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 WordPress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的源码:如何高效地更新分类术语的文章计数。

咳咳,各位观众老爷们,今天咱就来聊聊WordPress里一个“闷骚”的函数: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别看它名字长,其实干的活儿挺实在,就是负责高效地更新分类术语的文章数量。 这玩意儿在幕后默默耕耘,保证你的分类页面、标签云啥的显示的文章数都是准确的,不忽悠人。

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它的源码,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以及怎么把它玩转得更溜。

一、开场白:为啥要有这么个玩意儿?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大型博客上,每天新增、删除、修改大量的文章,每篇文章都可能属于不同的分类、标签。 如果每次访问一个分类页面,都去数据库里数一遍这个分类下有多少文章,那服务器不得累吐血?

所以,WordPress就搞了个缓存机制,把分类术语的文章数量缓存起来。 当文章发生变化时,就用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来更新这些缓存,这样就避免了频繁查询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性能。

二、源码剖析: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的真面目

咱们先来一段代码,看看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的庐山真面目(稍微简化了版本,去掉了部分兼容性判断和钩子):

function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term_ids = array(), $taxonomy = '' ) {
    global $wpdb;

    if ( empty( $term_ids ) ) {
        return false;
    }

    $term_ids = array_map( 'intval', (array) $term_ids );
    $taxonomy = sanitize_key( $taxonomy );

    $terms = get_terms(
        array(
            'taxonomy' => $taxonomy,
            'include'  => $term_ids,
            'hide_empty' => false,
        )
    );

    if ( is_wp_error( $terms ) ) {
        return false;
    }

    $object_types = get_taxonomy( $taxonomy )->object_type; //获取支持该分类法的文章类型

    if ( empty( $object_types ) ) {
        return false;
    }

    foreach ($object_types as &$object_type) {
        $object_type = $wpdb->escape( $object_type );
    }

    $object_types_sql = "'" . implode("', '", $object_types) . "'";

    $taxonomies = array( $taxonomy );
    $taxonomies = "'" . implode("', '", $taxonomies) . "'";

    $term_taxonomy_ids = array();
    foreach ( $terms as $term ) {
        $term_taxonomy_ids[] = $term->term_taxonomy_id;
    }

    $term_taxonomy_ids = array_map( 'intval', $term_taxonomy_ids );
    $term_taxonomy_ids = implode( ',', $term_taxonomy_ids );

    $sql = "SELECT term_taxonomy_id, COUNT(*) AS count FROM {$wpdb->term_relationships} INNER JOIN {$wpdb->posts} ON {$wpdb->posts}.ID = {$wpdb->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term_taxonomy_id IN ($term_taxonomy_ids) AND 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ost_type IN ($object_types_sql) GROUP BY term_taxonomy_id";

    $counts = $wpdb->get_results( $sql, OBJECT_K );

    if ( is_wp_error( $counts ) ) {
        return false;
    }

    foreach ( $terms as $term ) {
        $count = isset( $counts[ $term->term_taxonomy_id ]->count ) ? (int) $counts[ $term->term_taxonomy_id ]->count : 0;
        wp_update_term_count( $term->term_id, $term->taxonomy, $count );
    }

    return true;
}

别慌,咱们一段一段地拆解:

  1. 参数检查和准备:

    • $term_ids: 要更新文章数量的术语ID数组。 不能为空。
    • $taxonomy: 分类法的名称,比如 ‘category’,’post_tag’。 可以为空。
    • 先对 $term_ids 进行类型转换,确保是整数数组。
    • $taxonomy 进行安全过滤,防止SQL注入。
  2. 获取术语对象:

    $terms = get_terms(
        array(
            'taxonomy' => $taxonomy,
            'include'  => $term_ids,
            'hide_empty' => false,
        )
    );

    这里用 get_terms() 函数根据 $term_ids$taxonomy 获取对应的术语对象。 hide_empty 设置为 false 确保所有指定ID的术语都会被返回,即使它们当前没有关联任何文章。

  3. 确定支持的文章类型:

    $object_types = get_taxonomy( $taxonomy )->object_type;

    通过 get_taxonomy() 获取 $taxonomy 的信息,然后从中提取出该分类法支持的文章类型。 比如,’category’ 一般支持 ‘post’ 文章类型。

    • 如果分类法不支持任何文章类型,就直接返回 false
  4. 构建SQL查询:

    $sql = "SELECT term_taxonomy_id, COUNT(*) AS count
    FROM {$wpdb->term_relationships}
    INNER JOIN {$wpdb->posts} ON {$wpdb->posts}.ID = {$wpdb->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term_taxonomy_id IN ($term_taxonomy_ids)
    AND post_status = 'publish'
    AND post_type IN ($object_types_sql)
    GROUP BY term_taxonomy_id";

    这才是核心部分! 这条SQL语句的作用是:

    • wp_term_relationships 表(记录文章和术语的关联关系)和 wp_posts 表(记录文章信息)中查询数据。
    • 只统计 term_taxonomy_id$term_taxonomy_ids 数组中的文章。
    • 只统计状态为 ‘publish’ 的文章。
    • 只统计文章类型在 $object_types 数组中的文章。
    • 按照 term_taxonomy_id 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术语的文章数量。

    这条SQL语句非常关键,它使用了 INNER JOIN 关联查询,并且使用了 WHERE 子句进行多条件过滤,最后使用 GROUP BY 子句进行分组统计。 可以说,这条SQL语句的效率直接决定了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的性能。

  5. 执行SQL查询并获取结果:

    $counts = $wpdb->get_results( $sql, OBJECT_K );

