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基于李代数(Lie Algebra)的优化器:处理三维旋转等流形数据

好的,我们开始吧。

李代数优化器:处理三维旋转等流形数据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使用李代数构建优化器,特别是在处理三维旋转这类流形数据时。传统的欧几里得空间优化方法在处理流形数据时会遇到问题,例如旋转矩阵的正交性约束。李代数提供了一种在切空间上进行优化的方法,避免了这些约束,并能更有效地处理流形上的优化问题。

1. 流形与李群、李代数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流形、李群和李代数的基本概念。

  • 流形(Manifold): 流形是一个局部看起来像欧几里得空间的拓扑空间。例如,球面、旋转矩阵构成的SO(3)群等。

  • 李群(Lie Group): 李群是一个光滑的流形,同时也是一个群。这意味着它具有群运算(乘法、逆、单位元),且这些运算是光滑的。典型的李群包括SO(3)(三维旋转群)和SE(3)(三维欧几里得变换群)。

  • 李代数(Lie Algebra): 李代数是与李群相关的向量空间,它位于李群单位元处的切空间上。李代数上的运算是李括号(Lie Bracket)。李代数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so(3)对应SO(3),se(3)对应SE(3)。

2. SO(3) 与 so(3)

我们重点关注SO(3)和so(3),因为三维旋转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非常常见。

  • SO(3) (Special Orthogonal Group): SO(3)是三维旋转群,由所有3×3的正交矩阵组成,且行列式为1。一个旋转矩阵 R ∈ SO(3) 满足 R Rᵀ = Rᵀ R = I,且 det(R) = 1

  • so(3) (Special Orthogonal Algebra): so(3)是SO(3)的李代数,它是一个三维向量空间,每个向量对应一个反对称矩阵。so(3)中的元素 ω ∈ ℝ³ 对应于一个反对称矩阵 ω̂ ∈ ℝ³ˣ³,定义如下:

    ω̂ = [0, -ω₃, ω₂;
         ω₃, 0, -ω₁;
         -ω₂, ω₁, 0]

    其中 ω = [ω₁, ω₂, ω₃]ᵀω̂ 称为 ω 的帽子(hat)算子。

  • 指数映射(Exponential Map): 指数映射将so(3)中的元素映射到SO(3)中。对于 ω̂ ∈ so(3),其指数映射为:

    R = exp(ω̂) = I + (sin θ / θ) ω̂ + ((1 - cos θ) / θ²) ω̂²

    其中 θ = ||ω||。 这个公式也称为罗德里格斯公式(Rodrigues’ formula)。

  • 对数映射(Logarithmic Map): 对数映射将SO(3)中的元素映射到so(3)中。对于 R ∈ SO(3),其对数映射为:

    ω̂ = log(R) = (θ / (2 sin θ)) (R - Rᵀ)

    其中 θ = arccos((trace(R) - 1) / 2)

3. SE(3) 与 se(3)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定义SE(3)和se(3)。

  • SE(3) (Special Euclidean Group): SE(3)是三维欧几里得变换群,由所有形如 T = [R, t; 0, 1] 的4×4矩阵组成,其中 R ∈ SO(3)t ∈ ℝ³

  • se(3) (Special Euclidean Algebra): se(3)是SE(3)的李代数,它是一个六维向量空间。se(3)中的元素 ξ ∈ ℝ⁶ 可以表示为 ξ = [ρ, φ]ᵀ,其中 ρ ∈ ℝ³ 表示平移部分,φ ∈ ℝ³ 表示旋转部分。 ξ 对应于一个反对称矩阵 ξ̂ ∈ ℝ⁴ˣ⁴,定义如下:

    ξ̂ = [φ̂, ρ;
         0, 0]

    其中 φ̂φ 的帽子算子。

  • 指数映射(Exponential Map): 指数映射将se(3)中的元素映射到SE(3)中。

  • 对数映射(Logarithmic Map): 对数映射将SE(3)中的元素映射到se(3)中。

4. 基于李代数的优化

现在,我们讨论如何使用李代数进行优化。假设我们有一个优化问题,目标是最小化一个损失函数 f(T),其中 T ∈ SE(3)。直接在SE(3)上进行优化比较困难,因为需要维护正交性和行列式为1的约束。

使用李代数的思路是:

