个参数 true 表示返回单个值

    // 3. 返回获取到的值
    return $value;
  }
}

这段代码做了三件事:

  1. 检查是否是内置属性: 先看看你要访问的属性是不是 WP_User 类自身定义的属性,比如 user_loginuser_email 这些。 如果是,就直接返回。
  2. 尝试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 如果不是内置属性,就用 get_user_meta() 函数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 get_user_meta() 函数是 WordPress 提供的一个用于获取用户元数据的函数,它需要三个参数:用户 ID、元数据键名、以及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返回单个值。
  3. 返回获取到的值: 把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到的值返回。

有了这个 __get() 方法,你就可以这样访问用户的元数据了:

$user = get_user_by( 'id', 1 );

// 假设用户元数据中有一个键名为 'nickname' 的数据
$nickname = $user->nickname; // 相当于调用了 get_user_meta( 1, 'nickname', true );

echo '昵称:' . $nickname;

是不是很方便? 你不用每次都调用 get_user_meta() 函数,直接像访问普通属性一样访问就行了。

深入剖析 WP_User 类的 __get() 方法

现在,咱们来更深入地剖析一下 WP_User 类的 __get() 方法,看看它在实际代码中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找到 WP_User 类的定义。 你可以在 WordPress 的 wp-includes/class-wp-user.php 文件中找到它。 然后,找到 __get() 方法的定义。 你会发现,实际的代码比我上面简化后的代码要复杂一些,因为它还考虑了一些其他情况,比如缓存、插件的钩子等等。

下面是 WP_User 类中 __get() 方法的简化版(去掉了部分代码,只保留了核心逻辑):

/**
 * Magic method for accessing custom fields.
 *
 * @since 2.0.0
 *
 * @param string $key Key to search for.
 * @return mixed The field value if found, null otherwise.
 */
public function __get( $key ) {
  if ( isset( $this->data->$key ) ) {
    return $this->data->$key;
  }

  if ( 'filter' === $key ) {
    return $this->filter;
  }

  if ( isset( $this->$key ) ) {
    return $this->$key;
  }

  // Back compat for subscribers.
  if ( 'level' === $key && 'subscriber' === $this->roles[0] ) {
    return 0;
  }

  $value = get_user_meta( $this->ID, $key, true );

  if ( $value ) {
    $this->$key = $value; // Store the value in the object for future use.
  }

  return $value;
}

这个代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检查 $this->data 还是先检查 $this->data 属性,看看是否存在对应的键。 $this->data 存储的是用户的基本信息,比如用户名、邮箱等等。
  2. 检查 $this->filter 检查 $key 是否是 filter。 这个属性用于存储用户的过滤信息,一般情况下不会用到。
  3. 检查 $this->$key 检查对象本身是否存在 $key 属性。 这主要是为了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插件动态添加的属性。
  4. 兼容性处理: 对订阅者角色(subscriber)的 level 属性进行兼容性处理。 在 WordPress 的早期版本中,level 属性用于表示用户的权限级别,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5. 获取用户元数据: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满足,就调用 get_user_meta() 函数获取用户元数据。
  6. 缓存结果: 如果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到了值,就把这个值存储到对象本身,以便下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对象中获取,提高性能。 这就是 $this->$key = $value; 这行代码的作用。
  7. 返回结果: 返回获取到的值。

__get() 的优点和缺点

__get() 方法的优点很明显:

  • 简化代码: 让你能够用更简洁的方式访问用户的元数据,不用每次都调用 get_user_meta() 函数。
  • 提高可读性: 代码更加易读,更容易理解。

但是,__get() 方法也有一些缺点:

  • 性能问题: 每次访问不存在的属性都会触发 __get() 方法,这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 虽然 WP_User 类在 __get() 方法中对结果进行了缓存,但是第一次访问仍然需要调用 get_user_meta() 函数。
  • 可维护性问题: 由于 __get() 方法会拦截所有对不存在属性的访问,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例如,如果你不小心写错了属性名,__get() 方法会尝试从用户元数据中获取,而不会报错,这可能会让你很难找到问题所在。

最佳实践:如何正确使用 __get()

为了避免 __get() 方法带来的问题,你应该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明确知道你要访问的属性是否存在: 在使用 __get() 方法之前,最好先确认你要访问的属性是否存在。 你可以使用 metadata_exists( 'user', $user->ID, $key ) 函数来检查用户元数据中是否存在某个键。
  • 避免过度使用: 不要过度依赖 __get() 方法。 如果你的代码中经常需要访问同一个用户元数据,最好将其缓存起来,避免重复调用 get_user_meta() 函数。
  • 使用明确的方法: 对于一些常用的用户元数据,最好使用明确的方法来访问。 例如,你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用于获取用户昵称的方法:
class WP_User {
  // ...

  public function get_nickname() {
    return get_user_meta( $this->ID, 'nickname', true );
  }

  // ...
}

$user = get_user_by( 'id', 1 );
$nickname = $user->get_nickname(); // 使用明确的方法获取昵称

echo '昵称:' . $nickname;

这样做的好处是,代码更加清晰易懂,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访问用户元数据的方式。

总结

WP_User 类的 __get() 方法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它可以让你用更简洁的方式访问用户的元数据。 但是,在使用 __get() 方法时,你需要注意性能和可维护性问题,并遵循最佳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避免潜在的风险。

希望今天的讲座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理解源码是提升编程能力的关键, 只有深入了解 WordPress 的内部机制,才能写出更高效、更健壮的代码。 感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