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 死锁根源分析:从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到锁竞争路径追踪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死锁问题,以及如何利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报告中的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部分来追踪死锁的竞争路径。死锁是数据库并发控制中一种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理解其根源并掌握诊断方法,对于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库应用至关重要。
1. 死锁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事务互相持有对方需要的资源,导致所有事务都无法继续执行的一种僵持状态。InnoDB 提供了死锁检测机制,可以自动回滚代价较小的事务来打破死锁。但是,频繁的死锁不仅影响数据库性能,还可能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
死锁的产生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必要条件,即 Coffman 条件:
- 互斥条件 (Mutual Exclusion): 资源必须以独占方式被持有。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事务持有。
- 占有且等待条件 (Hold and Wait): 事务已经持有一个资源,但同时又在请求其他事务持有的资源。
- 不可剥夺条件 (No Preemption): 事务已经获得的资源,不能被强制剥夺,只能由事务自身释放。
- 循环等待条件 (Circular Wait): 存在一个事务集合 {T1, T2, …, Tn},其中 T1 等待 T2 持有的资源,T2 等待 T3 持有的资源,依此类推,Tn 等待 T1 持有的资源,形成一个环路。
只有当以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发生死锁。
2.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与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提供了关于 InnoDB 存储引擎内部状态的详细信息,包括事务、锁、缓冲池、IO 等等。其中的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部分记录了最近一次检测到的死锁的详细信息。这是我们诊断死锁问题的关键入口。
执行以下 SQL 命令可以获取 InnoDB 状态报告: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报告中的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部分会包含如下信息:
- Timestamp: 死锁发生的时间戳。
- Transaction List: 涉及死锁的事务列表,每个事务包含的信息如下:
- TRANSACTION: 事务 ID。
- Thread id: 执行该事务的线程 ID。
- User name: 执行该事务的用户。
- Host name: 执行该事务的主机。
- Connection id: 连接 ID。
- starting: 事务开始执行的 SQL 语句。
- wait for: 事务当前等待的锁类型和资源。
- 持有锁的信息: 事务当前持有的锁类型和资源。
- SQL query: 事务正在执行的 SQL 语句。
- Victim: 被选为死锁牺牲品的事务 ID。InnoDB 会回滚该事务来打破死锁。
3. 死锁竞争路径分析:案例演示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演示如何分析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报告,并追踪死锁的竞争路径。
假设我们有以下两张表:
CREATE TABLE `account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balance` DECIMAL(10, 2) NOT NULL
) ENGINE=InnoDB;
CREATE TABLE `transaction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account_id` INT NOT NULL,
`amount` DECIMAL(10, 2) NOT NULL,
FOREIGN KEY (`account_id`) REFERENCES `accounts` (`id`)
) ENGINE=InnoDB;
-- 插入一些初始数据
INSERT INTO `accounts` (`balance`) VALUES (100.00);
INSERT INTO `accounts` (`balance`) VALUES (200.00);
现在,假设我们有两个并发事务,它们分别执行以下操作:
事务 1: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00 WHERE `id` = 1;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00 WHERE `id` = 2;
COMMIT;
事务 2: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30.00 WHERE `id` = 2;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30.00 WHERE `id` = 1;
COMMIT;
如果这两个事务并发执行,并且它们的 UPDATE
语句按照以下顺序交错执行,就可能发生死锁:
- 事务 1 获得
accounts
表中id = 1
的行的 X 锁(排他锁)。 - 事务 2 获得
accounts
表中id = 2
的行的 X 锁。 - 事务 1 尝试获取
accounts
表中id = 2
的行的 X 锁,但被事务 2 持有,因此进入等待状态。 - 事务 2 尝试获取
accounts
表中id = 1
的行的 X 锁,但被事务 1 持有,因此进入等待状态。
此时,事务 1 和事务 2 互相等待对方释放锁,形成死锁。
假设发生了死锁,执行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我们可能会看到类似以下的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报告(为了简化,这里只展示关键信息):
*** (1)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1234, ACTIVE 0 sec starting index read
mysql tables in use 1, locked 1
LOCK WAIT table `test`.`accounts` index PRIMARY lock mode X waiting
SQL query id 5678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50.00 WHERE `id` = 2
*** (2)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5678, ACTIVE 0 sec starting index read
mysql tables in use 1, locked 1
LOCK WAIT table `test`.`accounts` index PRIMARY lock mode X waiting
SQL query id 9012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30.00 WHERE `id` = 1
*** WE ROLL BACK TRANSACTION (1)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
- 两个事务都处于
LOCK WAIT
状态,等待获取accounts
表的PRIMARY
索引上的X
锁。 - 事务 1 正在等待
id = 2
的行的锁,事务 2 正在等待id = 1
的行的锁。 - InnoDB 选择了事务 1 作为牺牲品,并回滚了该事务。
通过分析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死锁的竞争路径:
- 事务 1 持有
accounts
表中id = 1
的行的 X 锁。 - 事务 2 持有
accounts
表中id = 2
的行的 X 锁。 - 事务 1 尝试获取
accounts
表中id = 2
的行的 X 锁,被阻塞。 - 事务 2 尝试获取
accounts
表中id = 1
的行的 X 锁,被阻塞。 - 死锁发生。
4. 死锁预防与解决策略
了解死锁的根源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和解决策略来降低死锁发生的概率:
- 保持事务简短: 事务越短,持有锁的时间就越短,发生死锁的概率就越低。
- 按照相同的顺序访问资源: 如果多个事务需要访问相同的资源,尽量保证它们按照相同的顺序访问,可以避免循环等待。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修改事务,使得它们总是先更新
id = 1
的行,再更新id = 2
的行。 - 使用较低的隔离级别: 较低的隔离级别会减少锁的使用,但也可能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需要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之间进行权衡。
- 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 在更新数据之前,可以使用SELECT ... FOR UPDATE
语句显式地获取行的 X 锁,避免在更新时才发现锁被占用。 - 设置锁等待超时时间: 通过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参数设置锁等待超时时间。如果事务等待锁的时间超过该值,InnoDB 会自动回滚该事务,避免长时间的阻塞。 - 优化索引设计: 合理的索引设计可以减少锁的范围,提高并发性能,降低死锁发生的概率。
