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区块解剖师!今天咱们来聊聊 WordPress 里一个非常实用的函数: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它就像一个区块雷达,专门用来探测你的文章里有没有 Gutenberg 区块的痕迹。
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始解剖它,看看它是怎么运作的!
一、为什么要判断有没有 Gutenberg 区块?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网站的开发者,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来加载不同的样式或者脚本。比如,如果文章里有 Gutenberg 区块,你可能需要加载 Gutenberg 相关的 CSS 和 JavaScript 文件,如果没有,就可以省掉这部分资源,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又或者,你需要对老的经典编辑器文章和新的 Gutenberg 文章做一些兼容性处理,这时,判断文章里有没有 Gutenberg 区块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的源码
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函数的真面目(这是 WordPress 官方提供的代码,我们主要分析其逻辑):
<?php
/**
* Checks if the content contains block(s).
*
* @since 5.0.0
*
* @param mixed $content Content to test. May be post content or string.
* @return bool Whether the content contains block(s).
*/
function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content ) {
if ( ! is_string( $content ) ) {
return false;
}
return false !== strpos( $content, '<!-- wp:' );
}
是不是很简单?简单到让你觉得是不是被骗了?别急,简单背后蕴藏着巧妙的逻辑。
三、源码解读:一行代码的奥秘
让我们逐行解读这段代码:
-
function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content )
: 定义了一个名为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的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content
,这个参数就是我们要检查的文章内容。 -
if ( ! is_string( $content ) ) { return false; }
: 这是一个类型检查。如果传入的$content
不是字符串,那直接返回false
。毕竟,我们也没法从一个数字或者数组里找到区块。 -
return false !== strpos( $content, '<!-- wp:' );
: 这才是核心的一行代码!它使用了 PHP 的strpos()
函数,在$content
中查找'<!-- wp:'
这个字符串。strpos( $content, '<!-- wp:' )
:strpos()
函数的作用是在字符串$content
中查找'<!-- wp:'
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如果找到了,就返回该位置的索引(从 0 开始);如果没找到,就返回false
。false !== ...
: 这里使用了严格不等于运算符!==
,来判断strpos()
的返回值是否不等于false
。 为什么要用!==
而不是!=
呢? 因为strpos()
返回的位置索引可能是0
,而0 != false
的结果是false
, 这会导致误判。 使用!==
可以确保只有当strpos()
确实返回false
时,才返回false
。
四、 '<!-- wp:'
是什么? 为什么用它来判断区块?
'<!-- wp:'
是 Gutenberg 区块的起始标记。每一个 Gutenberg 区块在文章内容中,都会以这个标记开头。例如:
<!-- wp:paragraph -->
<p>这是一个段落区块。</p>
<!-- /wp:paragraph -->
所以,只要文章内容中包含 '<!-- wp:'
,就说明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
五、实例演示:代码实战
让我们来写一段代码,演示一下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的用法:
<?php
// 假设这是从数据库里取出来的文章内容
$content_with_blocks = '<h1>文章标题</h1><!-- wp:paragraph --><p>这是一个段落区块。</p><!-- /wp:paragraph -->';
$content_without_blocks = '<h1>文章标题</h1><p>这是一个普通的 HTML 段落。</p>';
// 使用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判断文章内容是否包含 Gutenberg 区块
if (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content_with_blocks ) ) {
echo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n";
} else {
echo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n";
}
if (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content_without_blocks ) ) {
echo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n";
} else {
echo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n";
}
?>
这段代码的输出结果应该是: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
六、更复杂的场景:处理转义字符
有时候,文章内容中的 '<!-- wp:'
可能会被转义成 '<!-- wp:'
。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我们可以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反转义处理:
<?php
$content_with_escaped_blocks = '<h1>文章标题</h1><!-- wp:paragraph --><p>这是一个段落区块。</p><!-- /wp:paragraph -->';
// 先对文章内容进行反转义处理
$content_with_blocks = html_entity_decode( $content_with_escaped_blocks );
// 然后再使用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判断
if (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content_with_blocks ) ) {
echo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n";
} else {
echo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n";
}
?>
这里使用了 PHP 的 html_entity_decode()
函数,将 HTML 实体(例如 '<'
)转换成对应的字符(例如 '<'
)。
七、性能考量:缓存结果
如果需要频繁地判断文章是否包含 Gutenberg 区块,可以考虑缓存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的结果,以提高性能。例如:
<?php
function my_post_has_blocks( $post_id ) {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结果
$has_blocks = wp_cache_get( 'my_post_has_blocks_' . $post_id, 'my_plugin' );
// 如果缓存中没有结果,则计算结果并缓存
if ( false === $has_blocks ) {
$post = get_post( $post_id );
if ( $post ) {
$has_blocks =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post->post_content );
} else {
$has_blocks = false; // 如果文章不存在,则返回 false
}
// 将结果缓存起来,有效期为 1 小时
wp_cache_set( 'my_post_has_blocks_' . $post_id, $has_blocks, 'my_plugin', 3600 );
}
return $has_blocks;
}
// 使用示例
$post_id = get_the_ID();
if ( my_post_has_blocks( $post_id ) ) {
echo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n";
} else {
echo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n";
}
?>
这段代码使用了 WordPress 的 wp_cache_get()
和 wp_cache_set()
函数,来实现缓存功能。
八、替代方案:使用 has_blocks()
函数
WordPress 5.0 之后,官方提供了一个更简洁的函数 has_blocks()
,可以直接判断文章内容是否包含区块:
<?php
if ( has_blocks() ) {
echo "这篇文章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n";
} else {
echo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 Gutenberg 区块。n";
}
?>
has_blocks()
函数的内部实现和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类似,也是通过查找 '<!-- wp:'
标记来判断的。不过,has_blocks()
函数会自动获取当前文章的内容,所以不需要手动传入 $content
参数。
九、总结:小函数,大作用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以及 has_blocks()
函数)虽然代码简单,但却非常实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文章是否使用了 Gutenberg 区块,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载不同的资源,或者进行不同的处理。
让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函数名 | 作用 | 参数 | 返回值 | 备注 |
---|---|---|---|---|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
判断文章内容是否包含 Gutenberg 区块 | $content |
true /false |
需要手动传入文章内容。 |
has_blocks() |
判断当前文章是否包含 Gutenberg 区块 | 无 | true /false |
自动获取当前文章的内容。WordPress 5.0 之后可用。 |
strpos() |
在字符串中查找指定字符串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 $haystack , $needle |
索引/false |
$haystack 是要查找的字符串,$needle 是要查找的子字符串。 |
html_entity_decode() |
将 HTML 实体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 $string |
字符串 | 用于处理文章内容中被转义的 '<!-- wp:' 标记。 |
wp_cache_get()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 $key , $group |
数据/false |
WordPress 缓存 API。 |
wp_cache_set() |
将数据存储到缓存中 | $key , $data , $group , $expire |
true /false |
WordPress 缓存 API。 |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gutenberg_post_has_blocks()
函数的原理和用法。 以后遇到需要判断文章是否包含 Gutenberg 区块的场景,就可以轻松应对啦!
有什么问题吗? 尽管提问! 我会尽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