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今天咱不聊风花雪月,就来唠唠 Pinia 的源码,扒一扒 Store 实例的诞生,以及它身上的 state、getters、actions 这些“零件”是怎么组装起来的,让它们变得如此听话、如此响应式的。
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车了!
一、 Store 的“前世今生”:从 defineStore 到 useStore
Pinia 的 Store,要说它的出生,得从 defineStore 这个“造物主”说起。defineStore 就像一个工厂,你给它提供一些原材料(state、getters、actions),它就能生产出一个特定的 Store。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
})
这里的 useCounterStore 就是我们最终使用的 Store 钩子函数。它不是 Store 的实例本身,而是一个函数,调用它才能真正创建一个 Store 实例。
这个 useCounterStore 函数内部做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完成了以下几件事:
- 创建
Store实例: 这是最核心的一步,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剖析的。 - 注入到
app(如果存在): 如果在 Vue 应用中使用,它会将Store实例注入到 Vue 的app中,方便在组件中使用useStore获取Store实例。 - 返回
Store实例: 将创建好的Store实例返回给使用者。
二、 Store 实例的“炼成术”:揭秘 createPinia 和 defineStore
Pinia 的核心在于响应式状态管理,这离不开 Vue 提供的响应式 API。在 Store 实例的创建过程中,state、getters、actions 都被巧妙地利用了 Vue 的响应式系统进行处理。
首先,让我们看看 createPinia 函数的作用。createPinia 主要负责创建一个 Pinia 的根实例,它包含了一个 state 用于存储所有 Store 的状态,以及一些插件相关的逻辑。
// 简化版 createPinia
function createPinia() {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true)
const state = scope.run(() => reactive({}))
const pinia = {
install(app) {
app.provide(PiniaSymbol, pinia)
app.config.globalProperties.$pinia = pinia
},
state,
scope
}
return pinia
}
createPinia 创建了一个 reactive 的 state 对象,用于存储所有 Store 的状态。PiniaSymbol 是一个 Symbol,用于在 Vue 应用中提供 Pinia 实例。scope 用于管理 effect,方便在销毁 Pinia 实例时停止所有 effect。
接下来,咱们深入 defineStore 的内部,看看它是如何把 state、getters、actions 这些“零件”组装成一个响应式的 Store 实例的。defineStore 的简化版代码如下:
import { reactive, computed, toRefs, effectScope, getCurrentInstance, inject, unref } from 'vue'
import { PiniaSymbol } from './rootStore'
function defineStore(id, options) {
return () => {
const pinia = inject(PiniaSymbol)
if (!pinia) {
throw new Error('调用 useStore 时,Pinia 尚未安装')
}
const existingStore = pinia.state.value[id] // 检查是否已经存在 Store
if (existingStore) {
return existingStore
}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
const store = scope.run(() => {
const state = options.state ? reactive(options.state()) : {}
const getters = {}
for (const getterName in options.getters) {
getters[getterName] = computed(() => {
// @ts-ignore
return options.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state)
})
}
const actions = {}
for (const actionName in options.actions) {
actions[actionName] = options.actions[actionName].bind(store)
}
const store = {
$id: id,
$state: state,
...state,
...getters,
...actions,
$reset: () => {
const newState = options.state ? options.state() : {};
Object.assign(store.$state, newState);
},
$dispose: () => {
scope.stop()
delete pinia.state.value[id]
}
}
// 将 state 的属性变成 ref
Object.keys(state).forEach(key => {
Object.defineProperty(store, key, {
get: () => state[key],
set: (value) => { state[key] = value }
})
})
return store
})
pinia.state.value[id] = store
return store
}
}
让我们逐行解析这段代码:
inject(PiniaSymbol): 从 Vue 应用中注入 Pinia 实例。如果没有注入,说明 Pinia 还没有安装,直接报错。pinia.state.value[id]: 检查是否已经存在同名的Store。如果存在,直接返回已有的Store实例,避免重复创建。注意这里使用了pinia.state.value, 因为pinia.state是一个Ref对象。effectScope(): 创建一个effectScope,用于管理当前Store的所有副作用。当Store销毁时,可以方便地停止所有副作用。reactive(options.state()): 将options.state()返回的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这是state能够响应式更新的关键。computed(() => options.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state)): 为每个getter创建一个计算属性。计算属性会自动追踪依赖,并在依赖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注意这里使用了call方法,将store作为this上下文传递给getter函数。options.actions[actionName].bind(store): 将每个action绑定到store实例上。这样在action中就可以通过this访问store的state、getters和其他actions。store对象: 创建一个store对象,包含$id、$state、getters、actions和一些辅助方法。注意这里使用了对象展开运算符...,将state和getters的属性直接添加到store对象上,方便使用。$reset: 提供一个$reset方法,用于将state重置为初始值。$dispose: 提供一个$dispose方法,用于销毁Store实例,停止所有副作用,并从 Pinia 实例中移除该Store。- 将 state 的属性变成 ref: 这一步非常关键,它将
