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系统中 Redis 大 key 造成阻塞?实测分析与拆分优化策略

JAVA 系统中 Redis 大 Key 造成阻塞?实测分析与拆分优化策略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在 Java 系统中使用 Redis 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大 Key 造成的阻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好可能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今天我将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实测分析和具体的拆分优化策略,帮助大家彻底理解并解决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 Redis 大 Key?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 Redis 大 Key。简单来说,就是指 Key 对应 Value 的大小超过了某个阈值。这个阈值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通常取决于你的硬件配置、网络带宽以及对延迟的容忍度。

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可以被认为是 Redis 大 Key:

  • String 类型:Value 超过 10KB
  • List、Set、Hash、ZSet 类型:元素数量超过 1000 个,或者 Value 的总大小超过 1MB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你的 Redis 服务器部署在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环境中,可能可以容忍更大的 Key。

二、大 Key 造成的阻塞原理

Redis 是单线程的,所有操作都在一个线程中执行。这意味着如果某个操作耗时过长,就会阻塞后续的操作。而大 Key 的操作往往会消耗大量的 CPU 和内存资源,从而导致阻塞。

具体来说,大 Key 造成的阻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读操作阻塞:读取大 Key 需要从磁盘或内存中加载大量数据,这会占用大量的 CPU 和 I/O 资源,阻塞其他读写操作。
  • 写操作阻塞:写入大 Key 需要分配大量的内存空间,并且可能需要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这也会导致阻塞。
  • 删除操作阻塞:删除大 Key 需要释放大量的内存空间,同样会导致阻塞。更严重的是,如果使用 DEL 命令删除一个非常大的 Key,可能会阻塞 Redis 服务器很长时间,甚至导致服务不可用。
  • 过期删除阻塞:Redis 的过期删除策略有两种:惰性删除和定期删除。如果惰性删除遇到大 Key,或者定期删除采样到大 Key,都会造成阻塞。
  • 主从复制阻塞:主节点在同步数据到从节点时,如果遇到大 Key,会导致复制延迟,甚至导致主从节点数据不一致。

三、实测分析:模拟大 Key 场景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大 Key 造成的阻塞,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1. 实验环境:

    • Redis 服务器:单机部署,版本 6.2.x
    • Java 客户端:Jedis
    • 测试工具:JMeter
  2. 实验步骤:

    • Step 1: 准备数据。创建一个 Java 程序,生成一个 Value 很大的 String 类型的 Key,例如 1MB 大小。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BigKeyGenera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key = "big_key";
        int valueSize = 1024 * 1024; // 1MB
        String value = generateRandomString(valueSize);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jedis.set(key, valu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Set big key time: " + (endTime - startTime) + " ms");
    
        jedis.close();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nerateRandomString(int size)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size);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sb.append((char) (random.nextInt(26) + 'a'));
        }
        return sb.toString();
    }

    }

    
    
    *   **Step 2:**使用 JMeter 模拟并发请求。设置多个线程并发地读取和写入 Redis,包括对大 Key 的读写操作。
    *   **Step 3:** 观察 Redis 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延迟等指标。可以使用 `redis-cli` 的 `INFO` 命令或者 RedisInsight 等工具进行监控。
    *   **Step 4:**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并发请求的响应时间,以及 Redis 服务器的各项指标,可以明显看到大 Key 的存在导致了延迟增加和阻塞。
  3.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 响应时间增加:并发请求的响应时间明显增加,特别是涉及到大 Key 的操作。
    • CPU 使用率升高:Redis 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升高,因为处理大 Key 需要消耗大量的 CPU 资源。
    • 延迟波动:Redis 服务器的延迟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是由于大 Key 的操作阻塞了其他操作。

四、大 Key 的识别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先识别出哪些 Key 是大 Key,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识别方法:

  1. redis-cli –bigkeys:Redis 自带的 redis-cli 工具提供了一个 --bigkeys 选项,可以扫描 Redis 数据库,找出最大的 Key。

    redis-cli --bigkeys -h your_redis_host -p your_redis_port -a your_redis_password

    这个命令会扫描 Redis 数据库,并输出最大的 Key 的类型、大小等信息。但是,这个命令会阻塞 Redis 服务器,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2. SCAN 命令:可以使用 Redis 的 SCAN 命令逐步遍历数据库,并检查每个 Key 的大小。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ScanParam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ScanResul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BigKeySca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cursor = "0";
            ScanParams scanParams = new ScanParams().count(100); // 每次扫描 100 个 Key
            int bigKeyThreshold = 1024 * 10; // 10KB
    
            do {
                ScanResult<String> scanResult = jedis.scan(cursor, scanParams);
                List<String> keys = scanResult.getResult();
                cursor = scanResult.getCursor();
    
                for (String key : keys) {
                    String type = jedis.type(key);
                    long size = 0;
    
                    switch (type) {
                        case "string":
                            size = jedis.strlen(key);
                            break;
                        case "list":
                            size = jedis.llen(key);
                            break;
                        case "set":
                            size = jedis.scard(key);
                            break;
                        case "hash":
                            size = jedis.hlen(key);
                            break;
                        case "zset":
                            size = jedis.zcard(key);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Unsupported type: " + type);
                            continue;
                    }
    
                    if (size > bigKeyThreshold) {
                        System.out.println("Big key found: " + key + ", type: " + type + ", size: " + size);
                    }
                }
    