- 使用乐观锁: 乐观锁是一种无锁并发控制策略,它假设冲突很少发生,并在更新数据时检查数据是否被修改过。如果数据被修改过,则更新失败,需要重新尝试。乐观锁可以避免死锁,但也可能导致更新失败的重试。
- 代码层面避免长时间持有锁: 在业务代码中,尽量避免在长时间的业务逻辑中持有数据库锁。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锁,完成操作后立即释放锁。
4.1 案例重现以及预防方案
为了更直观的演示,我们使用 Python 代码模拟上述死锁场景,并展示如何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预防死锁。
import mysql.connector
# 数据库连接配置
config = {
'user': 'your_user',
'password': 'your_password',
'host': 'localhost',
'database': 'test',
'raise_on_warnings': True
}
def transfer_funds(account1_id, account2_id, amount):
"""
模拟转账操作,可能导致死锁。
"""
try:
conn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onn.cursor()
# 事务开始
conn.start_transaction()
# 更新账户余额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account1_id))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account2_id))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print(f"成功从账户 {account1_id} 转账 {amount} 到账户 {account2_id}")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发生错误: {err}")
conn.rollback()
finally:
if conn.is_connected():
cursor.close()
conn.close()
def transfer_funds_with_lock(account1_id, account2_id, amount):
"""
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预防死锁的转账操作。
"""
try:
conn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onn.cursor()
# 事务开始
conn.start_transaction()
# 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获取行锁,并按照 account_id 的顺序锁定
if account1_id < account2_id:
lock_order = (account1_id, account2_id)
else:
lock_order = (account2_id, account1_id)
for account_id in lock_order:
cursor.execute("SELECT `balance` FROM `accounts` WHERE `id` = %s FOR UPDATE", (account_id,))
# 这里可以读取余额,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行锁
# 更新账户余额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account1_id))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account2_id))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print(f"成功从账户 {account1_id} 转账 {amount} 到账户 {account2_id} (使用锁)")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发生错误: {err}")
conn.rollback()
finally:
if conn.is_connected():
cursor.close()
conn.close()
# 模拟并发执行
import threading
# 使用可能导致死锁的函数
# thread1 = threading.Thread(target=transfer_funds, args=(1, 2, 50.00))
# thread2 = threading.Thread(target=transfer_funds, args=(2, 1, 30.00))
# 使用预防死锁的函数
thread1 = threading.Thread(target=transfer_funds_with_lock, args=(1, 2, 50.00))
thread2 = threading.Thread(target=transfer_funds_with_lock, args=(2, 1, 30.00))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hread1.join()
thread2.join()
print("转账操作完成")
在这个代码中,transfer_funds
函数模拟了可能导致死锁的转账操作,而 transfer_funds_with_lock
函数则使用了 SELECT ... FOR UPDATE
语句,并按照 account_id
的顺序锁定行,从而避免了死锁的发生。 通过注释的切换,可以模拟死锁的发生,并且观察死锁产生时候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的输出,以及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之后的输出。
4.2 使用一致的顺序进行锁定
如果不是所有场景都能方便的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 我们可以通过约定一致的锁定顺序来避免死锁。 例如,修改 transfer_funds
函数,使其总是先锁定 ID 较小的账户:
def transfer_funds_ordered(account1_id, account2_id, amount):
"""
模拟转账操作,按照账户 ID 排序锁定,避免死锁。
"""
try:
conn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onn.cursor()
# 事务开始
conn.start_transaction()
# 按照 account_id 的顺序锁定
if account1_id < account2_id:
first_account_id = account1_id
second_account_id = account2_id
else:
first_account_id = account2_id
second_account_id = account1_id
# 更新账户余额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first_account_id if first_account_id == account1_id else -amount, account1_id))
cursor.execute("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s WHERE `id` = %s", (amount, second_account_id if second_account_id == account2_id else -amount, account2_id))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print(f"成功从账户 {account1_id} 转账 {amount} 到账户 {account2_id} (排序锁定)")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发生错误: {err}")
conn.rollback()
finally:
if conn.is_connected():
cursor.close()
conn.close()
这个版本的 transfer_funds_ordered
函数总是先锁定 ID 较小的账户,从而避免了循环等待,预防了死锁。
5. 其他死锁检测方法
除了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检测死锁:
- MySQL Enterprise Monitor: MySQL Enterprise Monitor 提供了图形化的界面,可以实时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和健康状况,包括死锁的检测和报警。
- Performance Schema: Performance Schema 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性能监控数据,可以用于分析锁的竞争情况,帮助诊断死锁问题。 可以开启
wait/lock/
相关的 instrument , 然后查询相关的事件表,来分析锁等待。 - 第三方监控工具: 许多第三方数据库监控工具也提供了死锁检测和报警功能。
6. 总结:诊断,预防,解决
总而言之,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命令中的 LATEST DETECTED DEADLOCK
部分是诊断 InnoDB 死锁问题的关键入口。通过分析报告中的事务信息、锁等待信息和 SQL 语句,我们可以追踪死锁的竞争路径,找到死锁的根源。然后,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解决策略,例如保持事务简短、按照相同的顺序访问资源、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等,来降低死锁发生的概率,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