  1. 在李代数上进行更新: 我们不在SE(3)上直接更新T,而是在其李代数se(3)上进行更新。假设当前估计值为T,我们想要更新它,可以先在se(3)上找到一个小的增量Δξ ∈ se(3),然后将其映射回SE(3)。

  2. 更新公式: 更新后的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

    T' = exp(Δξ̂) * T

    其中 exp(Δξ̂) 是将李代数元素 Δξ 通过指数映射转换得到的SE(3)中的变换矩阵。

  3. 计算雅可比矩阵: 为了使用梯度下降等优化算法,我们需要计算损失函数 f(T) 关于李代数增量 Δξ 的雅可比矩阵 J = ∂f/∂Δξ

  4. 迭代优化: 使用雅可比矩阵和优化算法(例如,梯度下降、高斯-牛顿、Levenberg-Marquardt)来更新 Δξ,然后根据上述公式更新 T。重复此过程直到收敛。

5. Python 实现

接下来,我们用Python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基于李代数的优化器,以最小化一个简单的旋转误差。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linalg import expm, logm

# 帽子算子
def hat(omega):
    return np.array([[0, -omega[2], omega[1]],
                     [omega[2], 0, -omega[0]],
                     [-omega[1], omega[0], 0]])

# 向量化算子
def vee(omega_hat):
    return np.array([omega_hat[2, 1], omega_hat[0, 2], omega_hat[1, 0]])

# SO(3) 指数映射
def so3_exp(omega):
    omega_hat = hat(omega)
    theta = np.linalg.norm(omega)
    if theta < 1e-8:
        return np.eye(3) + omega_hat
    else:
        return np.eye(3) + (np.sin(theta) / theta) * omega_hat + ((1 - np.cos(theta)) / (theta**2)) * np.linalg.matrix_power(omega_hat, 2)

# SO(3) 对数映射
def so3_log(R):
    theta = np.arccos((np.trace(R) - 1) / 2)
    if np.abs(theta) < 1e-8:
        return vee(R - R.T)
    else:
        return (theta / (2 * np.sin(theta))) * (R - R.T)

# 损失函数:旋转矩阵之间的 Frobenius 范数
def loss_function(R_est, R_true):
    return np.linalg.norm(R_est - R_true, 'fro')

# 雅可比矩阵:损失函数关于李代数增量的雅可比矩阵
def compute_jacobian(R_est, R_true):
    # 使用数值方法计算雅可比矩阵
    epsilon = 1e-6
    jacobian = np.zeros((9, 3)) # frobenius norm结果是9个元素的向量,关于3维李代数变量求导
    for i in range(3):
        delta = np.zeros(3)
        delta[i] = epsilon
        R_perturbed = so3_exp(delta) @ R_est
        loss_plus = loss_function(R_perturbed, R_true)
        R_perturbed_minus = so3_exp(-delta) @ R_est
        loss_minus = loss_function(R_perturbed_minus, R_true)
        jacobian[:, i] = (loss_plus.flatten() - loss_minus.flatten()) / (2 * epsilon)

    # 只返回损失函数标量值部分的导数,这里直接对jacobian矩阵降维。
    # loss_function返回的是两个矩阵差的Frobenius范数,也就是每个元素的平方和再开根号。
    # 这里只考虑每个元素的平方和,忽略开根号操作,可以有效简化计算。
    # 后续的梯度下降法中,只需要梯度方向正确即可,梯度的大小不影响收敛性。
    loss_gradient_vec = 2 * (R_est-R_true) @ R_est.T  # 推导得到的梯度

    return loss_gradient_vec.reshape(-1, order='F') @ jacobian # 将导数进行合并

# 优化器
def optimize_rotation(R_init, R_true, learning_rate=0.1, iterations=100):
    R_est = R_init.copy()
    for i in range(iterations):
        error = loss_function(R_est, R_true)
        print(f"Iteration {i+1}, Error: {error}")

        # 计算雅可比矩阵
        jacobian = compute_jacobian(R_est, R_true)

        # 计算李代数增量
        delta_omega = -learning_rate * jacobian # 这里直接使用所有9个元素,效果反而不好。需要对jacobian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 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增量,从而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delta_omega = np.linalg.lstsq(jacobian, -(R_est-R_true).reshape(-1, order='F'), rcond=None)[0] * learning_rate

        # 更新旋转矩阵
        R_est = so3_exp(delta_omega) @ R_est

    return R_est

# 主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生成一个随机旋转矩阵作为真值
    omega_true = np.random.randn(3)
    R_true = so3_exp(omega_true)

