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 Vue 3 源码中 `effect` 函数 (即响应式副作用函数) 的核心作用,以及它是如何与 `track` 和 `trigger` 配合工作的。

各位观众老爷们,掌声在哪里!今天咱们不聊八卦,不谈风月,就聊聊 Vue 3 响应式系统里那个神奇的 effect 函数。 它,就是让你的页面动起来,数据一变,UI立马刷新的幕后英雄。 准备好,咱们要开始解剖这个小可爱了!

开场白:响应式世界的“副作用”

话说,编程世界里有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叫“副作用”。 简单来说,一个函数执行后,除了返回值,还偷偷摸摸地改变了函数外部的东西,这就是副作用。 Vue 的响应式系统也离不开副作用,但它把副作用变成了优点,让数据驱动视图成为可能。

effect 函数,就是用来封装这些响应式副作用的。 它的作用是:

  1. 注册副作用函数: 把你要执行的函数(通常是更新 UI 的函数)包裹起来。
  2. 追踪依赖: 当副作用函数执行时,Vue 会追踪它读取了哪些响应式数据。
  3. 触发更新: 当这些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重新执行这个副作用函数。

听起来有点绕? 没关系,咱们一步步来。

第一幕:effect 函数的真面目

先来看一段简化的 effect 函数实现(别害怕,源码比这复杂多了,但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 activeEffect 用于存储当前激活的 effect
let activeEffect = null;

// effectStack 用于处理嵌套的 effect
const effectStack = [];

function effect(fn, options = {}) {
  const effectFn = () => {
    // 避免重复执行
    if (!effectFn.active) {
      return options.scheduler ? undefined : fn() //options.scheduler  调度器, 决定 effect 函数何时执行
    }

    try {
      effectStack.push(effectFn);
      activeEffect = effectFn;
      return fn(); // 执行 fn,触发依赖收集
    } finally {
      effectStack.pop();
      activeEffect = effectStack[effectStack.length - 1];
    }
  };

  effectFn.deps = []; // 存储依赖集合
  effectFn.active = true; // 标记 effect 是否激活
  effectFn.options = options; // 存储 options
  effectFn.scheduler = options.scheduler;

  if (!options.lazy) { // lazy  是否懒执行, 默认为false
    effectFn(); // 立即执行一次
  }

  return effectFn;
}

function stop(effectFn) {
  if (effectFn.active) {
    cleanup(effectFn);
    effectFn.active = false;
  }
}

function cleanup(effectFn) {
  for (let i = 0; i < effectFn.deps.length; i++) {
    const deps = effectFn.deps[i];
    deps.delete(effectFn);
  }
  effectFn.deps.length = 0;
}
  • activeEffect 这是一个全局变量,用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就像一个“正在营业”的牌子,告诉 Vue 现在哪个 effect 在工作。
  • effectStack 这个栈是为了处理嵌套的 effect。 想象一下,一个 effect 函数里面又调用了另一个 effect 函数, 这时候就需要用栈来记录 effect 的执行顺序。
  • effectFn 这是 effect 函数返回的包装后的函数。 它记录了依赖关系,并且负责执行用户传入的 fn
  • options 允许我们传入一些配置项,比如 scheduler(调度器,用于控制 effect 的执行时机)和 lazy(是否懒执行)。
  • effectFn.deps 这是一个数组,存储了当前 effect 函数依赖的所有 Set 集合。 每个 Set 对应一个响应式对象上的属性。
  • cleanup 清除 effectFn 中的依赖,避免内存泄漏。

第二幕:track 函数,追踪依赖的侦察兵

track 函数的作用是“追踪”依赖关系。 也就是说,当 activeEffect 存在时,它会把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添加到响应式数据的依赖集合中。

// targetMap 用于存储所有响应式对象的依赖关系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return; // 没有 effect 激活,直接返回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trackEffects(dep);
}

function trackEffects(dep) {
  if (!activeEffect) return;

  if (!dep.has(activeEffect)) {
    dep.add(activeEffect);
    activeEffect.deps.push(dep); // 将依赖集合添加到 effectFn.deps 中
  }
}
  • targetMap 这是一个 WeakMap,用于存储所有响应式对象的依赖关系。 它的 key 是响应式对象(target),value 是一个 Map
  • depsMap 这是一个 Map,存储了单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的依赖关系。 它的 key 是属性名(key),value 是一个 Set
  • dep 这是一个 Set,存储了依赖于特定属性的所有 effect 函数。
  • trackEffects 将 effectFn 添加到 dep 中,并且将 dep 添加到 effectFn.deps 中。

简单来说,track 函数就像一个侦察兵,监视着响应式数据的读取操作。 当它发现有 effect 函数在读取某个响应式数据时,就会把这个 effect 函数记录下来,放到这个数据的依赖集合里。

第三幕:trigger 函数,触发更新的指挥官

trigger 函数的作用是“触发”更新。 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它会找到所有依赖于这个数据的 effect 函数,然后执行它们。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return; // 没有依赖,直接返回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return; // 没有依赖,直接返回

  triggerEffects(dep);
}

function triggerEffects(dep) {
  const effectsToRun = new Set(dep);
  effectsToRun.forEach((effectFn) => {
    if (effectFn !== activeEffect) { //避免无限循环
      if (effectFn.scheduler) {
        effectFn.scheduler(effectFn)
      } else {
        effectFn();
      }
    }