    使用 $wpdb->get_results() 函数执行SQL查询,并将结果以 OBJECT_K 的形式返回。 OBJECT_K 表示返回的结果是一个对象数组,数组的键是 term_taxonomy_id

  6. 更新术语计数:

    foreach ( $terms as $term ) {
        $count = isset( $counts[ $term->term_taxonomy_id ]->count ) ? (int) $counts[ $term->term_taxonomy_id ]->count : 0;
        wp_update_term_count( $term->term_id, $term->taxonomy, $count );
    }

    遍历之前获取的术语对象,从 $counts 数组中取出对应的文章数量。 如果 $counts 数组中没有该术语的记录,则表示该术语没有文章,文章数量为0。

    然后,调用 wp_update_term_count() 函数更新术语的文章数量。 wp_update_term_count() 函数会更新数据库中的 wp_term_taxonomy 表,同时还会更新缓存。

三、wp_update_term_count() 函数:幕后英雄

上面提到了 wp_update_term_count() 函数,它才是真正更新术语数量的幕后英雄。 咱们也来看看它的源码(同样是简化版本):

function wp_update_term_count( $term, $taxonomy = '', $count = 0 ) {
    global $wpdb;

    $term_id = intval( $term );
    $taxonomy = sanitize_key( $taxonomy );
    $count   = intval( $count );

    $term_taxonomy_id = $wpdb->get_var( $wpdb->prepare( "SELECT term_taxonomy_id FROM $wpdb->term_taxonomy WHERE term_id = %d AND taxonomy = %s", $term_id, $taxonomy ) );

    if ( ! $term_taxonomy_id ) {
        return;
    }

    $wpdb->update(
        $wpdb->term_taxonomy,
        array( 'count' => $count ),
        array( 'term_taxonomy_id' => $term_taxonomy_id ),
        array( '%d' ),
        array( '%d' )
    );

    clean_term_cache( $term_id, $taxonomy );
}

这个函数的作用很简单:

  1. 参数准备:

    • $term: 术语ID。
    • $taxonomy: 分类法名称。
    • $count: 文章数量。
  2. 获取 term_taxonomy_id:

    根据 $term_id$taxonomy 查询 wp_term_taxonomy 表,获取对应的 term_taxonomy_id

  3. 更新数据库:

    使用 $wpdb->update() 函数更新 wp_term_taxonomy 表中的 count 字段。

  4. 清理缓存:

    调用 clean_term_cache() 函数清理术语缓存。 这个函数非常重要,它能确保缓存中的数据是最新的。

四、使用场景:哪里需要它?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手动调用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呢?

  • 自定义文章类型: 如果你的自定义文章类型没有正确地更新分类术语的文章数量,就需要手动调用。
  • 自定义分类法: 如果你的自定义分类法没有正确地更新文章数量,也需要手动调用。
  • 批量操作文章: 当你批量新增、删除、修改文章时,可能会导致文章数量不准确,需要手动调用。
  • 数据迁移: 当你从其他系统迁移数据到WordPress时,也需要手动调用。

五、实战演练: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假设我们有一个自定义文章类型 ‘product’,并且 ‘product’ 支持 ‘product_category’ 分类法。 现在,我们新增了一篇文章,需要更新 ‘product_category’ 的文章数量。

<?php
// 获取文章所属的 product_category 术语ID
$term_ids = wp_get_post_terms( $post_id, 'product_category', array( 'fields' => 'ids' ) );

if ( ! empty( $term_ids ) && ! is_wp_error( $term_ids ) ) {
    // 更新 product_category 分类法的文章数量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term_ids, 'product_category' );
}
?>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

  1. 使用 wp_get_post_terms() 函数获取文章所属的 ‘product_category’ 术语ID。
  2. 判断 $term_ids 是否为空,并且不是一个WP_Error对象。
  3. 如果 $term_ids 不为空,则调用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更新 ‘product_category’ 分类法的文章数量。

六、性能优化:如何让它跑得更快?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的性能瓶颈主要在于SQL查询。 为了优化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批量更新: 尽量一次性更新多个术语的文章数量,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更新。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本身就支持批量更新。

    <?php
    $term_ids = array( 1, 2, 3, 4, 5 ); // 要更新的术语ID数组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term_ids, 'category' );
    ?>
  2. 索引优化: 确保 wp_term_relationships 表和 wp_posts 表的 term_taxonomy_idobject_idpost_statuspost_type 字段都建有索引。 索引可以大大提升查询速度。

  3. 缓存优化: 使用对象缓存(比如 Memcached、Redis)来缓存术语信息。 这样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

  4. 避免过度调用: 只有在文章发生变化时才调用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 不要在每次页面加载时都调用。

七、注意事项:踩坑指南

  1. 分类法必须存在: 确保 $taxonomy 参数指定的分类法是存在的。 如果分类法不存在,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会返回 false

  2. 术语ID必须正确: 确保 $term_ids 参数指定的术语ID是正确的。 如果术语ID不存在,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不会更新任何数据。

  3. 文章状态必须是 ‘publish’: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默认只统计状态为 ‘publish’ 的文章。 如果你需要统计其他状态的文章,需要修改SQL查询语句。

  4. 权限问题: 确保执行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的用户具有足够的权限。

八、总结: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的价值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是WordPress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函数,它负责高效地更新分类术语的文章数量,保证了分类页面、标签云等功能的正常运行。 虽然它隐藏在幕后,但它的作用却不可忽视。

通过深入理解 wp_update_post_count_cache() 函数的源码,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WordPress的运行机制,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定制和优化。

希望今天的讲座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住,深入理解源码,才能更好地玩转WordPres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