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 多阶段检索链:提升复杂问题准确性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如何通过设计多阶段检索链来提升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系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准确性。
RAG 是一种将预训练语言模型 (LLM) 与外部知识库相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在生成文本之前,先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作为上下文提供给 LLM,从而提高生成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对于复杂问题,单次检索往往无法找到所有相关信息。例如,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多个主题、多个时间段,或者需要进行复杂的推理才能确定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设计多阶段检索链,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逐步检索相关信息,最终将所有信息整合起来,提供给 LLM。
一、单阶段 RAG 的局限性
在深入多阶段 RAG 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单阶段 RAG 的基本流程和局限性。
- 问题向量化: 将用户的问题转换为向量表示,例如使用 Sentence Transformers 或 OpenAI Embeddings。
- 向量检索: 使用向量数据库 (例如 FAISS, ChromaDB, Weaviate) 检索与问题向量最相似的知识库文档。
- 上下文构建: 将检索到的文档作为上下文,与原始问题一起传递给 LLM。
- 生成答案: LLM 根据上下文生成答案。
单阶段 RAG 的局限性在于:
- 单一检索范围: 只能在整个知识库中进行一次检索,无法针对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针对性检索。
- 信息冗余和噪声: 检索到的文档可能包含大量与问题无关的信息,降低了 LLM 的生成质量。
- 复杂推理能力不足: 对于需要进行复杂推理才能确定相关信息的问题,单次检索很难找到所有必要的信息。
- 上下文长度限制: LLM 的上下文长度有限制,过多的无关信息会挤占有效信息的空间。
二、多阶段 RAG 的核心思想
多阶段 RAG 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针对每个子问题进行检索,最后将所有检索结果整合起来,提供给 LLM。
例如,对于问题 "比较 iPhone 13 和 iPhone 14 的电池续航和相机性能",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子问题:
- iPhone 13 的电池续航如何?
- iPhone 14 的电池续航如何?
- iPhone 13 的相机性能如何?
- iPhone 14 的相机性能如何?
针对每个子问题,我们可以分别进行检索,然后将所有检索结果整合起来,提供给 LLM,让其进行比较和总结。
三、多阶段 RAG 的常见实现方式
多阶段 RAG 有多种实现方式,常见的包括:
- 查询转换 (Query Transformation): 通过 LLM 对原始问题进行转换,生成更具体的子问题,然后针对子问题进行检索。
- 路由 (Routing): 根据问题的类型或主题,选择不同的检索策略或知识库。
- 上下文压缩 (Context Compression): 在检索到文档后,使用 LLM 对文档进行压缩,提取关键信息,减少上下文中的噪声。
- 递归检索 (Recursive Retrieval): 通过多次迭代检索,逐步深入到相关信息中。
四、查询转换 (Query Transformation) 的实现
查询转换是一种常用的多阶段 RAG 技术,其基本流程如下:
- 问题分析: 使用 LLM 分析原始问题,识别问题的关键信息和需求。
- 子问题生成: 使用 LLM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生成多个子问题。
- 子问题检索: 针对每个子问题,进行向量检索,获取相关文档。
- 结果整合: 将所有检索到的文档整合起来,作为上下文提供给 LLM。
- 生成答案: LLM 根据上下文生成答案。
下面是一个使用 Langchain 实现查询转换的示例代码:
from langchain.chat_models import ChatOpenAI
from langchain.chains import LLMChain
from langchain.prompts import PromptTemplate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FAISS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openai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CharacterTextSplitter
# 加载文档
loader = TextLoader("your_document.txt") # 替换成你的文档
documents = loader.load()
# 分割文档
text_splitter = CharacterTextSplitter(chunk_size=1000, chunk_overlap=0)
docs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
# 创建向量数据库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db = FAISS.from_documents(docs, embeddings)
# 定义问题转换 Prompt
question_prompt_template = """
你是一个问题转换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生成多个子问题,以便更好地从知识库中检索信息。
请根据以下问题,生成 {num_questions} 个子问题:
问题:{question}
子问题:
"""
question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num_questions"],
template=question_prompt_template
)
# 定义问题转换 Chain
llm = ChatOpenAI(temperature=0.0, model_name="gpt-3.5-turbo") # 选择合适的LLM
question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question_prompt, output_key="questions")
# 定义检索 Chain
retrieval_template = """
你是一个检索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请根据以下问题,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问题:{question}
相关文档:
"""
retrieval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template=retrieval_template
)
retrieval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retrieval_prompt, output_key="context")
# 定义最终答案生成 Prompt
answer_prompt_template = """
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以下上下文,回答用户的问题。
问题:{question}
上下文:{context}
答案:
"""
answer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context"],
template=answer_prompt_template
)
# 定义最终答案生成 Chain
answer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answer_prompt, output_key="answer")
# 定义多阶段 RAG Chain
def multi_stage_rag(question, num_questions=3):
# 1. 问题转换
questions = question_chain.run(question=question, num_questions=num_questions)
