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WordPress `WP_Site_Query` 类源码:多站点模式下子站点的查询实现。

各位,今天咱们来聊聊 WordPress 多站点模式下子站点的查询,主要围绕 WP_Site_Query 这个类展开。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个数据库查询工具,专门用来找多站点网络中的各个站点。别怕,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你听完之后,也能对着源码指点江山。

开场白:多站点是个啥?为什么要查站点?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连锁餐厅,每个分店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你又想在一个后台管理所有的分店信息。WordPress 多站点模式就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它允许你用一个 WordPress 安装管理多个站点,这些站点共享核心代码,但拥有各自的数据库表、主题、插件和用户。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当你需要批量管理这些站点,比如修改某个设置、统计数据等等,就需要一个工具来查询这些站点的信息。WP_Site_Query 就是干这个的。

WP_Site_Query 类:你的站点查询利器

这个类位于 wp-includes/class-wp-site-query.php 文件中,是 WordPress 提供的一个专门用于查询站点的类。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你设定的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符合条件的站点信息,并返回一个包含站点对象的数组。

基本用法:简单粗暴的查询

最简单的用法就是直接 new 一个 WP_Site_Query 对象,然后调用 get_sites() 方法获取所有站点:

$site_query = new WP_Site_Query();
$sites = $site_query->get_sites();

if ( ! empty( $sites ) ) {
    foreach ( $sites as $site ) {
        echo '站点 ID: ' . $site->id . '<br>';
        echo '站点域名: ' . $site->domain . '<br>';
        echo '站点路径: ' . $site->path . '<br>';
        echo '<hr>';
    }
} else {
    echo '没有找到任何站点。';
}

这段代码会输出你多站点网络中的所有站点的信息。是不是很简单?

深入源码:WP_Site_Query 的构造函数和查询参数

WP_Site_Query 类的核心在于它的构造函数和查询参数。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参数 $query,它是一个数组,包含了各种查询条件。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查询参数:

参数名 类型 描述
number int 查询的站点数量。默认值为空,表示查询所有站点。
offset int 查询结果的偏移量。用于分页。
orderby string 排序字段。可以是 iddomainpathregisteredlast_updatedblog_id (主站点的 blog_id) 或 site_id。 默认值为 domain
order string 排序方式。可以是 ASC(升序)或 DESC(降序)。默认值为 ASC
search string 搜索关键词。会搜索站点的域名和路径。
network_id int 指定网络 ID。如果你的 WordPress 安装了多个网络,可以使用这个参数指定查询哪个网络下的站点。默认值为当前网络 ID。
public mixed 是否是公共站点。可以设置为 1(公共站点)、0(非公共站点)或 null(忽略此条件)。
archived mixed 是否是已存档的站点。可以设置为 1(已存档站点)、0(未存档站点)或 null(忽略此条件)。
spam mixed 是否是垃圾站点。可以设置为 1(垃圾站点)、0(非垃圾站点)或 null(忽略此条件)。
deleted mixed 是否是已删除的站点。可以设置为 1(已删除站点)、0(未删除站点)或 null(忽略此条件)。
site__in array 一个包含站点 ID 的数组。只查询这些 ID 的站点。
site__not_in array 一个包含站点 ID 的数组。排除这些 ID 的站点。
domain string 精确匹配站点域名。
path string 精确匹配站点路径。
blog_id int 主站点的 blog_id,用于关联站点。
last_updated string 一个日期字符串,用于过滤最后更新时间,可以配合 date_query 使用,比如 'last_updated' => '2023-10-26' 或者 'last_updated' => array('after' => '2023-10-20', 'before' => '2023-10-27')
date_query array 更复杂的日期查询,用于过滤站点的注册日期,例如查询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注册的站点。
lang_id int 站点的语言ID,如果是使用类似Polylang插件实现多语言站点,则可以根据语言ID进行筛选。
fields string 返回的数据字段。可以是 'ids'(只返回站点 ID)、'' (空字符串,返回完整的 WP_Site 对象)、'id=>parent' (返回站点 ID 和父站点 ID 的关联数组),或者 'all'(返回所有字段)。 默认值是空字符串。

现在,我们来举几个例子,看看如何使用这些参数:

// 查询前 5 个域名包含 "example" 的站点,按照域名降序排列
$args = array(
    'number'  => 5,
    'search'  => 'example',
    'orderby' => 'domain',
    'order'   => 'DESC',
);

$site_query = new WP_Site_Query( $args );
$sites = $site_query->get_sites();