state的每个属性都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重新定义,使得可以直接通过store.count的方式访问和修改state中的属性,同时保持响应式。
三、 state 的响应式魔法:reactive 和 toRefs
state 的响应式是 Pinia 的基石。defineStore 使用 reactive 函数将 state 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这意味着,当 state 中的任何属性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该属性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
const state = options.state ? reactive(options.state()) : {}
reactive 函数会将一个普通 JavaScript 对象转换为一个 Proxy 对象。Proxy 对象会拦截对该对象的所有操作,并在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触发相应的钩子函数。Vue 的响应式系统就是通过这些钩子函数来追踪依赖和触发更新。
除了 reactive,toRefs 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toRefs 可以将一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为 ref 对象。ref 对象是一个包含 value 属性的对象,访问或修改 value 属性会触发响应式更新。
import { toRefs } from 'vue'
const 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
})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erStore = store()
const { count, doubleCount } = toRefs(counterStore)
return {
count,
doubleCount,
increment: counterStore.increment,
}
},
template: `
<button @click="increment">{{ count }} - {{ doubleCount }}</button>
`,
}
在这个例子中,toRefs(counterStore) 会将 counterStore.count 和 counterStore.doubleCount 转换为 ref 对象。这样,在组件中就可以直接使用 count 和 doubleCount,而不需要通过 counterStore.count 和 counterStore.doubleCount 访问。
四、 getters 的“计算之道”:computed 的妙用
getters 就像 Store 的计算属性,它们可以根据 state 的值计算出新的值。defineStore 使用 computed 函数为每个 getter 创建一个计算属性。
const getters = {}
for (const getterName in options.getters) {
getters[getterName] = computed(() => {
// @ts-ignore
return options.getters[getterName].call(store, state)
})
}
computed 函数会自动追踪 getter 函数中使用的 state 属性。当这些 state 属性发生变化时,computed 函数会自动重新计算 getter 的值。
getters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缓存。只有当 getter 函数中使用的 state 属性发生变化时,getter 的值才会被重新计算。否则,getter 会直接返回缓存的值。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性能。
五、 actions 的“行为艺术”:this 的绑定和状态的修改
actions 是 Store 中定义的方法,用于修改 state。defineStore 使用 bind 方法将每个 action 绑定到 store 实例上。
const actions = {}
for (const actionName in options.actions) {
actions[actionName] = options.actions[actionName].bind(store)
}
通过 bind 方法,action 函数中的 this 指向 store 实例。这样,在 action 函数中就可以通过 this 访问 store 的 state、getters 和其他 actions。
const 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incrementBy(amount) {
this.count += amount
},
reset() {
this.$reset()
}
},
})
在这个例子中,increment、incrementBy 和 reset 都是 action 函数。在 increment 函数中,this 指向 store 实例,所以可以通过 this.count++ 修改 state 中的 count 属性。在 reset 函数中,通过 this.$reset() 调用了 store 实例的 reset 方法。
六、 Store 的“生命周期”:$dispose 的作用
Store 实例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它不再需要时,应该被销毁。defineStore 提供了一个 $dispose 方法,用于销毁 Store 实例。
const store = {
// ...
$dispose: () => {
scope.stop()
delete pinia.state.value[id]
}
}
$dispose 方法主要做了两件事:
scope.stop(): 停止effectScope中所有副作用。这可以防止内存泄漏。delete pinia.state.value[id]: 从 Pinia 实例中移除该Store。
虽然 Pinia 没有提供明确的 unmount 钩子,$dispose 方法可以在组件卸载时调用,以释放资源。
七、 总结:Store 的响应式之旅
咱们今天一起探索了 Pinia 源码中 Store 实例的创建和 state、getters、actions 的响应式绑定细节。简单回顾一下:
| 组件 | 作用 | 核心技术 |
|---|---|---|
defineStore |
定义 Store,将 state、getters、actions 组装成一个响应式的 Store 实例 | reactive、computed、bind、effectScope、Object.defineProperty |
state |
存储 Store 的状态,通过 reactive 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
reactive |
getters |
定义 Store 的计算属性,根据 state 的值计算出新的值,具有缓存功能 |
computed |
actions |
定义 Store 的方法,用于修改 state,this 指向 store 实例 |
bind |
$dispose |
销毁 Store 实例,停止所有副作用,并从 Pinia 实例中移除该 Store | scope.stop()、delete |
Pinia 的响应式核心在于 Vue 提供的响应式 API。通过巧妙地使用 reactive、computed 和 bind,Pinia 将 state、getters 和 actions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状态管理系统。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了直接访问 state 属性的语法糖。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 Pinia 的源码,并在实际开发中更好地使用 Pinia。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