questions_list = questions.strip().split("n")
# 2. 子问题检索
contexts = []
for q in questions_list:
docs = db.similarity_search(q, k=3) # 调整 k 值以控制检索到的文档数量
context = "n".join([d.page_content for d in docs])
contexts.append(context)
# 3. 结果整合
combined_context = "n".join(contexts)
# 4. 生成答案
answer = answer_chain.run(question=question, context=combined_context)
return answer
# 测试
question = "比较 iPhone 13 和 iPhone 14 的电池续航和相机性能"
answer = multi_stage_rag(question)
print(answer)
代码解释:
- 加载和分割文档: 首先,我们加载文档,并使用
CharacterTextSplitter将文档分割成小的文本块。 - 创建向量数据库: 然后,我们使用 OpenAI Embeddings 将文本块转换为向量,并将其存储到 FAISS 向量数据库中。
- 定义 Prompt 模板: 我们定义了三个 Prompt 模板:
question_prompt_template: 用于将原始问题转换为多个子问题。retrieval_prompt_template: 用于根据子问题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文档。answer_prompt_template: 用于根据检索到的文档生成最终答案。
- 定义 Chain: 我们使用
LLMChain将 Prompt 模板和 LLM 结合起来,创建了三个 Chain:question_chain: 用于问题转换。retrieval_chain: 用于检索。answer_chain: 用于生成答案。
- 定义多阶段 RAG 函数: 我们定义了一个
multi_stage_rag函数,该函数接收原始问题和子问题数量作为输入,并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
question_chain将原始问题转换为多个子问题。 - 针对每个子问题,使用
db.similarity_search从向量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 将所有检索到的文档整合起来,作为上下文提供给
answer_chain。 - 使用
answer_chain生成最终答案。
- 使用
五、路由 (Routing) 的实现
路由是指根据问题的类型或主题,选择不同的检索策略或知识库。例如,如果问题是关于医学的,我们可以选择医学相关的知识库进行检索;如果问题是关于历史的,我们可以选择历史相关的知识库进行检索。
路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基于规则的路由: 根据预定义的规则,将问题分配到不同的知识库或检索策略。例如,可以根据问题中包含的关键词,将问题分配到相应的知识库。
- 基于 LLM 的路由: 使用 LLM 对问题进行分类或主题识别,然后根据分类结果或主题,选择相应的知识库或检索策略。
下面是一个使用 Langchain 实现基于 LLM 的路由的示例代码:
from langchain.chat_models import ChatOpenAI
from langchain.chains import LLMChain
from langchain.prompts import PromptTemplate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FAISS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openai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CharacterTextSplitter
# 加载不同领域的文档
loader_medicine = TextLoader("medicine_document.txt") # 替换成你的医学文档
documents_medicine = loader_medicine.load()
loader_history = TextLoader("history_document.txt") # 替换成你的历史文档
documents_history = loader_history.load()
# 分割文档
text_splitter = CharacterTextSplitter(chunk_size=1000, chunk_overlap=0)
docs_medicine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_medicine)
docs_history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_history)
# 创建向量数据库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db_medicine = FAISS.from_documents(docs_medicine, embeddings)
db_history = FAISS.from_documents(docs_history, embeddings)
# 定义路由 Prompt
routing_prompt_template = """
你是一个路由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判断问题属于哪个领域。
请根据以下问题,判断问题属于以下哪个领域:[医学,历史]
问题:{question}
领域:
"""
routing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template=routing_prompt_template
)
# 定义路由 Chain
llm = ChatOpenAI(temperature=0.0, model_name="gpt-3.5-turbo")
routing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routing_prompt, output_key="domain")
# 定义检索 Chain
retrieval_template = """
你是一个检索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请根据以下问题,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问题:{question}
相关文档:
"""
retrieval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template=retrieval_prompt
)
retrieval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retrieval_prompt, output_key="context")
# 定义最终答案生成 Prompt
answer_prompt_template = """
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助手。你的任务是根据以下上下文,回答用户的问题。
问题:{question}
上下文:{context}
答案:
"""
answer_prompt = PromptTemplate(
input_variables=["question", "context"],
template=answer_prompt_template
)
# 定义最终答案生成 Chain
answer_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answer_prompt, output_key="answer")
# 定义多阶段 RAG Chain
def multi_stage_rag_routing(question):
# 1. 路由
domain = routing_chain.run(question=question)
domain = domain.strip()
# 2. 选择知识库
if domain == "医学":
db = db_medicine
elif domain == "历史":
db = db_history
else:
return "无法确定问题领域"
# 3. 检索
docs = db.similarity_search(question, k=3)
context = "n".join([d.page_content for d in docs])
# 4. 生成答案
answer = answer_chain.run(question=question, context=context)
return answer
# 测试
question = "什么是高血压?"
