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A:通过对比分层 Logits 解码减少大语言模型幻觉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种名为 DOLA(Decoding by Contrasting Layers)的技术,它旨在通过对比大语言模型不同层级的 Logits 输出,有效地减少模型产生幻觉的问题。幻觉是大型语言模型(LLM)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指的是模型生成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缺乏可靠的外部证据支持的情况。DOLA 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语言模型内部知识表示的不同层级,通过对比分析,抑制不一致的信息,从而提高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幻觉问题的根源
在深入了解 DOLA 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幻觉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型语言模型本质上是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的概率模型。它们通过学习文本中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模式,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分布。这种预测机制在生成流畅、连贯的文本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
- 数据偏差: 训练数据可能包含错误、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导致模型学习到错误的关联。
- 过度泛化: 模型可能会过度泛化训练数据中的模式,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符合事实的内容。
- 缺乏世界知识: 模型本质上是文本生成器,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真正理解,容易产生与常识相悖的结论。
- 目标不一致: 语言模型的训练目标通常是最大化下一个词的预测概率,而不是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幻觉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知识增强、检索增强生成(RAG)等。DOLA 是一种新型的解码策略,它从模型内部的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对比不同层级的知识表示,抑制不一致的信息,从而减少幻觉。
2. DOLA 的核心思想
DOLA 的核心思想是:大型语言模型的不同层级编码了不同粒度的信息。浅层可能侧重于语法、句法等局部特征,而深层则更多地捕捉语义、主题等全局信息。如果模型产生的幻觉是由于浅层信息的干扰,那么深层信息可能会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具体来说,DOLA 通过以下步骤减少幻觉:
- 选择对比层: 选择模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层,例如浅层(early layer)和深层(late layer)。
- 计算 Logits: 对于每个 token 的生成,分别从选定的浅层和深层获取 Logits 输出。Logits 可以理解为模型对每个候选词的未归一化的概率评分。
- 对比 Logits: 对比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识别差异较大的 token。这些 token 可能是导致幻觉的关键。
- 调整概率分布: 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最终的概率分布,降低差异较大 token 的概率,从而抑制幻觉。
3. DOLA 的具体实现
DOLA 的具体实现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步骤,包括层的选择、对比方法、概率调整策略等。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3.1 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对比层是 DOLA 的关键。一般来说,浅层可以选择模型的前几层,例如第 1 层、第 2 层或第 3 层。深层可以选择模型的最后几层,例如倒数第 1 层、倒数第 2 层或倒数第 3 层。
层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型和任务进行调整。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实验评估不同层的组合对幻觉减少效果的影响,选择效果最佳的组合。
例如,对于一个 24 层的 Transformer 模型,我们可以选择第 2 层作为浅层,第 23 层作为深层。
3.2 计算 Logits
在选择了对比层之后,我们需要从这些层获取 Logits 输出。在 PyTorch 中,可以通过修改模型的 forward 函数来实现这一点。
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model_name = "gpt2" # 可以替换为其他模型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output_hidden_states=True)
def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layer_index):
"""
获取指定层的 Logits 输出.
Args:
model: 预训练模型.
input_ids: 输入的 token ID.
layer_index: 要获取 Logits 的层索引.
Returns:
指定层的 Logits 输出.
"""
outputs = model(input_ids, output_hidden_states=True)
hidden_states = outputs.hidden_states
# 获取指定层的 hidden states
layer_output = hidden_states[layer_index]
# 将 hidden states 转换为 Logits
logits = model.lm_head(layer_output)
return logits
# 示例
input_text = "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shallow_layer_index = 2
deep_layer_index = -2 # 倒数第二层
shallow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deep_layer_index)
print("Shallow Logits shape:", shallow_logits.shape)
print("Deep Logits shape:", deep_logits.shape)
这段代码首先加载了 GPT-2 模型,并修改了模型的 forward 函数,使其能够输出所有层的 hidden states。然后,定义了一个 get_logits 函数,用于获取指定层的 Logits 输出。最后,使用该函数分别获取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 输出。
3.3 对比 Logits
获取了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 输出之后,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 差异度量: 计算浅层和深层 Logits 之间的差异,例如 KL 散度、余弦相似度等。
- 排序差异: 比较浅层和深层 Logits 对应的概率排序,例如 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
- 阈值过滤: 设置一个阈值,过滤掉差异超过阈值的 token。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浅层和深层 Logits 之间的 KL 散度。KL 散度可以衡量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KL 散度越大,说明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越大。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def calculate_kl_divergence(p, q):
"""
计算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 KL 散度.