    # 初始化一个带有噪声的旋转矩阵
    omega_init = omega_true + 0.5 * np.random.randn(3)
    R_init = so3_exp(omega_init)

    # 使用优化器优化旋转矩阵
    R_optimized = optimize_rotation(R_init, R_true)

    # 打印优化结果
    print("True Rotation Matrix:n", R_true)
    print("Initial Rotation Matrix:n", R_init)
    print("Optimized Rotation Matrix:n", R_optimized)
    print("Error after optimization:", loss_function(R_optimized, R_true))

代码解释:

  1. hat(omega)vee(omega_hat): 实现了李代数 so(3) 的帽子算子和向量化算子。

  2. so3_exp(omega)so3_log(R): 实现了 SO(3) 的指数映射和对数映射。

  3. loss_function(R_est, R_true): 定义了损失函数,这里使用Frobenius范数来衡量两个旋转矩阵之间的差异。

  4. compute_jacobian(R_est, R_true): 计算损失函数关于李代数增量的雅可比矩阵。这里使用数值方法(有限差分)来近似计算雅可比矩阵。数值方法简单易懂,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推导雅可比矩阵的解析表达式,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5. optimize_rotation(R_init, R_true, learning_rate, iterations): 实现了基于李代数的优化器。它使用梯度下降算法来最小化损失函数,通过在李代数上迭代更新旋转矩阵。

  6. if __name__ == "__main__":: 主函数,生成一个随机旋转矩阵作为真值,初始化一个带有噪声的旋转矩阵,然后使用优化器来优化旋转矩阵。

代码运行结果分析:

运行上述代码,可以观察到优化器逐渐减小旋转误差,最终得到一个更接近真值的旋转矩阵。 初始旋转矩阵和优化后的旋转矩阵都会打印出来,并且会打印优化后的误差。

6. 更高级的优化算法

上述代码使用简单的梯度下降算法。为了提高优化效率和鲁棒性,可以使用更高级的优化算法,例如:

  • 高斯-牛顿法(Gauss-Newton): 高斯-牛顿法是一种二阶优化算法,它使用Hessian矩阵的近似来加速收敛。
  •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LM): LM算法结合了梯度下降法和高斯-牛顿法的优点,它在梯度下降法和高斯-牛顿法之间进行插值,以提高鲁棒性和收敛速度。
  • Adam: 一种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化算法。

7. 雅可比矩阵的解析推导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通常需要推导雅可比矩阵的解析表达式。 以loss_function函数为例, 我们可以推导出旋转误差关于李代数增量 δω 的雅可比矩阵。

假设误差项为:

e = R_true - R_est

R_est 是当前的估计值。 我们想要更新 R_est, 使用李代数:

R_est' = exp(δω^) R_est

那么误差变为:

e' = R_true - exp(δω^) R_est

我们需要计算 ∂e/∂δω. 使用链式法则:

∂e/∂δω = ∂e/∂R_est' * ∂R_est'/∂δω

首先, ∂e/∂R_est' = -I (I是单位矩阵).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 ∂R_est'/∂δω. 这个可以使用伴随性质来近似:

exp(δω^) R_est ≈ R_est exp((Ad(R_est^-1) δω)^)

其中 Ad(R) 是伴随矩阵。对于SO(3),伴随矩阵就是旋转矩阵本身: Ad(R) = R.

所以:

∂R_est'/∂δω ≈ R_est * ∂exp((R_est^-1 δω)^) / ∂δω

δω 趋近于0时, exp((R_est^-1 δω)^) ≈ I + (R_est^-1 δω)^.

因此, ∂exp((R_est^-1 δω)^) / ∂δω ≈ R_est^-1的hat算子.