answer = multi_stage_rag_routing(question)
print(answer)
question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answer = multi_stage_rag_routing(question)
print(answer)
代码解释:
- 加载不同领域的文档: 我们加载了医学和历史两个领域的文档,并分别创建了对应的向量数据库。
- 定义路由 Prompt: 我们定义了一个
routing_prompt_template,用于判断问题属于哪个领域。 - 定义路由 Chain: 我们使用
LLMChain将routing_prompt_template和 LLM 结合起来,创建了一个routing_chain,用于进行路由。 - 定义多阶段 RAG 函数: 我们定义了一个
multi_stage_rag_routing函数,该函数接收原始问题作为输入,并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
routing_chain判断问题属于哪个领域。 - 根据领域选择相应的向量数据库。
- 从选定的向量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档。
- 将检索到的文档作为上下文提供给
answer_chain。 - 使用
answer_chain生成最终答案。
- 使用
六、上下文压缩 (Context Compression) 的实现
上下文压缩是指在检索到文档后,使用 LLM 对文档进行压缩,提取关键信息,减少上下文中的噪声。
上下文压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摘要提取 (Summarization): 使用 LLM 生成文档的摘要,只保留文档的关键信息。
- 问题相关性过滤 (Question-Answering based Filtering): 使用 LLM 判断文档中的每个句子与问题的相关性,只保留与问题相关的句子。
下面是一个使用 Langchain 实现摘要提取的示例代码:
from langchain.chat_models import ChatOpenAI
from langchain.chains.summarize import load_summarize_chain
from langchain.document_loaders import TextLoader
from langchain.text_splitter import CharacterTextSplitter
# 加载文档
loader = TextLoader("your_document.txt") # 替换成你的文档
documents = loader.load()
# 分割文档
text_splitter = CharacterTextSplitter(chunk_size=1000, chunk_overlap=0)
docs = text_splitter.split_documents(documents)
# 定义 LLM
llm = ChatOpenAI(temperature=0.0, model_name="gpt-3.5-turbo")
# 定义摘要提取 Chain
summary_chain = load_summarize_chain(llm, chain_type="map_reduce", verbose=False) # 可选择不同的 chain_type
# 压缩上下文
compressed_context = summary_chain.run(docs)
# 打印压缩后的上下文
print(compressed_context)
# 将压缩后的上下文提供给 LLM 进行答案生成
代码解释:
- 加载和分割文档: 首先,我们加载文档,并使用
CharacterTextSplitter将文档分割成小的文本块。 - 定义 LLM: 我们定义一个 LLM 模型。
- 定义摘要提取 Chain: 我们使用
load_summarize_chain创建一个摘要提取 Chain。chain_type参数指定了摘要提取的方式,常用的方式有 "stuff", "map_reduce", "refine" 等。 - 压缩上下文: 我们使用
summary_chain.run对文档进行摘要提取,得到压缩后的上下文。
七、递归检索 (Recursive Retrieval) 的实现
递归检索是指通过多次迭代检索,逐步深入到相关信息中。例如,可以先检索到一篇概述性的文档,然后从该文档中提取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检索更详细的文档。
递归检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文档链接分析: 如果文档中包含指向其他文档的链接,可以根据链接递归地检索相关文档。
- 关键词提取和迭代检索: 从检索到的文档中提取关键词,然后使用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直到找到所有相关信息。
由于递归检索的实现方式比较复杂,并且依赖于具体的知识库结构,这里就不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了。
八、多阶段 RAG 的优缺点
| 特性 | 优点 | 缺点 |
|---|---|---|
| 查询转换 | 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提高检索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 可能会引入额外的噪声和错误,如果子问题生成不准确,会导致检索结果偏差。需要更多的 LLM 调用,增加了成本。 |
| 路由 | 能够根据问题的类型或主题选择不同的知识库,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 需要预先定义知识库的分类和规则,维护成本较高。如果知识库分类不准确,会导致检索结果偏差。 |
| 上下文压缩 | 能够减少上下文中的噪声和冗余信息,提高 LLM 的生成质量和效率。 | 可能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压缩过度,会导致 LLM 无法生成准确的答案。 |
| 递归检索 | 能够逐步深入到相关信息中,找到所有必要的信息。 | 实现复杂,需要对知识库的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可能会陷入无限循环,需要设置合适的停止条件。 |
九、一些想法
多阶段 RAG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技术,可以显著提高 RAG 系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多阶段 RAG 实现方式,或者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阶段 RAG 技术。
核心思想:分解、选择、压缩、深入
总结一下,多阶段RAG的核心思想包括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子问题,针对性选择知识库或检索策略,压缩上下文减少噪声,以及通过递归检索深入挖掘信息。这些技术可以显著提高RAG系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策略是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类型、知识库结构和 LLM 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多阶段 RAG 策略,并进行充分的实验和评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