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Python 内存分配策略:针对资源受限环境的优化与 GC 机制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 MicroPython 的内存分配策略,以及它是如何针对资源受限的环境进行优化的。在嵌入式开发中,内存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因此了解 Micro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对于编写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1. 内存分配基础:堆、栈和静态内存
在深入 MicroPython 的具体实现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内存分配的基本概念。通常,程序使用的内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 栈 (Stack):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函数调用信息等。栈内存由编译器自动管理,分配和释放速度非常快。栈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并且相对较小。
- 堆 (Heap): 用于动态分配内存,例如创建对象、字符串等。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需要手动管理(在 C 中)或通过垃圾回收器自动管理(在 MicroPython 中)。堆的大小通常比栈大,但分配和释放速度相对较慢。
- 静态内存 (Static Memory): 用于存储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和常量。静态内存的分配在编译时完成,程序运行期间一直存在。
MicroPython 主要使用堆来存储对象,因此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将集中在堆内存的管理上。
2. MicroPython 的内存模型:小对象堆
MicroPython 采用一种称为“小对象堆”的内存模型。这种模型专门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进行优化,旨在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内存利用率。
小对象堆将堆内存划分为多个固定大小的内存块,称为“块 (Block)”。每个块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对象,具体取决于对象的大小。这种方法避免了大型对象分配时需要寻找连续内存块的开销,也减少了内存碎片产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小对象堆的一些关键特性:
- 固定大小的块: 每个块的大小是固定的,通常是 16 字节或 32 字节。
- 对象头部: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头部,用于存储对象的类型信息、引用计数等元数据。
- 空闲列表: 未被使用的块会被组织成一个空闲列表,方便快速分配。
3. 内存分配算法:首次适应 (First-Fit) 和最佳适应 (Best-Fit)
当程序需要分配内存时,MicroPython 需要从空闲列表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块。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包括首次适应和最佳适应:
- 首次适应 (First-Fit): 从空闲列表的头部开始搜索,找到第一个足够大的块就分配给程序。这种算法实现简单,分配速度快,但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存碎片。
- 最佳适应 (Best-Fit): 搜索整个空闲列表,找到大小最接近程序所需大小的块。这种算法可以减少内存碎片,但分配速度较慢。
MicroPython 可能会采用一种混合的策略,例如先尝试首次适应,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块,再尝试最佳适应。
4.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 GC):标记-清除 (Mark-and-Sweep)
由于 MicroPython 是一门动态语言,它需要自动管理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这意味着它需要一个垃圾回收器 (GC) 来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
MicroPython 使用一种称为“标记-清除 (Mark-and-Sweep)”的垃圾回收算法。这种算法分为两个阶段:
- 标记 (Mark): 从根对象 (例如全局变量、栈上的变量) 开始,递归地遍历所有可达的对象,并将它们标记为“已使用”。
- 清除 (Sweep): 遍历整个堆,将未被标记的对象视为垃圾,并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以下是标记-清除算法的一些关键步骤:
- 暂停程序: GC 需要暂停程序的执行,以保证内存的一致性。
- 标记根对象: GC 从根对象开始,将它们标记为“已使用”。
- 递归标记: GC 递归地遍历根对象引用的所有对象,并将它们也标记为“已使用”。
- 清除未标记对象: GC 遍历整个堆,将未被标记的对象视为垃圾,并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 恢复程序: GC 完成后,恢复程序的执行。
5. MicroPython GC 的优化策略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资源有限,MicroPython 的 GC 需要进行一些优化,以减少内存占用、降低 GC 暂停时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策略:
- 分代 GC (Generational GC): 假设新创建的对象更容易成为垃圾,因此将对象分为不同的代。GC 主要针对年轻代的对象进行回收,从而减少 GC 的工作量。MicroPython 并没有默认实现分代GC,但可以自定义扩展来实现。
- 增量 GC (Incremental GC): 将 GC 的过程分解为多个小步骤,每次只执行一部分,从而减少 GC 的暂停时间。MicroPython 默认使用增量 GC。
- 对象池 (Object Pool): 预先分配一些常用的对象,例如整数、字符串等,并将它们存储在一个对象池中。当程序需要创建这些对象时,直接从对象池中获取,避免了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MicroPython 对小整数和interned字符串使用了对象池。