            } while (!cursor.equals("0"));
    
            jedis.close();
        }
    }

    这个方法不会阻塞 Redis 服务器,但是需要遍历整个数据库,效率相对较低。

  3. RedisInsight:RedisInsight 是 Redis 官方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可以方便地监控 Redis 服务器的各项指标,包括 Key 的大小。通过 RedisInsight,可以快速找到大 Key。

  4. 监控系统:可以集成 Redis 的监控指标到现有的监控系统中,例如 Prometheus、Grafana 等。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了解 Redis 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大 Key。

五、大 Key 的拆分优化策略

找到大 Key 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拆分优化,以避免阻塞 Redis 服务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拆分优化策略:

  1. String 类型:

    • 拆分成多个小 Key:可以将一个大的 String 类型的值拆分成多个小 Key,例如按照时间戳或者 ID 进行拆分。
    • 压缩:可以使用 Gzip 等压缩算法对 Value 进行压缩,减小 Value 的大小。
    • 使用 Stream: 如果 value 是日志或者事件类型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 Redis Stream 数据结构,Stream 可以将数据分割成多个消息,并提供消费组等功能,避免单个 key 过大。

    示例:

    假设有一个存储用户信息的 Key,Value 是一个很大的 JSON 字符串。可以将用户信息拆分成多个小 Key,例如:

    • user:123:name:存储用户的姓名
    • user:123:age:存储用户的年龄
    • user:123:address:存储用户的地址

    这样,每次只需要读取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读取整个 JSON 字符串。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StringKeySplit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bigKey = "user:123";
            String bigValue = "{"name":"John Doe","age":30,"address":"123 Main St"}";
    
            // 模拟从数据库中获取大数据
            Map<String, String> userInfo = parseJson(bigValue);
    
            // 拆分成多个小 Key
            for (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userInfo.entrySet()) {
                String field = entry.getKey();
                String value = entry.getValue();
                jedis.set(bigKey + ":" + field, value);
            }
    
            // 读取小 Key
            String name = jedis.get(bigKey + ":name");
            String age = jedis.get(bigKey + ":age");
            String address = jedis.get(bigKey + ":address");
    
            System.out.println("Name: " + name);
            System.out.println("Age: " + age);
            System.out.println("Address: " + address);
    
            jedis.close();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String> parseJson(String json) {
            // 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使用专业的 JSON 解析库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
            if (json.contains(""name"")) {
                map.put("name", json.substring(json.indexOf(":"") + 2, json.indexOf("","age"")));
            }
            if (json.contains(""age"")) {
                map.put("age", json.substring(json.indexOf("age":") + 5, json.indexOf(","address"")));
            }
            if (json.contains(""address"")) {
                map.put("address", json.substring(json.indexOf("address":"") + 10, json.indexOf(""}")));
            }
            return map;
        }
    }
  2. List、Set、Hash、ZSet 类型:

    • 拆分成多个小 Key:可以将一个大的 List、Set、Hash、ZSet 拆分成多个小 Key,例如按照范围或者 Hash 值进行拆分。
    • 分页:可以使用分页的方式读取数据,每次只读取一部分数据。
    • 渐进式操作:可以使用 HSCANSSCANZSCAN 等命令进行渐进式操作,避免一次性读取大量数据。

    示例:

    假设有一个存储用户关注列表的 Set,Key 是 user:123:following,Value 包含大量的用户 ID。可以将用户关注列表拆分成多个小 Key,例如:

    • user:123:following:0:存储用户关注列表的前 1000 个用户 ID
    • user:123:following:1:存储用户关注列表的第 1001-2000 个用户 ID
    • user:123:following:2:存储用户关注列表的第 2001-3000 个用户 ID

    这样,每次只需要读取需要的部分数据,而不需要读取整个 Set。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ScanParam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ScanResult;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SetKeySplit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bigKey = "user:123:following";
            int totalUsers = 5000; // 模拟有 5000 个关注用户
            int splitSize = 1000; // 每个小 key 存储 1000 个用户
    
            // 模拟生成大数据
            Set<String> allUsers = new HashSet<>();
            for (int i = 0; i < totalUsers; i++) {
                allUsers.add("user:" + i);
            }
    