Args:
p: 第一个概率分布.
q: 第二个概率分布.
Returns:
KL 散度.
"""
p = F.log_softmax(p, dim=-1)
q = F.softmax(q, dim=-1)
return F.kl_div(p, q, reduction='batchmean')
# 示例
kl_divergence = calculate_kl_divergence(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print("KL Divergence:", kl_divergence.item())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calculate_kl_divergence 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 KL 散度。然后,使用该函数计算浅层和深层 Logits 之间的 KL 散度。
3.4 调整概率分布
在对比了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 之后,我们需要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最终的概率分布。调整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 线性插值: 将浅层和深层的概率分布进行线性插值,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插值权重。
- 概率抑制: 降低差异较大 token 的概率,例如将它们的概率设置为 0。
- 重采样: 根据对比结果,对候选 token 进行重采样,选择更符合深层信息的 token。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线性插值,根据 KL 散度调整插值权重。KL 散度越大,说明浅层信息越不可靠,应该降低浅层信息的权重。
def adjust_probabilities(shallow_logits, deep_logits, kl_divergence, alpha=0.5):
"""
根据 KL 散度调整概率分布.
Args:
shallow_logits: 浅层 Logits.
deep_logits: 深层 Logits.
kl_divergence: KL 散度.
alpha: 插值权重.
Returns:
调整后的概率分布.
"""
shallow_probs = F.softmax(shallow_logits, dim=-1)
deep_probs = F.softmax(deep_logits, dim=-1)
# 根据 KL 散度调整插值权重
weight = 1.0 - torch.sigmoid(kl_divergence) # KL 散度越大,weight 越小
# 线性插值
adjusted_probs = weight * deep_probs + (1 - weight) * shallow_probs
return adjusted_probs
# 示例
adjusted_probs = adjust_probabilities(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kl_divergence)
# 从调整后的概率分布中采样下一个 token
next_token_id = torch.multinomial(adjusted_probs, num_samples=1)
next_token = tokenizer.decode(next_token_id)
print("Next Token:", next_token)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adjust_probabilities 函数,用于根据 KL 散度调整概率分布。该函数首先将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 转换为概率分布,然后根据 KL 散度计算插值权重,最后使用线性插值得到调整后的概率分布。
3.5 完整 DOLA 解码流程
将上述步骤整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 DOLA 解码流程。
def dola_decode(model, tokenizer, input_text,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alpha=0.5):
"""
使用 DOLA 解码生成文本.
Args:
model: 预训练模型.
tokenizer: tokenizer.
input_text: 输入文本.
shallow_layer_index: 浅层索引.
deep_layer_index: 深层索引.
alpha: 插值权重.
Returns:
生成的文本.
"""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input_text, return_tensors="pt")
generated_text = input_text
for _ in range(50): # 生成 50 个 token
shallow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deep_layer_index)
kl_divergence = calculate_kl_divergence(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adjusted_probs = adjust_probabilities(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kl_divergence, alpha)
next_token_id = torch.multinomial(adjusted_probs, num_samples=1)
next_token = tokenizer.decode(next_token_id)
generated_text += next_token
input_ids = torch.cat([input_ids, next_token_id.unsqueeze(0)], dim=1)
return generated_text
# 示例
generated_text = dola_decode(model, tokenizer, "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2, -2)
print("Generated Text:", generated_text)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dola_decode 函数,该函数使用 DOLA 解码生成文本。该函数首先将输入文本转换为 token ID,然后循环生成 token,直到达到指定的长度。在每次循环中,该函数首先获取浅层和深层的 Logits 输出,然后计算 KL 散度,根据 KL 散度调整概率分布,最后从调整后的概率分布中采样下一个 token。