- 压缩 (Compaction): 在 GC 之后,将所有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堆的一端,从而消除内存碎片。MicroPython 并没有默认实现压缩,因为压缩操作会消耗大量 CPU 资源。
6. 代码示例:GC 的使用和控制
MicroPython 提供了一些函数,允许开发者控制 GC 的行为。
import gc
# 强制执行垃圾回收
gc.collect()
# 获取当前堆的剩余空间
free_memory = gc.mem_free()
print("Free memory:", free_memory)
# 获取当前堆的总空间
total_memory = gc.mem_alloc() + gc.mem_free()
print("Total memory:", total_memory)
# 启用或禁用 GC
gc.enable()
gc.disable()
# 获取或设置 GC 阈值
gc.threshold() # 获取当前阈值
gc.threshold(1024) # 设置阈值为 1024 字节
代码示例:内存分配与释放的影响
以下代码演示了频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对性能的影响。
import time
import gc
def allocate_and_free(n):
start_time = time.ticks_ms()
for _ in range(n):
data = bytearray(1024) # 分配 1KB 内存
del data # 释放内存
end_time = time.ticks_ms()
return time.ticks_diff(end_time, start_time)
# 禁用 GC,测量纯粹的分配和释放时间
gc.disable()
time_without_gc = allocate_and_free(1000)
gc.enable()
# 启用 GC,测量分配、释放和 GC 的总时间
time_with_gc = allocate_and_free(1000)
print("Time without GC:", time_without_gc, "ms")
print("Time with GC:", time_with_gc, "ms")
# 强制执行 GC,减少后续操作的干扰
gc.collec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启用 GC 会增加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总时间,因为 GC 需要暂停程序来执行垃圾回收。
7. MicroPython 内存管理的局限性
虽然 Micro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针对资源受限的环境进行了优化,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 内存碎片: 小对象堆可以减少内存碎片,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 GC 暂停时间: GC 需要暂停程序的执行,这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出现卡顿。
- 内存泄漏: 如果程序存在循环引用或其他原因导致对象无法被回收,就会发生内存泄漏。
8. 最佳实践:优化 MicroPython 内存使用
为了充分利用 MicroPython 的内存资源,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最佳实践:
- 减少对象创建: 尽量重用对象,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对象。
- 使用生成器 (Generator): 生成器可以按需生成数据,避免一次性加载大量数据到内存中。
- 使用静态变量: 对于不需要修改的变量,可以使用静态变量,避免在堆上分配内存。
- 显式释放资源: 对于不再使用的对象,可以使用
del语句显式释放内存。虽然 GC 最终会回收这些内存,但显式释放可以更快地释放资源。 - 避免循环引用: 尽量避免创建循环引用,这会导致对象无法被 GC 回收。
- 使用
bytearray: 对于需要修改的字符串,可以使用bytearray,避免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 - 监控内存使用: 使用
gc.mem_free()和gc.mem_alloc()函数监控内存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内存泄漏问题。 - 字符串驻留(String Interning): 使用
sys.intern()函数将常用的字符串驻留到内存中,减少内存占用。
9. 表格:MicroPython 内存管理相关函数
| 函数 | 描述 |
|---|---|
gc.collect() |
强制执行垃圾回收。 |
gc.mem_free() |
返回当前堆的剩余空间(字节)。 |
gc.mem_alloc() |
返回当前堆的已分配空间(字节)。 |
gc.enable() |
启用垃圾回收。 |
gc.disable() |
禁用垃圾回收。 |
gc.threshold() |
获取或设置 GC 阈值。当已分配内存超过阈值时,GC 会自动启动。 |
sys.intern() |
将字符串驻留到内存中,以便多个变量共享同一个字符串对象,减少内存占用(只读字符串) |
10. 深入理解 MicroPython 内存管理
要深入理解 MicroPython 的内存管理,需要阅读 MicroPython 的源代码。MicroPython 的源代码是用 C 语言编写的,位于 GitHub 上的 micropython 仓库中。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源代码文件:
gc.c: 垃圾回收器的实现。obj.c: 对象管理器的实现。mempool.c: 内存池的实现。
通过阅读源代码,可以了解 MicroPython 内存管理的细节,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
11. 总结:理解机制,高效利用
MicroPython 的内存分配策略是针对资源受限环境进行优化的,它采用小对象堆、标记-清除 GC 等技术,以减少内存碎片、降低 GC 暂停时间。理解 Micro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编写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充分利用有限的内存资源。掌握GC的使用,可以避免内存泄漏,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更多IT精英技术系列讲座,到智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