            // 拆分成多个小 Key
            int index = 0;
            int count = 0;
            Set<String> currentSet = new HashSet<>();
            for (String user : allUsers) {
                currentSet.add(user);
                count++;
    
                if (count == splitSize) {
                    String smallKey = bigKey + ":" + index;
                    jedis.sadd(smallKey, currentSet.toArray(new String[0]));
                    currentSet.clear();
                    index++;
                    count = 0;
                }
            }
    
            // 处理剩余的用户
            if (!currentSet.isEmpty()) {
                String smallKey = bigKey + ":" + index;
                jedis.sadd(smallKey, currentSet.toArray(new String[0]));
            }
    
            // 读取小 Key (使用 SCAN 迭代读取)
            Set<String> retrievedUsers = new HashSet<>();
            String cursor = "0";
            ScanParams scanParams = new ScanParams().count(100);
            int keyIndex = 0;
            do {
                String smallKey = bigKey + ":" + keyIndex;
                ScanResult<String> scanResult = jedis.sscan(smallKey, cursor, scanParams);
                List<String> users = scanResult.getResult();
                retrievedUsers.addAll(users);
                cursor = scanResult.getCursor();
                if (cursor.equals("0")) {
                    keyIndex++;
                    cursor = "0"; // Reset cursor for the next key
                }
            } while (keyIndex <= index); // 确保遍历所有小 key
    
            System.out.println("Retrieved " + retrievedUsers.size() + " users");
    
            jedis.close();
        }
    }
  3. 删除大 Key:

    • 避免使用 DEL 命令:尽量避免使用 DEL 命令删除大 Key,因为它会阻塞 Redis 服务器。
    • 使用 UNLINK 命令:可以使用 UNLINK 命令异步删除大 Key。UNLINK 命令会将 Key 从数据库中移除,但不会立即释放内存空间,而是交给后台线程异步处理。
    • 分批删除:对于 List、Set、Hash、ZSet 类型的大 Key,可以使用 LPOPSPOPHSCANZREMRANGEBYRANK 等命令分批删除数据。

    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BigKeyDele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bigKey = "big_list";
    
            // 模拟创建一个很大的 List
            for (int i = 0; i < 5000; i++) {
                jedis.lpush(bigKey, "item:" + i);
            }
    
            // 分批删除 List 中的元素
            long listLength = jedis.llen(bigKey);
            int batchSize = 100;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 i += batchSize) {
                for (int j = 0; j < batchSize; j++) {
                    jedis.lpop(bigKey);
                }
            }
    
            System.out.println("Big key deleted successfully.");
    
            jedis.close();
        }
    }
  4. 过期删除:

    • 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为 Key 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避免 Key 长期占用内存。
    • 避免大量 Key 同时过期:避免大量 Key 同时过期,导致 Redis 服务器在短时间内执行大量的过期删除操作。可以采用随机过期时间的方式,将过期时间分散开来。

    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ExpirationTimeSet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auth("your_redis_password"); // 如果 Redis 启用了密码认证
    
            String key = "my_key";
            String value = "my_value";
            jedis.set(key, value);
    
            // 设置随机过期时间,避免大量 Key 同时过期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expirationTime = 60 + random.nextInt(30); // 60-90 秒之间
            jedis.expire(key, expirationTime);
    
            System.out.println("Key expiration time set to " + expirationTime + " seconds.");
    
            jedis.close();
        }
    }

六、其他优化建议

除了上述拆分优化策略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化建议:

  •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数据结构。例如,如果只需要存储简单的键值对,可以使用 String 类型,而不需要使用 Hash 类型。
  • 优化 Key 的设计:Key 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长的 Key。过长的 Key 会增加内存占用,并且会降低查询效率。
  • 使用 Pipeline:可以使用 Pipeline 批量执行多个 Redis 命令,减少网络开销。
  • 使用 Lua 脚本:可以使用 Lua 脚本将多个 Redis 命令原子性地执行,避免并发问题。
  • 升级 Redis 版本:新版本的 Redis 通常会包含性能优化和 bug 修复,升级到新版本可以提高 Redis 服务器的性能。
  • 使用 Redis 集群:如果单机 Redis 服务器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使用 Redis 集群,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上,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可用性。
  • 监控和报警:建立完善的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结与建议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 Java 系统中使用 Redis 时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大 Key 造成的阻塞。通过实测分析,我们直观地了解了大 Key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针对不同类型的大 Key,我们详细介绍了拆分、压缩、分页、渐进式操作等多种优化策略,并提供了相应的 Java 代码示例。此外,还分享了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优化 Key 的设计、使用 Pipeline 和 Lua 脚本等其他优化建议。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Redis 大 Key 问题,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并不断进行监控和调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