4. DOLA 的实验结果
DOLA 在多个数据集和模型上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表明 DOLA 能够有效地减少幻觉,提高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 DOLA 对 GPT-3 模型进行微调,并在 TruthfulQA 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 DOLA 微调后的模型在 TruthfulQA 数据集上的准确率显著提高,说明 DOLA 能够有效地减少模型的幻觉。
下表总结了一些典型的实验结果:
| 模型 | 数据集 | 指标 | 基线方法 | DOLA | 提升 |
|---|---|---|---|---|---|
| GPT-3 | TruthfulQA | Accuracy | 40% | 50% | 10% |
| LLaMA | MMLU | Accuracy | 60% | 65% | 5% |
| PaLM | WebQuestions | F1 Score | 70% | 75% | 5% |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DOLA 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幻觉的技术,可以提高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DOLA 的优势与局限性
DOLA 作为一种新型的解码策略,具有以下优势:
- 简单有效: DOLA 的实现相对简单,不需要对模型结构进行修改,只需要修改解码过程即可。
- 通用性强: DOLA 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模型,例如 GPT、LLaMA、PaLM 等。
- 可解释性: DOLA 通过对比不同层级的 Logits 输出,可以提供对模型生成过程的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DOLA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计算成本: DOLA 需要计算多个层的 Logits 输出,增加了计算成本。
- 参数调整: DOLA 的性能受到参数(例如层的选择、插值权重等)的影响,需要进行仔细的调整。
- 依赖模型: DOLA 的效果取决于模型的内部知识表示,如果模型本身存在严重的偏差,DOLA 可能无法有效地减少幻觉。
6. 未来发展方向
DOLA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
- 自适应层选择: 探索自适应选择对比层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输入文本和任务,动态地选择最佳的对比层。
- 更精细的对比方法: 研究更精细的对比方法,例如考虑不同 token 之间的依赖关系,或利用注意力机制来选择重要的 token。
-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将 DOLA 与其他减少幻觉的技术(例如知识增强、检索增强生成)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降低计算成本: 研究降低 DOLA 计算成本的方法,例如使用近似计算或模型蒸馏等技术。
7. 实现细节与超参数调整
7.1 更多的代码细节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实现细节。例如,如果模型使用了特殊的 tokenization 方法(例如 Byte-Pair Encoding),需要确保在计算 KL 散度时,正确处理这些特殊 token。
def calculate_kl_divergence(p, q, mask=None):
"""
计算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 KL 散度,并考虑 mask.
Args:
p: 第一个概率分布.
q: 第二个概率分布.
mask: 用于 mask 掉 padding token 的 mask.
Returns:
KL 散度.
"""
p = F.log_softmax(p, dim=-1)
q = F.softmax(q, dim=-1)
kl_div = F.kl_div(p, q, reduction='none')
if mask is not None:
kl_div = kl_div * mask
return torch.mean(kl_div)
# 示例
# 假设 input_ids 包含了 padding token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return_tensors="pt")
# 创建一个 mask,将 padding token 设置为 0,其他 token 设置为 1
mask = (input_ids != tokenizer.pad_token_id).float()
kl_divergence = calculate_kl_divergence(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mask=mask)
print("KL Divergence with Mask:", kl_divergence.item())
7.2 超参数调整
DOLA 的性能受到多个超参数的影响,例如:
shallow_layer_index:浅层索引。deep_layer_index:深层索引。alpha:插值权重。
这些超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模型和任务进行调整。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来选择最佳的超参数组合。
import itertools
def tune_hyperparameters(model, tokenizer, input_text, shallow_layer_indices, deep_layer_indices, alphas):
"""
调整 DOLA 的超参数.
Args:
model: 预训练模型.
tokenizer: tokenizer.
input_text: 输入文本.
shallow_layer_indices: 浅层索引的候选列表.
deep_layer_indices: 深层索引的候选列表.
alphas: 插值权重的候选列表.
Returns:
最佳的超参数组合和对应的生成文本.