  });
}
  • effectsToRun 创建一个新的 Set,避免在迭代过程中修改 dep
  • effectFn.scheduler 如果 effect 函数有调度器,就执行调度器,否则直接执行 effect 函数。
  • effectFn !== activeEffect 避免无限循环触发。

trigger 函数就像一个指挥官,当它收到数据变化的信号时,就会找到所有“士兵”(effect 函数),然后命令他们执行任务(更新 UI)。

第四幕:三剑客的配合演出

现在,让我们把 effecttracktrigger 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 1. 创建一个响应式对象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0 });

// 2. 创建一个 effect 函数,用于更新 UI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is:", data.count); // 当 data.count 变化时,会重新执行
});

// 3. 修改响应式数据
data.count++; // 触发更新

// 简化后的 reactive 函数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track(target, key); // 追踪依赖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value !== oldValue) {
        trigger(target, key); // 触发更新
      }
      return result;
    },
  });
}
  1. reactive 函数: 这个函数用于把普通对象转换成响应式对象。 它使用了 Proxy 对象,拦截了对象的读取(get)和修改(set)操作。
  2. 读取操作(get): 当读取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get 拦截器会调用 track 函数,追踪依赖关系。
  3. 修改操作(set): 当修改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set 拦截器会调用 trigger 函数,触发更新。

过程分解:

  1. effect 注册: effect 函数被调用,activeEffect 指向这个 effect 函数。
  2. effect 执行: effect 函数内部读取了 data.count
  3. track 追踪: get 拦截器被触发,track 函数被调用,把当前的 effect 函数添加到 data.count 的依赖集合中。
  4. 数据修改: data.count 被修改。
  5. trigger 触发: set 拦截器被触发,trigger 函数被调用,找到 data.count 的依赖集合,执行其中的 effect 函数。
  6. UI 更新: effect 函数重新执行,更新 UI。

第五幕:进阶用法:schedulerlazy

Vue 3 的 effect 函数还提供了 schedulerlazy 两个选项,让我们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更新时机。

  • scheduler 调度器。 它允许我们自定义 effect 函数的执行时机。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 scheduler 来实现防抖或节流。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0 });

effect(
  () => {
    console.log("count is:", data.count);
  },
  {
    scheduler: (effectFn) => {
      setTimeout(effectFn, 1000); // 1 秒后执行
    },
  }
);

data.count++; // 不会立即执行,而是在 1 秒后执行
data.count++; // 不会立即执行,而是在 1 秒后执行
  • lazy 懒执行。 如果设置为 trueeffect 函数不会立即执行,而是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手动执行。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0 });

const runner = effect(
  () => {
    console.log("count is:", data.count);
  },
  {
    lazy: true,
  }
);

// runner(); // 手动执行 effect 函数
data.count++; // 不会立即执行,因为 effect 函数还没有执行过
runner(); // 手动执行 effect 函数, 触发更新

第六幕:避免无限循环

triggerEffects 函数中,我们加入了 effectFn !== activeEffect 的判断,这是为了避免无限循环。 考虑以下场景:

const data = reactive({ a: 0, b: 0 });

effect(() => {
  data.a = data.b + 1;
});

effect(() => {
  data.b = data.a + 1;
});

如果没有 effectFn !== activeEffect 的判断,当 data.b 发生变化时,会触发第一个 effect 函数,然后修改 data.a,接着又会触发第二个 effect 函数,修改 data.b,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堆栈溢出。

第七幕:stop 函数

stop 函数用于停止 effect 函数的执行。 当我们不再需要某个 effect 函数时,可以调用 stop 函数来移除它的依赖关系,避免不必要的更新。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0 });

const runner =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is:", data.count);
});

data.count++; // 触发更新

stop(runner); // 停止 effect 函数

data.count++; // 不会触发更新

总结陈词:响应式系统的灵魂

effect 函数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与 tracktrigger 配合,实现了数据驱动视图的机制。 理解 effect 函数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Vue 的响应式系统,从而写出更高效、更易维护的代码。

表格总结:

函数/变量 作用
effect 注册副作用函数,追踪依赖,触发更新。
activeEffect 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 effect 函数。
track 追踪依赖关系,把 effect 函数添加到响应式数据的依赖集合中。
trigger 触发更新,找到所有依赖于某个响应式数据的 effect 函数,然后执行它们。
targetMap 存储所有响应式对象的依赖关系。
depsMap 存储单个响应式对象的所有属性的依赖关系。
dep 存储依赖于特定属性的所有 effect 函数。
scheduler 调度器,允许我们自定义 effect 函数的执行时机。
lazy 懒执行,如果设置为 trueeffect 函数不会立即执行,而是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手动执行。
stop 停止 effect 函数的执行,移除它的依赖关系。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对 Vue 3 的 effect 函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记住,理解源码,才能更好地驾驭框架! 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