// 查询 ID 为 1, 3, 5 的站点
$args = array(
    'site__in' => array( 1, 3, 5 ),
);

$site_query = new WP_Site_Query( $args );
$sites = $site_query->get_sites();

// 查询所有公共站点
$args = array(
    'public' => 1,
);

$site_query = new WP_Site_Query( $args );
$sites = $site_query->get_sites();

源码剖析:prepare_query() 方法

prepare_query() 方法是 WP_Site_Query 类的核心方法之一,它负责将我们传入的查询参数转换成 SQL 查询语句。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法都做了些什么:

  1. 处理 network_id: 如果指定了 network_id,就在 SQL 语句中添加 network_id = %d 的条件。
  2. 处理 site__insite__not_in: 如果指定了这两个参数,就把它们转换成 id IN (...)id NOT IN (...) 的 SQL 条件。
  3. 处理 domainpath: 如果指定了这两个参数,就添加 domain = %spath = %s 的条件。
  4. 处理 search: 如果指定了 search 参数,就构建一个 (domain LIKE %s OR path LIKE %s) 的 SQL 条件。
  5. 处理 public, archived, spam, deleted: 这些参数的处理方式类似,都是根据参数值添加相应的 SQL 条件。
  6. 处理 date_query: 使用 WP_Date_Query 类来处理日期查询,将日期查询参数转换成 SQL 条件。
  7. 构建 orderbyorder: 根据 orderbyorder 参数,构建 SQL 语句的 ORDER BY 部分。

源码剖析:get_sites() 方法

get_sites() 方法负责执行 SQL 查询,并返回查询结果。它的主要步骤如下:

  1. 构建 SQL 查询语句: 调用 prepare_query() 方法,生成完整的 SQL 查询语句。
  2. 执行查询: 使用 $wpdb->get_results() 方法执行 SQL 查询。
  3. 处理查询结果: 根据 fields 参数的值,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如果 fields'ids',就只返回站点 ID 的数组;如果是空字符串,就返回 WP_Site 对象的数组。

自定义查询:使用 pre_get_sites 过滤器

WordPress 提供了一个 pre_get_sites 过滤器,允许我们在 WP_Site_Query 执行查询之前,修改查询参数。这为我们自定义查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过滤器来添加自定义的 SQL 条件:

add_filter( 'pre_get_sites', 'my_custom_site_query' );

function my_custom_site_query( $query ) {
    global $wpdb;

    // 添加自定义的 SQL 条件
    $query->query_where .= " AND {$wpdb->sitemeta}.meta_key = 'my_custom_meta_key' AND {$wpdb->sitemeta}.meta_value = 'my_custom_meta_value'";

    // 确保 sitemeta 表被 JOINED
    $query->query_from .= " INNER JOIN {$wpdb->sitemeta} ON {$wpdb->sites}.id = {$wpdb->sitemeta}.site_id";

    return $query;
}

这段代码会在查询站点时,添加一个自定义的 SQL 条件,只查询 sitemeta 表中 meta_key'my_custom_meta_key'meta_value'my_custom_meta_value' 的站点。

高级用法:结合缓存优化查询性能

在多站点环境中,站点数量可能会非常庞大,频繁的数据库查询会严重影响性能。为了提高查询性能,我们可以使用 WordPress 的对象缓存 API 来缓存查询结果。

function get_cached_sites( $args ) {
    $cache_key = 'my_site_query_' . md5( serialize( $args ) );
    $sites = wp_cache_get( $cache_key, 'my_site_query' );

    if ( false === $sites ) {
        $site_query = new WP_Site_Query( $args );
        $sites = $site_query->get_sites();

        wp_cache_set( $cache_key, $sites, 'my_site_query', 3600 ); // 缓存 1 小时
    }

    return $sites;
}

// 使用缓存的查询
$args = array(
    'number' => 10,
);

$sites = get_cached_sites( $args );

这段代码会将查询结果缓存 1 小时,下次查询相同的条件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避免重复查询数据库。

总结:WP_Site_Query 的强大之处

WP_Site_Query 类是 WordPress 多站点模式下查询站点的强大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参数,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查询需求。通过深入理解 WP_Site_Query 的源码,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来管理多站点网络,提高开发效率。

灵魂拷问:

  1. WP_Site_Query 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列举几个常用的查询参数,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3. 如何使用 pre_get_sites 过滤器自定义查询?
  4. 如何使用缓存优化查询性能?

希望今天的讲解对你有所帮助。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