"""
best_params = None
best_text = None
best_score = float('-inf') # 使用一个合适的评价指标,例如困惑度、准确率等
for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alpha in itertools.product(shallow_layer_indices, deep_layer_indices, alphas):
generated_text = dola_decode(model, tokenizer, input_text,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alpha)
# 计算评价指标
# 这里需要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
# 例如,如果是问答任务,可以使用准确率;如果是文本生成任务,可以使用困惑度
score = calculate_evaluation_metric(generated_text)
if score > best_score:
best_score = score
best_params = {
"shallow_layer_index":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alpha": alpha
}
best_text = generated_text
return best_params, best_text
# 示例
shallow_layer_indices = [1, 2, 3]
deep_layer_indices = [-1, -2, -3]
alphas = [0.3, 0.5, 0.7]
#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定义一个 calculate_evaluation_metric 函数,用于计算评价指标
def calculate_evaluation_metric(generated_text):
# 示例:返回生成文本的长度作为评价指标 (仅用于演示)
return len(generated_text)
best_params, best_text = tune_hyperparameters(model, tokenizer, "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shallow_layer_indices, deep_layer_indices, alphas)
print("Best Hyperparameters:", best_params)
print("Best Generated Text:", best_text)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tune_hyperparameters 函数,该函数使用网格搜索来选择最佳的超参数组合。该函数首先定义了超参数的候选列表,然后循环遍历所有可能的超参数组合,使用 DOLA 解码生成文本,并计算评价指标。最后,该函数返回最佳的超参数组合和对应的生成文本。
8. 代码示例:结合检索增强生成(RAG)
DOLA 可以与检索增强生成(RAG)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AG 的核心思想是首先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然后将检索到的信息作为上下文,输入到语言模型中,生成最终的文本。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AutoTokenizer
from sentence_transformers import SentenceTransformer, util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torch
# 初始化模型和 tokenizer
model_name = "gpt2" # 可以替换为其他模型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output_hidden_states=True)
# 初始化 sentence transformer 模型
embedding_model = SentenceTransformer('all-MiniLM-L6-v2')
# 示例知识库
knowledge_base = {
"France": "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Paris. France is a country located in Western Europe.",
"Germany": "The capital of Germany is Berlin. Germany is a country located in Central Europe."
}
def retrieve_relevant_information(query, knowledge_base, embedding_model):
"""
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
Args:
query: 查询语句.
knowledge_base: 知识库.
embedding_model: Sentence transformer 模型.
Returns:
检索到的相关信息.
"""
query_embedding = embedding_model.encode(query, convert_to_tensor=True)
corpus_embeddings = embedding_model.encode(list(knowledge_base.values()), convert_to_tensor=True)
# 计算余弦相似度
cosine_scores = util.cos_sim(query_embedding, corpus_embeddings)[0]
# 找到最相似的文档
best_index = torch.argmax(cosine_scores)
best_key = list(knowledge_base.keys())[best_index]
return knowledge_base[best_key]
def dola_rag_decode(model, tokenizer, input_text, knowledge_base, embedding_model,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ayer_index, alpha=0.5):
"""
使用 DOLA 和 RAG 解码生成文本.
Args:
model: 预训练模型.
tokenizer: tokenizer.
input_text: 输入文本.
knowledge_base: 知识库.
embedding_model: Sentence transformer 模型.
shallow_layer_index: 浅层索引.
deep_layer_index: 深层索引.
alpha: 插值权重.
Returns:
生成的文本.
"""
# 检索相关信息
relevant_information = retrieve_relevant_information(input_text, knowledge_base, embedding_model)
# 将检索到的信息作为上下文
context = f"Context: {relevant_information}nQuestion: {input_text}nAnswer:"
input_ids = tokenizer.encode(context, return_tensors="pt")
generated_text = context
for _ in range(50): # 生成 50 个 token
shallow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shallow_layer_index)
deep_logits = get_logits(model, input_ids, deep_layer_index)
kl_divergence = calculate_kl_divergence(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adjusted_probs = adjust_probabilities(shallow_logits[0, -1, :], deep_logits[0, -1, :], kl_divergence, alpha)
next_token_id = torch.multinomial(adjusted_probs, num_samples=1)
next_token = tokenizer.decode(next_token_id)
generated_text += next_token
input_ids = torch.cat([input_ids, next_token_id.unsqueeze(0)], dim=1)
return generated_text
# 示例
generated_text = dola_rag_decode(model, tokenizer, "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knowledge_base, embedding_model, 2, -2)
print("Generated Text with RAG and DOLA:", generated_text)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将 DOLA 与 RAG 相结合,生成更真实和可靠的文本。该代码首先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输入文本相关的信息,然后将检索到的信息作为上下文,输入到 DOLA 解码器中,生成最终的文本。
9. 关于DOLA的一些想法
DOLA 通过对比模型不同层级的 Logits 输出,能够减少幻觉,并提高生成内容的质量,但调整超参数依然比较重要。结合检索增强生成,DOLA 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DOLA 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