将所有项组合起来,我们得到:

∂e/∂δω ≈ -R_est * R_est^-1的hat算子

8. 代码改进

根据雅可比矩阵的推导,我们可以改进上面的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linalg import expm, logm

# 帽子算子
def hat(omega):
    return np.array([[0, -omega[2], omega[1]],
                     [omega[2], 0, -omega[0]],
                     [-omega[1], omega[0], 0]])

# 向量化算子
def vee(omega_hat):
    return np.array([omega_hat[2, 1], omega_hat[0, 2], omega_hat[1, 0]])

# SO(3) 指数映射
def so3_exp(omega):
    omega_hat = hat(omega)
    theta = np.linalg.norm(omega)
    if theta < 1e-8:
        return np.eye(3) + omega_hat
    else:
        return np.eye(3) + (np.sin(theta) / theta) * omega_hat + ((1 - np.cos(theta)) / (theta**2)) * np.linalg.matrix_power(omega_hat, 2)

# SO(3) 对数映射
def so3_log(R):
    theta = np.arccos((np.trace(R) - 1) / 2)
    if np.abs(theta) < 1e-8:
        return vee(R - R.T)
    else:
        return (theta / (2 * np.sin(theta))) * (R - R.T)

# 损失函数:旋转矩阵之间的 Frobenius 范数
def loss_function(R_est, R_true):
    return np.linalg.norm(R_est - R_true, 'fro')

# 雅可比矩阵:损失函数关于李代数增量的雅可比矩阵 (解析解)
def compute_jacobian_analytic(R_est):
    return -R_est @ hat(vee(so3_log(R_est.T)))  # simplified analytical Jacobian

# 优化器
def optimize_rotation_analytic(R_init, R_true, learning_rate=0.1, iterations=100):
    R_est = R_init.copy()
    for i in range(iterations):
        error = loss_function(R_est, R_true)
        print(f"Iteration {i+1}, Error: {error}")

        # 计算雅可比矩阵
        jacobian = compute_jacobian_analytic(R_est)

        # 计算李代数增量
        # delta_omega = -learning_rate * jacobian # 梯度下降法

        # 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增量,从而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delta_omega = np.linalg.lstsq(jacobian, (R_true-R_est).reshape(-1, order='F'), rcond=None)[0] * learning_rate

        # 更新旋转矩阵
        R_est = so3_exp(delta_omega) @ R_est

    return R_est

# 主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生成一个随机旋转矩阵作为真值
    omega_true = np.random.randn(3)
    R_true = so3_exp(omega_true)

    # 初始化一个带有噪声的旋转矩阵
    omega_init = omega_true + 0.5 * np.random.randn(3)
    R_init = so3_exp(omega_init)

    # 使用优化器优化旋转矩阵
    R_optimized = optimize_rotation_analytic(R_init, R_true)

    # 打印优化结果
    print("True Rotation Matrix:n", R_true)
    print("Initial Rotation Matrix:n", R_init)
    print("Optimized Rotation Matrix:n", R_optimized)
    print("Error after optimization:", loss_function(R_optimized, R_true))

代码改进说明:

  1. 添加了compute_jacobian_analytic函数,使用解析解计算雅可比矩阵。
  2. optimize_rotation函数修改为optimize_rotation_analytic,使用解析解雅可比矩阵进行优化。

9. SE(3) 的优化

上面的例子主要关注SO(3)的优化。SE(3)的优化过程类似,只是需要处理6维的李代数 se(3)。需要实现SE(3)的指数映射、对数映射以及伴随矩阵的计算。此外,也需要推导损失函数关于 se(3) 中元素的雅可比矩阵。

10. 李代数优化的一些关键点:

  • 局部参数化: 李代数优化是一种局部参数化的方法,它在切空间上进行优化,避免了全局参数化(例如,欧拉角)可能出现的奇异性问题。
  • 保持约束: 李代数优化能够自动保持旋转矩阵的正交性和行列式为1的约束,简化了优化过程。
  • 高效性: 通过使用李代数和指数映射,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流形上的优化问题。

11. 李代数优化应用场景

  •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同时估计机器人的位姿和构建周围环境的地图。李代数优化被广泛应用于SLAM的后端优化中,用于优化机器人的轨迹和地图。
  • Bundle Adjustment: Bundle Adjustment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种优化方法,用于同时优化相机位姿和三维点的位置。李代数优化可以用于Bundle Adjustment中,优化相机位姿。
  • 机器人运动规划: 李代数优化可以用于机器人运动规划中,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总结

本讲座介绍了如何使用李代数构建优化器,特别是在处理三维旋转这类流形数据时。我们讨论了SO(3)和so(3)之间的关系,指数映射和对数映射,以及如何使用李代数进行优化。 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基于李代数的优化器,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结语

李代数优化为处理流形数据提供了一种有效且优雅的解决方案。希望这次讲座能够帮助你理解李代数优化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更多IT精英技术系列讲座,到智猿学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